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学徒制促进船舶制造产业振兴新突破

2023-12-23 08:19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造船技能型工程技术

卢 馨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兴城 125000

船舶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近年来的年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居全球首位。辽宁是造船大省,船舶制造产业历史悠久、基础深厚。保持和不断提高我国及辽宁地区制造业的地位和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培养满足辽宁地区及我国船舶制造业需求的大批更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多次召开重要会议,下发重要文件,提出了多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举措[1]。构建现代学徒制就是其中非常重大的一项举措[2],它为船舶制造产业等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支持,对于依托船舶制造产业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核心要义

学徒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无论是作坊式的手工业时代,还是在生产过程高度复杂的现代化工业生产时代,学徒制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徒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进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技艺传承方式。早期的学徒制具有自发、封闭、不规范、随意性强等特征。早期学徒制最显著的特征是仅限于作坊或工厂内部,是单一的、纯粹的师傅带徒弟方式。现代学徒制相比传统学徒制最重要的进步是有了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参与,特别是有作为教育机构的职业院校的参与,使学徒制更加广泛、开放。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主体和受益者,它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没有降低,而且还更加重要了[3]。

教育部在2014 年下发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职成〔2014〕号) 对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方式、意义、目的等做了全面阐述。2019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要求“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2020 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要求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鼓励企业利用技术、资本、知识、设备、设施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4]。

二、学徒制在船舶制造企业中的发展历程

通过学徒制在船舶制造业中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技术进步和企业主体发挥的重要意义,了解学徒制在船舶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可以为构建现代学徒制寻找依据和思路。

船舶制造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发展历程。古代造船以木质材料为主,几乎是纯手工制作,这一时期的造船是一种手工作坊式的生产过程,技艺的传承完全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生产过程中来完成的。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主要是言传意会,带有很大的自发性、随意性,存在很多缺陷,教什么和学什么由师傅决定,没有标准,没有规范。但是尽管是早期的学徒制,它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即师傅传授的是其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真经,并且徒弟是在做中学,使得技艺传承高效实用[5]。

近代造船的标志是钢铁材料及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此时手工作坊已无法完成这种船舶的制造,必须由专门的造船厂来完成,制造工艺更加复杂,技术含量更高,对工匠的技艺要求也更高,因此船舶制造技艺需要由更多工匠师傅有组织地通过带徒弟的方式向徒弟传承。这种学徒制方式与早期的师傅带徒弟方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自发的、简单的、随意的,而是在有一定规模下的工厂内有组织地进行。由于有了工厂即企业的介入和管理,这时的学徒制更加规范、更加严格,从而有力促进了众多工人群体造船技艺的获得和水平的不断提升[6]。

现代造船的标志是焊接技术、分段制造技术的应用及造船模式的变革。船舶由主要集中在船台建造,转变成了在更多车间内首先完成船体分段装配焊接、分段舾装、分段涂装施工,再运送到船台进行集中总装。这种造船模式对造船生产设计、计划、管理要求很高,采用了大量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各种先进制造设备被大量采用,造船厂的工种变得更多,技艺要求变得更高,此时造船技艺的传承、技术工人的培养,单凭某个企业的一己之力、关起门来培养人才的方式已无法完成。造船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急切呼唤能够满足现代造船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现代学徒制,一些大型造船厂技术工人的培养自然而然具有了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并逐步地采用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的短板和突出问题

(一)船舶制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较粗放

辽宁地区乃至全国船舶制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均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比较粗放、针对性不强、不够专精,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创新方面差距就更大[7]。目前职业院校船舶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和训练的知识技能与企业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存在较大距离,没有做到及时跟进并反馈到人才培养活动中。总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种粗放型、无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已无法满足辽宁船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二)现代学徒制构建存在流于形式现象

目前现代学徒制的构建在许多方面还存在流于形式现象[8]。以我院(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的构建为例,由于受多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影响,目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构建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很多工作流于形式。例如适应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没有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顶岗实习和认识实习外,实训实习都在校内进行,校内实训基地目前还没有真实产品供学生实践,缺少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氛围,学生还缺少有丰富企业经验师傅的传帮带。

(三)优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现代学徒制一定要有广大被培养者(学生) 的积极参与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但是现实情况还不尽如人意。以我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部分学生,特别是部分优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是很高,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在了准备专升本考试或公务员考试上,而对于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这些重要的主业却采取应付的态度,这部分学生不仅耽误了自己主业的正常学习,还影响了现代学徒制构建所需要的良好氛围形成。

(四)现代学徒制的组织机构不健全、不专业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不同,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安排等多方面进行重大调整,这样就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校内,还会涉及相关企业,这就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和协调[9]。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政府都没有这类专门的组织机构,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中也没有专门处理现代学徒制相关事务的专业人员。

(五)现代学徒制构建缺乏动力

现在的实际状况是,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有心无力,政府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致使目前现代学徒制构建缺乏动力,鲜有实质性的突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自己可以做的一些工作也出现了放缓甚至停滞的情况,比如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满足现代学徒制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四、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辽宁省工业企业的特点是国企多、大型企业多、装备制造企业多,这些显著特征决定了辽宁产业振兴不仅关乎辽宁的未来发展,更关乎整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如期实现,因此产业振兴对于实现辽宁振兴取得新的更大突破具有重大意义[10]。

