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3-12-22 17:35王雪涵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财务管理

王雪涵

广州市德茂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得各生产要素诸如资本、商品、技术、人员、信息数据等在跨国跨地区的频繁流动时,将整个地球村链接为统一的大集墟、大车间、集约式的全球链条,牵一发而动全身。庞大的组织及广阔的地域分布、瞬息万变的不同国家的市场规则及国与国竞争的政治博弈,都给企业的发展和运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企业财务管理已不再拘泥于既往财务数据统计、汇整及资金管理等,当前财务管理还包括但不限于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一、大数据背景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影响

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而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样事关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大数据作为当前时代特色与发展水平高效展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展现出了在提升民族品牌及产业竞争的过程中的不屈不挠的链韧性。

不断运用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不断深化业财融合,将有助于促使企业在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水平上不断提升,进而促使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效率大幅度提升;依据大数据本身涉及范围大、数据广的特点,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可高效降低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从而降低不断高涨的人力成本;通过对民营企业行业及上下游各方数据的全面分析,能够及时发现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问题,避免因不合理的资本结构、短债长投、盲目追求规模等情景发生,促进后续财务管理采取较强针对性、个性化的措施给予及时修正;利用大数据,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还可促进企业进行全面预算、成本核算管理,对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明显积极作用;基于大数据背景,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管理层人员在全局基础上动态进行问题分析、发展方向规划,对民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1]。

二、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财务信息化的正确认识

正所谓“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层对财务信息化缺乏正确、深刻认识,导致其财务管理效率、水平低下。管理层通常错误地认为,财务信息化主要是指将相关财务报表数据整理、汇总等,甚至有些民营企业创始人还停留在手工做账更安全的认知里面。另外,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案与民营企业自身各方面客观现实存在相悖现象,比如,原本财务管理嵌入流程管理,是对业务预先梳理后标准化操作的相对固化,是简单照做的高效流水作业,但实践中,难免出现偏差或不顺畅的时候,业务一着急一告状,民营企业老板就觉得是财务在卡业务的脖子,是限制业务的灵活性,是在拖业务的后腿等,各种偏见促使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困难重重。

(二)财务基础信息认识不够

正所谓“商场如战场”,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通常不免有各种“尔虞我诈”“虚虚假假”信息存在,进而所收集数据并不完全保真,对此要求相关人员以不断质疑、求证的原则进行数据考证,尽最大可能地保障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由于相关财务人员对基础信息认识相对低下,缺乏高屋建瓴、以终为始的战略远见,未及时对收集的数据信息逐一进行质疑、求证,促使收集的财务信息存在大量失真现象。另外,在进行信息收集过程中还应保证信息完整性、集成化等,以便对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也由于相关财务人员对基础信息认识低下,促使财务人员甚至管理人员缺乏拓展性思维,缺乏对相关性信息的敏感性,从而也无法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延展性,最终导致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性和曲折性。

(三)缺乏先进软硬件支持

大数据背景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亟需各种先进、高效的软硬件设施作为基础保障,而实践中所使用的各种软硬件设施的运用状况,很难尽如人意。硬件设施主要包含网络、计算机设备及机房等,而机房建设与维护需大量资金支持,部分民营企业通常不具备该条件,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所使用计算机设备陈旧、功能落后且系统更新速度明显较慢,其硬件设施性能无法满足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基本需求。软件设施主要指财务管理软件,软件支持途径主要有两种,即自行研发、引用外界研发软件。软件自行研发可以满足民营企业富有个性化的业务需求,但所需成本相对较高,且后续需不断维护、优化等,仍需较高资金投入;引用外界研发软件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但试错成本相对较高,并且软件与民营企业非标准化业务匹配度相对较低,会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准确实施。

(四)财务权责管理不到位

财务信息化管理高效落实需以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制度等作为基础保障,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权责不明确,导致企业未进行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各项目经费管理混乱,使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混乱,对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等均产生严重影响。如民营企业业务数据高大上,财务结果却亏损,没有做到业务战略与财务结果的对等责权利落地,缺乏从企业大财务的定位、规划到怎么融入业务路径、组织、流程、运营、赋能、风险把控、人力资源激励等区别于传统财务的全方位的变革,需要通过变革固化流程,让流程通过信息化系统的高效运作来协同各个组织。当业务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时,能够进行风险的判断和效益把握,而财务要以较高的效率支持业务,最终以规则的确定应对结果的不确定,在流程中按照分权制衡、有效审计,建立风险内控体系。

