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路径探析

2023-12-02 22:31郭丛赫袁洋
成才之路 2023年31期
关键词:教学引导劳动教育立德树人

郭丛赫 袁洋

摘要: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教学机制理应有所创新。如何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全面渗透立德树人思想,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全面、稳定发展,是当前高校教育体系的主要改革目标。高校应通过全面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有效发挥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引导、约束功能,构建更真实的劳动教育教学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劳动品质与素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教学引导;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1-002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探索”(课题编号2022SJSZ0244)研究成果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在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的渗透力度以及教学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质量。通过完善、创新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方式,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综合素质,优化高效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是高校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的创新、改革需求,也是达成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等战略目标的切实需要。基于此,本文结合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劳动教育需求,以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为根本,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概念、目的、完善要点、完善效果与反思进行探究。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指高校教师从劳动教育课程的需求出发,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应具备的劳动能力、劳动意识、劳动认知等综合劳动素养进行更多元、系统且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在有效检验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基础上,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培养有较强劳动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具有多维价值属性,能够全面且客观地展现劳动教育课程所蕴含的价值,帮助劳动教育主体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向与优化路径[1]。

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根本目标在于引导大学生产生正确且积极的学习动机。这一目标的实现,对大学生的劳动思想、价值取向、精神面貌等具有十分显著的引导作用。科学的课程评价能够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劳动技能以及劳动意识等进行指标化的分析,如日常劳动行为、劳动理论理解程度等。除此之外,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大学生参与劳动活动、接受劳动知识的行为动机也有一定的引导与约束作用。例如,具象化的劳动指标以及学生分值,能够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劳动教育的根本诉求,强化其学习与参与劳动活动的动机[2]。

基于学生劳动思想与行为的全面发展需求进行分析,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都实现了“理论知识传递到学生形成劳动思想”“重视劳动教学结果到重视劳动活动过程”“基础理论教学到综合实践锻炼”三个维度的转变。这些转变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助力高校劳动教學的改革与完善,帮助劳动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向实践引导的转变。此外,学生能够从评价结果中明确其劳动行为对他人的积极影响,明确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对其自身社会认知能力的影响,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对其自身行为习惯的影响等。因此,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有关知行合一的内容导向,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劳动思想观念、劳动价值取向的全面优化。

基于大学生终身劳动的行为意识进行分析,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结合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校内劳动、社会劳动实践等相关实践性内容的评价指标。这不仅是课程评价体系服务于社会的体现,而且是帮助学生真正感知劳动活动价值、树立终身劳动意识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应用型高校还是研究型高校,其所培养的大学生终将走向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大学生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终身劳动的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社会实践性的评价指标内容,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劳动、持续劳动的意识[3]。

1.加强对劳动教育评价目标的认知

高校在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时,应结合开展劳动教育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的核心目标,构建更具针对性的评价指标[4]。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以及完善相关教学评价的切实需求进行分析,可将其目标归纳为如下四方面。

第一,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应通过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格局,促进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教育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凭借评价体系以及评价结果,升华劳动教育课程乃至高校教育体系的育人价值,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从根源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以及企业缺乏人才的问题。

第二,从高校教学管理目标以及课程体系创新与完善需求进行分析,高校应通过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劳动教育乃至其他科目教学活动的育人效果。

第三,从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与升级目标进行分析,高校应通过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学习需要出发进行分析,高校应通过创新并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有效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劳动意识,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持续学习、就业发展夯实基础。

2.秉持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原则

第一,在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强调评价体系在劳动教育全过程中的渗透。不仅如此,由于现阶段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部分高校而言仍属于一种新型、陌生的教学手段,因此要求相关评价活动应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整体进行综合性评价。

第二,规划与执行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秉持全面性原则,即对评价主体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一切行为、观念等进行全面评价。其中包含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素养以及劳动质量,也包含教师层面的劳动教育意识、劳动认知与劳动执行力等。高校只有构建更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与体系,才能够帮助教师以及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第三,评价主体的选择方面应遵循多元化原则。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析可知,高校应将劳动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劳动教育过程涉及班级、社团、社会、家庭等众多主体,因此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指标也要具备多元性特征。

第四,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劳动价值导向原则。劳动教育课程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注重学生接触劳动知识、开展劳动实践的过程。因此,评价体系要注重过程引导与价值导向,以学生劳动过程为主。

