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研究

2023-11-03 09:11
名家名作 2023年20期
关键词:凤翔木版年画

臧 璐

一、凤翔木版年画的概况

陕西省作为华夏文明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期间汇聚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之中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凤翔木版年画,就是自古传承至今的著名民间民俗艺术。

据历史资料考证,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时期,在明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跟陕西的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都有很大关联。按照我国整体的年画风格派系来看,凤翔木版年画属于北方派系。劳苦百姓在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购买门神、家宅六神等神像画来除旧迎新,这种习俗在宋代就已经形成,制作量更加巨大。在市场急需的年代,木版年画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也是凤翔木版年画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原因。

除此之外,凤翔木版年画还有其独特地域所有的与众不同的特色。陕西关中特有的戏曲秦腔,是关中人民在茶余饭后的最爱。现在陕西八大怪中还有“秦腔大戏吼起来”的说法,一个“吼”字,道出陕西人民豪放洒脱的性格,不管有多少高兴和悲伤的情绪,都在唱秦腔的时候吼出来了。在这样的土地上,秦腔的发展也影响了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艺人们将秦腔的脸谱、扮相和故事刻印在版画里,这就是凤翔木版年画中的戏文画。它把舞台搬进家中,就类似于今日我们在追星、看演出,然后购买和张贴海报的心境是一样的。都是把群众喜爱的瞬间形象保留下来。这种心境穿越了千百年的光阴。现今在陕西的广大乡村地区,人们还是有过年张贴门神画的习俗,但更多的是采用数码印制的现代产品,木版年画在价格和制作繁复程度上都无法和现代印刷品竞争,更多的是有欣赏木版年画古朴印刷感的人喜爱和收藏。

二、凤翔木版年画的题材分类

民间民俗艺术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还具有磅礴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民间民俗艺术所涉及的题材与大众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凤翔木版年画的主题繁多,但根据特定的主题和使用场景,具体可以分为传统题材和当代题材两类。

(一)传统题材类凤翔木版年画

第一,传统题材类中最重要的就是神像神话类凤翔木版年画,张贴神像类画是春节民俗的一项传统内容,是一项与春节共存的民俗活动。例如,以方弼方相、秦琼尉迟、神荼郁垒、天师钟馗等形象制作的年画。凤翔年画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目标消费人群是广大的劳苦人民,所以关于衣食住行生活的方面进行创作的年画也很受好评。此外凤翔年画中有大量表现神话传说和历史小说的题材,以及极富陕西特色的秦腔戏曲类。其中有《杨家将》《西游记》《封神榜》等,很像今日的漫画连环画的类型,相比前几种类型,叙事性更强。

第二,传统题材类中还有吉祥风俗类凤翔木版年画。吉祥类的凤翔木版年画是承载着人们除旧迎新,对于生活美好新希望的心情所创作的。年节的时候张贴,是盼望来年生活安康、风调雨顺。日常张贴特定的年画,盼望生活像图中所示的美好方向发展。一般的吉祥画创作多带有谐音的特点,例如,用“蝙蝠”表现“福”,用“鸡”代表“吉”等。这一类作品通常把很难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形象地、巧妙地、有欣赏价值地表现出来,满足人们的各种情感需要和精神寄托。

此外,跟广大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风俗民情类也十分常见。主要包括节庆活动、民俗趣事、生产劳动等。其中《男十忙》《女十忙》就是反映农业活动中跟百姓息息相关的劳动场景。这样的年画不仅记录了当地传统的农业生活,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生活谈资,反映了劳动人民平淡勤劳的生活场景和艺术智慧。人们购买和张贴这一类型的画作,并非出于什么指代性的意义,而是看着好看,跟自己生活相关,对比前面的凤翔木版年画题材,这类年画审美性的作用更大。

(二)当代创新类凤翔木版年画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逢年过节张贴年画、春联的习俗还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快节奏的生活和喜爱喜庆色彩和造型的节庆习惯,造就了当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批量印刷而成的、色彩艳丽的年画与春联。以凤翔为主要产地的木版年画逐渐由于纸张太薄不防水、色彩不艳丽,以及日晒易脱色、产量小等原因,逐渐失去了“节庆张贴”这一重要的使用途径。因此,在调研途中,笔者发现当代的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改换思路,对传统的木版年画从题材到材质上进行改良出现的新型题材,统称为当代创新类。

三、凤翔木版年画的造型特点

中国传统造型手法强调“形”的重构,“意”的升华,以及“神”的传承。传统绘画中的“画龙点睛”均是在强调形神兼备。在凤翔木版年画中,均可以看出传统的中国造型手法。笔者结合凤翔木版年画的现今作品,将其造型特点归纳如下:

(一)构图规范,人物造型具有一定模式

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复杂,根据制作流程和呈现效果,可分为墨色版和套色板两种。其中墨色版指的是用单纯的墨拓印成的单色年画,而套色版指用不同的颜色套印而成的年画,其色彩表现更加丰富多样。传统的木版年画多以墨色单线为主。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传承人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套色版的年画色彩更加丰富,更加获得消费群体的喜爱。凤翔木版年画中,同样的主题一般沿用同样的造型,不会轻易改变,一方面是因为制版过于繁琐,更主要的原因是年画消费者更易接受同造型的年画。在此之中,一般的单一人物主题多喜爱将人的头部夸张巨大化,整体看起来略显比例怪异,但可突出人物威严肃穆之感,或突出单一人物特征。以骑马的秦琼敬德门神画为例,把头与全身的比例由一比七夸张为一比四,把武将的形象夸张得比马大,显得武将头大膀阔,威武有力。同时借鉴了秦腔脸谱的变形形式,把敬德的面容处理得双眉直竖,双眼似喷火,脸到下巴处宽了许多,以示怒容,从而使秦琼、敬德面部气聚神凝、庄严生动。

