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巧融合 行动课堂显成效

2023-10-30 00:09周晔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

周晔

摘 要:为了全面提升商贸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应当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市场营銷实务课程中广告策略一课为例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构建以广告策略相关知识为主体,以经典案例、营销故事、日常生活等为素材,将思政元素和商贸专业知识巧妙融合,践行我校大力推行的行动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全育人”创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思政元素;行动课堂;市场营销实务;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73

0 引言

职业学校商贸专业是区域社会商贸发展所需技能者的主要来源地,职业学校商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优质的商贸专业教学质量。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的巧妙融合可以帮助职校学生成人成才,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和传承。职校的商贸专业的课程内容不仅定位于学生的知识素质和技能发展,而且融合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学习素养和家国情怀。而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行动课堂就是强调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来,这种全员行动起来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1 行动课堂

行动课堂的内涵是逐步改变原先的课堂生态,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基础上,重新建构师生双主体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真正达到师生共为主体,形成教与学的行动共同体。教育部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中提出,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面对新时代学生,需要形成教学改革共识,打造适合当今职业教育的行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教师而言,是教学价值的体现,行动课堂研究可为商贸专业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资讯,教学质量的效果评价体系部分,也可为商贸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奋斗目标。

市场营销实务是职校商贸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市场调研与定位、产品、价格与促销策略等核心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以聚焦中国文化的广告策略一课为例,通过细致的教学设计,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并使其与专业知识进行巧妙融合,探究市场营销实务课程行动课堂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过程,达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2 聚焦中国文化的广告策略一课中思政元素与行动课堂教学融合

在专业课教学中巧妙融入丰富的思政元素,将鲜活的实例生动地呈现到课堂中,以“润物细无声”形式去浸润学生心灵,从而推动课程改革和实践,塑造富含思政元素的行动课堂。聚焦中国文化的广告策略一课选自市场营销实务项目10中广告策略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了教材的处理与整合,巧妙融入了课程思政的元素,用行动课堂的教学理念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补充一些配合教材的新观点、新信息、新资源,适当加入学生感兴趣的时尚新元素,强调“做、学、教”合一,实现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2.1 学习目标

2.1.1 知识与能力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广告的含义,广告的特点、广告的类型等基本知识,掌握广告媒体和选择。提升学生阅读、思考、实操、合作、总结、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掌握主动学习的学习方法。运用广告策略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选择广告策略的能力。应用广告策略相关理论及方法,设计出富含中国文化内涵的广告的能力。

2.1.2 过程与方法

能围绕本次课设计的“课前预热、广告赏析、课堂游戏”等环节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化解重点、破解难点,掌握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技巧与方法。

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微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端正其努力学习市场营销知识与技能的态度,在学习中领悟到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培育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引领学生成为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均衡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会贯通的经贸人才。

2.2 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

2.2.1 学习情境

现代文化开放多元,国外的时尚信息充斥在形形色色广告中,导致部分学生审美受到冲击,甚至盲目追求外来文化。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的,更是现代的,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意义和内涵挖掘出来。本文以《聚焦中国文化的广告策略》为主题对广告案例进行鉴赏和评价,分析广告案例中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导向。在广告策略理论教学过程中,在广告的含义与类型部分探究广告基本理论所体现的科学和奋斗精神;在广告案例欣赏部分剖析公益广告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广告的特点与设计原则部分阐释设计广告所体现的文化自信;在广告媒体选择部分讲解广告策略对民族和时代精神的培育、对立德树人的实践和创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2.2 学习任务

鉴赏任务:学生在课前登录超星学习通平台,阅读课前学习资料《苏州园林景点文创雪糕——吃的是那份浪漫底蕴与文化内涵》,鉴赏景点文创雪糕的创意和文化内涵。

研究任务: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观察和分析为什么文创雪糕能够 “出圈”吸睛,并由此探究文创雪糕广告中包含的文化内涵;由此得出广告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苏州园林雪糕的新闻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文化元素?嵌入这些文化元素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传播效果?

结合给出的3个广告案例——古代的吆喝、北宋时代济南刘记针铺广告、招牌及幌子,如何理解广告的含义与特点?体现了哪些时代变化?

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哪类商品的广告?是由谁发布的?其中让你印象深刻的经典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身边的广告如何进入你的生活?阅读并讨论《碧螺春——太湖孕育的茶仙子》,从企业及商品的特点、消费者的媒体习惯、媒体传播范围、媒体的影响力、媒体的成本等多个角度,思考应该如何选择广告媒体?

