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酒店管理岗位实习评价量化体系的构建

2023-10-30 22:08张国丽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数字化

张国丽

摘 要:岗位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学时最长的一门课程,其成绩及评价标准的制定对完善人才培养过程,检验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重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岗位实习评价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轻思想,重制度、轻考核等问题。因此基于实现岗位评价体系精准评价、数字化评价,落实企业评价责任,实施校企双元协同育人等考虑,优化酒店管理岗位实习评价量化体系,搭建酒店管理岗位实习数字化评价系统,构建酒店管理岗位实习“四位三维”立体量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酒店管理;岗位实习;评价量化体系;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43

0 引言

岗位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岗位实习的表现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准确、全面、有效地开展岗位实习评价,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依据,是提高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协同育人,强力推进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酒店管理岗位实习评价量化体系,是开展岗位实习评价的前提。

2022年3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下一步主攻的方向有三个方面:第一,丰富数字资源供给,完善共建共享的资源运行机制;第二,提高智慧管理水平,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智慧化;第三,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重构职业教育新生态。他特别提到了,推动评价方式改革,通过数字化手段,收集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建立起更加科学、更加多元的教学评价反馈机制。而开展数字化岗位实习评价也是践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的方向。

1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评价的现状

1.1 重结果,轻过程

学生实习的日常管理中,一方面学生需要提交实习日志记录日常实习情况,指导教师需要提交指导记录总结学生阶段性实习表现。但是这些日常记录并不与学生实习成绩完全挂钩,而且以上两者均为日常式记录,不是过程型评价,因此不利于通过阶段性的过程评价分析学生实习状况,及时完善指导。学生在完成岗位实习后,递交实习鉴定表等相关证明作为实习表现的鉴定,同时校内指导老师、企业指导师傅也会进行打分,最终指导老师综合以上进行结果打分,评价方式单一。

1.2 重技能,轻思想

指导老师,尤其是企业指导师傅在给学生进行评价时,更多的是将学生当作员工,从学生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岗位的技能表现、工作的配合度等角度出发,这与学校关注学生素质、知识、技能三种目标联合培养的要求不相符合。这一结果导向使得企业在培养实习生时忽略思想道德的培养。

1.3 重制度,轻考核

各院校在實习开始之前会制定实习课程标准、实习方案、实习指导等相关制度,并做好学生、实习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等的动员和沟通,明确实习要求、实习工作任务、成绩考核方式等。在实际过程中,指导老师往往只根据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进行结果评判,使考核缺乏评价、引导等效果。

2 酒店管理岗位实习评价量化体系构建的目标

2.1 通过精准评价实现精准育人

岗位实习评价体系是检验学生岗位实习效果的关键指标,通过岗位实习成绩来检验教学质量、育人效果。传统的岗位实习的评价方式通常是采用全校统一的评价标准,在学生实习结果后,由实习单位、企业指导师傅、校内指导老师主观性打分,缺乏有效、客观、针对性的过程考核,也很难通过考核检验学生实习目标掌握情况。由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方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考核的评价体系,将岗位实习的各环节置于360度闭环式的监控反馈中,一方面保证了岗位实习的有序进行,专业岗位实习管理逐渐规范化和标准化,另一方面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显著提高,该评价体系对专业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要求、对学生的岗位学习和实践要求更全面、更细化、更量化,在高标准的评价压力下,各方都尽了最大努力,学生的岗位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和锻炼,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更大提高,可为企业输送大量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2 落实企业评价责任,深化产教融合

传统的岗位实习评价中,实习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实习鉴定表、实习企业师傅指导记录、实习效果评价表,前者属于定性评价,后者属于定量评价。一方面学生岗位实习的主体主要来自学校和校内指导老师,评价的用途也仅仅是学生岗位实习课程的成绩,不管是评价的能动性还是评价结果的运用,企业方都比较欠缺;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或指导师傅对这一过程重视不够、应付了事,也有一些让学生“皆大欢喜”,从而失去评价的意义,而且很多企业会从用工的角度评价学生,而不是从学生完成岗位实习这门课程的角度给予客观、全面的评价。“四位三维”的岗位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最大限度地保障岗位实习评价的全员参与,企业方和企业指导老师从评价体系的制定到评价的实施,全过程参与,力求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

2.3 以实习闭环管理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岗位实习管理主体较多,各主体职责不明确导致学生实习过程中指导和监测缺位,影响学生实习效果。闭环管理简称PDCA,是企业运行过程中,通过决策、控制、反馈、再决策、再控制、再反馈……在循环积累中不断提高,促进企业超越自我不断发展。岗位实习是职业院校教学中的子环节,也可以利用企业闭环管理的原理对岗位实习进行闭环管理。一方面是将学生整个岗位实习阶段纳入闭环管理,从岗位实习目标和标准的制定,到学生开始实习,再到实习评价,最后实习改进,从而确保岗位实习质量。另一方面,基于过程的、动态化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一个阶段的实习也可以纳入闭环管理。学生在这个阶段实习中的表现通过动态数据分析,形成综合表现动态图,以监测并反馈学生各方面情况,用于下阶段计划和任务的调整,促使学生递进式完成岗位实习,全方位培养学生。

