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方言中的助词“嘞”“住”“了”

2023-12-03 19:34范健康
雨露风 2023年10期
关键词:周口助词省略

范健康

助词又称语助词,属于虚词的一种,附着在实词、短语或者句子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助词必须附着在别的词语的后头或前头,凡是后附的(的、着、似的)都读轻声,前附的(所、给、连)不读轻声。[1]28助词是虚词中比较活跃的一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周口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位置毗邻豫、徽两省交界,因而方言极具特色。[2]本文立足于周口方言,主要对周口方言中的常用助词“嘞”“住”“了”进行探讨,试图从句法结构、语法功能和语用等方面对其加以描写和解释。

一、嘞

在周口方言助词系统中,助词“嘞”[lei]的使用是非常活跃的,它主要出现在偏正结构和补充式结构中,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在句中充当定语、状语和补语标志,其意义和用法与普通话中“的、地、得”基本一致。

(一)用在定中结构

从句法功能来看,结构助词“嘞”放在体词性短语和谓词性短语的后面,其功能和用法与普通话中“的”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当“嘞”放在体词性短语的后面时,大多时候可以省略,并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和理解;当“嘞”放在谓词性短语的后面时,句中的“嘞”则大都不可省略。

1.用在体词性短语的后面

①路上(嘞)车真多!(普通话:路上的车真多!)

②家里(嘞)东西太乱了!(普通话:家里的东西太乱了!)

③我(嘞)手机在房间呢。(普通话:我的手机在房间呢。)

④学校(嘞)设施怎么样?(普通话:学校的设施怎么样?)

⑤逛街(嘞)人真多。(逛街的人真多!)

从上面例句中可以发现,当“嘞”用在体词性短语的后面时,大多时候可以省略不用,去掉结构助词“嘞”,句子意义的传达和理解并没有受影响。如例①路上嘞车真多!路上车真多!其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

2.用在谓词性短语的后面

①才买嘞手机不见了。(普通话:才买的手机找不到了。)

②刚才才打嘞电话。(普通话:刚刚已经打过电话了。)

③他生气嘞原因显而易见。(普通话:他生气的原因显而易见。)

④她今天穿嘞衣服很显气质。(普通话:她今天穿的衣服很显气质。)

与用在体词性短语的后面不同,当“嘞”用在谓词性短语的后面时,“嘞”在很多时候是不能省略的,如果省略就会造成句子结构的不完整,对句义的理解也會产生困难。

(二)用在状中结构

1.“嘞”可用在状中结构之间,作为状中结构的标志,其分布和功能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地”。[3]

①他大口大口嘞吃着饭,看得我都饿了。(普通话:他大口大口地吃着饭,看得我都饿了。)

②这次机会很难得,你一定要好好嘞表现。(普通话:这次机会很难得,你一定要好好地表现。)

③对待问题要彻底嘞解决,不要拖拖拉拉。(普通话:对待问题要彻底地解决,不要拖拖拉拉。)

④你写作业就好好嘞写,别跑来跑去。(普通话:你写作业就好好地写,别跑来跑去。)

⑤你能不能好好嘞做饭啊,饭都糊了。(普通话:你能不能好好地做饭啊,饭都糊了。)

2.“嘞”可用在状中结构之间,起到补足句子成分的作用。

①在被冤枉后,这个小男孩委屈嘞哭了。(普通话:在被冤枉后,这个小男孩委屈地哭了。)

②听到自己被录取的消息后,他开心嘞跳了起来。(普通话:听到自己被录取的消息后,他开心地跳了起来。)

在上面例子中,如果去掉结构助词“嘞”,会造成句子成分不完整,影响句意的表达和理解。

(三)用在补充式结构

在补充式结构中,“嘞”作为补语标记,其位置一般是位于谓词性成分之后,使其具有带补语的功能。在这一结构中“嘞”的用法和功能与普通话中“得”字类似。[4]

1.构成“V+嘞+补语”结构

①你看他笑嘞多开心啊!(普通话:你看他笑得多开心啊!)

②你看他吃嘞多香呀!(普通话:你看他吃得多香呀!)

③你听他唱嘞多好听啊!(普通话:你听他唱得多好听啊!)

2.构成“A+嘞+跟……一样”结构

①那个人高嘞跟竹竿一样。(普通话:那个人高得跟竹竿一样。)

②这天热嘞跟火炉一样。(普通话:这天热得跟火炉一样。)

③他害羞嘞跟大姑娘一样。(普通话:他害羞得跟大姑娘一样。)

3.构成“A+嘞+慌”结构

①干一天活了,我现在饿嘞慌!(普通话:干一天活了,我现在饿得慌!)

②好几天没洗澡了,难受嘞慌!(普通话:好几天没洗澡了,难受得慌!)

③温度太高了,我现在热嘞慌!(普通话:温度太高了,我现在热得慌!)

4.构成“A/V+嘞+很”结构

①他家姑娘长嘞好看嘞很!(普通话:他家姑娘长得好看得很!)

②你穿上这身衣服帅气嘞很!(普通话:你穿上这身衣服帅气得很!)

