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克里姆特油画中东方符号语言的移植

2023-11-03 09:11睢欢欢
名家名作 2023年20期
关键词:克里姆装饰性线条

睢欢欢

一、 克里姆特绘画语言的形成

( 一) 克里姆特独特绘画语言的成因

1.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

克里姆特出生在一个工艺美术家庭,他的父亲从事金银雕琢兼铜版工艺的制造,在这种艺术陶冶下,克里姆特14 岁时便进入维也纳奥地利工艺美术馆从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他的作品喜爱用金色或金饰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结业后他从事壁画、壁饰的艺术创作。1892 年,父亲和弟弟的相继离世,打击到了当时的克里姆特,也正是因为这样使他对生与死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思维贯穿于他绘画的整个过程,并在他后来的作品题材中表现了出来。

2.西方社会的时代变革

克里姆特所处的时代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期,可以说他的生平是与德国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此时西方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和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摄影,使传统的油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而使画家开始寻求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时的克里姆特便一改往日的艺术语言的表达,开始探索创新的美感形式。

3.东方艺术的影响

东方艺术鲜明的色彩、明快的线条和浓重的装饰效果,给欧洲艺术家带来了新的绘画方法。这正好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不大相同的地方。作为西方表现主义画派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克里姆特,其油画作品《男爵夫人伊丽莎白的画像》, 正是受到东方艺术线条和色彩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混合的艺术。克里姆特受到的影响来自中国,男爵夫人的头和脚的描绘运用的是西方的写实手法,而男爵夫人的身体部分则用的是具有平面感的东方线条与色彩。这种感觉十分奇妙,从视觉接受度的角度来看又无可厚非。最为神奇的是,夫人的身体像是一个可以连接当下与过去的时光机器,把夫人所在的当下,与中国的古老过去联系在一起,却又一点也不突兀。你可以把夫人的披风当作墙面的一部分,反之亦然。这正是平面与线条的优越之处。平面与线条不写实,它们只是反映一种合理的抽象。反之,假若是写实的西方艺术的话,那么身体便是身体,墙便是墙,它们之间存在着冷冰冰的、我们轻易可以识别的界线,因而我们的想象自然而然在边界就停止了。

4.维也纳“ 分离派”的成立

维也纳“分离派”是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中著名的艺术家组织。画家克里姆特是第一任主席, 被称为“ 奥地利最伟大的画家”。1897 年, 维也纳的一群艺术家声称他们想脱离传统美学,因此他们称自己为分离主义者。其注重性能的思维、几何模式相结合的外形和装潢设计,体现出与西方各国的新艺术运动一致的时代风格而又独具特色,但是不提倡新艺术对图案花形的过度应用,强调使用几何图形, 特别是矩形。格调上“维也纳分离派”的设计风格颇为独特新颖, 虽然有许多取材于天然题材的装潢,但往往采纳一种笼统的表达方式,体式简约,线条和几何外形延续有力,与“ 新艺术运动”风格所谋求的自然主义有机状态相距甚远。

( 二) 克里姆特油画中的符号语言

1.符号语言概述

符号是一种不凡的信息内在模式或物质载体,这是一个基本因素,在这个因素中,信息并不缺乏评估和流通的稳定性。符号一般可分为两类:语言符号和非特定符号。这两个符号通常在传播过程中组合在一起。在任何类别中,符号都可以在人类社会中发挥交流作用。语言是一种声学指令,具有为生物物种之间的通信而开发的非对抗性编码和解码规范。在绘画中符号语言是指用符号说话,经过符号表达出创作者的思维情感。

2.东方元素符号语言

克里姆特绘画通过将中国画的线、墨等因素组合构成的特定状态来表现出某种心境、兴趣。克里姆特绘画最富表现力的就是线条的应用。如在《87 悲剧的寓言》中,往日的写实风格已经淡化,人物四周线描装饰图案较为醒目,明显是吸收了中国白描的手法。在他的后期创作中,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克里姆特的作品《生与死》中,许多人物呈团块分布,外轮廓用线条勾画,这一点和中国人用线勾勒人物的方法很像。克里姆特还把中国古代建筑、民间刺绣等直接应用于人像的背景,使其更具可读性和装饰效果。比如《女朋友》背景中的“ 凤凰”,《舞蹈者》中的中国人物配景,无不证明克里姆特是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的元素。他放弃了现实主义,用符号和装饰性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渴望,史称装饰象征主义。

二、克里姆特油画中的东方元素

( 一) 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克里姆特的绘画也是如此。他采用了比较明亮的东方浮世绘手法,在绘画中增强了颜色的纯度和亮度。他常常用主观的色彩作画,在草图上采用一种强烈的色彩和明暗的关系。他的画色彩变化丰富,在绘画中充满情感的魅力。克里姆特更喜欢使用金和银, 有时还会使用油画颜料与金或金纸混合。在《吻》和《音乐》中都有大量的金银,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强烈的装饰性展现了艺术家独特的审美兴趣。这些作品主要使用平涂技术来上色,但也有一些经典的油画技术用于人物和某些主题,如《生与死》《希望》等。《生与死》几乎是一幅平面的作品,除了头和手之外,其他地方都是平面的,其实这样的装饰性并不会削弱作品的主题, 还会增加作品的神秘和神圣感。

( 二) 装饰纹样的运用

日本艺术擅长对日常事物进行抽象化,在常用的装饰性图案中,最早是角纹、鳞纹、菱形图案等,后来逐渐地变得简单和具有装饰作用。在他的绘画中,克里姆特借用了日本浮世绘的装饰图案或符号,无论是寓意画,还是肖像画的服饰和背景中。除了纯色配置的装饰性外,这种极具装饰性的绘画也是一种高水平的绘画。在东方风格期间的作品中,装饰图案或符号经常画在人物的衣服上。

