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新闻的优化路径探析

2023-11-03 16:59邓畅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民航视频新闻新闻报道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媒体行业的深入发展,融媒体已成为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如何优化短视频新闻报道,以达到最佳效果,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话题。本文以中国民航报社为例,着重探讨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借助短视频传播有效创新短视频新闻发展途径,制作出更加优良的短视频新闻。

在当下的新闻传播环境中,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可以完善新闻报道的视角,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更加全面地传播新闻信息。

《中国民航报》作为全国民用航空业最权威的行业报,深耕短视频领域,提高新闻宣传内容的张力与活力,唱响民航强国主旋律,讲好民航发展故事,传播好民航声音,以流畅的短视频展现出中国民航的使命和担当。本文聚焦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新闻优化路径,从短视频新闻的特征、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探究民航报短视频新闻的优化发展空间,为后续行业报短视频新闻的优化运用提供指导。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特点

简洁而有效

传统新闻媒体存在报道不够精准、传达时效不强的问题,而短视频正弥补了这些不足,其内容精准,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受众传达大量有用信息,这也是它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内容多样,受众范围广

短视频新闻报道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从而吸引不同的受众,触及不同的受众群,有效拓宽传播的范围。

生动形象

短视频新闻采用动态、多媒体的形式,能够更直观、生动地表达出内容,从而调动受众的兴趣,使传播更有吸引力。

传播效果良好

短視频新闻能够有效并贴切地将信息表达出来,使之更加容易被理解、被记忆,能够更有效地引起受众的兴趣,从而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新闻传播的优势

短视频新闻节目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报道的形式上,更体现在报道的效果上。相较于文字新闻,短视频新闻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出新闻内容,增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短视频新闻凭借其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内容,让受众越来越多地被其所吸引,这些优势都使得短视频成为未来新闻行业的重要信息媒介,被广泛地使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短视频有助于提升新闻的可视性和可记忆性

短视频新闻紧贴时代潮流,以全新的“看点”吸引受众,提升新闻的可视性和可记忆性。2021年,在第十三届珠海航展中,中国民航报社新加了“小编带你看航展”系列原创短视频,这一系列原创短视频的推出,让受众以全新的方式体验珠海航展。各位记者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画面和独特的视角,带领受众深入了解了各种航空器和各展区的特点和功能,让受众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更全面的信息。除此之外,这一系列短视频还采用了多种创新的表现形式,如画中画、镜头切换等,让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有助于突出新闻叙事的时空性和趣味性,以增强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和理解。通过这一系列原创短视频的推出,民航报不仅提高了新闻的可视性和可记忆性,更让受众更好地了解了珠海航展,对于促进航空产业的发展以及宣传中国民航展区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短视频有助于让新闻报道更具真实性

短视频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深入表达事件真相,使新闻报道更具视觉化,且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民航报社通过实地采访、拍摄,用短视频的形式展现了民航人抗击疫情的艰辛,让受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疫情对整个民航业的冲击以及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坚持工作的民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伟大抗疫精神。

短视频有助于让新闻报道更具时效性

短视频的制作和发布速度较快。相比于传统的文字新闻报道,短视频新闻的制作周期更短,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制作和发布,这意味着短视频新闻可以更快地将最新的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中国民用航空局每月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由于整个新闻发布会时长较长,需要视频编辑者尽快理清新闻要点,整理重点数据,控制好视频时长,这样可以将最新的新闻政策快速传播出去,不仅能有效满足新闻短周期传播的需求,也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动态视觉呈现有助于新闻的跨媒体传播

短视频新闻中,可以使用动态视觉形象传播,通过新闻镜头捕捉现场活动,让受众体验真实感,更好地感受新闻内容。短视频新闻不仅可以发布在视频网站、有声网站上,还可以在微博、抖音、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传播,有效地把新闻传播到多媒体之上,实现跨媒体传播。目前中国民航报社的融媒体平台包括一网一端、两个微博号、两个公众号、一个抖音、一个陕手、一个视频号等,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矩阵。如在孟晚舟女士回国当天,中国民航网及时连线机场空管,与行业内视频达人、飞友密切联络,制作出《归航!月是故乡明,信念中红》的视频并分享备平台独家报道,同时尝试公众号、视频号、直播等方式联动,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有利于新闻的快速传播。

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内容较为混乱

在新闻传播中,短视频由于使用了多种媒体表达,传播内容较为碎片且错杂。而且短视频新闻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新闻传播媒体的公信力。

技术实现的难度较大

短视频的制作技术非常复杂,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编导设计能力以外,短视频制作过程还需要插图、剪辑、特效等多种制作技术,这些技术都要求后期剪辑制作成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短视频新闻,就此而言,投入技术实现的成本比较高,加大了新闻后期制作的难度。

