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岩画在当代服饰等日用产品中的应用和创新转化

2023-11-03 09:11李梦漩
名家名作 2023年20期
关键词:花山岩画文化

李梦漩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作为中国岩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其具有单体比例高、艺术内涵丰富、保存状态完整等突出特点,承载了古代壮族先民骆越人的文化记忆,记录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在当代设计领域,人们对独特、个性化的产品需求日益增长。花山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纹饰,为设计师提供了宝贵的创作资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如何将花山岩画与当代生活相结合,将其应用于服饰和日用产品中,并进行创新转化,成为当代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花山岩画元素于服饰和日用产品的设计中,可以为产品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艺术性和独特性,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产品的追求。

本文将从花山岩画的历史与特点、在当代服饰中的应用和创新转化、在日用产品中的应用和创新转化以及文化表达与传承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探讨,旨在揭示花山岩画在当代设计中的潜力和价值,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创意灵感和设计思路。

一、花山岩画的历史发展和形式特点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作为中国岩画艺术的代表之一,在学术界备受瞩目。“根据遗址的分布,中国岩画通常被划分为北方、东南沿海和西南三大体系。”在西南体系中,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山岩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起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记载了京山岭南地区左江黄河流域壮族先民骆越人的巫术活动。其中蕴藏着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从古至今,左江及其支流水流非常湍急。对于当地农民搭建房屋以及饲养牲畜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当地人民受到水灾的影响巨大,洪水导致了社会的落后。这就造成了当地人民与自然的主要社会矛盾。当地人民想要向水神乞讨,便定期举办向水神供奉的祭奠仪式。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骆越人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礼仪场景,其中一些岩画的创作时代可追溯至公元前5 世纪或公元2世纪。这些岩画与所处的喀斯特地形、溪流和台地相得益彰,让人们得以窥见曾在中国南部盛行一时的铜鼓传统民族文化礼仪的原貌。不过这可能也与秦汉时代中原汉文化大量融入有关。迄今为止,花山岩画已有约1800至2500 年的发展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花山岩画具有历史时代集中、作画民族单一的特点。这在国内外岩画领域都是非常罕见的。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花山岩画是广西左江流域人民早期生存活动的连续性篇章,记录了壮族先民的日常生活、民族战争、特殊习俗(珍狗俗)、社会构造以及繁荣发展史。然而,其蕴含的历史内涵仍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关于花山岩画的内容,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广民认为,花山岩画的内容与洪水灾害有关,用于祭拜水神;梁任葆认为,花山岩画是记录古代壮族人民战争胜利的场面;笔者认为,实地走访时景区负责人所介绍的有关骆越族群的民俗故事也是较为合理的解释。其综合考虑了社会关系和自然灾害的因素,较为符合目前的情况。

花山岩画的形式特点,大致可归类为以下几点:①主要图案元素中带有一定的节奏感和程式感。②造型主要描绘外轮廓而不涉及内在的细节描绘。③整体布局呈现出对称均衡、单纯统一的特点。④采用红色颜料绘制于岩石壁上,有神圣的美感。⑤岩画与整个自然环境有着调和性,相辅相成。

花山岩画的主要图案元素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这些图案元素以平面的单色剪影形式呈现,主要描绘外轮廓而不涉及细节描绘。通过大量的单个图案元素,创作出壮观且布局随意的画面,反映了当时骆越人的生活场景。其中,人物形象是花山岩画的主要元素之一,主要采用平面刻画或投影式单色平涂的创作方法。岩画制作者使用特制的软笔在石壁上勾勒人物形象的轮廓,创造出类似剪影的艺术效果。人物形象通常具有粗犷的形象和生动的动感,其中人物的高度可达2.4 米。姿态多为两腿岔开,双手上举,并携带形似刀剑的武器。

花山岩画的布局形式也极具特色。正面人像周围通常围绕着几个侧身人像,而侧身人像的高度一般在50 至90厘米之间。此外,还可见一些形状类似神兽的动物图像,以及一些与祭祀活动相关的圆形图案。整体布局呈现出对称均衡、单纯统一的特点。

在色彩方面,花山岩画采用红色颜料绘制于石壁上,颜料主要由天然赤铁矿粉末与动物胶质混合而成。红色的图案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红色在花山岩画创作之前已经具有多种情感符号,例如神秘、恐怖和激情等。在与灰白色石壁上的青山绿水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红色的应用也更加吸引眼球。

此外,花山岩画与背景的结合效果非常出色。岩画创作的背景为陡峭的崖壁,周围环绕着湖水、树木等景色。在两次走访中,我们发现湖水的颜色有所不同,分别呈现金黄色和蓝绿色。花山岩画韵律性形式与湖水的变化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种自然融合的视觉感受。

