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策略思考

2023-11-03 16:59姜培军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传统媒体时代

姜培军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非常大的困境以及更多的挑战,急需转型升级。传统媒体要想稳步健康发展,就要求记者的能力变得更加全面。在此背景下,新闻记者综合能力的提升就成了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目的是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的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新媒体时代下,从记者的角度来看,专业的新闻传媒技能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是其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因为这样他们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对采集到的素材进行剖析,挖掘出新闻信息的潜在价值。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就算现在的新媒体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是传统媒体的竞争力还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在未来媒体行业还会面临非常多的市场风险,如果传统媒体想要更好地应对这些市场风险,并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那么他们就必须要全面提升记者的各项能力。因此,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当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促进记者专业能力的提升,只有把这个工作做好了,他们才能有充足的底气来面对各种困境。

新媒体环境发展概述

总的来说,新媒体将当前的媒介资源融合在了一起,除此以外,新媒体还将人力资源、内容资源以及宣传资源整合在了一起,从而实现了资源、内容、方法以及效益上的共融共通。从实际情况来看,新媒体环境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与理念以及实践的双重创新是分不开的,而这就模糊了媒介的边际感。在现阶段,之所以要发展新媒体,最终目标有两个,即实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在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也表现出了三大特征,即资源融合、宣传融合以及利益融合。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面临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正是因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所以社会的各项信息数据都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趋势,在新媒体时代,也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成果诞生,从记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技术对他们的工作也能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借助这些技术,记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便捷,获得信息素材的完整度也变得越来越高。

但这同时也大幅增加了记者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采集以及筛选新闻素材的难度会不断地提升。

媒体总是盲目地跟风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工具的出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所以如果记者继续按照传统的模式来开展工作,那么他们所作的节目内容就会具有很强的滞后性,很难调动公众的兴趣。另外,在进行信息发布时,大部分新媒体通常都会盲目地跟风,完全扰乱了市场环境,所以新媒体所发布的内容大部分都存在着雷同。在精心制作之后,记者会推出精良的节目,但还没过多久就会被其他媒体照搬照抄,虽然照搬的节目质量并没有达到高标准以及高要求,但是在被诸多同质内容轰炸之后,公众就会出现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而这就不仅会严重阻碍媒体企业的良性发展,而且还会大幅降低节目的收视率。

新闻记者自身观念的阻碍

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阻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新闻记者自身观念的陈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固步自封,没有及时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其次是没有完整清晰的职业规划,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明确,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不完善

当下出现了很多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所以信息共享的形式在不断变化。而其中信息共享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中国新闻媒体行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平台并不完善,许多新闻内容向外界传播主要依靠的仍是新闻记者以及各大传播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的不完善导致了新闻媒体行业的信息传播速度较低,同时也阻碍了新闻记者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从而成为记者发展的障碍。

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手段

提高记者对于新闻传播的把控能力

传统媒体新闻通过电视以及报刊等方式自上而下地进行传播,受众范围较小。而信息化时代下新媒体新闻传播的途径更为广泛,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媒体平台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不仅如此,新闻传播已经不再是新闻工作者的专属,不同的身份、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在这些媒体平台上发布新闻,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容易导致新闻信息真假难辨。因此,新闻记者需要具有信息的整合筛选能力和辨别能力,同时对舆论导向进行把控,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培养创新思维

在新媒体时代,社会正在不断发展与变化,公众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需求大幅提高,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也不断变化,对于记者来说,如果想要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制作出内容新颖、制作精良、传播效果良好的节目,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自己的发展潜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培养创新思维,主动转变工作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对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记者可以从节目形式着手。例如,可以开通个人新媒体账号、建立企业公众号,通过多渠道宣传与推广节目内容,使得发布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大范围推广。

此外,还必须注意要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在对网络节目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要对节目内容进行深加工,借助碎片化推送将不同的内容传播给需要的人群,这样不仅能使得节目收获到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且还能占据更大的网络市场份额。

加快新型媒体传播平台的建设,促讲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

要主动地发展新媒体,走媒体融合的道路,这才是传统媒体生存下去的必经之路。电视新闻历史悠久,自身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要主动搭建并且强化移动互联等新媒体平台,迈出进行媒体融合的坚实步伐。一方面可以加强协作,形成资源共享以及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内容的趣味性以及互通性不断提高,推动传统媒体从单向传播走向互动交流,有效改变受众心中对传统媒体的固有形象,使得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可以得到扩大。

