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广西地域文化上的风格形成与特色

2023-11-25 13:53钟云龙
名家名作 2023年20期
关键词:漓江物象图式

钟云龙

一、中国绘画在表现广西地域文化上的意义

研究中国绘画在表现广西地域文化上的风格形成与演变,对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广西本土的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价值

广西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广西地处西南部,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对探讨中国绘画史的演变、研究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等都有重要作用。

(二)艺术价值

广西绘画在题材、风格、形式、画面构成、线条运用、色彩运用等方面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植物、建筑、民族特色为主题,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色调柔和,给人以美好的审美享受和感染。

(三)地域文化保护

中华民族文化多元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对广西绘画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保护和弘扬广西的地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

二、 广西绘画的历史与地理背景

广西地区的绘画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广西的绘画在徐悲鸿所创办的桂林美专、广西艺术学院等专门的美学培训学校,培养出了帅础坚、阳太阳、黄独峰等一批优秀的现代画家。

由于广西地处岭南,难以形成自己的派系,人们常常把它的成就与风格体系混淆于“岭南画派”之中。

广西亚热带自然特征明显,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以及以桂林山水为主的自然风光,广西本土画家倾情于桂林山水风光。1976 年, 广西画家黄独峰创作了长2l 米的《漓江百里图》 长卷;1985 年,画家黄格胜实地写生近千幅,创作长达200 米的水墨画《漓江百里图》长卷,这一杰作奠定了黄格胜当代漓江画派代表人物的艺术地位,标志着漓江画派在当代中国画坛异军突起,凸显了桂林和广西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画家张复兴将目光转向桂北山区,采用水墨画表现那植被茂密的崇山峻岭和苍茫烟云;画家肖舜之中体西用,采用水墨符号表现桂西北地区遍地的绿色藤蔓;画家蔡道东采用水彩画,描绘北部湾特色的捕捞船、灯光船、渔村小艇,等等。他们所表现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漓江沿岸风光,而是包括漓江在内的整个广西乃至亚热带山水风光和人文风情。

20 世纪70 年代到90 年代是广西美术的发展复苏期。这一时期广西美术的最大变化,是全国恢复高考后的一批批富有艺术天赋的青年有机会迈进专业美术院校大门,接受系统的造型艺术基本功训练和较为广博的中外美术、人文科学的熏陶,毕业后分布在广西美术界的很多重要岗位上,使广西的美术队伍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批人中的黄格胜、刘绍昆、尤开民、周耀潮、雷务武、黄菁、祁海平、高峻、郑军里、梁耀、苏旅、刘南一、张冬峰、肖舜之、余永健、伍小东、刘新、石向东、黄月新、何镇海、谢麟、唐玉玲、雷波、黄少鹏 、杨诚 、姚震西、韦军等后来都成为广西美术界的主要创作力量 。有几代艺术家的辛勤耕耘,广西美术家们在表现语言的探索上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增强了广西族群成员的族群认同归属感,继承和发扬了广西的地域文化。

三、广西地域环境对广西本土绘画的影响

清代范玑的《过云庐画论》写道:“宗派各异,南北攸分,方隅之见,非无区别。”其原意是表达中国画南北宗分野,但在文中他多次提及在中国画面貌上“ 或因地变,或为人移。体貌不同,理则是一”。这其中所包含的则是地域性特征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广西地理条件优越,有着多样的自然风光,生物种类繁多。广西人民具有勤劳、朴实的民族性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热情好客的民风更是为广西的绘画发展提供了土壤和营养,为广西的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也深刻影响了当代广西绘画的发展。

广西地区的山川、湖泊、河流、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这些元素不仅是广西画家的灵感源泉,更是展示广西文化、历史和传统的重要载体。例如,广西花鸟画中经常出现的夹竹桃、棕榈、剑兰、朱槿花、紫荆花、龟背竹等。广西画家群体大多以广西地域代表性花卉为表现对象, 取材祖国西南亚热带及热带景致,广泛写生以求形具神生, 并以中国画传统笔墨技法贯穿其中,展现出全新的创作面貌。画家们还以表现广西地域性花鸟特色为其审美核心,在不脱离客观物象表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四、广西绘画的艺术特色

