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思维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学创新研究

2023-12-26 03:46
山西青年 2023年22期
关键词:成长型概论人力

张 波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1]。2019 年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高要求。现有课堂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思维模式的培养。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2006)将思维模式分成为两种类型,即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2],2017年该理论获得“一丹教育研究奖”。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核心信念——智力或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且是持续终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乌卡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以下简称HR)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和多变,成长型思维和终身成长的能力成为必备要求。通过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平台,着重如何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提升应对多变社会的能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行业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化用工和工作跨界与协同的背景下,为了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环境,行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大量应用人力资源三支柱来重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专业教学提出了高阶、创新的要求。

(二)新文科建设的现实要求

新文科建设要求知识的适度交叉、跨界、融合和拓展。就湖南女子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而言,除了要求知识的交叉、跨界、融合和拓展,也需要补齐知识短板。因此,对成长型思维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的教学创新,势在必行。

(三)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的现实要求

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培养具有“四自”精神、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女性人才为目标。在深入研究翻转课堂在课程中应用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被评选为省一流混合式课程,是学生正确理解专业、夯实专业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自信的基础课程。因此,加速建设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势必更应该注重与时俱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学创新的可行性

(一)建设基础上的可行

从课程发展历程来说,本课程已有14 年的建设历程,教学团队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从实践实训体系来说,我们已经构建了专业参观见习、课程模块实训、专业综合实训、专业能力竞赛、校内上岗模拟操作和专业实习的阶梯式、递进式的成长型实践实训体系,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平台。

(二)现有理论指导的可行

大学阶段的学习,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智力水平都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难以改变,而卡罗尔·德韦克在对能力、智力、天赋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后,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指出:“能力和天赋并不能决定我们获得成功,成功要受到追求目标过程中所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3]中提出的“改变你的心智模式”也认为转变思维模式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大学生成长型思维模式在专业课程中完全可行。

(三)课程实践上可行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根据成长型思维模式,对照人力资源三支柱理论,重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且根据不同的教学场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之匹配,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干预学生的学习信念等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勤于反思,勇于探究,善于解决问题,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对接企业需求,提高就业质量。

三、《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学创新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大一学生对企业认知少,理论知识难以有效理解

大一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热情,学习积极性高,但长年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对企业缺乏有效认知,还不太真正了解企业行为,同时部分大学生较为感性,理论化的知识应用起来有难度。因此,与时俱进,修正教学内容,搭建高校与企业的桥梁,让学生懂企业的教学设计变得很重要。

(二)原教学目标多知识能力培养,少课程思政和思维模式的融合

原教学以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为主线,主要关注本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对培养学生思维层面和价值塑造缺乏有效的方式,同时大学生经过长期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其思维,不利于应对将来的不确定性环境,开展创新性工作的开展。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值得探究。

(三)原教学考核多结果性评价,少过程性评价

一张试卷考天下的时代虽已过去,但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低,使得原教学考核方式还是侧重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教师判断为主模糊且单一,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沉默课堂时有出现。因此,加大信息技术的使用,构建透明合理的过程性指标,引导教师和学生有效地教与学,至关重要。

四、《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学创新的措施

一门课程,我们如何教比我们教什么更重要。基于以上教学痛点的分析,本课程实施了在成长型思维下,从人力资源三支柱维度重塑了教学内容,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多维交叉教学法,构建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的教学生态圈,实现知识的适度交叉、跨界、融合和拓展,并培养了学生的高阶能力和思维模式的转变。

(一)重构《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课程的知识体系

课程依托学银在线SPOC 平台进行线上自主学习,采用学习通开展线下翻转课堂。以人力资源三支柱重构课程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按照三支柱模式进行知识能力层级分类教学。人力资源共享平台知识(HRSSC)——低阶目标选取了99 个规律性的任务点,让学生在线自主学习和讨论,设置了相应的测试题来测评学习效果。人力资源业务伙伴知识(HRBP)——高阶目标则通过线下课堂设置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展案例分析、情景剧、主题演讲、思维导图、沙盘模拟等,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以课堂作品展示和在线作业反思来测评学习效果。人力资源专家中心知识(HRCOE)——高阶目标则通过读书分享会、职路灯实习中心、企业家进课堂和去企业见习等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

