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作品《如懿传》的美术设计

2023-11-25 13:53夏依然
名家名作 2023年20期
关键词:美术设计人物形象

夏依然

纵观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清宫剧一直被古装题材所偏爱,它往往通过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精妙绝伦的画面设置以及惊心动魄的宫斗戏码来吸引观众。电视剧的创作理念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部分,观众的视角往往会直观接收到人物形象的传达,而美术设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造型设计基于影片的人物形象而存在,是丰满人物形象、展现时代背景、定位叙事空间的重要手段。

一、造型之美

(一)服装造型的设计

服装是影视作品创作中的独特要素,属于美术设计范畴。岁月变迁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改变,显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而服装正是最具时代性的一种表现。[1]尤其是古装题材的影视作品,因为其叙事空间并非当代,所以服装造型更需要做到与历史相契合,与剧情发展相呼应。同时,服装造型所蕴含的内在艺术性,也为影视作品增加了观赏价值与艺术魅力。

在等级森严、礼制完善的清朝,不同的场合皆应对应不同的服饰,而《如懿传》中的服饰差异化也做得极为恰当。我们以其中两种相差最大的服装:朝服与便服为例。朝服作为清代服制中位于顶端的正式服装,华丽繁复,只有在重大典礼或祭祀时才会穿戴,以此彰显皇家的典仪规范。《如懿传》中的朝服出现次数也相对较少,大范围的人物穿戴可以说只有一次,即女主如懿封后大典时,六宫众人皆穿朝服。剧组对于朝服的还原度可谓相当之高,因为历史史料中并无乌拉那拉氏的画像,所以与地位相当的纯惠皇贵妃的画像进行对比。小到额上佩戴的用于束发的金约、脖子上佩戴的领约、胸前挂着的朝珠,大到朝褂、朝袍均按典制所载的内容进行制作。[2]另一种服饰便服,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服装。《如懿传》中的大多数场景,人物都身穿便服。便服相较于朝服并无那么严苛的要求,后妃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行选择绣在衣物上的绣样图案。这一史实的存在,恰好给予了导演二次创作的机会,如懿与皇后的一次争执便是源于如懿衣物上所绣花样是皇后日常所钟爱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叙事的程度,推动了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关系的发展转变。不过,便服在清朝服饰制度中正式程度较低,但其仍有所要遵守的等级制度。

(二)妆发配饰的设计

首先是发型的选择上,《如懿传》相较于同时期的《延禧攻略》,在发型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者选择了“大旗头”作为主要造型,而后者则选择了“小旗头”作为主要造型。就是这一差异曾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因为据相关历史人员的查证,“大旗头”的流行时间应为清朝末期,而非乾隆年间,所以《如懿传》的发型设计上存在一定的“谬误”。但该剧的服装设计陈同勋曾表示希望这部剧展现的不只是乾隆年间的造型服饰,更多的是清朝两百多年历史的造型浓缩,“《如懿传》对清文化不仅是一个还原,更是一种创造”,从戏剧创作的角度来看,“大旗头”更适合剧中的美术设计,对于发型妆造来说,二次创作的机会更大。

其次是妆容的选择上,《如懿传》中如懿的眉形曾受到网络上极大的吐槽,有很多人说,“一字眉”的眉形不适合演员。但其实“一字眉”眉形的设计,与传统所说的“柳叶眉”极为相似,使整个人物拥有古典气质,显得更加清新脱俗。与剧中其他人物相比,本身如懿的人物设定就是一种“超脱凡尘”的,所以“一字眉”的设计辅助了人物角色的塑造,从外形上丰富了人物的内核,同时也为后面的叙事奠定了人物基础。再反观唇妆,如懿所使用的唇妆与现代社会有很大不同,演员周迅曾说,如懿的唇妆都是她用手从嘴唇中心一点点晕染开来的。这种唇妆从视觉上营造了一种“樱桃嘴”的效果,相比于现代女性精致干练的唇妆来说,这种唇妆更具古韵,增添了角色古时女子温婉的意味。眉形与唇妆的交相呼应,从外形上丰富了人物的视觉造型,同时为影片叙事增添了人物内核,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情节的发展。

最后是剧中女性人物所佩戴的“一耳三钳”,即一只耳朵上佩戴三个耳坠,这是满族女子的传统习俗。而据史料记载,“一耳三钳”通常是配合朝服所佩戴的,因此剧中其出现次数并不多。除此之外,“一耳三钳”的佩戴也展现了后宫的等级森严,剧中的富察皇后时时刻刻都在践行“一耳三钳”,而其他后妃则只有在穿朝服时才佩戴,宫女则不可以佩戴。如懿在册封为后之前,几乎未曾带过“一耳三钳”,册立为后以后,每场戏都佩戴着三个耳环。导演对于配饰的细节把控,不仅更好地契合了历史,还在外形细节上展现了人物的尊卑等级。