广西画家群体以表现广西本土资源为主,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能体现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这一审美特征也开始得到国内画坛的认可。画家生长在有着多民族的广西地区,这些民族本身都各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形成了当地浓郁的民俗民风。文化传承和生活环境决定了各民族的审美观和审美方式。

广西画家群体在绘画创作表现上自然会有明显的广西元素的烙印,与广西区域的语言、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一样都具有本民族特点。画家们大多数得益于在当地的生活感触、积累和贮存,又注重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吸收和继承,他们的绘画作品大多体现出淳朴清趣、和谐生动、秀逸清新、明洁轻快的艺术风格,有着生命的律动和天真烂漫之美。

广西拥有众多少数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形成了质朴淳厚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影响了当地人们的审美。作品大多表现出秀美、宁静、生动、含蓄的艺术观念,是鲜明的民族风情和民族风光的生动体现。

他们立足广西人文风景和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写生。画家在湿润、秀美的风光中长期的熏陶和探索,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与表现方式。他们以柔美的笔调表现了亚热带清新、蓬勃的生命活力,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状态。从符号、色彩、技法、构图、形式和意境上赋予了中国传统绘画全新的现代生命,表现出清新淡雅、轻快明丽、生动多彩等审美情趣。画家们更加注重和保持本土特有的审美倾向,他们更多的是在少数民族中积累生活感受,对身边的秀美山水、花鸟草虫进行写生,并且注重对传统经典文化的挖掘、吸收和发扬。因此,在绘画题材、图式、造型、笔墨上具有独特的审美,而呈现出宁静、清新、秀雅、淳朴的面貌。画作更多体现传统文人的情调,不太注重物象的外表形式,进而追求笔墨情趣,借物象抒发画家的理想与内心情感。

五、广西绘画流派的艺术风格和图式特点

广西画家群体立足南方的人文风景和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写生,他们的画面物象不仅仅是简单符号,而且蕴含着特殊审美的形象和时代气息。广西具有以漓江为代表的清秀特点,它不同于黄土高坡的雄浑粗犷,也不同于雪域高原的高洁孤独。长期生活在这里的画家们不约而同地注重表现广西亚热带的蓬勃生机,他们不但继承了中国传统淡雅的画面意境,而且在画法和意境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时代特征以及个性风格。广西的画家既有传统笔墨章法,又透露着广西清新、明朗的时代气息,这是画家们在艺术追求上的共性,而在这样的共性追求当中,画家个体在绘画图式上是有所区别的。

以广西的漓江画派的绘画为例,其最大的特色是立足传统,将写生和生活相结合,凸显广西地域特色。作品在造型上追求“不似之似”。从整体上看漓江画派作品,其造型特点既有传统文人画因素,又吸收了岭南画派的营养。漓江画派画家的作品形象多来源于生活,对生活中的物象进行写生、概括、夸张、改进、完善,在造型上不拘泥于物象表面层次的肖似,对广西的突出特征常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通过主观塑造的形象传达出广西秀美、典雅田园风貌的神态情韵。

漓江画派的画家作品所反映的是当下地区的社会物质条件和人文特色、社会风尚、哲学思想等,这些作品能看到折射出来的时代精神风貌。广西画家把绘画艺术和现实的广西时代精神、人文景观杂糅与融合而形成的时代特征。他们的绘画在构图、造型、笔法、技巧、意境等方面都与其他画派有很大差异。这是由广西特有的地貌、民间艺术、优美的环境、气候条件、丰富的民俗民风、民族建筑等所构成的。广西许多优秀的画家在全国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名气,广西画家群的作品也在“全国展览”等活动中频频展出。这些优秀的作品是离不开广西特有的民族风情的,他们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广西的地域和民族风格,具有极鲜明的民族风情和民族风光。于是,漓江画派的画作风格中便有了清新雅致、酣畅明丽、丰厚多彩等审美趣味。这些优异的条件,让这些画家创作出风格、形式多样的优秀作品。画家们更是自觉立足本土风貌,传承和挖掘、探索区域文化资源,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广西特色的优秀作品。