二、花山岩画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

目前,花山岩画虽然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其宣传与传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结合现今时代的文化传播发展现状,笔者认为问题在于花山岩画尚未很好地融入设计领域,缺乏创造更具视觉冲击力且全面展现其文化内涵的解决方法。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对花山岩画元素的运用形式主要分为平面形式和立体形式。平面形式主要强调装饰性。“将岩画具有辨识度的形象符号运用在丝巾、文具、产品包装等领域”,创造出广西独有的文化创意产品;立体形式需要突破花山岩画本身的平面轮廓,通过结合岩画独特的造型来增强空间感。在参观景区内的文化创意店时,笔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是将其元素制作成扇子、玩偶等。目前左江花山岩画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广西的民间服饰设计,产品市场受众相对单一,缺乏现代化设计的影响。文化创意产品市场缺乏多样性,也未能生产出能够激发公众消费和分享欲望的产品。因此,花山岩画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应用还存在匮乏,这也间接导致花山岩画旅游景区未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如前所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挖掘其独特的文化资源,抓住中国-东盟经济的发展时机,在设计领域中寻找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充分发掘花山岩画的潜力,创造出更具创意和吸引力的设计作品,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这将有助于提升花山岩画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只有在多方的合作和努力下,花山岩画才能真正实现其潜力的发挥,并成为当代设计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花山岩画创新转化的设计原则与呈现方式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打破古板的僵局

在创新转化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设计的首要原则。以服装设计方向为例,运用花山岩画符号进行表达和应用。如图1 所示,从原始壁画图案中提取主要元素,并融入当代年轻人的设计理念,同时寻找与现代社会和审美趣味相契合的表现方式。

图1 花山岩画符号

简洁干练是服装设计中的主要倾向,也更符合大众审美观。人们更愿意看到简洁的图案带着特定的含义出现在服装上。花山岩画的特性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它具有最单纯的美感。将从花山岩画中提炼出的符号运用到服装上,会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红色作为一种经典的颜色,通过改造加工花山岩画中的红色基调,能够表现出时尚感。同时,花山岩画来自两千多年以前,赋予了服装一种远古的神秘色彩。将年轻人对“时代审美”的把握转化为真正能激起年轻消费者购买欲和穿着欲的服装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强调个性和创意,通过对自我风格的探索和表达,使设计的服装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满足消费者对时尚和个性展现的需求,是我们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准则。

(二)强调个性和创意,结合消费者的需要

对于文旅产品市场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所选择的装饰品和日用品不仅包含当下的时代精神和共情,还蕴含着穿越时间的远古人类精神和共情。这正是我们设计产品所要提供的美学价值。因此,在花山岩画的创新转化中,我们要强调个性和创意。通过对自我风格的探索和表达,使文创产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让作品更具吸引力,脱颖而出。我们在保留花山岩壁画形式最核心部分的同时,将能够与其他年轻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设计细节融入其中。而在创新转化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些文化元素,使作品能够更好地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

(三)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注重多种元素的结合

在创新转化中,我们需注重多种元素的结合,其中包括大篆(金文)、书法、瓦当、篆刻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下“国潮”潮流趋势的紧密结合,不仅能引发人们的兴趣,还能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我们的设计目标是结合多种元素,形成有吸引力、个性和创意的文创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他们喜欢、愿意穿着、愿意购买。

(四)运用多元呈现方式,推动花山岩画的传承与创新

首先,数字化传播是将花山岩画作品借助互联网平台和艺术网站进行在线展示与传播的有效手段。先前已经有花山岩画景区初步开发元宇宙视域下的品牌形象策略,这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并能吸引更多人对花山岩画的历史文化美感产生关注。结合数字化的虚拟性,利用电子游戏和网络媒体宣传等方式,能够全方位地发展文化产业,迅速将作品推广至全球范围,吸引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除此之外,跨界合作是推动花山岩画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与其他传统文化或不同领域的创作者进行合作,例如与音乐家合作进行音乐搭配,或与舞蹈家合作进行舞蹈表演,可以创造出更为多元的艺术形式。这样的跨界合作不仅有助于传播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还能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

最后,艺术出版物也可以助推传播花山岩画。将作品编撰成画册、艺术书籍等形式,进行出版发行。与其他知名文化合编,有助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有进一步的理解。此外,这样的出版物还能成为重要的文化价值宣传工具,让更多人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数字化传播、展览与互动、跨界合作和艺术出版物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将花山岩画的美妙之处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之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魅力。

四、结语

在总结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的历史发展和形式特点以及其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创新转化的设计原则与呈现方式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古老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深厚学术价值与艺术魅力。作为中国岩画艺术的代表之一,花山岩画在其独特的形式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记录了古代骆越族人的生存活动、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成为研究中国南部古代社会、民族文化及其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

然而,花山岩画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我们需要从学术角度深入研究花山岩画的历史演变、符号意义、艺术技法等方面,以丰富我们对其内在价值的认知。同时,结合现代时代特点和文化传播的新模式,推动花山岩画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创新转化。数字化传播、展览与互动、跨界合作和艺术出版物等多种方式,将是有效推进花山岩画传播与发展的途径。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将花山岩画元素运用到创意设计中,以符号化、数字化和多元化的手段,引发人们对其的兴趣与共鸣。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传播和推广,将花山岩画的美妙之处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拓展其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花山岩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花山请你来
花山,我美丽的家
我在花山等你来
花山恋
孜孜荣岩画
阴山岩画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