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雷利:欧中都不能忽视对方市场

2023-10-26 01:10冯璐余奇瑶
环球人物 2023年20期
关键词:欧中博雷利中欧

冯璐 余奇瑶

2023年10月13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北京出席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后的新闻发布会。

“我终于有机会来了。”10月14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在访华最后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10月12日抵上海,13日到北京,紧凑的行程令76岁的博雷利略显疲惫,但提到2019年出任现职后的首次中国行,他脸上还是露出笑容。“尽管存在各种差异,但我相信欧盟和中国的合作仍有很大空间。”他说。

博雷利此访已两次推迟。今年4月是因为新冠检测阳性,7月初在最后一刻取消行程。这次启程前,巴以又爆发武装冲突,他召集欧盟國家外长开会讨论应对之策。

中方始终欢迎他“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尽早访华”,他也没有因种种挑战而再度推迟行程。在社交媒体X(原推特)上他写道:“我们必须应对这些挑战,因为我们和中国都不能忽视对方的市场。”

2023年10月6日,博雷利出席在西班牙举行的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左)会面。

国家副主席韩正13日会见博雷利时表示,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在经贸、科技、人文、应对气变等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发展潜力巨大。

博雷利表示,中国是伟大的国家,并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使全世界从中受益。

当日,博雷利还参加了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战略对话中表示,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重大利害冲突,有的是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需求。

博雷利表示,欧中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欧盟不会对中国关闭大门,不会打贸易战,无意限制中国发展,乐见中国繁荣稳定。

补上的交流课

8月6日,王毅同博雷利通电话时指出,中欧双方要开展更多机制性对话,把疫情三年中欧之间缺失的交流功课补起来,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次日,博雷利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双方都希望加强欧中关系。

博雷利此次访华期间也谈到了交流的重要性。他说,恢复欧中之间的交流,无论是个人交流、经济交流还是科学交流,都非常重要。考虑到双方关系的规模,目前的交流水平还太低。不但官方层面需要交流,双方人民也需要交流,更多的欧洲人需要来中国学习中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最基本的”。

博雷利访华之际,一个中欧文学交流活动正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他访华前一天,“中欧班列—进博号”列车抵达上海。抵沪当日,他到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次日,他到访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讲,称希望自己访华有助于为欧盟和中国领导人会晤奠定良好基础。“欧中的经济关系很深,双方都从中受益。”

博雷利对中国并不陌生。他曾回顾过自己3次访华的经历。1987年,他作为西班牙财政部国务秘书首次访华,签署了有关双重征税的协定。当时,中国正在迈出令人瞩目的对外开放和经济腾飞的脚步。2006年,博雷利以欧洲议会议长身份再度来华,这时的中国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全球经济关系的核心参与者。博雷利与中国领导人进行对话,还受邀到中央党校发表演讲。2019年,博雷利作为西班牙外交大臣第三次访华,并应邀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今年4月,博雷利在欧盟官方网站上发表了题为《我对中国和欧中关系的看法》的文章。这是他原计划于全球化智库发表的演讲。他在文中畅谈中国发展成就,展望欧中关系前景。他写道,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为9%,并且大规模消除了贫困。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要归功于其勤劳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民。“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脚步没有停歇。中国已不再是用廉价劳动力生产廉价商品的国家,而成为一个技术强国,在过去50年中取得了使数亿人脱贫的历史性成就。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政策选择,同时也符合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的时代潮流。”

在公开场合,博雷利也有一些符合西方“政治正确”的表态。比如在6月底的欧盟峰会上,对华“去风险”被写进了共同声明中。博雷利将中国称为欧盟重要的贸易对象,又抱怨欧企在华“受到限制性措施”。

今年7月,博雷利在雅加达与王毅会见时表示,中国是欧盟的重要伙伴,欧盟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欧盟愿同中国保持强有力的接触,发展建设性、稳定和长远的关系。“去风险”绝非针对中国,欧盟从无意阻碍中国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那次会面,正值中国—东盟(10+1)外长会等会议举办期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认为,面对另一个类似的主权国家集合体——东盟的快速崛起,博雷利或许深切地感受到东盟对欧盟的“刺激”。例如在与中国的贸易上,近年东盟和欧盟轮番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两个‘盟在面对中国时,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的。”

9月底,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也与博雷利见过面,探讨过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筹备情况等议题。赵永升说,在一系列对华议题上,虽然博雷利的表态不无摇摆,“但进行对话交流的意愿始终存在”。

老资格的“三号人物”

博雷利1947年4月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莱里达省,父亲是面包店店主,母亲是家庭主妇。他曾于马德里技术大学学习航空工程,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数学硕士学位,以及法国石油学院的能源经济学硕士学位。1976年,他获得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当过数学教授,直到踏入政坛。

他通晓英文和法文,是西班牙社会主义工人党成员。在西班牙政坛,他担任过众议院议员、外交大臣等。2019年12月起,他任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