二、画面之美

(一)布景陈设的设计

场景设计是影视作品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借助空间组合与造型原理,构造出与作品表达内容相适应的空间艺术形象,能够更好地彰显影视作品的空间美。对于清宫剧来说,场景的搭建是极为重要的,《如懿传》剧组几乎搭建了所有所需的宫殿内间,且不同的宫殿对应着不同的人物形象。

首先以场景变化来表现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如懿初期所居住的延禧宫为例,宫殿布置相对简单,且殿内的陈设皆为两两相同,处处皆表现“双生”含义。根据剧情来进行分析,此时的如懿与海兰同住一宫,二人相依为命,因此延禧宫的布置处处体现二人的姐妹亲睦之情。将其与后来如懿所居住的翊坤宫相比,翊坤宫的布置富丽堂皇了许多,建筑空间也随之扩大。殿内屏风上的一对孔雀,将如懿这一人物形象暗示得淋漓尽致。首先,孔雀通体为白色,展现了如懿内心的纯洁与善良,虽经历世事但仍保有一颗纯真的心。其次,屏风上是一对孔雀相称,“成双成对”表现了如懿与乾隆的两相情好,同时也暗示了如懿这一人物所追求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最后,孔雀作为凡俗之鸟,也暗喻[3]如懿虽追求超脱凡俗的爱情,但是仍难以逃出凡尘的禁锢。延禧宫与翊坤宫布景的变化,表现了如懿人物形象的变化,同时也辅助故事情节的发展。

其次创造特定的环境,展现人物内心。剧中富察皇后所居住的长春宫,宫中陈设大量“凤凰”元素,不仅表现其后宫之主的尊崇地位,还暗示人物内心将皇后之位看得极为重要。反观贵妃高晞月的咸福宫,宫中色彩极为艳丽,相较于长春宫的沉稳,咸福宫则更为张扬。另外殿外盘根错节的树上挂着许多随风飘摇的铃铛,暗示高贵妃悲惨的人物命运,为叙事埋下了伏笔。虽有显赫的家族支撑,但也只有家世,并不足以支持她在宫中安稳度日,她就像树上的铃铛随风摇曳,一旦风太大便只能随风陨落。最后高贵妃死在树下更是暗喻着她这一人物形象,“成也家世,败也家世”,身旁的那只孔雀,或许就暗示其一生,虽坏事做尽,但仍存良知。

最后以建筑实物映射剧情,展现剧中人的所求。剧中太后所居的慈宁宫,正殿上首摆放着两只仙鹤造型的灯。“仙鹤”这一意象往往代表着延年益寿,放置在太后所居宫殿即展现人物安享晚年。同时,其可能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即皇上对其的“期许”,希望太后不要干涉后宫,不要干涉皇帝,好好地做一闲散之人,与仙鹤一样“颐养天年”。它的出现也就暗示着剧中太后与皇帝非亲生母子,心中有所嫌隙这一事实。

(二)道具陈列的设计

贯穿全片的道具绿梅,从《如懿传》第一集开始直到大结局,一直与剧情发展相呼应。绿梅是如懿与乾隆爱情的象征,二人早期爱情美满时,乾隆送给了如懿一株绿梅,悉心培养下其开花了,这也象征着二人此时姻缘美满。中期随着剧情的发展,二人开始出现隔阂,直到如懿对乾隆彻底失望,绿梅也枯萎了,再也没有开过花。当最后,如懿心死离去,绿梅从如懿手上转至乾隆手上,其精心培育多年却不开花,这就暗示着原本两相情愿的二人已经阴阳相隔了。直到乾隆离世,绿梅再次开花,暗示如懿与乾隆已经变回了那对年少情谊、相伴相知的夫妻,更暗喻了影片的最终主题“兰因絮果”。梅花本身象征着如懿这一人物形象,在恶劣的寒风暴雪中仍可以顽强生存,展现了人物坚强、隐忍的内心;而绿梅与常见的红梅不同,给予人高雅的感觉,这正好暗示着如懿与其他封建社会的女子不同,她不媚俗、不趋炎附势。人物形象的丰满,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如懿与乾隆爱情的发展,绿梅就是影片爱情主题下浓缩的产物。