记者在新媒体时代成为复合型人才的方法

构建起新媒体思维

在新媒体时代,对于广播电视媒体工作者来说,具备危机意识就是他们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工作素养。在当前,媒体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从记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就必须要构建起新媒体思维意识,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有适应时代的思想以及理念。所以,对于记者来说,不仅要具备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而且还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持续学习,让自身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变成新媒体时代的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对于记者来说,在构建新媒体思维意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转换自身的思维,例如,当前的移动智能设备正在不断普及,而这就让传播信息的方式逐渐趋于小屏化,所以在构思节目内容的过程中,記者就必须要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作第一出发点。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抖音以及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才能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用户的青睐。在这种媒体形式下,公众的参与感得到了极大提升,而这就让公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得到了很大满足,以此获得大量的用户。总的来说,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并且将用户满意度作为绩效的评估指标,而这就是记者在工作上必须要优化的地方。

积极提升专业敏感度

在实际工作中,记者不仅要拥有专业的能力与技术,而且他们还必须要具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本能,也可以称为专业敏感度,而这就只能在长期的工作中磨练出来。对于记者来说,在采集节目素材以及对内容进行编辑时,如果具备专业敏感度,那么记者就会拥有更多的灵感以及更加丰富的思考角度。从新媒体产业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主要受众人群就是普通公众,因此在看待问题以及发掘素材的价值时,他们就必须要从普通公众的角度出发,因此,纵观新媒体相关的新闻,很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闻内容。而对于记者来说,基于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对于新闻的评论角度,他们就能本能地察觉到新闻的热点以及其潜在的新闻价值。所以,如果记者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敏感度,那么他们就能生产出角度更加独特的媒体产品,这不仅能吸引到观众的关注,同时也能对社会舆论氛围进行正向引导,进而充分发挥出媒体的社会监督以及导向作用。

强化自身职业素养

现在正处于新媒体时代,所以不仅信息的传递速度变得非常快,而且信息量也在快速增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媒体市场的秩序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在很多网络媒体中,传播的信息大部分都是不实信息以及虚假信息。因为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范围也很广,所以公众就很容易接触到这些错误信息,被这些信息所误导,而这就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稳定以及文化的发展。在媒体企业中,广播电视媒体是最具权威性的媒体企业,所以在制作节目以及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就必须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确保广播电视媒体的权威性,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对舆论导向进行正确引导。所以,对于广播电视媒体来说,在将记者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记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然后再积极提高记者的思想觉悟,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抄袭以及传播虚假信息等问题。所以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对于现阶段公众关心的信息热点,记者就要积极进行评判以及辨别,积极辟谣与纠正社会中的不良信息。

不忘初心,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

网络媒体的及时更新使得新闻的阅读量不断增长,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创作能力以及所拥有的知识容量提出来的严重挑战。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因为线性的创作思维,所以使得他们的新闻工作基本上都在單一的层面当中完成,而在新媒体发展的时代下,这也要求新闻记者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新闻记者本身的知识体系相对来说是比较庞大的,当然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新闻工作者需要主动地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对自身观念进行更新,这样才能够对时代以及生活的新闻事件进行捕捉,可见新闻记者自身的意识以及认知度和个人素养之间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

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从实际情况来看,新媒体节目的内容来源有很多,如公众的日常生活以及时事新闻等等。对于记者来说,如果想要让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那么他们就必须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所以,对于记者来说,就必须要提高自身对于新闻素材的敏感度。如果记者具有很强的职业素养,那么记者对新闻素材就会拥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而在新媒体时代,记者与公众都是相同的,新媒体产品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很多新媒体平台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所以如果具备了一定的洞察力与职业素养,那么记者就能通过这些渠道获取到足够的工作灵感,进而就能创作出质量更高的节目。

总的来说,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做好新闻传播工作,首先就要对自身以及行业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如果发现了问题,那么就要将问题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其次,在做好自身工作的过程中,记者还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的基础是专业能力的提升。最后,通过对思维意识的培养以及工作的磨练,记者的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平就能得到极大提高。

(作者单位:菏泽日报社牡丹晚报)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传统媒体时代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