如图1 作品《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 I》是一幅充满了各种装饰图案的服饰和背景的作品。他的服饰,大多是最常见的几何形状,有些则是通过抽象、重复、组合成的新纹样。他精心安排了图案的位置、形状和疏密程度,使人物的服装层次感更加分明。尽管主体、背景采用了相似的装饰性元素,但是精细的颜色处理和不同的设计将人们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区分开来。这反映了他对浮世绘装饰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图1 《阿黛尔布洛赫鲍尔肖像 I》 收藏于纽约艺术博物馆

( 三) 画面的平面性

受日本艺术、中国艺术和镶嵌艺术的影响,克里姆特的绘画方式也随之改变。他在不同的绘画方式中预见了传统绘画中的光影、明暗、透视和空间, 整体并没有盲目的复制,而是愈加注重整体氛围的营造和作者情感的融合。画布上的人物和场景微妙地组合在一起, 该区域的简略的图形和大色彩被抹平, 突出主体, 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作品《生与死》中,骷髅和人群纵向并行于画面。平面化的处理方式使人物与浓厚的背景构成明显比照,神秘感充溢着整幅画面。他以平涂、简约而又委婉的绘画言语,将生活中的场景、物体重新组合,放在一个虚构的空间之中, 这种非对称的构图,平面虚构的世界给人某种心理上的错位,犹如梦境。克里姆特正是用特殊的构图、简略的空间变化、精巧的细节写照、主体的极致塑造, 营造出视觉的愉快感,从而使平面抽象呈现出直接而丰厚的生命力,这种形式的呈现恰恰是对被压制的绘画模式的解脱。

( 四) 线条的运用

线条是绘画语言中最基础的要素。线条既体现了一般事物的特性,又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想法。克里姆特的作品丰硕多变的线条反映了作者的不同风格。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更是将线条的艺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如在《87 悲剧的寓言》中,往日的写实风格已经淡化,人物较为平面,四周线描装饰图案较为醒目。从画面和线条的表现来看,明显吸收了中国的白描手法。学生时期对素描学习较为扎实,使得他能自如地使用线条。他将东方的线描与拜占庭镶嵌画的镶嵌技法相结合, 增强了画面装饰的秩序之美。他的作品《生命之树》, 这组壁画以彩色镶嵌的手法绘制而成,克里姆特自由大胆地运用各种平面装饰纹样,线的表现形式比较内敛、委婉,画面娟秀不俗气,形成富有东方色彩和神秘意境的效果。

三、克里姆特油画的研究意义

( 一) 研究意义

艺术总在模仿借鉴中向前发展。博采众长、勇于探索是克里姆特成功的所在。通过写作,笔者对克里姆特和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有了全新的认识,意识到“学习”和“ 创新” 一直是艺术学习和创作中两个重要的部分,怎样吸取其他艺术家的精髓,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使自己的创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这对从事艺术绘画的学生来说是困难和重要的。向前辈、晚辈等吸取灵感,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相当普遍, 克里姆特在这里是很好的典范。克里姆特绘画作品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和经验,创作时理应知晓“借鉴” 并不是照抄,“创新” 并非完全抛弃, 怎样将艺术创作在时代主题的更迭中提升到新的层次, 在二者之间运用适度原则显得十分重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值得当成一生追求的目标。

( 二) 对外来艺术的肯定与取舍

在印象中,传统的西方艺术给人一种唯美细致典雅的视觉感受,他们更偏向于模仿或对人类所见世界的模拟与仿造。无疑克里姆特的影响是显著的,他在艺术运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克里姆特敢于打破传统,将东方艺术的优点与西方艺术相结合,开辟新思路,创造一种新颖的艺术形式,为人们树立了一种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艺术文化的态度。

不同民族、国家的艺术文化都有着他们独特的地方,也是一步一步发展来的,都有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像克里姆特一样,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宽阔的胸襟接受并认可外来文化。通过对本论文的研究,笔者清楚, 东方和西方艺术文化各有所长。西方的艺术较为注重科学的透视法则,注重立体、空间的营造,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而在东方,画家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安排画面,线条占据了首要位置,稍微着色或不着色,写实性较弱。克里姆特摒弃了西方绘画中对事物的客观表达,取而代之的是对东方元素的吸收。他一方面肯定了它的优秀,另一方面分析了它的本质,并与自己的创作相结合,使他的作品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四、结语

艺术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怎样在民族美术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外国艺术的精髓,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在接触和学习了东方艺术之后,克里姆特博采众长、勇于探索,把东方的色彩、装饰纹样、线条及画面的平面性等, 加以修改与剖析,并将其融入自身的认识, 改变了往日的写实风格,用符号和装饰性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作品装饰性更强, 展现出东西方文化之精华。这也足以说明其对东方艺术的肯定,这种借鉴、创新方法在今后的创作中可以适当学习。但是,必须认识到,学习技巧只是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最后的目的是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克里姆特正是用特殊的构图、简略的空间变化、精巧的细节写照、 主体的极致塑造, 营造出视觉的愉快感,从而使画面呈现出直接而丰厚的生命力。古往今来,许多画家都是在掌握了先辈的艺术精髓之后,才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猜你喜欢
克里姆装饰性线条
黎洁仪“装饰性泥沽沽”主题创作
与克里姆特一起画装饰画
克里姆特 下
论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
分离派绘画大师——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 上
线条之美
装饰性镀铬用低纹波可调控高频开关电源设计
列车涂装功能性与装饰性及站内导视系统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