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

2023-11-03 16:59黄海娟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挑战主体意识

黄海娟

有关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所在职业领域的考量,并以此为前提所产生的认可感、归属感。在全球化、实时化的新媒体时代,个体的职业认同挑战日益凸显。反映在我国传媒业,由于体制机制的转型以及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让专业新闻从业者的主体性地位开始动摇,有关新闻的发布也进入到了“去专业化”的阶段。在这个发展背景下,许多过去的职业新闻从业者纷纷开始转型,甚至转业,而在职的新闻从业者也有的称自己为“新闻民工”,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问题越来越需要重视。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问题,也有可能涉及到新闻从业者日后的职业发展,更会影响到媒体的正常运作与良好运行。基于此,笔者研究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挑战与重塑。

职业认同的内涵

认同,是指人作为独立个体,与客观世界交互时所产生的意识能量,包含着主体性、能动性、交互性等要素。在这样的主客體关系中,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与义务以及所具备的使命。在明确这些任务目标后,作为人的主体才能够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能动作用。拿新闻从业者来说,就必须要推动自身对职业认同感的不断巩固、强化。

另外,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新闻事件传播至受众的过程,这里的新闻事件便是事实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以及真实性。而新闻工作者作为传播主体,在事实传播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好的桥梁作用,连接着受众与新闻事实,即新闻从业者通过编辑技术与手段,将新闻整合创作出来,并进一步传播给受众,这个过程必然会体现出新闻工作者本身的认同意识。一方面,新闻工作者需要如实地报道新闻内容,这是由其对自身职业使命的认同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新媒体技术的推进,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事件也开始掺杂进自身的主观评价,这不但会让新闻内容的呈现更具接近性,同时也能更好地对受众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由于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所延伸出的正面效能。由此可见,新闻工作者的认同意识是贯穿于媒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要强调一点,这里提到的认同意识并不等同于唯心主义,以及空想臆测,而是与客观世界互动所产生的切实感受。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挑战

我国首个将职业认同这一概念引入传媒业发展的是学者樊亚平,他认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是对自身的职业特征、职业角色与职业态度的结构化认同,是由自身的职业活动所构建出来的综合职业心理认同要素。而学者甘丽华认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是在职场领域中发散培育而出的,是由他们对自身职业的有效规划以及行为认同,所构建而成的综合体意识形态。具体来看,可以分为对职业本身的情感认同、对职业发展的认同以及自身在职场领域内的认同,这些都会形成对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的挑战,需进行有效规划,予以妥善解决。

职业认同挑战的界定

此处的“挑战”并没有十分危险、大难临头的意义,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以及运动着的过程。也就是说,这个挑战是蕴藏着许多发展机遇待发掘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职业认同。其实认同挑战更多的是一种身份障碍,比如儿童的困惑与羞涩、老年人的失落与孤寂等等。甚至人们日常生活中口头的“不知道”“不晓得”等口吻,也都是对于自身的一种认同挑战,在其中,主体并没有既定的意识导向,在某些立场上是动摇不定的,自身对未来的决定也都是不确定的,这是一种作为生物的本能反应。而职业认同的挑战,指的是主体在职场领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社交媒体比如微博、微信等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改变了传媒业的生态格局。传统主流媒体在传媒业发展中的比例不断“缩水”,核心竞争力不断下降,经营效益呈现“断崖式下滑”,大批传统报刊、广播媒体等纷纷转型甚至停产。这导致了一些优秀的新闻从业者个人发展空间受限,选择离职或转型。许多媒体新闻从业者都戏称自己为“新闻民工”,这一切都反映了“无冕之王”的职业荣誉感正在消退,曾经鼎盛一时的传媒业,如今也面临着极大的认同挑战。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挑战的具体表现