“他被视为欧盟‘三号人物,这个评估完全绰绰有余。他已经处在欧盟最高的几个职务之一了。”赵永升说。他介绍,欧盟是诸多主权国家的集合体。如果将欧盟视为一个政治实体的话,博雷利的角色基本等同于外交部长。

在赵永升看来,尽管博雷利的表态屡次出现矛盾的情况,但仍属对华比较“温和”的欧洲政要。在10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博雷利被问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时说:“该倡议提高了世界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有公开报道称,博雷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关系,远比他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关系融洽。冯德莱恩长期在美国生活,以亲美立场著称,媒体甚至称之为“欧洲的美国总统”。而米歇尔对华立场较为务实,主张以合作化解分歧。

博雷利曾表示,中美竞争促使欧洲思考作为欧洲人的自我定位和战略自主问题,有助于欧洲确定自己在这个新格局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他说,欧盟应基于自身利益和价值观,自主制定对美、对华政策。今年1月,他撰文批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称该项法案不尊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了欧洲企业的利益。

2022年10月欧洲理事会峰会期间,博雷利(右)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交谈。

2023年4月7日,法國总统马克龙(前右)在广州中山大学参观。

中欧高层互动的延续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从博雷利访华的大背景看,欧洲高层同中国对话的意愿很强。

去年以来,德国总理朔尔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重要国家领导人,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等欧盟领导人纷纷访华。中国总理李强今年早些时候也成功访问欧洲。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上分别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荷兰首相吕特等欧洲国家领导人。这些欧洲国家领导人纷纷表达了促进对华关系的意愿。

马克龙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令人钦佩。法方秉持独立外交,反对阵营对抗。面对当前动荡国际形势,法方希望同中方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精神,密切高层往来对话,深化经贸、航空、民用核能等领域合作,欢迎中国企业赴法国开展合作。

桑切斯表示,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稳定力量。西中两国建交近50年来,双边合作成果丰硕。西方愿推动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愿同中方加强高层交往,促进贸易、投资、人文、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交流合作,为中国企业赴西班牙投资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吕特表示,荷方希望同中方密切交往,保持双边关系发展的强劲势头,着眼大局,挖掘潜力,拓展创新、气候变化等领域对话与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在未来50年取得更大成就。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指出,今年以来中欧双方领导人互动频密,各领域各层级对话合作全面铺开,中欧关系呈现积极发展势头。

博雷利此次访华,正是中欧高层在多领域一系列互动的延续。

在对话中管理好分歧

毋庸讳言,博雷利此次访华之际,欧盟内部也有着瞄准“中国制造”、保护本土企业的声音。欧盟近日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据报道,欧盟还在考虑对中国风电机组展开反补贴调查,考虑对中国太阳能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此外,欧洲议会日前还称将对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生物技术四个领域与各成员国进行集体风险评估。外界认为此举有针对中国的意味。

有评论说,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俄乌冲突、美国胁迫欧洲国家参与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等问题,欧中关系较紧张。“欧盟绝大多数成员国都与美国同属西方阵营。在对华制约上,欧盟确实参与了美日挑头的制约中国高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行动。不过,欧盟和美国又有所不同,欧盟主要成员国的产业其实并未与中国的产业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排他性竞争;在高端半导体产业相关技术研发和资本能力上,中欧间反而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赵永升说。

在赵永升看来,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确实曾经有过“些许的龃龉”,反补贴调查等情况即可归入“龃龉”范围。但此类分歧,乃至更大的分歧,只要中欧双方都诚心诚意,完全可以找到一个适当的、折中的、互利的解决方案。毕竟,中欧间没有重大的利害冲突。

在欧中经贸关系等方面,博雷利10月13日表示,双方可以加强协调配合,推动改革世界贸易组织,避免世界分裂为两个阵营。在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中,中欧亟须对话来维护双方关系。以中欧能源合作为例,双方专家近年携手开展研究,并于博雷利访华期间发布净零碳基础设施等系列报告。这本身就释放了正面的信号。博雷利此行也表示,欧方期待同中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

业内期待博雷利为中欧关系注入更多新活力。正如他此前撰文所说:“我们面前的真正挑战是如何最好地使我们的关系发挥作用,如何管理我们的分歧。这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欧盟的利益。世界需要我们这么做。”

何塞普·博雷利

1947年生于西班牙,航空工程学士,经济学博士。曾为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数学教授。1982年从政,曾在财政部等部门任职,后当选国会议员,2004年任欧洲议会议长,2018年任西班牙外长,2019年12月起任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欧中博雷利中欧
伊核谈判将重启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博雷利访俄“两头不落好”
纪念欧中建交45周年:欧中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纪念欧中建交45周年:欧中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特朗普为欧中贸易回暖打开大门
欧盟委员会提出未来5年对华新战略
建筑师行迹中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