③学校的图书馆干净嘞很!(普通话:学校的图书馆干净得很!)

④昨晚的雨大嘞很!(普通话:昨晚的雨大嘞很!)

⑤工作好久了,我现在累嘞很!(普通话:工作好久了,我现在累得很!)

需要注意的是,“A+嘞+慌”结构和“A/V+嘞+很”结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换使用,如“干一天活了,我现在饿嘞慌”和“干一天活了,我现在饿嘞很”,表达的含义是相同的。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为“A+嘞+慌”使用的语境多为说话者当前处于状态不好的境地,而“A/V+嘞+很”使用的语境没有限制。如“学校的图书馆干净嘞很!”如果说成“学校的图书馆干净嘞慌!”就会给人很奇怪的感觉。

5.构成“A+嘞+多”结构

①班里女生比男生多嘞多。(普通话:班里女生比男生多得多。)

②那个学生比我高嘞多。(普通话:那个学生比我高得多。)

③那家餐厅比这家远嘞多。(普通话:那家餐厅比这家远得多。)

在“A+嘞+多”结构中,通常都含有一种比较的意义。如①女生数量和男生数量相比较。②学生身高和“我”的身高相比较。③两家餐厅的距离相比较。

二、住

周口方言助词“住”从语法意义来看,可以用来表示动作的进行、伴随和持续,也可以用于祈使句中、构成“住”字结构,其意义和用法与普通话中助词“着”类似。

(一)表示动作的进行

1.构成“V+住”结构

“V+住”结构表示动作的进行,通常用在单个动词后,“住”可以省略,并且常常和表示持续意义的“正”“在”连用,句末常常会有语气词“嘞”。[5]

①他正上(住)课嘞。(普通话:他正在上课呢。)

②我们正在操场打(住)球嘞。(普通话:我们现在在操场上打球呢。)

③我到他家的时候,他正唱(住)歌嘞。(普通话:我到他家时,他正在唱歌呢。)

需要注意的是,当“V+住”结构用来回答问题时,可以省略宾语,并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①你在开车吗?

我正开住嘞。(普通话:我正在开车呢。)

②你们还在图书馆学习吗?

我们正学住嘞。

③你们吃过晚饭了吗?

我们正吃住嘞。

2.构成“V1+住+V2+住”结构

“V1+住+V2+住”结构也表示动作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V1和V2是两个不同的动词,表示的是两种动作的交替进行,不是两种动作的同时进行。

①他说住吃住。(普通话:他一会儿说话一会儿吃饭。)

②他学住玩住。(普通话:他一会儿学习一会儿玩耍。)

③她和男朋友打电话,老是哭住笑住,不知道她到底是想哭还是想笑。(普通话:她和男朋友打电话,总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不知道她到底是想哭还是想笑。)

④你看这俩孩子吃住饭打住架。(普通话:你看这两个小孩一会儿吃饭一会儿打架。)

在“V1+住+V2+住”结构中,对宾语的要求并不严格,省略宾语也不影响句子意义的表达,如例⑤你看这俩孩子吃住饭打住架。 你看這俩孩子吃住打住。

(二)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

在周口方言中,当“住”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时,主要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之后,强调的是持续的状态。主要分以下三种情况讨论:

1.静态的持续

①饭还热住嘞,你趁热吃。(普通话:饭还热着呢,你趁热吃。)

②她今天穿住一个红色的长裙,非常好看!(普通话:她今天穿着一条红色的长裙,非常好看!)

③他屋里还亮住灯嘞。(普通话:他屋子里还亮着灯。)

2.动态的持续

①过马路的时候,他一直扶住一位老人家。(普通话:过马路的时候,他一直扶着一位老人家。)

②他背住书嘞,不要打扰他。(普通话:他背着书呢,不要打扰他。)

③在游乐园,我要一直看住我的小侄子。(普通话:在游乐园,我要一直看着我的小侄子。)

3.存现句

存现句是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或何物,结构上用来描写景物或处所的一种特定句式。[1]97

①桌上放住好多书。

②讲台下坐住好多学生。

③阳台上晒住刚洗的衣服。

(三)表示动作的伴随

在周口方言中,当助词“住”表示动作的伴随时,一般放在动词的后面,强调的是伴随的状态,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构成“V+住”结构

①服务员笑住说:“祝您用餐愉快。”(普通话:服务员笑着说:“祝您用餐愉快。”)

②小明哭住说:“我作业写不完了。”(普通话:小明哭着说:“我作业写不完了。”)

③你拿住这个东西,一会递给我。(普通话:你拿着这个东西,一会递给我。)

2.构成“V1+住+V2+住”结构

当体助词“住”表示动作的伴随时,“V1+住+V2+住”结构表示的是两种行为同时进行,即一边……一边……,不同于表示动作进行的“V1+住+V2+住”结构中两种动作的交替使用。

①司机开住车打住电话,也不怕发生意外。(普通话: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也不担心发生意外。)

②我看住书笑住,别人都以为我怎么了呢。(普通话:我一边看着书一边笑着,别人都以为我怎么了呢。)

