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技术应用在木刻版画创作中的研究

2023-11-25 13:53赵江华
名家名作 2023年20期
关键词:数字图像木刻版画

赵江华

随着计算机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时代”一词的出现意味着计算机数字不仅是一个技术领域,还是日常生活的技术工具。与此同时,一些新的组合艺术领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如电影、动画、装饰和设计等,这些均在某种程度上被“数字化”。数字图像软件的持续进步促进了数字艺术的发展,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视觉文化的审美需求,还对传统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字图像技术作为一种与艺术密切相关的技术,它丰富了木刻版画艺术的创造性外观,为现代木刻版画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大、更自由的艺术空间。

一、木刻版画学习以及传承创新的价值

传统的木刻版画可以有效地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文化自信心。在研究木刻版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不同阶段木刻版画的相关历史和艺术特征,以便有效地利用理论知识丰富我们的思想。通过研究早期的木刻版画,我们可以发现木刻版画具有丰富的创造力[1]。若从《金刚般若经》扉画算起,中国木刻画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木刻版画艺术家,他们利用作品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想法。传统的木刻版画主要材质为木头,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广泛的创作主题,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反映人们的生活习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中国也出现了很多打动人心的木刻版画。比如吴凡先生的木刻版画《蒲公英》,画面中单纯、凝练的意象令人过目不忘,引人深思。木刻版画的创作需要作者独特的创造力、感知力,为了更好地传承木刻版画艺术,我们必须积极创造新的木刻版画文化。学习传统固然重要,但继承和创新也不能忽视,有关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应在加强保护传统版画文化的基础上,给木刻版画艺术创作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二、木刻版画的发展前景

我国在木刻版画创作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继承和发展木刻版画艺术,是促进其发展的不二选择。任何行业的人都可以学习木刻版画,这对保护和发展人民文化和艺术至关重要。特别是社会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外来文化源源不断涌入我们生活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深刻认识到木刻版画的价值,积极学习并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开设木刻版画相关课程,通过欣赏、制作木刻版画,让学生感知木刻版画的创作题材、艺术语言特色,掌握木刻版画的表现方法和创作要领等。只有进一步促进木刻版画的继承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木刻版画的发展前景才能更加光明。

三、数字图像技术的相关理论

(一)数字图像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数字图像技术对人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允许人们获得不同来源的资源。在传统意义下,木刻版画有自己的局限性,而数字图像技术是现代数字发展的关键武器,它不仅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传统的木刻版画创作技术,还有效地为木刻版画创造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当然,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丰富木刻版画创作形式,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对木刻版画产生积极影响,并在木刻版画创作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二)数字图像技术与众不同的优势

对于传统的木刻版画风格来说,数字图像技术的应用直接将数字技术融入相应的创作风格中,对木刻版画的图案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应用于创作多层次的分版分色套印的较为复杂的作品,实现了木刻版画多样性的表达方式。这极大地丰富了木刻版画本身的内涵。计算机技术和程序是数字图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图像技术在木刻版画创作过程中实现了可逆的操作步骤,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改变了过去旧的思维方式,创作者可以将大量的新元素和动态元素进行联动,制作多重画面效果,打破诸多不易表现的局限。传统木刻版画创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数字图像技术的应用则减少了木刻版画创作过程中所需的资源投入。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创作的进步是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而实现的。只有通过推广新技术,传统文化才能更快弘扬。数字图像技术使许多创作者能够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使整个木刻版画的创作过程更加灵活,并产生更丰富的艺术效果[2]。

四、数字图像技术应用于木刻版画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一)作为创作素材的数字图像

相机的发明和普及压缩了书架上图书的栖息地,导致艺术概念和视觉形式发生直接变化。后来,摄影技术成了艺术创作的工具,在相机流行之前,艺术的主要工具是文本记录。随着相机的流行,艺术制作使用相机来接收文本和图像,大大提高了材料收集的效率和精度。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和后期,随着数码相机的成熟和图像软件的发展,“图像时代”正式开启。2004 年,苹果推出了iPhone 4 智能手机,图像开始流行。在艺术制作中,图像技术作为收集材料的工具,使收集和传输图像既方便又经济。关于木刻版画的争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在西方国家,版画已经成为“大众艺术”,各种“图像”“装置”和其他形式的版画成为主流。在中国,由于东方美学的民族条件和特点,木刻版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木刻版画是版画的重要类别,受到版画技术的影响,以木刻版画的形式和语言创作的作品不胜枚举,如彭伟的《而立之年》。新媒体时代下,数字时代的整合和扩展把艺术思维和艺术样式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创作者可以将任何现有的图形进行图像转化。

(二)作为技术辅助的数字图像

作为技术支持,图像成了木刻版画创作的普遍应用,并参与了木刻版画创作的各个方面。在创建之前,数字图像的应用主要使用Photoshop、绘图器等图形软件来处理材料的图像,包括图像构图、更改建模和最终创造性效果建模。在创作过程中,数字图像作为输出设备被用来促进手稿的呈现。传统木刻版画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制作和印刷过程需要反复推敲、修改,每次印刷都有不同的印痕变化。使用数字图像技术创作,可以帮助版画创作者将手稿转为电子稿件,能更快捷地进行分版和制版,减少制作过程中的失误。从前,一般未经过系统、规范学习的制作者,没有专业技师的亲授,都不易达到理想效果。而现在的学习者能够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在较短的训练时间内,用较低的学习成本,模仿出接近画面效果的作品。这相对于传统木刻版画更具有普适性,适合每一位熟悉计算机操作的学员学习。后期的技术支持主要是对工作进行适应和修改,将工作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并调整颜色和图形部分以达到最佳效果。在技术支持下制作的图像具有明显的视觉美学价值,尤其是在混凝土建模方面。这种“风景优美”具有二元性,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直接从摄像机拍摄的木刻版画,其数字图像具有强大的视觉效果,但在亮度上略有下降[3]。数字图像化趋势下,版画艺术家和作品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木刻版画的发展改变涉及创作主题、创作方式、作品的呈现方式等环节。

