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短视频传播探析

2023-11-03 19:26李艳芳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受众人工智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赖手机获取新闻信息。然而,人们对于简单的文本和图片信息传播已不再满足,移动短视频新闻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正在迅速发展。这种方法以短视频平台为传播媒介,呈现出多种形式,具备高准确性、及时传播性以及适应不同社会属性的特点。在信息获取碎片化时代,这种方式正符合人们的信息获取习惯。

自2016年短视频问世以来,诸如北京新闻、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等新闻媒体已成为主要的短视频平台,并建立商业账户,移动短视频新闻行业逐渐形成。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上的短视频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使用。短视频制作简单,发布便捷,已成为人们消磨闲暇时间、满足日常生活自我表达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时代,5G技术的应用为短视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已进入新闻短视频制作领域,借助短视频的信息传播优势,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一些基于智能算法的短视频平台应运而生,其通过分发系统传递短视频播放内容,并借助播放系统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短视频,从而将播放率有效提升至85%。这种方法有助于加强短视频新闻媒体与观众之间的联系,满足公众参与的需求,促进媒体信息内容的传播。

总的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短视频新闻作为一种创新的传播方式,在信息传递、娱乐和用户互动方面正不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媒体将继续探索短视频领域,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质量和受众互动体验。

短视频新闻发展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新闻领域,短视频正逐渐成为主流媒体重要的新闻传播方式。本文将深入探讨短视频新闻发展的现状,从平台、内容、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短视频新闻平台的兴起

短视频新闻的兴起离不开众多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和发展。诸如抖音、快手、微视等平台,不仅成为年轻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也逐渐吸引了主流媒体的关注。这些平台提供了便捷的内容制作和传播途径,使得新闻机构能够更灵活地创作短视频新闻内容,并与受众进行更密切的互动。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社交属性也促进了新闻信息的传播,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行为将短视频新闻迅速扩散。

短视频新闻内容多样化

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了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人物专访、科普知识等各个领域。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简洁明了的文字和生动的配音,短视频新闻能够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内传递核心信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此外,新闻机构还尝试将娱乐元素融入短视频新闻,增加其趣味性,进一步提升了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果。

短视频新闻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自动化剪辑、内容推荐、语音合成等技术的引入,使得短视频新闻的制作更加高效和精准。同时,智能化技术还能够分析用户的兴趣和喜好,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薦,增强了受众的参与度和黏性。

短视频新闻的特点在于用户参与度高,未来有望进一步深化这种互动关系。通过用户生成内容、投票互动、弹幕评论等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参与需求,增强用户与新闻内容的互动体验,进一步促进信息传播。

但是随着短视频新闻的迅速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问题。未来,相关部门可能会加强对短视频新闻内容的监管和规范,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可信度,维护公众利益。

总的来说,短视频新闻作为一种创新的传播方式,正在突破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演变,短视频新闻有望在未来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提供更丰富、更精彩的新闻内容。然而,也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正确认识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短视频新闻的健康有序发展。

人工智能背景下短视频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短视频领域也在不断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和推动。人工智能为短视频的制作、传播和消费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使短视频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新力。

技术应用与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在短视频制作中的应用不断拓展。自动化剪辑、视频字幕生成、配音合成等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短视频制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智能剪辑工具,用户可以将大量素材快速剪辑成有趣、引人入胜的短视频,节省了制作时间,也让更多人可以轻松地参与到短视频创作中来。

人工智能在短视频平台中广泛应用于内容推荐领域。基于用户的浏览历史、兴趣偏好等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智能推荐,将最符合用户口味的短视频内容呈现给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和黏性。这种个性化推荐不仅丰富了用户的内容选择,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机会。

内容创新与传播

人工智能的应用为创意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通过智能算法,可以对已有素材进行创意重组和变换,产生出独具创意的短视频内容。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辅助创作者进行内容预测,根据热点和趋势生成相关短视频,提高创作的时效性和创新性。

人工智能在短视频内容创新中促进了跨界融合。例如,通过将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可以生成艺术感十足的短视频作品;通过与科普知识结合,可以创作出生动有趣的科普短视频,丰富了内容形式,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

用户体验与互动

人工智能的引入丰富了短视频的互动方式。虚拟主持人、智能聊天机器人等技术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这种互动方式不仅丰富了短视频的内容形式,也增强了用户与内容的连接性。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洞察用户的兴趣偏好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受众需求。这种数据驱动的方法可以帮助创作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内容策略,提高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和传播效果。

产业趋势与展望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短视频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的不断涌现,短视频内容将越发丰富多彩,用户体验也会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帮助短视频行业更好地应对挑战,解决信息真实性、内容质量等问题,保障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短视频领域,推动了短视频内容创新、用户体验提升以及产业发展的全面升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进步,人工智能与短视频的融合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彩的发展前景,为用户提供更具创意更丰富的短视频内容,助力短视频行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新闻短视频传播挑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短视频作为一种创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然而,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内容质量与创新