(一)辽宁船舶制造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船舶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辽宁船舶制造企业与南方及国外先进船舶制造企业相比,在高附加值船舶制造和造船生产效率等竞争力方面,差距越来越大。例如标志造船最高水平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豪华邮轮的建造,辽宁造船业还没有实现突破,滚装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舶也很少建造,其他类型船舶的建造成本和建造周期与国内外先进造船企业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学校所处区域船舶制造产业环境呼唤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构建

我院有长期的校企合作办学历史,在20 世纪50年代,办学之初就与当时的渤海造船厂形成了紧密的联合办学关系,经过长期联合办学实践,积累了大量“前校后厂”等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验。“前校后厂”是指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在工厂由师傅带领进行实践,实际上就是一种现代学徒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一直沿用至今,数十年来为船舶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

尽管近年来我院所在的葫芦岛地区的民用船舶制造业发展遇到了困难,特别是改制后的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民用船舶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原来与学院签订的“订单”培养计划也被迫取消,学生去企业的各类实习也受到影响。越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越是需要我们坚定信心,通过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构建,拓展校企合作范围,不断为企业纾困解难,为葫芦岛地区的民用船舶制造业输送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和助推葫芦岛地区的民用船舶制造业情况尽快好转。这一事例提示我们,校企合作是携手并进、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拓宽校企合作企业领域,为企业战胜困难发挥高职院校应有的作用。

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全力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

构建现代学徒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行业企业、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实施的路径和举措也会多种多样,不会千篇一律。下面仅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构建为例,列举其中几项主要创新举措。

(一)以“双高建设”为引领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

我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是国家“双高建设”专业群,我们要利用“双高建设”提供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双高建设”的良好资源,以“双高建设”为引领,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双高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使高职院校真正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双高建设”项目包含现代学徒制构建方面的内容。借助“双高建设”的推动力,克服一些在当前现代学徒制构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突破一些现代学徒制构建方面的瓶颈问题,实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的构建与“双高建设”项目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双高建设”项目有充足的建设经费、严密的组织机构,以及教育部、省教育厅等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借助这些有利条件,可以解决现代学徒制构建必须的双导师队伍的经费、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诸多问题[11]。

(二)通过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校企深度合作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

根据对辽宁地区船舶制造企业的调查了解到,船舶制造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专、精、特、新”技术技能型人才。所谓专,就是对专业技术有深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所谓精,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所谓特,是指有特长、有绝活,不是大路货、不是平庸之辈;所谓新,是指具有改进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这种企业真正急需类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只有通过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校企深度合作,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才能培养出来[12]。

“订单班”是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校企深度合作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订单班”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一定要让企业真正参与进来,享受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通过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校企深度合作,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积极开拓,抓住与企业深度合作、产教融合这个灵魂,就一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满足现代学徒制构建需要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在现代学徒制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专、精、特、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是学生接受实践锻炼时间最长、与师傅相互接触时间最长的实践环节,因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是顶岗实习基地[13]。

我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进一步加强大连地区和南方造船发达地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将新增旅顺船舶修造厂、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 有限公司等多个顶岗实习基地。我院对这些具有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特色的顶岗实习基地进行了全面建设,并安排三年级学生进入相应岗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真实的岗位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满足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学校和企业双方都积极参与的有效管理运行机制,形成稳固的互利共赢、利益相关的学校和企业紧密合作的关系。聘任企业技术骨干任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任务。同时要求企业配备顶岗实习专职管理人员,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保障顶岗实习的时间和质量。通过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而让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机制下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证。

(四)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双主体育人

实施双主体育人,使企业深度参与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过程中[14]。以下列举几项主要举措:

一是与企业联合招生,特别是与大型造船企业(如大连船舶重工、渤海造船厂集团、江南造船厂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等) 联合招生,利用这类企业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优秀学生报考,保证生源质量,也让企业选拔所需人才。

二是与企业共同制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让企业充分发表意见,使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特殊性得到充分体现。

三是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的师资培训活动,双方教师积极参加,双方互派师资到对方挂职锻炼。

四是学校聘任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承担核心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企业师傅的传帮带作用。

五是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将企业的技术标准、岗位标准、独特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充分融入教学中去。

六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展技能鉴定工作,共同制定满足企业要求的技能鉴定标准,共同实施技能鉴定,使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的评价[15]。

总之,在当前全球造船市场复苏,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订单增加,船舶制造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要求更加严格,辽宁地区船舶制造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的背景下,构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船舶制造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能更多更好地培养“专、精、特、新”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现代学徒制的推广将不断为我国和辽宁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输送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辽宁船舶制造产业振兴实现新突破。

猜你喜欢
造船技能型工程技术
工程技术矩阵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造船技术2016年(总第329期~334期)总索引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造船出海 扬帆启航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对磁浮工程技术的一些思考
浙江省汽车后服务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