短视频新闻制作优化路径策略

提高短视频新闻表达与记录能力

短视频新闻的表达与记录能力的提高一直是新闻传播的重要话题,这不仅与现代社会信息科技发展有关,更关乎现代媒体传播的选择与发展。随着越来越多媒介形式的出现,短视频成为了许多新闻工作者首选的媒体形式,提高其表达与记录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在技术平台方面,短视频新闻的表达与记录能力需要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支持,因此在技术平台上要加强扩容,采取更加有效的存储技术,以更好地为短视频新闻中的大量信息提供有效的存储能力,且能够在各类不同平台中保持一致性,以便视频内容能够在多平台传播。同时,还要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对短视频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地把握新闻热点,把握精准受众,从而有效提高新闻的表达与记录能力。此外,还要提升用户体验,使用户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这方面可以采取实时传播方式,让用户数据即时被收集,以便更快更好地接收和传播,还可以采取全方位传播,采用各类不同的终端设备传播短视频新闻,以满足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信息需求,此外,还可以采用数据挖掘等技术,有效把握用户行为,把握用户真实需求,从而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精准推送。

强化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

如何把握和创新短视频新闻内容,成为新闻从业者和视频制作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此,民航报要强化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加强对民航安全发展、改革创新、真情服务等工作的重点报道和深度报道,努力挖掘报道具有鲜明民航特色的先进典型,强化对热点事件的把握和引导,坚持民航独到角度、探索专业思考深度,做到在重要事件中主动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要避免虚假、夸大和歪曲事实的情况,确保短视频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如中国民航报社创作的短视频《解读民航“十四五”规划》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该短视频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同时还注重节奏感和视覺效果的营造,通过音乐、字幕动画等手段,让受众更易理解民航“十四五”规划的内容和政策。此外,该短视频在制作过程中非常注重民航行业信息的来源和准确性,通过多方查证和核实,确保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受众提供了高质量的新闻资讯,坚持视频创作为内容服务的理念,为民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宣传和报道。

注意短视频的创意和创新

短视频新闻内容不应只是简单的新闻报道,而是应有独特的角度和创意,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共鸣。除了在事件报道中的应用,短视频还可以在新闻评论、专题报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二十大专题宣传报道中,短视频《喜迎二十大,一起看展吧》带领受众第一视角抢先打卡北京展览馆中的民航元素,通过直观的图像和声音、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一起互动打卡,使新闻报道更具创意性和互动性;《本报记者探访二十大新闻中心》《二十大时光|二十大首场记者招待会我们来啦!》《二十大时光|跟着镜头看党的二十大闭幕会》等短视频不断创新,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和手法,加入了动画和音响元素,使用了vlog剪辑风格,让受众在点开短视频后,能够第一时间领会拍摄者和剪辑者透过手机屏幕所要表达的内容。创作过程中,前方记者负责发回素材,后方编辑进行剪辑,这种分工模式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把握、创新短视频新闻内容质量是新闻从业者和视频制作人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短视频拍摄和剪辑工具也不断涌现,为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要注意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注重视频的可视化表达和视听效果,把握视频的时效性和关注度,同时不断创新,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和手法,使短视频新闻更加生动、有趣、有深度,从而更好地传达新闻信息。

提高短视频新闻制作的编导思维

编导思维是指编导在制作新闻视频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它对于制作高质量的短视频新闻作品至关重要。短视频新闻的制作离不开一个好的编导。在前期策划时,需要考虑到新闻的价值、时效性、可视性等方面。对于新闻的价值,需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选择有价值、有吸引力的新闻事件作为报道对象。对于时效性,需要关注新闻的新鲜度,及时跟进报道,抢占先机。对于可视性,需要考虑到新闻的视觉效果,如画面的构图、色彩的搭配、音乐的运用等等。只有在策划环节做足功夫,才能制作出有价值、有吸引力、有视觉效果的短视频新闻。

在支撑“相约冬奥,筑梦蓝天”冬奥主题宣传上,中国民航报社专注于对接赛事所涉及的民航系统各单位所付出的努力。在策划《北京冬奥会官方抵离首日迎高峰》的短视频时,受到首都机场闭环工作小组的邀请,主创小组提前准备采访提纲,对视频拍摄计划进行了初步讨论,随后驱车前往首都机场运控指挥部。当日机场运行团队工作人员繁忙,工作间内电话声此起彼伏,现场实时监控中各个流程的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地工作着。结合相关负责人的介绍,主创人员对当日抵离流程与大致人员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决定采取视频采访混剪现场工作环境、监控画面实时场景的方式,白天采编+晚上剪辑的工作模式保障了新闻的实时性、有效性,简短有力地通过多样化镜头表现了官方抵离当日的高峰情况,视频标题的信息量充足,涵盖了本新闻所要凸显的意义,也引起了受众对冬奥会开始前工作的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冬奥举办背后民航人所留下的汗水,确保了涉奥人员“好来快走”,向全世界发出“一起向未来”的和音,肯定了工作小组对民航冬奥保障工作的宣传。

融媒体背景下,短视频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化短视频新闻报道,成为了行业报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优化短视频新闻报道的路径策略,就是让新闻编辑增强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并且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增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认知度,提高新闻的表达与记录能力,强化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注意短视频的创意和创新,提高短视频新闻制作的编导思维,实现新闻信息优化路径策略,拓宽行业报短视频新闻报道的空间,让受众在看到新闻内容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提升短视频新闻报道的表现水平。

作者简介:

邓畅(1995—),女,汉,重庆,助理编辑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作者单位: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中国民航视频新闻新闻报道
通告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抗战中国民航秘闻之中航“桂林”号客机被截击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从媒介融合角度浅谈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6年分类索引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