(二)色彩艳丽,配色符合传统民间审美

传统的民间审美元素中,多偏爱色彩纯度。明度较高的,色彩对比强烈,寄托喜庆欢快寓意的色彩,用以表现广大人民热爱生活、期盼美好的心态。通过田野调研总结分析发现凤翔年画作品中的色彩主要是红、黄、蓝、绿、紫、黑、白等,所配色彩视觉效果非常抢眼,符合西北一带民户居室的装饰审美。故而以广大民间百姓为消费群体的凤翔木版年画,也在色彩上表现极为艳丽,多用色彩明快的大红、绿色互为补色,配以明黄,打造极富色彩冲击感的年画。

(三)主题明确,多为民间故事英雄人物

在创作主题上,凤翔木版年画也有着固定的创作源泉,主题上多选用中国民间传统英雄或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传说,例如《西游记》《杨家将》等故事以及钟馗、门神等人物形象。整体题材多以与民间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例如耕作、教化、驱邪、节庆、装饰、祈福等方面,多结合传统民间故事或典型性英雄人物用以表达此类主题。

(四)细节粗犷,风格凸显北方豪迈气息

凤翔木版年画从地理位置和造型表现来看,均属于典型的北方年画风格,与南方桃花坞木版年画相较细节线条较为粗犷,在套色设计上也多采用大面积套色,细节表达较少,以突出整体的故事和氛围表达为重。这与凤翔木版年画采用质地较为坚硬的梨木制版有一定关联性,坚硬的梨木在细节表现上就会面临一定难度。此外,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木版年画的细节程度与地域经济发展之间也有一定关联性。桃花坞木版年画出自苏杭地域,自古即为我国物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域。其年画风格细腻,色彩丰富,品质精美。凤翔木版年画地处陕西宝鸡凤翔县地区,与苏杭地区相比经济较为落后,年画表现也较为粗犷,但与云南甲马相比则又显细节表达仔细。由此可见,木版年画的细节刻画与其地域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四、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

凤翔木版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陕西这片土地,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今仍然具有巨大的价值,特别是艺术价值极为重要,下面通过四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凤翔木版年画具有地域文化承载价值

艺术来源于滋养期发展的特定地域,反之也承载着这片地域特有的文化价值。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大省,其雄厚的文化和豪迈的地域气息,通过一张张木版年画可得以展示。让我们可以通过年画看到一个地域一个时代鲜明的社会特征和人文气息。例如,以《白猿偷桃》的故事期盼长辈长寿,这样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在我国年画发展中,凤翔木版年画独树一帜。

(二)凤翔木版年画具有民间艺术审美价值

民族的艺术之所以熠熠生辉,是从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文发展中逐渐展示出来的独特气息。而历经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正是民间艺术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石。正因为如此,带着生活气息和植根于土地的民间民俗文化才具有审美价值,能够引起广大群众的情感共鸣。凤翔木版年画也是在这样代代传承中足见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让观者可以从根根线条和斑驳色彩中窥见民间百姓的日常审美与生活情趣。

(三)凤翔木版年画具有艺术发展创意价值

上节提到,传统文化具有生命力是源自真实的时代所需和漫长的历史变迁,但时代在发展,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应适应于当下,放眼未来,寻求其新的发展方向和视角。凤翔木版年画也是如此,漫长的历史变迁带来了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现今结合地域文化,也具有新时代的艺术发展创意价值。现今在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人的工作室中,可见以兵马俑为题材的新式年画(见图1),此类题材不属于传统题材。传统题材讲究节庆用途、谐音祈福,不会以秦朝殡葬为题材。这一做法主要贴合陕西当今的历史文化旅游定位,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符号,更是陕西的文化代表,此为创意价值。

图1 兵马俑木版年画

(四)凤翔木版年画具有艺术传承经济价值

年画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同时,还一直扮演着政府文化政策传播的角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文化内涵、传播影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凤翔年画在鼎盛时期作品远销西北五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还为新中国的各种政策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到了现代又随着邰立平和邰瑜等传承人走出国门,1999 年,随中国艺术团赴法国巴黎参加“99 巴黎— 中国文化周”展演活动,参展作品给西方人以巨大的震撼。还为展览会创作了作品《狮子滚绣球》,受到了来自国内外媒体的争相报道。它是西北民间艺术的一面旗帜,它的存在为研究西北民俗艺术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其艺术价值较高,在现今首先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凤翔木版年画自清代设立世兴画局,于民国年间发展达到顶峰,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木版年画不再作为传统节庆和家庭装饰张贴的艺术作品,因而传承人较少,最著名的传承人为南小里村(又名肖里村)世兴画局当家人邰立平,以及其兄弟邰江平等,笔者在邰江平老人家里,只看到几个小玻璃柜放着木版年画在售卖。虽然传承人也有想要推广的意识,还开了淘宝店、做年画包装等,但是作为民间艺术,现今的发展状态不容乐观。因此,对于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十分重要,是此项艺术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新时代需要为传统艺术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再以代代相传的手艺传承形式传承技艺,很难说会不会让传统艺术在未来逐渐被时代所淡忘。所以和高校的联合就非常重要,高校的大学生接受了新时代思想和知识的教育,视野宽广,想法大胆,很多时候可以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大胆创作。加上学习了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和发展理念,对于传统手艺的发展也极富益处。将传承人的技艺和大学生的思想相结合发展,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新时代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凤翔木版年画
跟着总书记看桃花坞木版年画
牛年画牛
年画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凤翔探索“提醒制”
缸鱼年画之旅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Birkhoff symmetry and Lagrange symmetry
论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