2.4 以数字化转型推进评价结果转化

基于网络的评价数据采集和整理,一方面有利于快速导出评价结论,实现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另一方面通过对实习生实习表现及相关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和碎片化整理,分析其工作绩效,整合出学生生产实习的各项成绩,最终形成学生来自不同考评主体画像和综合表现画像。此外,教育部门和院校进一步搭建平台,畅通“政、校、企、生”互认共享信息资源的途径,学生可以凭借生产实习成绩获得更好的岗位和薪资待遇,企业根据学生画像,选择更适合的技能人才,提升“双精准”育人成效。

3 酒店管理岗位实习评价量化体系构建的路径

3.1 搭建数字化平台载体——酒店管理岗位实习数字化评价系统

打造智能化信息采集的数据评价系统,改变过去只有一个结果评价、只有学习指导老师的模式,增加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提升平台数据采集的维度、广度、精度和便捷度。开发App或者小程序,便于实时评价。连接企业数字化系统,打造智能化数字采集,如连接企业考勤系统等。运用多样化的录入方式,满足评价需求,提升平台数据采集便捷度。通过对实习生实习表现及相关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和碎片化整理,分析其工作绩效,整合出学生生产实习的各项成绩,最终形成学生来自不同考评主体画像和综合表现画像。进一步搭建平台,畅通“政、校、企、生”互认共享信息资源的途径,学生可以凭借生产实习成绩获得更好的岗位和薪资待遇,企业根据学生画像,选择更适合的技能人才,提升“双精准”育人成效。

3.2 构建“四位三维”立体量化评价体系

针对岗位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特色,建立一套符合专业特色、科学、动态、数字化的“四位三维”量化评价体系。四位是指学生、学校指导老师、企业指导师傅、企业人事,从以上四个评价主体,开展对学生实习评价;三维是指素质、知识、能力,从以上三个维度,开展对学生实习内容评价。

3.2.1 学生自身评价

学生是岗位实习的主体,完成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首要的任务就是到实践中检验自己,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自身还应该具备对实习单位的判断与选择能力,对岗位实习、职业生涯的规划能力,执行和总结能力。学生自身评价指标包括目标明确、计划明细、执行到位、总结到位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围绕“自主教育、自立创新”育人理念,开展评价。详见表1。

3.2.2 企业指导师傅评价

岗位实习是指具备一定实践岗位工作能力的学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辅助或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岗位实习是校企双方秉着协同育人的理念开展的教学实践环节。为了确保教学效果,企业往往会选派有过硬的技术本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有高超的管理能力、有乐于传授技艺的带徒意愿的员工担任企业指导师傅。企业指导师傅不仅帮助学生适应和开展岗位实习,同时通过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阶段表现进行监测与评价,督促学生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企业指导师傅评价指标包括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任务完成、职业进步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围绕“知能并重、德技并修”育人理念,开展评价。详见表2。

3.2.3 企业人事评价

企业人事部门一般负责学生岗位实习安排和岗位管理工作,多数企业希望能够通过岗位实习挖掘、培养优秀的学生作为企业人才储备,虽然企业人事部门很少直接参与学生岗位实习工作,但对他们的日常绩效表现时刻保持关注。企业人事评价指标包括平时表现、岗位轮换、职业发展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围绕“以仁立岗、以忠敬业”育人理念,开展评价。详见表3。

3.2.4 学校指导老师评价

校内实习指导是影响岗位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实习计划与岗位课程标准脱节、实习指导内容不全面、分层分类指导缺乏、指导老师自身指导能力不足、指导老师与企业缺乏深入沟通与合作等问题都会降低学生实习效果,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指导老师评价指标从计划制定、任务完成、总结分享、资料递交、实习报告、实习效果等6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围绕“以能为纲、责任在心”育人理念,开展评价。详见表4。

4 综合赋分

学生、企业指导师傅、企业人事、学校指导老师四位评价主体按照时间段完成评价,通过系统动态化整理碎片数据,得到评价成绩。学生实习评价综合成绩综合表1~5,总分200,按周、两周开展的评价,统计月平均分,优秀设级差10%,良好设级差20%,合格设级差30%,即总分值介于200~190为优秀,总分值介于189~180为良好,总分值介于179~140为合格,140分以下不合格。

5 结语

数字化转型是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现实推手。酒店管理岗位实习评价量化体系的构建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精准就业,提高“政、校、企、生”满意度,助推完成職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形象”有益探索。酒店管理岗位实习数字化评价系统和符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的、科学的、动态的、数字化的“四位三维”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推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数字化升级,打造专业内涵建设工作闭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专业提质培优。

参考文献

[1]孟凡华.赓续2021,展望2022: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J].职业技术教育,2022,2:1.

[2]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OL].中国政府网,2022年2月3日.

[3]刘一群.双优背景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研究[J].汽维护与修理,2022,7:3539.

[4]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应急管理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S].教职成[2021]4号.

[5]张玲.烹饪专业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激励体制[J].教育学文摘,2019,7.

[6]龙其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全方位评价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6).

[7]杨广荣,张兴建.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顶岗实习成绩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职业技术教育[J].2021,14(42):5761.

[8]于宗琴,金智鹏.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数字媒体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7(19):269270.

[9]张懿玮,夏林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765):59.

[10]石晨光.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营销界,2019,11:102104.

[11]王文彬.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经贸实践,2018:316.

[12]侯灵战,马天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以广州五大酒店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17):7880.

[13]高艳静.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旅游纵览,2014,11:103106.

[14]张敏娜.AHP分析法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2014,1:9394.

[15]张哲.基于CIPP评价模式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评价体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1(34):128131.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实效性探究
数字化制胜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