③我就喜欢听住歌写住作业。(普通话:我就喜欢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

(四)用在祈使句

祈使句是指要求对方做或不要做某事,具有祈使语气的句子通常省略主语。[1]105

①大家听住,这个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需要极大的耐心。(普通话:大家听着,这个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需要极大的耐心。)

②请记住这道菜是怎么做的。(普通话:请记着这道菜是怎么做的。)

③大家安静住,我要开始上课了。(普通话:大家安静下来,我要开始上课了。)

④招呼住点儿,别摔倒了。(普通话:小心点儿,别摔倒了。)

⑤认真听住,不要讲话了。(普通话:认真听着,不要讲话了。)

(五)介词+住+宾语

①我看到他沿住河朝那边走了。(普通话:我看到他沿着河往那边走了。)

②你顺住这条路一直走就能到了。(普通话:你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就能到了。)

③当住大家的面,你把这件事说清楚。(普通话:当着大家的面,你把这件事说清楚。)

④向住太阳的方向走就对了。(普通话:向着太阳的方向走就对了。)

⑤跟住这辆车。(普通话:跟着这辆车。)

(六)V+住+量词+N

①肩上扛住两大包麻袋。(普通话:肩上扛着两大包麻袋。)

②桌上放住两本书。(普通话:桌上放着两本书。)

③手里拿住两个杯子。(普通话:手里拿着两个杯子。)

三、了

在周口方言中,助词“了”表示动作的实现和完成时有两种读音,分别是[liau]和[l?],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用法。[6]

(一) “了”[liau]的用法

1.构成“V+了+O”结构

“V+了+O”结构,表示动作的完成。

①今天下午,我拖了地板、洗了衣服、整理了房间。

②我都快等了你一天了,你才来。

③我买了两张电影票,咱俩一块去看电影呗。

④你别急嘛,吃了饭再走也来得及。

⑤我刚学会了一道新菜,正好做给你吃。

上面例①-⑤都是“V+了+O”的结构,并且所有的動作行为已经完成。如例①拖了地板,洗了衣服,整理了房间。例⑤学会了一道新菜。

2.表示两种动作或行为之间存在一种先后的条件关系,即只有当一个动作或行为完成以后,才可以进行下一个动作。[7]

①等我做完了家务再出去逛街吧。(做家务在先,逛街在后。)

②把杯子里的水喝完了我就去做饭。(喝完水在前,做饭在后。)

③我们看完了电影就回家。(看电影在先,回家在后。)

④等出差回来了就去你那里。(出差回来在先,去你那里在后。)

⑤等我下了班就去接孩子。(下班在前,接孩子在后。)

3.构成“V不V了”结构

在“V不V了”结构中,“了”通常表示“完”的意思,一般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询问一种动作或行为能否完成。

①这件事情有些麻烦,你看能不能做了啊?(普通话:这件事情有些困难,你看能不能完成?)

②你咋还买零食嘞,你看看你零食管不管吃了?(普通话:你怎么还买零食啊,你看看你的零食管不管吃完?)

(二)“了”[l?]的用法

1.周口方言助词“了”[l?],通常位于句子末尾,起到完句的作用,并且往往和说话的时间相联系,表示事情发生改变。[8]

①她同意我的求婚了。

②现在不是挣钱的好时候了。

③现在不是播种的好时机了。

④马上天黑了。

⑤快到收获的季节了。

2.构成“V+了+V+O”结构

“V+了+V+O”结构,表示动作的重复进行。

①睡醒之后,我揉了揉眼睛。

②老师用手指了指黑板上的数学题。

③突然感觉有些刺眼,我抬头看了看太阳。

四、结语

本文立足于周口方言,对方言中的三个典型助词“嘞、住、了”从句法结构、语法功能和语用等方面加以描写和解释。“嘞”主要出现在偏正结构和补充式结构中,在句中充当定语、状语和补语标志,其意义和用法与普通话中“的、地、得”基本一致。“住”从语法意义来看,可以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进行、伴随和持续,也可以用于祈使句中,用于完整句意,也可以构成“住”字结构。“了”表示动作的实现和完成,有两种读音,分别是[liau]和[l?],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用法。通过上述对三个助词的分析,不难发现每个助词都有其特征,呈现出了方言助词体系的多样化,以此为周口方言的助词系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注释: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崔娅辉.周口方言词缀的类型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6):100-102.

〔3〕李学军.河南内黄方言的“嘞”[J].殷都学刊, 2016,37(3):104-109.

〔4〕周晓彦.洛阳方言中“嘞”的功能考察[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6,8(1):74-77.

〔5〕杜明鸳.周口方言的助词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6〕王国庆.动态助词“了_1”的时体特点考察[D].长春:吉林大学,2004.

〔7〕赵新义. 周口方言的助词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7.

〔8〕房玉清.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J].汉语学习,1992(1):14-20.

猜你喜欢
周口助词省略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
二次多阶段不确定系统的Bang-Bang最优控制
中间的省略
周口地下水动态变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