低苯丙氨酸饮食对苯丙酮尿症患儿微量元素及血清营养指标水平的影响

2023-10-25 11:57杨珍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20期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

于 青,屈 萍,马 雯,李 雯,杨珍珍,刘 敏,王 莎

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遗传优生实验室,陕西宝鸡 721000

苯丙酮尿症属于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其中一种,是由于酶缺乏导致苯丙氨酸无法代谢转化为酪氨酸,体内蓄积大量苯丙氨酸及其酮酸,从而影响新生儿大脑、神经系统、智能发育的一种氨基酸代谢疾病[1-2]。苯丙酮尿症患儿刚出生时并无明显异常,几个月后可出现呕吐、湿疹、喂养困难、鼠尿味体液等,若不采取治疗措施还会有头发变黄、皮肤色素减少、癫痫、畸形、智能损害、发育迟缓等[3]。随着现在诊断技术的进步、对新生儿疾病的认识及疾病筛查的开展,苯丙酮尿症患儿可以被尽早诊断和治疗[4]。治疗苯丙酮尿症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低苯丙氨酸饮食,通过控制血液中苯丙氨酸水平可避免神经系统损害及心理行为改变[5]。无(低)苯丙氨酸奶粉是氨基酸混合物,在低苯丙氨酸饮食的同时口服无(低)苯丙氨酸奶粉可帮助患儿补充除苯丙氨酸以外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6]。虽然低苯丙氨酸饮食在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治疗中应用较多,但对于低苯丙氨酸饮食后患儿是否有营养缺乏的问题仍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苯丙氨酸饮食对苯丙酮尿症患儿微量元素及血清营养指标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苯丙酮尿症患儿作为病例组,纳入标准:(1)苯丙酮尿症诊断符合《苯丙酮尿症的临床实践指南》[7]中的诊断标准;(2)年龄1~12岁;(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感染;(2)合并严重肝、肾疾病;(3)合并其他先天性精神疾病;(4)合并免疫系统疾病;(5)依从性差。另选取同期本院各项检查正常的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06-06号)。

1.2方法 病例组患儿入院后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根据患儿年龄、体质量计算每日所需的蛋白质,蛋白质主要为美国雅培Phenex-1段无苯丙氨酸奶粉,并辅以新鲜蔬菜、水果及低苯丙氨酸食物,计算苯丙氨酸摄入量,每周查血并根据苯丙氨酸水平调整饮食。对照组患儿采用正常饮食

1.3观察指标 (1)临床资料: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儿童的一般资料及喂养行为进行调查。(2)体格生长情况:采用标准的杠杆式体重计和身高计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质量,所有测量由同一人完成,均测量2次,取平均值。(3)实验室指标:入院后采集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空腹静脉血5 mL,病例组干预6个月后再次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北京博晖BH-5100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钙、铁、锌、铜、镁等微量元素水平;采用希森美康Sysmex XS-800i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水平;采用日立7600-010生化分析仪检测清蛋白、球蛋白、总蛋白水平。

2 结 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病例组呕吐、湿疹、喂养困难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或

2.2两组喂养行为比较 病例组干预后单独给孩子做饭、不与大人同时进餐、抢大人食物占比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病例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干预前单独给孩子做饭、不与大人同时进餐、抢大人食物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喂养行为比较[n(%)]

2.3两组体格生长情况比较 病例组干预前后出生身长、出生体质量、6个月后身高、6个月后体质量,以及病例组与对照组出生身长、出生体质量、6个月后身高、6个月后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体格生长情况比较

2.4两组微量元素水平比较 病例组干预前钙、铁、锌、铜、镁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后,且病例组干预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干预后钙、铁、锌、铜、镁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微量元素水平比较

2.5两组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病例组干预前血红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总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后,且病例组干预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干预后血红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总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3 讨 论