影片中炩妃与凌云彻的定情之物,是一枚内含云朵和燕子的戒指。这一戒指是影片爱情方面的另一产物。戒指的出现有三层含义,首先即它的表层含义,表现凌云彻与卫嬿婉的青梅竹马之情,戒指一直在炩妃手上,表现其并未真正放下这段感情。其次,戒指的颜色是红色,暗示着二人的感情是炽热的,但同时也是血腥的,为剧情发展下二人的不得善终埋下了伏笔。最后,这枚戒指的内部图样也代表了两人一辈子都是被束缚的命运,云朵与燕子皆为天上之物,但最终却都只能被禁锢在这宫墙之中。这一道具的使用,虽不像绿梅那般贯穿全片,推动主线故事的发展,但其在后期具有推动支线剧情发展的作用,同时最后成为如懿制胜的关键之物,也可以说是推动剧情的道具。

三、色彩之美

色彩是一种独特的美术设计元素,也是美术设计应用于影视作品中最为直接的表现。色彩与道具、服装等设计不同,它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不同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如懿传》的色彩设计可谓一绝,其采用了极有质感的色彩,丰富了画面。

(一)人物色彩的设计

清宫戏,尤其是宫斗剧少不了女性角色的加入,所以如何直观地使观众区分各种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懿传》中的人物角色也极为繁多,但美术师通过对每一人物代表色的把控,很好地给予每个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征。首先是剧中的女主如懿,如懿在原作中有提到,说她爱紫色,所以造型师给予未封后的如懿,几乎都为紫色系的衣服。与其交好的海兰,其实并未限制其所爱的颜色,但是美术师为了整体画面的美观与协调,给予了海兰蓝色的代表色。因为紫色与蓝色相搭配,和谐且不突兀。同时,紫色与蓝色都是较为沉稳的深色系,即使如懿与海兰前期所用大多为浅紫、浅蓝,也不会影响其人物内心特点的塑造。且刚好与后期二人的内心转变进行对比,后期海兰变得独当一面了,所以衣服颜色不再局限于蓝色,主要为深色系的沉稳色,从视觉上直观地给予观众人物内心的转变,同时也为叙事发展提供了合理的画面。

其次是剧中后期的大反派炩妃,她的性格是极为张扬的,所以衣服颜色基本为大粉、大红这样鲜艳的颜色。炩妃前期仍是宫女时,衣服几乎都为单一的纯色系,绿色或者浅蓝色居多,表明此时人物仍保有一点单纯与善良。后期成为后妃,衣服颜色便随着其地位的攀升逐渐变得娇艳与张扬,绿色、蓝色等颜色再未出现过,表明此时人物内心已经完全黑化,变得媚俗且邪恶。

(二)画面色彩的设计

基于前面有关布景的分析,宫殿的陈设布置等也会受到色彩的影响,不同的人物所居住的宫殿自然有着不同的颜色,即使是不同时期的相同宫殿也会运用差别明显的颜色加以辅助。

基于人物角色的不同,比如皇后所居住的长春宫主色调就是一种金黄,因为其皇后的尊贵身份,所以金黄色既沉稳又大气,极符合皇后人物的设定。而嘉贵妃所居住的启祥宫,主色调则为橙色系,给人一种表面温柔、娴静,其实内心蕴藏着一团火的感觉,正好符合嘉贵妃表面安稳实则心思深沉的人物特点。

不同时期同一宫殿的对比,比如如懿所居住的延禧宫,得宠时宫殿主色调为明亮色系,但与高贵妃的张扬仍有所区别。当其因为剧情发展而被禁足时,整个画面的色调皆转变为灰色调,表明人物此时内心的灰暗与绝望。宫中皆为黑暗之处,只有如懿一人坐在凳子上,尚有一束光从窗户透进来照亮了她,这也是给予观众两层含义。表层含义,即表现如懿这一人物蒙受了不白之冤,陷入了一片黑暗当中;深层含义,即表现如懿这一人物内心的坚强,即使身处黑暗,但仍向往光明。

美术设计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不同题材作品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对于以《如懿传》为代表的清宫题材影视作品,它丰富了影视剧中多元化的人物形象,赋予了影视作品更强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从视觉上直观地辅助剧情的表达,使其表达更为准确,充分彰显了影视作品的视觉魅力与艺术特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对于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来说,美术设计极大地增强了观众对于叙事空间的认可度。相信通过美术师们的发展与创新,我国的影视作品艺术内涵一定会更加深刻,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美术风采。

猜你喜欢
美术设计人物形象
美术设计作品欣赏
《忠魂曲》舞台美术设计创意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绘画构成艺术与美术设计的思考
美术设计在游戏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