六、广西传统绘画的时代风貌、地域特色

新时代,在创新因素引导之下,原有的绘画图式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更多样的图式程式化表现。它们的发源点或多或少都与选择的题材有一定联系。近代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突破这一限制,关注到生活的环境,在花鸟画创作上多方面吸取生活的营养,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花鸟画的风格样式和笔墨技法。个性的开放和苏醒为挖掘与开拓地方特色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清润、潮湿的南国,湿润多雨、花木繁茂、满目葱茏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的不同,带给了物种不同的形态特征,绘画创作中的图式风格就会有新的感触。

艺术创作中的图式源于现实的生活环境,绘画创作是要受自然物象所牵制的一种人为主观改变的视觉图像。具有鲜明广西地域特色的绘画给观者的感受是笔墨淋漓、水分溢足,特别是在描绘大场景时,画面层层叠叠,充满了自然生态交错繁复的生长态势,表现出生生不息的宏观意识。这些作品有意识地吸收中国南方自然物象给予的启示,进而对自然物象中生命意识及人与自然的一种精神理念进行传达。绘画的图式风格也因人而异,虽然是个人风格的表达,但从中却能看出是在描绘广西自然的风情民俗,尽管这些图式风格在审美上呈现出不同的品格状态。在已有的绘画的创作中,代表性画家的图式风格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是铺天盖地的满构图,层次丰富,像是有意与传统的图式区别开来,这类图式有完全的大写意风格,水墨淋漓,大黑大白,色彩饱和,也有兼工带写,它以笔墨丰富性表现生活的鲜活性和色彩的润泽见长,表现出现代语境下的图式风格样式。二是截取景物的大特写,层层堆墨,引入山水画中积墨、破墨之法把从广西地区的特有物象中感受到的强大茂盛的生命力进一步强化,把自己的精神意识和时代的特性融入创作中。三是继承传统图式风格,取截枝构图的形式,传统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四是在色彩上的表现,受到南方花卉草木苍翠浓丽的物象特征的影响,在色彩的感受上更为浓郁饱满,画出自然中清新之气、潮润之气、朴野之气。这些作品都是选择广西具有代表特色的物象,进入思想情感的艺术创造,都有别于其他区域绘画的表现,能看到隐藏在这些南方风物形态背后的人文心理表现。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同于其他地域特色的图式,除了与这些物象的形态属性有关,时代的特点与人文民族心理也是推动广西绘画发展的动力。画者在选择绘画题材时,第一感觉是物象的自然性,画者的审美习性与物象的自然美态产生共鸣,或是由物象触动的某种情感使之入画,这样的艺术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广西绘画的表现,是透过广西秀美田园风光亚热带形象来传达社会、时代的气息、情调和情趣。作品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在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诸方面进行表现。着重描写生命,是描绘大自然中的无限生机,能反映时代的特色与生活相联系,形式语言上是以笔墨为基础的,突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结合了民族审美的多种语言形式的综合性表现。

好的作品有着明显的时代特色、区域特征,同时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国绘画也不例外。它的传承和淘汰也取决于时代,绘画的模式或文化形态、文化内容,保持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广西风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绘画中逐渐将造型艺术形象融进了广西现代生活中,尤其是浓缩为一种地域风情、民族特色,都市生活的艺术情调,开始形成全新的、生活化的、真实的艺术魅力的绘画作品,并展示出新的造型,如地方性标志、传统节日、地方性蔬果、地方性茶品等形成更加具象的、可视化的艺术感染力,作品更具现代生活的精神内涵和地域特征及风貌。

猜你喜欢
漓江物象图式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漓江情画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月下漓江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漓江夕色
竹筏上的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