首先,有关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挑战,最主要的便是能够认清“我是谁”以及“我要干什么”,这是每个新闻从业者都应当了解并解决好的问题。那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挑战,就我国传媒业几十年的发展以及转型历程来看,最关键的变化并不是体制机制的变化,而是新闻从业者本身的身份变化,由过去单纯的信息传递者,转变为多角色、多功能、立体化的个体呈现,比如一是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发挥好自身作为党的喉舌的角色功能;二是作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了解市场的变化;三是作为舆论的监督者,被赋予了传达使命、沟通上下、连接内外的使命和职责,也分别对应了政策传达职责、市场经济职责与信息传播职责。并且这些使命与职责都处在不停博弈的状态,尤其是在如今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中,被赋予两种及以上不同使命职责的人,会感受到严重的内心抗衡。比如在经济运行与信息传播方面,新闻从业者还是更倾向于将自身放置于中立的立场上,尽可能地不被经济利益所带跑,但与理想相反,新闻从业者还是难免被受众的信息喜好以及社会的经济导向带偏,前者会对新闻从业者在精神方面形成桎梏,新闻从业者不得不服从新闻的传播逻辑以及受众的喜好需求,而后者则会动摇新闻从业者的新闻专业理想。当新闻从业者不能完美适配某一角色时,便会产生很强的角色冲突。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从业者会是家庭成员中的父亲、配偶或儿女,承担着一定的经济责任与家庭责任,但眼下的新闻从业者在经济收入与工作付出方面不成正比,无规律、全天候的加班成为家常便饭,使得在家庭方面严重脱节,也由此导致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挑战与冲突。

其次,新闻从业者自诞生以来便被赋予知识分子的角色,这种角色认同是涵盖了整个社会面的。在我国“士农工商”的四大传统行业角色中,“士”作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前身,在这几个行业角色中的地位是最高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我国诞生了如康有为、李大钊等一批先驱,试图用办报创刊的方式来改变我国社会发展格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他们的举动与思想代表着我国最先进、也是最高级知识分子的状态。然而,伴随着传媒业市场化的不断加速,媒体招聘了大量的编外人员,他们并没有与媒体签订相关合同,在收入方面也得不到保障,被人们调侃为“流浪新闻从业者”。再加上当时社会的变动以及工作强度的加剧,导致了整体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也让不少新闻从业者开始自嘲为“民工”,这其实是在苛刻的环境以及高压的生活中发出的不满呼声,表达了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期许同现实生活的脱节。那么在如此多元理念的拉扯下,部分新闻从业者开始丧失对新闻理念的追求,被环境所裹挟,沦落成为社会的底层群体,在专业化方面也被侵蚀。

新技术对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挑战

新媒体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全民传播成为现实,社交媒体、公民新闻从业者等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职业新闻从业者不再是新闻内容和信息的唯一提供者。此外,VR、AR、AI、大数据等技术,也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业务流程,从而实现了更智能化的新闻生产,以及更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公民新闻从业者使用这些新技术,再加上得天独厚“接地气”的优势,让传统主流新闻从业者望尘莫及。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传媒人所独有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被瓦解,其公信力也会被社会所质疑,极大地影响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另外新技术所导致的泛娱乐化冲击,也会严重导致新闻从业者自身的职业认同挑战,让新闻从业者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时常沦为泡影。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新聞事件中,一些主流媒体报道滞后,甚至出现“失语”的情形,难以承担好使命传达、沟通上下的职责,而仅仅只是成为单纯的信息传播平台。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后真相”时代,真实、客观、公正作为新闻职业理念和实践操作的关键被受众所抛弃,汹涌的民意裹挟了传统媒体的报道,人们不再关注内容的真伪,而更多地留意内容是否能打动人,是否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于是,一个理应被一份深度调查报告说清楚的事件,会被分解为多个互相抵触的版本,有时还会出现“前后不搭”的尴尬局面。

新闻从业者主体认同意识的表现

从整个传媒的运作过程来看,新闻从业者的主体意识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新闻事件发生前主体认同意识的发挥