(三)作为绘画本体的数字图像

木刻作为版画中最重要的数字图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它是数字图像和木刻的结合,使用版画或其他方法提取数字图像。

第二,将木刻语言图标转换为软件插件,用于“画笔”或其他艺术效果,木刻版画的效果直接通过软件和微型平面上的数字输出来模拟。

第三,木刻版画效果是在数字图像软件中实现的。这个木刻版画是由机械雕刻或激光雕刻完成的,然后通过手工雕刻直接印刷,它具有传统木刻版画的“木质品位”,以及数字图像的“数码品位”。

(四)作为艺术观念的数字图像

数字图像在木刻版画中的应用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上,更深层次的应用是艺术概念的表达。作为一个与图像技术密切相关的艺术领域,图像技术的任何创新都会改变艺术概念,相机的发明直接促进了木刻版画艺术地位的独立,存储和传输计算机图像则直接影响了传统的版画方式。通过图像数字化技术,图像和木刻版画作品可以储存和重现,并可以在数字媒体设备上便捷地显示,这为创作者和欣赏者带来了便利,对版画商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数字图像的流行使人们成为图像制造商,进一步改变了新时代木刻版画的概念,并助其保持了艺术“地位”。

(五)作为思维方式的图像

在摄影发明的早期,摄影成为“绘画的敌人”,不少人认为它使图像失去了对客观现实的描述,并为摄影图像的审美和评价标准制定了规则。摄影技术影响绘画,使画家进入“视觉思维”,有意识地思考图像。1846 年,恩格尔强烈反对光电技术,但在他的行为中,他以摄影为参考,他的作品在视觉上是“绘画”的形式。现在,在数字图像的概括中,版画要么是公开的“数字图像”,要么被称为“木刻版画”。在2018 年9 月25 日的一次研讨会上,国际石刻学会宣布“摄影作品也包括在展览中”,部分消除了绘画和摄影之间的界限。虽然木刻版画不能像媒体上其他类型的印刷材料那样与图片直接相关,但作者不能在创作过程中跳出“图形思维”。最近的印刷展览表明,大多数作品或多或少带有“形象”的阴影。一些作品试图掩盖“图像”的事实,但图像无法改变的想法深深植根于现代人类的思想中。这是一种“图形思维”——在图像时代无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状态,另一种“图形思维”是艺术家“图像行动”的有意识增强。创造力具有增强图像效果、图像方法和图像结果的意义,从而促进“图形思维”[4]。在这样的背景下,版画创作者要理性面对数字图像技术的影响,从木刻版画的内涵和规律出发,从传统文化价值出发进行创造性转换,用技艺匹配观念,以自身的艺术修养开启当代的创作实践,让更多的木刻版画作品在创作者和观者的传递中,持续衍变出新的效应和意义。

五、数字图像技术在木刻版画上的创新措施

(一)积极开发新的数字版画模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版画在社会各个领域都被广泛使用,创作者在传统自画、自刻、自印基础上将数字分工打印与传统印刷有机结合,以此完成艺术创作和作品呈现。除了使用加工技术,数字版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更受公众欢迎的新型的具有虚拟性、交互性以及可编辑性的印刷艺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数字版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使数字版画在未来得到很好的发展,它必须有效地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二)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视

为了实现数字图像技术与木刻版画的有机结合,我们必须关注国家文化特征,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因此,在创新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继承民族文化的本质,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在有效创新传统印刷的基础上,进行木刻版画的创新。只有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并应用现代技术,数字版画才能更中国化,从而促进数字版画的发展和进步。

(三)更加注重艺术作品人性以及创意

作品的创新性可以进一步激发创作者的热情,同时有效地实现其独特的艺术,使创作者塑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创新,加强研究和思考,深入了解艺术创作的特征,通过有效的创新使数字版画更具吸引力,创造更好的艺术品,促进数字版画的发展。如在陈琦《碎金》中,他借助Adobe Photoshop 和Adobe Illustrator 两款软件绘制稿图及分版制作表达了如何看待生命的观念,他用点、线、面、块这种绘画方式揭示事物表层下的内部系统既独自运转,又彼此联系。人类发展是现代社会和人类潜力发展的基本概念[5],而版画的数字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难以阻挡的趋势,它突出了人类的特征,反映了人类最真实的文化特征。

六、结束语

木刻版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展示了不同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它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试着与时代相结合。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设备、新材料和文化发展的新元素将会逐渐与木刻版画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阐释未来木刻版画的特性,进一步促进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猜你喜欢
数字图像木刻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中流砥柱(黑白木刻)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木刻年画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ARGUS-100 艺术品鉴证数字图像比对系统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基于块效应测度的JPEG数字图像盲取证
数字图像修复在图像压缩上的应用
基于DirectShow的便携式X射线数字图像采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