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法的老年人能力评估用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研究

2023-10-30 22:08蔡文李圣炎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熵权法老年人

蔡文 李圣炎

摘 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失能老人、部分失能老人的增多,长者养老思想观念守旧及机构养老支持有限,家庭养老遇到了时间以及专业能力的挑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熵权算法的老年人能力评估用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方案,降低评估人员主观原因导致的评估结果偏差,以便为老年人提供更科学、精准、符合身体状况的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提升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合理性、准确性;该方案在广西A市进行了应用,服务了1623位老人,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老年人;能力评估;家庭养老床位;熵权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38

0 引言

政府兜底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服务人群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本市户籍且居住在本市范围内,二是需要年满 60 周岁(含 60 周岁)以上且经济困难,三是失能等级需要是1至3级(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老年人;而经济困难的判断标准是以相关部门披露的统计数据,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收入组、中间偏下组人员纳入经济困难范围;失能等级的判定依据是来源于民政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MT/T039-2013),按照民政行业标准判定得出的1至3级(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的人员。

全国范围内试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城市主要有南京、北京、广州等城市,南京市已累计完成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数为5701张,按照100张床位以上即是中等规模的养老院的评价标准,南京市等同于建设了50个中等规模的养老院,服务5700多户居家失能老年人。北京家庭照护床位主要在西城、朝阳、海淀等区进行试点,截至2021年6月,北京市民政局已试点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200张,在2021 年底之前,将会对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家庭养老床位数增加2000张。广州市最早在2019年就规划家庭养老床位的试点建设,截至2021年1月26日,已在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等3个老年人相对聚集的中心城区完成了832张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工作。山东青岛自2021年开始进行试点,已累计服务1.4万名老人。

目前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项目普遍存在费用分配不合理,适老化费低、监管设备费用占比大,没有真正发挥适老化改造的作用,老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愿意配合改造,政策“落实难”。

1 基于熵权法的老年人能力评估用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方案

1.1 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流程流程

(1)上门为老人或家屬讲解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内容,签署家庭养老床位申请表。

(2)建床评估:根据“老年人综合评估表”评估访问,针对老年人的住宅类型、住宅情况、居住状况、健康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精神状态、感知与沟通、居住环境、自理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估,形成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结果。

(3)老人及家庭成员(监护人)确认家庭养老床位改造方案需求,选择适合的适老化及智能化改造产品。

(4)签署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协议。

(5)根据老人需求备齐货物上门安装,拍摄安装前后对比照。

(6)收集老人或家属对家庭养老床位改造评价意见。

1.2 基于熵权的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方法

1.2.1 算法描述

应用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化评估系统,减少评估人员主观因素的干扰,使需求评估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评估后可以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进行服务匹配,为老年人及其照护者提供所需的健康信息服务以及导航,帮助管理日常生活。采集、分析汇集的信息数据,可以作为制定相关政策和项目实施的依据。如为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提供支撑、主管部门进行服务监管的依据等,实现更加合理有效的分配资源。

为了得出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结果,需要先分析影响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的评估指标,其次分析评估指标对整体评估对象的影响程度大小,最后根据评估指标进行老年人身体机能评估检测数据与评估指标权重相结合,经过一定的算法运算得出老年人能力等级,得出的能力等级可以归类为4个等级:“基本自理”“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这四个等级根据不同的分数进行划分。

文献5提出一种综合采用专家调查法和熵权法,综合专家的主观判断结果和客观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加权,增加了权重可信度的同时,提升了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建立的老年人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及得到的老年人综合评价结果,为全面认识老年人自身以及综合模型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此次研究直接参考文献5的方法作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中老年人能力评估及家庭环境评估的方法。

第一步 建立评价集与评价指标对应关系

A=(a1,a2,a3,…,an),an为评价集第n个评价。B=(b1,b2,b3,…,bm)为一级指标;C=(cm1,cm2,cm3,…,cmq)为二级指标,cmq表示第m层的第q个指标。

第二步 构建判断矩阵R

评估矩阵R=r1r2rm=r11…r1nrm1…rmn,

其中rij=(i=1,2,…,m,j=1,2,…,n)是第i个评价指标对第j个评价登记的隶属度。

第三步 构建权重集

构建一级指标权重为W=(w1,w2,…,wi),二级指标权重集W=(wi1,wi2,…,wij),进行整体指标权重值计算,按照文献5所述,首先通过专家评价法确定初始权重pi,再利用熵权法确定最终权重Pi,进行权重值整合wi=piα+Pi(1-α),其中α∈(0,1)。

第四步 进行评价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通过对一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及归一化处理,得出指标影响因素对评价集的隶属度向量

Vi=WiRi=wi1,wi2,…,wijr11r12…r1nr21r22…r2nr2nrm2…rmn

然后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运算,得出总体评价向量T=WV。

具體而言,运用于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系统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流程如下:

①建立评价集与评价指标体系

老年人能力评估等级A=a1,a2,a3,a4=(基本自理,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进行评分等级标定A=(80,60,40,20),即基本自理老人得分在80分以上,轻度失能老人得分在60-80分,中度失能老人得分在40-60分,重度失能老人得分在20-40分。确定一级指标B=(健康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与沟通);二级指标C=cm1,cm2,cm3,…,cmq,m=1,2,3,q=1,2,3,4,5,6。

② 确定各项指标权重

对表1中的评估指标运用专家评价法确定初始权重pi,再利用熵权法确定最终权重Pi,进行权重值整合wi=piα+Pi(1-α),其中α∈[0,1],为方便计算令α=0.5。