创作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一则广告构思。

2.3 学习活动

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改进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小组合作以及动手参与的能力。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互动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提升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的积极性,力求达到教学效果。

2.3.1 感知探究阶段

学生在课前登录超星学习通平台,阅读学习资料:《苏州园林景点文创雪糕——吃的是那份浪漫底蕴与文化内涵》,思考文创雪糕“出圈”吸睛的原因。再观看视频:《苏州园林雪糕》,观察视频中出现的文化元素,思考嵌入这些文化元素所达到的传播效果。上述内容融入了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3.2 合作学习阶段

首先,学生观看3个广告案例:古代的吆喝——广告元素的原始形态;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北宋时代济南刘记针铺广告——世界上最古老的广告;招牌和幌子——富有民间特色的广告,思考广告的含义与特点。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将课程内容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发现广告中体现的时代变迁,分析广告中 包含的价值观念,既能够促进课程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形式,充分发挥中国元素的艺术价值,又能够对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促进作用,深化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徳教育。教育学生厚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和职业。

展示数则广告:“少年强,中国强”“收礼只收脑白金”“中国山东找蓝翔”等,思考这些广告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小组继续讨论,补充一些同样经典的广告作品进行分类,激发学生的构思和设计,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为一体,将其内化为日常学习中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将中国文化的精华代代传承。

学生阅读营销小故事:《碧螺春——太湖孕育的茶仙子》,思考并讨论这个营销案例给人的启示,对于广告媒体的选择从企业及商品的特点、消费者的媒体习惯、媒体传播范围、媒体的影响力、媒体的成本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课程内容融入勤劳致富、爱国、时代精神等思政内容,强化奋斗奉献精神。

2.3.3 总结提升阶段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阅读资料《35个世界知名创意广告》,结合所学习的广告策略知识,小组合作进行头脑风暴,完成一则广告构思。教育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同祖国的富强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增强学生学习动力,锤炼学生品德,引导学生实学实干、勇于创新奉献国家。

学生运用在线思维导图制作工具——百度脑图进行本次课知识点的梳理。学有余力的同学登录在线开放课程网站——“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习国家级精品课程《生活中的市场营销学》,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2.4 学习成果

2.4.1 显性成果

传统文化素材积累和创意广告金点子笔记(个人成果)、讨论发言稿(小组成果)。广告创意(包括广告最终呈现效果的构想,广告文案,广告图案转化为文字描述)。

2.4.2 隐性成果

观察习惯。广告策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较为枯燥,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善于发现身边的广告案例,养成在生活中、体验中学习的习惯,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广告有机结合的优势。

思考习惯。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积极进行审视和反思。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找到打开思路进行广告创意的灵感,培养富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情趣。

行动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在积极探究和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注重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植入情感、艺术性等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元素,学生从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思维训练者和问题解决者。

创新能力。通过案例展示现代广告和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的方法,在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积极立足于中华文化进行广告创新,提高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5 学习效果与分析

通过介绍一些国产品牌的广告策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对中国文化认同感,主动选择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独特民族精神的广告策略,将广告植入中国文化肥沃的土壤中,为广告策略注入积极的文化内涵,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此外,学习平台的评价功能可以自动生成每个学生任务完成度、課堂活动参与度、完成时间等实时、动态、客观的评价。学生每参与一项课堂活动环节即可获得相应的积分,系统自动计分,完成整节课的学生可以获得学习证书,学习优秀的同学则会榜上有名。

3 存在问题及反思

(1)互动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探究,构建有效的行动课堂,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思考,与人合作学习,运用同伴的智慧解决问题,并且收获成功的喜悦。

(3)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清晰的学习任务与丰富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个环节,实现了培养学生思维、应用、创造力的多维目标,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将课程思政理念与课程内容巧妙融合,润物细无声。

(4)以市场营销学知识为主体,以广告发展历史、典型案例、日常生活等为素材,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融合,引导学生树立辩证思维,构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三全育人”的创新教育模式。

(5)互动学习平台全面应用于日常教学中还需要软件、硬件的支撑,在线平台和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6)微课制作需要不断提升品质,教师的信息技术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以丰富课程教学辅助资源。

(7)商贸专业类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并且与知识点的融合度有待提升。

4 结语

行动课堂本身并没有一个唯一的定义,对于高职校的商贸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商贸专业知识,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还要求在实践中能够正确地运用学到的知识,熟练掌握单证制作、货运代理、报关报检等专业技能。通过研究行动课堂,借鉴“做中学”理念,能够提升商贸专业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形成更适应社会需求的新教学模式。中国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当前职校商贸专业与时代接轨的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以行动课堂为理念,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徐俏楠.城市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研究[J].传媒论坛,2020,3(16):149150.

[2]任晓丽.传统文化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大观,2021,(09):3334.

[3]王鑫,饶君华,权小妍,等.商贸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市场营销基础”课程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9):2226.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元素路径初探
课程思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
浅议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痕迹检验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探索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信息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运用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融合课程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