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门类界定中理解美术发生对艺术发展史的意义

2023-11-03 09:11张健美
名家名作 2023年20期
关键词:艺术家形式美术

张健美

美术发生在何时,从古至今一直是被谈论的话题,关于美术起源的说法不一,有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表现说等,并试图通过文献学方法、考古学方法、动物学方法等,找到答案。随着考古新发现,美术的出现时间会继续往前推,中外学者也为此不断推测和设想。

在我们谈论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对“美术”这一概念作出界定,笔者认为,根据美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把美术分为两类,即:依附型美术和独立型美术。

依附型美术是指艺术作品与其他艺术形式或实用功能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它强调艺术作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常常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建筑与雕塑的结合、绘画与陶瓷的结合等。依附型美术注重艺术作品的实用价值,追求与环境和功能的协调统一,追求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独立型美术是指艺术作品独立存在,不依附于其他艺术形式或实用功能的一种形式,它注重艺术作品本身的表现力和独立性,追求艺术的纯粹性和审美价值。通常而言,独立型美术作品更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思想性,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表达来传递思想和情感。

一、依附型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依附型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的生活需求和实用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智慧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工具和制造物品来满足生活的需要。最早的依附型美术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当时人类开始制造石器和其他工具,这些工具往往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实用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依附型美术逐渐融入建筑、装饰品、工艺品等领域,并不断演变和发展。例如,古代的宫殿、教堂、寺庙等建筑都充满了装饰性元素,如雕塑、壁画、彩色玻璃等,这些都是美术依附于建筑的典型应用;装饰品通常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如戒指可以佩戴在手指上,挂饰可以悬挂在墙上等;同时,装饰品也注重艺术的美感和审美价值,通过材料、工艺和设计来展现。

作为依附型美术,其美术特征往往作为第二性特征显现,第一特征往往是实用性,在谈论这些物件的时候往往会想到其第一特性,而依附性美术也由此发生。依附型美术通过与环境和功能的协调统一,实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并以此为发展的内驱动力。

梳理依附型美术的发展历程,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即美术为什么会随着物品的出现显现出来?人类第一次实现物品与美术的结合,究竟是何时何地何种方式?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世界,这一理论也同样适用于美术发生。我们一般认为,劳动先于美术,人类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开始从审美的角度看待它们。恩格斯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那么,人类第一件用手创作出来的工具符合艺术的特质吗?

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将简易粗糙的小圆石表面敲打成需要的样子,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工艺品”,发现与非洲东部,是一件将石头的正反两面切成锐利棱角的工具(见图1),由“智人”制造,距今50—100 万年。

图1 人类最早的“工艺品”

早期的石器工具主要是为了满足生存和狩猎的需要而制造的,原始人会选择适合特定任务的石头,并使用石器制作工具,这些工具的形状和材料选择都是基于实用性的考虑,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人开始注意工具的形状和外观,开始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技术,以使工具更加精细和有效。他们开始注意工具的重量、平衡和手柄的形状,以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和效率,这种对形式的关注是从单纯的实用出发,逐渐向审美方向发展,在认知和社会复杂性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随着技术和认知的进步,原始人开始将审美的考虑融入工具的制作中,他们开始在工具上添加装饰性的元素,如纹饰、雕刻等。这些装饰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案,也可以是代表动物、人物或其他符号的图案,通过装饰,原始人不仅满足了实用性的需求,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从功能到形式再到审美,艺术创作又迈进了一步。

通过这样的演变,原始人从简单的工具制造者逐渐成为具有审美意识的创造者,他们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将工具的制作提升到了一种艺术的层面,这种从功能到形式再到审美的跨越过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依附型美术进一步丰富、发展,这种发展是全方位的,美术的依附物也摆脱了劳动生产的范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设计、材料、工艺和装饰等方面都更加精细和奢华。例如在建筑方面,封建社会的建筑体量宏伟,风格多样,往往是世俗权力与财富的象征,会使用大量昂贵材料,装饰彩绘、浮雕、景观石等元素,体现了极高的工艺美术水平。此外,封建时代还诞生了种类繁多的装饰物,采用昂贵的材料和精致的制作工艺,展示财富和地位,对艺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成为促进美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进入近现代以来,依附型美术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发展,艺术家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艺术表达来批判和反思,通过艺术作品呼吁社会正义和平等。依附型美术的民族性不断彰显,艺术家不断回归本土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寻求本土表达和身份认同;同时,通过跨文化交流和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为依附型美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创作灵感,这些发展趋势使得依附型美术在近现代具有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总的来说,依附型美术诞生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奢华和权力展示,再到反思与文化复兴,最后进入社会批判与跨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依附型美术的发展脉络,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艺术家对权力、文化的认同,以及社会存在的不同反映方式,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二、独立型美术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对于艺术的追求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早期的人类开始在墙壁上绘画,用图案和符号表达思想和情感,这些早期的绘画作品可以被视为独立型美术的起源之一。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艺术开始超越实用功能,成为一种独立的表达形式,古代文明中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都有独立型美术的发展,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立型美术不断演变和发展,涌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