3.基于实际需求构建课程评价指标

结合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实际构建与优化需求分析,由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劳动课程尚处于研究与发展状态,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专业设置较多,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所涉及的评价指标与主体较为复杂,本研究以劳动教育目标为核心,以劳动课程的起步环节作为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依据,以劳动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考核过程作为开展评价工作的具体环节,将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渗透于劳动教育课程的每一环节。只有当前环节评价合格后,方能引导学生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劳动教育与实践中。反之,若当前劳动环节不达标,则需对当前环节进行优化与整改。以此为核心,构建起边评价、边优化、边完善的评价体系构建过程,做到与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成长。

第一,课程开发阶段。相关责任人需要完成如下任务目标,方能完成劳动课程的建设与开发。(1)组建劳动课程开发团队。(2)依照前期调研与分析报告分配岗位职责,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定位。(3)明确劳动教育课程原则,撰写课程开发计划。(4)基于学校或专业教学方向设计劳动课程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标准。(5)以教学内容、标准为依托设计劳动教育资源,建设劳动教育实训基地。相关教育团队需要严格按照顺序逐步开展上述工作活动,在每一步骤合格后,方能开启下一环节的工作,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不同阶段的评价指标。

第二,课程实施阶段。尽管高校劳动教育课程需要涉及众多主体,但考虑到教学主要受众以及教学目标,需要相关人员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主体倾向于劳动课程教师以及学生。

第三,课程总结阶段。相关教育者应依照教育部所提出的劳动教育目标、重心、方法内容等,将劳动教育元素全面渗透于高校人才教学体系之中,从而有效丰富、优化劳动教育的具体措施。这一过程中,高校会独立开设与其教学专业、教学目标相契合的劳动教育必修课、选修课、专业教育课程,开展劳动活动等。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主要包含理论与实践两大类,并且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基于教学与评价实施区域进行划分,可将其指标分为校内实践活动与校外实践活动两方面。由此可知,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指标应包含劳动教育相关课程的階段性考核成绩、劳动主体参与劳动的表现、学生所开展劳动活动的价值、学生在实践单位以及社会环境中进行劳动活动所获得的评价等。

4.推算评价指标权重,设计评价量化表

根据课程开发、实施与总结三个阶段的评价指标需求,顺应不同阶段的核心要素与评价侧重点,可确定课程评价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以及14个二级指标。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量化表,同步明确每一项指标所对应的评分分值。本研究主要采用专业人员综合评定、打分的方式对劳动教育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分析不同指标的影响与引导价值,并赋予其相应的权重。而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在明确一级指标权重后,重复上述流程,确定二级指标权重,辅以百分制评价标准,明确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各项指标的具体分值,结果如表1所示。

笔者以本校某专业学生第五学期内外各一周的专业见习情况为例,以本文研究评价指标为基础,组织专业教师、实训带队老师以及企业接洽人三位专业人员对劳动课程全过程进行评价,以明确劳动课程的具体评价结果,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本阶段劳动课程实践环节包含校内为期一周的教师引导以及校外为期一周的企业实训,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首先,从课程开发阶段的评价结果来看,三位评价人员所打分数中,教师团队组建这一指标平均分值较高,而实践条件建设这一指标平均分值最低。这一结果反映出课程开发阶段存在实训课程条件不足、学校资金投入不到位,但教师教学能力较好的问题。其次,在课程实施阶段,三位评价人员所打分数较为相近,可见无论是在教师授课或是学生学习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间接反映出课程开发阶段教师团队组建的质量。最后,在课程总结阶段,发现学生在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其他机构中的劳动实践表现所得分数较低,由此可知学生在较为陌生的环境中劳动积极性以及劳动能力会有所下降。结合上述内容,教师可在后续的教学指导工作中针对学生得分较低的环节进行重点处理,从而在不断评价、反馈、完善与再次评价的过程中,助力学生劳动能力的不断发展,以培养更高质量的劳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鵬.劳动教育评价的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 2022(08):146-153.

[2]于秋叶,于兴业.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质量评价的四重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2):39-42.

[3]李秀娟.基于多元反馈评价思想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2,8(08):91-93.

[4]刘新民.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轻工教育,2022,25(02):1-7+35.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uo Conghe, Yuan Yang

(Nanhang Jincheng College,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11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ing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teaching mechanis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innovated. The main reform goal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education system is to comprehensively permeate the idea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alent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while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Universities should comprehensively optimiz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labor education courses, effectively leverage the guidance and constraint functions of the labor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build a more authentic labor education teaching environment, cultivate the labor quality and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lay a solid talent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teachingguidance;personneltraining

猜你喜欢
教学引导劳动教育立德树人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引导策略谈
加强合理教学引导,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让学生爱上阅读
有效引导生成课堂高效让学困生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