由于短视频的时间限制,新闻短视频可能无法对复杂的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解析,导致信息表达的片面性和浅显性。受众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信息,無法获得深入的了解。

随着短视频新闻数量的不断增加,内容创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部分新闻短视频为了吸引用户,可能陷入内容同质化的困境,导致大量类似内容在不同平台上反复传播,降低了新闻短视频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真实性问题与虚假信息

新闻短视频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因追求视觉冲击力而进行深度加工和编辑,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事实被夸大、篡改,甚至捏造,从而影响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一些不负责任的制作者可能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以获取点击量和关注度。虚假信息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传播,可能引发谣言扩散,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用户注意力稀释与信息过载

短视频传播模式导致了用户的注意力被分散和稀释。短时间内观看多个短视频,可能使得用户对信息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降低,导致内容的消化不彻底。

由于信息爆炸,用户可能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从而陷入信息过载的状态。过多的信息刺激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影响用户对重要信息的识别和消化。

信息超速与浅尝辄止

新闻短视频的传播速度极快,但可能导致信息的流转速度超过了受众的消化能力。观众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和吸收大量信息,可能只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

受限于时间,新闻短视频可能无法深入探讨复杂问题,导致观众缺乏深度思考的机会。这可能削弱受众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他们对问题的全面理解。

社会责任与监管

新闻短视频在内容制作和传播中可能缺乏权威性的来源和规范。缺乏严格的新闻伦理和专业标准,可能影响信息的可靠性和质量。

一旦虚假信息在短视频平台上传播,很难及时纠正和追责。虚假信息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但追溯和修复的难度较大。

总的来说,新闻短视频传播面临着诸多挑战,涉及内容质量、真实性问题、用户注意力稀释、信息超速等方面。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需要新闻从业者不断加强自律和规范,提高内容质量和可信度,同时,也需要短视频平台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新闻短视频传播的健康有序。同时,观众也需要提高媒体素养,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和使用新闻短视频。

新闻短视频传播的未来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新闻短视频作为一种创新的传播方式,正迅速崭露头角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新闻短视频将在技术、内容、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持续创新,实现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有深度的传播。

技术驱动与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将持续在新闻短视频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智能剪辑、自动配音、内容推荐等技术将不断优化,提升短视频制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内容推荐,增强用户体验。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为新闻短视频带来更丰富的呈现方式。用户可以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地体验新闻事件,而AR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融入到现实场景中,提供更多维度的信息呈现,进一步提升用户互动和沉浸感。

内容创新与个性化

未来,新闻短视频将更加注重多样化的内容表现形式。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还可以融入动画、剧情、互动等元素,使短视频更富创意和趣味性,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尽管时间有限,但未来新闻短视频有望通过创新的手法,更深入地剖析和解读复杂的新闻事件。通过图文并茂、配乐配音等手段,短视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复杂的事实和背景信息传递给观众,增强内容的深度和思考性。

用户互动与参与

新闻短视频将更加注重用户的社交互动体验。用户可以在视频中进行投票、评论、弹幕等,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增强用户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未来,用户生成内容在新闻短视频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用户可以参与到新闻报道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记录,创作出真实、独特的短视频内容,丰富新闻传播的视角。

媒体融合与跨界合作

新闻短视频将更加积极地与其他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如艺术、科技、文化等。与艺术家、科技公司合作,可以创造更具创意和影响力的新闻短视频内容,丰富信息传递的方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进一步促进新闻短视频的创新。主流媒体将继续加大在短视频领域的投入,通过借鉴新媒体的创新经验,为新闻短视频传播提供更多可能性。

新闻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传播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互动的重要途径。在技术不断进步、内容创新不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新闻短视频传播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潜力和机遇。然而,我们也要正视其中所面临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内容质量、真实性问题、用户注意力稀释、信息超速、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

在应对这些挑战的同时,新闻短视频传播将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升用户互动体验,拓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深度剖析和解读新闻事件,实现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用户也将在新闻短视频传播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社交互动、用户生成内容等方式参与其中,为内容传播增添更多活力。媒体与媒体、媒体与用户之间的融合合作,将为新闻短视频传播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跨界合作和创新将进一步拓展新闻短视频的影响力,让信息传递更加丰富、生动,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总的来说,新闻短视频传播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可能,它将继续与技术的进步、内容的创新以及用户的积极参与紧密相连,共同打造出更丰富、更有深度的信息传播生态。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警醒,加强自律和规范,确保新闻短视频的发展能够真正为社会、为公众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只有在不断努力和探索的基础上,新闻短视频才能够持续成为信息传递的创新引擎,为我们的世界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未来。

作者简介:

李艳芳(1987—)女,汉,云南省曲靖,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记者,研究方向:新闻短视频。

(作者单位:曲靖市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受众人工智能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从媒介融合角度浅谈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