1.2.2 算法应用

为了验证算法有效性,在表1中对二级指标进行细化形成三级指标以实际项目中的一名老人数据进行测算,其各项能力指标如表2所示。

对一级指标进行处理

V1=W1R1=wi1,wi2,…,wijr11r12…r1nr21r22…r2nr2nrm2…rmn

V2=W2R2,V3=W3R3,V4=W4R4

然后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运算,得出总体评价向量T=WV=WV1V2V3V4=56.5,因此该老人能力评估为中度失能。

1.3 整体建设方案

采用前述基于熵权的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方法进行家庭养老床位评估算法,进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整体实现方案规划设计。

家庭养老床位整体建设方案,涵盖数据驾驶舱、政府监管管理端、机构评估管理端、评估人员移动端、床位建设机构端、床位建设移动端、上门机构服务端、上门机构移动端、智能设备看护中心等应用。适老化改造结合服务对象实际需求,进行家庭环境改造及配备相应的适老化辅具。同时通过智能化改造,结合物联平台系统解决服务对象的居家安全监护、健康监测、远程查房等服务。

数据驾驶舱:按照可观、可管、可处置的原则,打造家庭养老床位数据驾驶舱,以辖区老年人数据为基础,以养老服务资源为依托,依据老人数据、机构数据、床位数据、服务数据、监控数据、结算数据等的实际情况,以GIS、热力图、饼状图、柱状图、趋势图等多种形式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各项数据进行展示,满足监管、服务、应急三个维度的需求,为统一调度、科学决策、精准服务提供重要支撑。

政府监管管理端:系统通过对家庭养老床位申请、签约、改造、服务、监管、结算、统计、分析的闭环管理,对政府监管工作、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异常报警处理等进行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数据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服务过程、提升服务品质。

评估机构管理端:根据《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MZT 039-2013),在线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居住环境、照护需求、服务偏好等进行现场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自动生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包含但不限于照护等级、照护需求、照护方案等),实现对老年人精准画像。

评估人员移动端:评估人员可通过手机对老人进行能力和需求评估。

床位建设机构端:实现家庭养老床位改造全流程的监管,可在线查看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改造的情况。

床位建设移动端:床位建设人员可通过手机现场记录床位建设全过程并上传至平台。

上门服务机构端:根据老人需求提供服务,并对服务全过程进行监管,实现精准服务、全程留痕、有效监管。

上门服务移动端:根据老人需求提供上门服务,记录服务过程并上传至平台,老人可对服务情况进行现场评价。

智能设备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IOT平台,整合多种智能设备,实现“无感监测、有感服务、快速响应、闭环管理”,实现智能设备状态监测、异常情况预警、报警信息发送、告警信息处理等功能,将服务、管理、运营商、服务商、老年人、家属/监护人有机无缝连接起来,一旦监测到异常信息,立即在平台呈现,并同步向紧急联络人、护理人员、亲属等发送报警短信和自动语音呼叫,及时提供救助,预防各种意外事件发生,有效缓解老年人安全和健康隐患。

适老化改造:家庭适老化改造主要围绕老年人居家生活安全、方便、适配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照明改造、防滑改造、助行改造、助浴改造、助餐改造等。

智能化改造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系统,通过网关、无线路由、紧急按钮、智能睡眠床带等智能设备终端,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起有效、实时、精确的养老监护服务,针对老年生活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物联设备采集数据后进行分析判断,存在危险信息时进行报警,由后台的人工客服进行干预,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

2 基于熵权法的老年人能力评估用于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成效

在广西A市进行的养老床位建设试点项目中应用了以上建设方案,试点项目已覆盖了A市的3个城区,累计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申请1665次,开展建床需求评估1665次,开展家庭照护床位签约1644次,实际建床次数达到1623次,长者及其家庭对家庭养老床位建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9.3%。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住所环境改造,配备远程安全及健康监测智能硬件设备,比如紧急呼叫器、烟雾报警器,设备数据通过网络接入广西康养省平台,平台推送给老人亲属(或养老顾问)”形成闭环协作,实现“家庭+机构”的服务安全保障,在主动服务和被动防护等方便都有效的增强老年人家庭养老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通过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实施,老人可以自主地进行基本日常生活,有效的维护了长者老年生活的尊严,另外减少了对家庭成员的依赖性,有助于长者建设对老年生活的自利性和积极性。通过家庭养老床位提供的后续上门服务,提升长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水平,降低长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3 结语

在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格局中,家庭养老床位以其经济性、服务便捷性等优势得到了老人家庭以及各级政府的认可,运用科技手段促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智能化发展。文中在进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过程中,应用专家判断法和熵权法结合进行标准化、流程化、自动化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方法,在减少评估人员主观因素造成的评估结果不准确的同时,使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需求评估能够真实反映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使得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工作更具客观性、科学性、有效性,产生更高的生活效益。

参考文献

[1]尤方明.长三角应对老龄化“进行时”:上海推广家庭适老化改造南京开设家庭养老床位.中国观察,2022,(005):13.

[2]马丽萍.需求引领创新驱动支撑家庭养老功能.中国社会工作,2021,(03):1314.

[3]王晓周,蔺琳,肖子玉,等.NBIoT技术标准化及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6,46(6):512.

[4]趙一泽.物联网技术初探[J].通讯世界,2019,26(1): 117118.

[5]赵敏.基于熵权的老年人生活能力评估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

[6]屠其雷,冯辉,胡恒瑜,等.国际老年人能力评估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5):363365.

[7]李玮彤.养老机构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及分级照护等级划分的研究[D].南京中医院大学,2020.

[8]罗长银,王君宇,陈学斌,等.改进的联邦加权平均算法[J].计算机应用,2022,42(4):11311136.

猜你喜欢
熵权法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数学能力的调查及对策
大学周边健身房满意度调查报告
基于熵权法的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规律模型及其应用
基于熵权法的“互联网+”农业发展影响因素权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