与依附型美术不同,独立型美术的起源则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这是因为独立型美术的产生,更容易受到地理、文化、社会政治环境、文化交流和融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独立型美术在不同地区和时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首先,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独立型美术起源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艺术家和艺术运动受到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的影响。例如,沿海地区的艺术往往与海洋和渔业相关,山区的艺术则可能与农耕和山地生活有关。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同样影响着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方式,例如古代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传统,对后来的独立型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其次,社会政治环境对独立型美术的起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一些独立型艺术运动是在社会政治变革背景下兴起的,艺术家通过艺术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作为独立的美术作品,展现社会面貌、体现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是固有职责。在古代,艺术家通过写实类作品,全景式呈现社会生活,诞生了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生活画,影响深远;步入近现代以来,艺术创作更加注重批判性,艺术家通过作品反思社会现象,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形式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反思,通过艺术推动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最后,独立型美术的发展历程通常会显示出明显的跨文化交流、融合特征。美术作品的跨文化交流、融合,伴随其发展史,在古代、近现代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中国古代的文化融合,造就了传统美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例如,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商贸往来过程中,中国与中亚、西亚的艺术和文化不断融合,汉代的壁画中已经出现了希腊、罗马的艺术元素。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流、融合更加频繁,艺术家们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吸收和融合了不同文化的艺术元素和技巧,将这些元素和技巧与自己的创作方式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有力促进了现代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三、现代美术的开端

现代美术也是独立存在的,但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传统的独立型美术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有必要单独探讨其源流脉络。学术界对于现代美术开端的界定存在一定的争议,一般可以将现代美术的开端定位在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的艺术运动和变革中。

其中,一种常见的界定是将现代美术的开端与印象派运动联系在一起。印象派运动开始于19 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现代艺术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印象派艺术家们以自然光线的变化和瞬间感为主题,突破了传统绘画的规范和技法,强调对光线、色彩和形式的直接感受和表现。印象派的出现被视为现代美术的开端,标志着艺术家开始追求个人感受和表达的自由。

另一种界定是将现代美术的开端与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等艺术运动联系在一起。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艺术家们以几何形状和机械化的形象为主题,拆解和重组形式,追求对时间和空间的新的表现方式。这些运动的出现被视为对传统绘画观念和技法的挑战,标志着现代美术的开始。

1917 年,马塞尔·杜尚——这位将现代艺术操控于指掌之间的精神领袖,向美国独立艺术家沙龙展寄送了一件艺术品,这是他从商店购买的一只男用普通小便池,在上面写下“R.Mutt 1917”字样,杜尚将其取名为《泉》。

艺术界对于《泉》的争议很大,杜尚的《泉》最直接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艺术?或者说艺术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小便池签个名就是艺术,那么还有什么不是艺术,或者说所有的一切皆是艺术。杜尚则认为,艺术家有权力定义什么是艺术,艺术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先验标准,而是取决于我们观赏它的方式;而关于艺术品的价值问题,也不拘泥于形式与内容,而是能够勾起观赏者的思想价值。所以,《泉》是艺术品,是对艺术价值与生活联系的前卫思考,而这种思想则构成了后现代艺术的核心。

杜尚的《泉》之所以被现代艺术推到制高点,原因在于,《泉》是不被依附的艺术,毫无“意义”且独立的艺术。杜尚的艺术是向传统艺术宣战的艺术。使艺术以及在艺术背后的艺术家独立出来。独立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艺术不依附于任何物品,为作品的第一属性且独立存在;其二,具有独有且自由的艺术思想;其三,为艺术而艺术。自《泉》之后,另一种艺术发生且队伍逐渐壮大。

一些艺术史学者将《泉》视为现代美术的开端,主要是因为它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影响力。《泉》挑战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引发了艺术界的思考和创新,开启了现代美术中观念和思想的重要性,并为后来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将现代美术的开端定位在其他艺术运动和变革中,如达达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这些运动有一个共同点:都对传统艺术观念和技法进行了颠覆和创新,推动了现代美术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近数十年来欧美各国已不大使用“美术”一词,往往以“艺术”一词统摄之,这一现象为我们研究现代艺术发生提供了新思路、新角度。

从 “美术”到“艺术”,这体现为一种语义的变化,反映了对艺术的理解和定义的扩展,因为“艺术”一词更加广泛和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绘画、雕塑等美术形式,还包括了装置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更多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美术范畴,这是显而易见的,使用“艺术”一词可以更好地涵盖这些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此外,现代艺术强调艺术家的观念和思想,注重艺术创作中的思考和表达,“艺术”一词还可以更好地突出这种观念和思想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法和形式。

因此,使用“艺术”一词来统摄各种艺术形式,为我们研究现代艺术提供了更广阔和包容的视野,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即现代艺术是内容丰富、兼容并蓄的,这些特点与艺术的发生和起源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兼容并包的态度,使得艺术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和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通过将现代艺术的特点与艺术的发生和起源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发展趋势:艺术家们不断探索,通过不同的媒介和形式来实现他们的艺术创作,展现出更多样化和创新性的艺术思维,这一过程贯穿艺术史始终,这种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得艺术发展成为一个包容性强、开放性广的领域。

总之,探究艺术发生和艺术的源流对理解和欣赏艺术的意义重大,通过研究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和时空下的艺术表达方式,深入探索艺术与人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传统艺术基础上的,深入探究艺术发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艺术的创新和突破,更好地理解现代艺术作品,在创作中实现与时俱进、突破式发展。

猜你喜欢
艺术家形式美术
创意美术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