(五)缺乏专业人才支持

企业经营发展需各种高精尖人才作为基础保障,民营企业在实行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相应高精尖人才。中小民营企业中往往需要财务人员集财税内控法务于一身,最好能熟悉大数据相关的软硬件开发技术,而在实际中却存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象,市场严重缺乏此种复合型人才。另外民营企业还普遍存在“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甚至财务不需要知道得太多等陈旧观念,对企业内部财务缺乏必要的信任,严重影响财务主动参与业务并与公司共进退的积极性,对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数字化进程产生严重阻碍,同时也反噬了企业自身的长期经营与发展。

三、大数据背景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体系

先进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是保障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基础,正所谓“意识影响行为”,对此需预先及时对相关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业务人员采取理论知识讲述、市场分析、案例举证等多种方式,普及企业财务信息化知识,逐渐从扫盲过渡到专业培训。在大数据业财融合发展趋势下,业务必须懂财务,财务要懂业务,财务必须深入业务一线,只有让基层财务及业务人员充分了解企业情况,并形成高度认可,以此为基础,才能平衡扩张与控制、平衡效率与效益,对先进的大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中还包含相关制度的建立,引进外界优秀且匹配度明显较高的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并结合民营企业自身状况进行具体完善、优化,根据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功能、财务管理需求的差异性,进行区别于传统经营模式下不同的网络管理制度的修正与完善,其中包含软硬设施维护、制度升级与优化、流程再造、专业技能培训、人才升级换代等。通过逐步完善大数据信息系统,使财务部门账务标准化,全球垂直管理,并根据经营需要随时生成财务报告。

由于互联网、云上系统存在风险,所以应建立信息与网络维护及安全防范管理机制,促使系统运行安全获得充分保障。在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共享服务平台必不可缺少,故而管理制度中还需包含平台管理制度[2]。未来大数据资源整合的结果,必定是平台的天下,大数据将助力企业成就未来。

(二)加强基础信息管理

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财务人员需充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追根溯源,严格按照企业财税核算标准,对各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必要时反复模拟测试,以终为始,建立适宜企业的信息颗粒度,不求最精,但求合理,精益求精,切实夯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基础。管理人员也可因此适时对企业发展状况、经营模式、业务流程优化进行全面分析,做出客观判断,以支持企业制定出合理发展决策。

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信息的完整性至关重要,由于财务信息化管理涉及企业各方面、环节,促使企业内部环环相扣,故而在进行信息收集、汇整与分析过程中还需充分保障信息的完整性,管理者也可因此依据大数据发展逻辑,立足于全局之上进行综合性、前瞻性考量与分析等,减少企业经营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因素[3]。

(三)重视软硬件设备的投入

当今时代为数据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化,对此在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民营企业需要及时将大数据技术、云上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等运用其中,不仅能够满足高效实现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的需求,同时还可大大降低企业成本投入,缓解企业发展经济压力。随着近年大数据技术、云上系统安全性能的明显提高,对企业财务信息安全具有了较高的保障。

(四)加强财务权责管理和安全控制

财务管理为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命脉”,而在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常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风险因素,对财务管理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对此还需及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财务人员、管理人员等需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及敏感意识,具备“以小见大”的分析能力,进而可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不断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与制度,确保相关人员权责分明,各人员与机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及不相容岗位确保分离等,充分保障体系运行安全性;加强对软硬件设施及时、合理配置与优化,并定期对软硬件设施进行功能检查、维护等,确保其功能性,也为安全防范系统的建立做好基础保障;及时建立健全安全防范系统,避免黑客入侵、病毒侵袭、系统崩盘等,促使系统运行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在日常生活中还需加强网络、系统运行安全监控,促使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五)培养复合型财务人才

民营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重视度,对此,企业首先需及时建立健全人才招聘制度、人才管理与培养制度、福利保障制度等,通过制定各种健全管理制度,促进人才被源源不断吸引;其次,企业以各种方式不断进行人才引进,在此过程中要求人才不仅需具备高水准的财务管理知识,同时还需熟悉企业业务运营流程、具备丰富信息专业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另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继续学习意识等,促使招聘来的业财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可直接运用至企业财务管理中,促进管理效率、管理质量等均可得到保障;最后,企业还需不断加强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专业、信息专业、计算机专业等的全面专业技术培养外,还要加强企业相关业务培训,这有助于促进企业业务运营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持续发展。同时企业还需及时建立相应审核、考核制度、岗位竞争制度、奖惩制度等,不断激发财务管理人员学习动力,促进其专业水平、综合技能不断提升,促使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可持续高效发展。

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不仅可高效降低软件开发、机房建设及后期维护、优化成本,同时还可促使信息化管理效率性与质量性明显提升。对此还需加强对大数据技术重视度与利用率,而在此过程中业财融合复合型人才缺乏是当前重要影响因素,对此企业还需不断以多种方式加强对复合型人才招聘与培养力度,同时还需加强保障财务管理系统运行安全重视度与投入力度,促进信息化管理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水利财务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