早期对苯丙酮尿症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防止脑组织损伤及产生不可逆的智力发育影响,从而改善患儿预后,减轻患儿家庭及社会负担[8]。低苯丙氨酸饮食可以控制饮食中苯丙氨酸的摄入,将血苯丙氨酸水平维持在理想范围,从而达到治疗苯丙酮尿症的目的[9]。天然蛋白质中含有大量的苯丙氨酸,苯丙酮尿症患儿天然蛋白质的摄入需受到限制[10]。无(低)苯丙氨酸蛋白质替代品可以给苯丙酮尿症患儿提供营养,但其不易被吸收,并且其微量营养素也与普通饮食存在差异,所以患儿可能存在营养素缺乏[11]。随着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苯丙酮尿症患儿家长也越来越关心患儿的营养和智力发育状况,希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研究对正常儿童、苯丙酮尿症患儿,以及苯丙酮尿症患儿低苯丙氨酸饮食干预前后微量元素及血清营养指标水平进行比较,旨在观察低苯丙氨酸饮食对微量元素及血清营养指标水平的影响,期望为苯丙酮尿症患儿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改善提供一定依据。

苯丙酮尿症患儿多有呕吐、湿疹、喂养困难等症状[12],因此,本研究病例组出生后有呕吐、湿疹、喂养困难等症状的患儿例数较多,患儿通过低苯丙氨酸饮食和口服无(低)苯丙氨酸奶粉可以控制苯丙氨酸摄入,从而减轻这些症状。有研究表明,喂养行为可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和进食行为,喂养行为联系的是营养摄入和营养需要,它通过影响儿童的食物选择和营养摄入进一步对儿童的营养状况产生影响[13]。良好的喂养行为有利于保证良好的营养,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早期智能开发。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干预后在单独给孩子做饭、不与大人同时进餐、抢大人食物方面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低苯丙氨酸饮食有关。苯丙酮尿症患儿需控制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蛋、奶、豆制品及肉类,只能摄入蔬菜、水果、淀粉等低蛋白植物性食物,且需要单独制作特殊的无(低)苯丙氨酸的面、米等,而且其食物种类较少、口味单调,在与大人同时进餐时更容易对大人的食物感兴趣,从而抢夺大人食物。因此,在控制饮食时需要与大人分开进食,避免患儿抢食大人食物。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与苯丙氨酸大量蓄积有关的氨基酸代谢异常性疾病,可能导致患儿智力低下、色素减少等[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干预前后出生身长、出生体质量、6个月后身高、6个月后体质量,以及病例组与对照组出身身长、出身体质量、6个月后身高、6个月后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苯丙酮尿症并不会对患儿体格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且经过低苯丙氨酸饮食干预6个月后,病例组身高、体质量与对照组正常儿童基本一致。无(低)苯丙氨酸奶粉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等,配合低苯丙氨酸饮食,可维持苯丙酮尿症患儿正常的体格发育。

人体微量元素水平较低,但人体健康与微量元素密不可分。钙、铁、锌、铜、镁等微量元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且具有相互协同或拮抗作用。钙与骨骼和牙齿发育、肌肉和神经活动、甲状腺功能相关,铁、锌、铜与免疫功能相关,铁、锌与神经认知功能相关,锌、铜与抗氧化能力相关,镁与肌肉、神经、心肌功能相关,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多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生理异常或疾病[16-17]。血红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总蛋白是判断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血红蛋白在人体中负责运载氧,缺铁可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发生缺铁性贫血,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18];总蛋白由清蛋白和球蛋白组成,清蛋白是血清中主要的蛋白质,可调节激素和药物代谢,排泄重金属离子,球蛋白由免疫球蛋白、脂蛋白、金属结合蛋白等多种蛋白质混合而成,与免疫功能和血浆黏度联系紧密[19]。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干预后微量元素和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表明低苯丙氨酸饮食和无(低)苯丙氨酸奶粉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机体对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需求,但由于苯丙酮尿症患儿不能食用含有丰富天然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动物性食物,加上与正常饮食比较,无(低)苯丙氨酸奶粉的吸收率较差,可能导致病例组干预后微量元素和营养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偏低,但本研究病例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指标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且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低苯丙氨酸饮食可以较好地控制苯丙氨酸水平,可改善苯丙酮尿症患儿的症状,维持患儿正常的体格发育,提高微量元素及营养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
2009~2019 年吉林省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及治疗效果分析
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易制毒化学品α-溴代苯丙酮的检测及应用
酮苯丙氨酸钙原料药有关物质的鉴定与含量测定
第2代测序技术在甲基丙二酸尿症以及苯丙酮尿症诊断中的应用
苯丙氨酸解氨酶印迹交联酶聚体的制备及部分催化性能研究
苯丙酮尿症基因诊断研究方法
鱼类苯丙氨酸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2011年玉林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