我国知名新闻从业者穆青曾说过,“记者这份工作本应是辛苦勤劳的,要像蜜蜂一样,去辛勤劳作。”这样认真的工作态度,能够让新闻从业者不仅在工作时发挥高效率,更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新闻事件发生前就发挥好自身的主体意识,让新闻从业者在新闻报道之前,就能够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嗅觉能力,时刻保持“准备”的姿态,多观察、多留意,学会在错综复杂的信息环境中抓取到具有价值的内容。另外,在整个新闻事件发生前,新闻从业者作为事件的发现者,在找寻以及报道新闻内容的过程中,主要体现这几个方面的主体意识,独立的判断能力、纯粹的新闻理想、敏锐的观察能力、迅速的反应能力、高超的专业技巧等等。

在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主体认同意识发挥

在采访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经常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这就要求其能够灵活转变自身角色,以此来更好地适应当前工作环境,顺利解决迎头而来的突发状况,这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养能力。具体来看,首先新闻从业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必须要能够把握好事件本质,对于新闻的发掘绝不能停留在表面,只有探寻到本质,才能够更好地代入自身多元化主体意识。比如,大部分的新闻从业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都是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同不认识的人交流沟通,这就给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果这时新闻从业者积极发挥出自身的多元性主体意识,面对不同情绪、不同性格的人都能够采取不同的交流措施,这样便能够快速找寻出化解对方情绪尴尬的手段,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访谈氛围,推进工作的高效开展。

新闻从业者主体认同意识的作用

笔者认为,作为新闻运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新闻从业者的主体意识会深刻影响新闻采访的整个过程,乃至最后结果。也由此可见,无论是对新闻从业者本人,还是整个媒体,新闻从业者的主体认同意识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有利于保持新闻从业者的独立自主性

新闻从业者在具体的采访工作中,秉持好对工作的认同意识,有利于保持自身独立自主性,能够做到不盲从、不轻信、不人云亦云。但反观当下环境,部分新闻从业者为追求关注度,过分地追逐自身的独立自主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客观中立,而是以自身的价值观、喜好来判断新闻事件。更有甚者,还会轻易相信网络上道听途说来的内容素材,并将其作为真实的新闻由头。此外,这里笔者所提的独立自主性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概念界定,而是可以从多元的方向出发理解,比如不被流量以及关注度所裹挟,不被钱财或者是利益所蒙蔽双眼,不被工作状况的复杂和艰难所害怕震摄。从新闻本身性质来看,也可以理解成新闻从业者拥有“独具慧眼”的新闻目光,能够独立发掘出事件背后的本质和意义。

有利于新闻从业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新闻传播本身是一种同客观世界之间的交流互动,但这样的互动并非对客观事件的照搬照抄,而是要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产生相应的认同意识。所以,新闻从业者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作新闻的过程中注入进去。并且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能够让新闻从业者提前做好准备,在采访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思想活力,并发掘更深层次的新闻内涵,做到在对新闻内容报道的同时,也要加强报道的质量与内涵。

有利于培养新闻从业者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也是个体取得良好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当前环境下,新闻从业者要想进一步取得长效发展,就必须要加大力度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更何况,在如今新媒体时代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下,各类自媒体平台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还能够牢牢秉持好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脱颖而出,作为媒体,作为新闻从业者就必须要找寻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这样既能够秉持好作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又能够持续为人民群众带来一大批有温度、有质量、有内涵的新闻作品。

新时代的新闻从业者,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着自我身份界定、社会身份赋予,以及新技术赋能等所导致的身份认知挑战,如不加以妥善解决处置,势必会造成对工作的消极解怠,进一步出现跳槽、辞职等问题。因此就有必要从再造新闻采编流程等维度出发,去重塑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从而让新媒体时代的专业记者,还能够为我们受众带来一批批有温度、有质感、有能量的新闻产品。

(作者单位: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猜你喜欢
挑战主体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第52Q 迈向新挑战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