以“诚信友爱、公正平等、德法兼修、女性自强”为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中融入为什么做HR、HR 的品德要求等9 大思政主题,为本校学生量身定制了女性HR 的能力和品德修养同向同行的成长路线,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教学生态圈。

(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大力支持课程改革

线上课程资源方面:构建了“1+6”教学资源库。即为一个平台搭载六个教学资源。一个平台即学银在线平台,六个教学资源分别是一套系列课程教学视频库,一套教学配套的教学PPT 资料,一个链接《全球案例发现系统》案例库资源,一套可以在线测验的试题库与作业一套与时俱进拓展学习资料,一套启发学生思考的讨论题库。

线下课程资源则采用原创案例讨论、情景剧、沙盘模拟等探究式学习,在智慧教室、移动教室、多媒体和实训室中进行,把课堂打造成学生学习效果的展示台、知识应用的训练场、探究学习的“加油站”。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维交叉教学方法

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启发式讲授法、案例讨论法和研讨式教学法贯穿始终。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增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理解性知识点采用线上自主学习和讨论,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问题解决能力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如职位说明书;综合应用能力采用思维导图,如人力资源规划、薪酬管理;实践创新型能力采用情景剧课堂,如招聘与培训模拟;分析决策能力采用引导式教学法,如职业生涯规划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培养了学生真正的自信。

(四)教学评价数字化,让师生及时掌握学习达成率

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根据教师在线设置的课程考核标准,并提前告知所有学生,让学生实时掌握自身学习进度和效果;教师也实时掌握班级到个人的学习数据,提醒预警学生,提高学生学习达成率。课程的考核分为过程性评价占比50%和终结性评价占比50%。

五、《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的教学创新成效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授课满意度不断上升

2018 年以来,根据我院网上评教显示,《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授课优秀率逐年上升,课程满意度名列前茅。2018 年线上学生评价为满分5 分,2019-2021 年100%的学生对当前教学模式表示满意,其中90%以上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学生对课程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到对其思维模式的影响,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高度评价。

(二)《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授课质量不断上升

从2018-2021 年,通过改革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断提升,过程性评价的分数从80 多到99 分不等,线上公开透明的计分制度激励学生深度学习和自主学习。与此同时结果性评价的分数也由70 多分上升到85 分,提高了10 分。过程性评价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五年来,学生积极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竞赛,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能力逐年提高,竞赛成绩逐年攀升。学生自2017-2021 年,连续5 年在全国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中荣获区域赛和全国赛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同时,学生已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研究型项目“职路灯”——提升女大学生职业资本平台在落地运营,让学生在实践中复盘所学知识。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思维的增强。

(四)教师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教育者应先受教育,要想培养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成长型思维的理念与教学环境的营造,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知识的储备,促使教师成长。在“教研相长”促进下,经过课程组成员的通力合作,本课程获批了湖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并在湖南省信息化教学比赛中获二等奖。同时课程组成员不断复盘课堂教学,反思教学中的优化空间,指导学生撰写此方向毕业论文,让学生真正受益并成功申报湖南省级教研教改课题(重点)项目。

六、《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教学创新的应用推广

(一)成长型思维的培养适合在大学课程体系中持续推进

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发现,企业高绩效员工具有典型的积极乐观、好奇主动、坚韧不拔和成长型思维的特征。而在大学的教学体系中,不仅仅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也要注重思维模式的转变,这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至关重要,而思维模式的转变需要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持续推进。

(二)根据课程目标差异化,运用不同方法采用分类教学

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差距甚远,一门课程中不同知识的教学目标也不同。教师应该在深度理解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地位和课程的具体目标下,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目标教学,根据知识的特点采用分类教学法,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三)将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有效衔接,达到学以致用

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投入度,与能否学以致用密切相关。因此,课程在讲解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同时,要注重将理论体系实践化,将每一门课都当作一个产品来设计,注重最后的落地,实现从理论的创意到产品的开发到商品的实现。

七、结语

本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从传统课堂向智慧课堂、知识课堂向思维课堂、讲授课堂向体验课堂、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程内涵,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长,让成长型思维理念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助力课程的生态化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成长型概论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
在创造中生长
——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成长型课程体系初探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从金河水务看成长型企业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