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 理念下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2023-12-26 03:46郑剑辉
山西青年 2023年22期
关键词:金融学产教应用型

褚 霞 郑剑辉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为了提高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必须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质量“双高型”人才。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科技化、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则更加强调综合实践,全面发展。因此,基于成果导向的OBE 理念,开展金融学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将教学的重心落在最终的学习成果上,注重将学生培养为产教融合下的优秀人才,通过参与企业专业实习,和企业精准对接,让其所培养出来的金融学专业人才与单位用人要求相匹配,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但是,当前金融学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使得学生专业素养受到了束缚。OBE 理念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而创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成为高质量人才。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

金融学专业课程应强调实践操作为主,例如《证券投资学》《期货投资》《外汇交易实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理论课程、理实一体课程和实训课程。但大部分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所设置的课程大多为金融基础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相对较少,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学科基础课程的要求,课程总体占比较多,这使得在控制总学分和学时的情况下,专业核心课程相比之下占比偏少。同时,在高校中金融学专业课程的理论学时占比较大,实践学时占比不均的情况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日益凸显。这样的课程设计会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一些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毕业生缺乏岗位职业技能。

(二)校企合作不联通,实训平台不足

虽然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都实行了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但是真正做到校企实时互联的情况却不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需要学生参与到企业实践当中去,企业真实案例融入学校中来。让学生在实际的企业工作环境中,拥有更专业、更真实的就业体验感。目前,各高校金融类专业基于专业教学的需要,开始采用先进的金融模拟实验软件系统,来构建现代金融信息系统模拟实验室,模拟证券、期货、外汇的实时交易过程。随着数字金融快速发展,金融信息化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需要更多具有数字科技和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大多高校使用的实训教学平台和系统缺乏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无法满足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考核评价机制单一,成绩注重分数

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比较单一,以传统教学考核为主,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结合课堂出勤、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综合评定,期末分数比重较大。从期末试卷来看,许多课程的考核试卷题型固定,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等客观性、概念性的题目占比较大,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型较少,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应用能力。从考核成效来看,虽然学生通过闭卷考试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但仍缺乏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导致对相关金融问题认识不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尤其在风险管理、投资分析、贷款审批、保险理赔等分析要求较高的问题上,难以发挥考核机制在学生岗位任职能力的评价作用。

(四)教学模式单一化,思维培养不足

在传统的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授课依据,以讲授法为主要授课方式,学生围着老师开展知识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输出教材上的知识,缺乏让学生操作的实际案例,学生只能不停笔记。首先,传统教学导致学生只能将理论知识记忆,而不会掌握知识的运用,且学习动机过于单一化、模式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变得模糊。其次,如此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课堂环节过于程序化,缺乏必要的互动、探讨与思考环节,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思路培养不足,制约了学生金融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OBE 理念下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OBE 教学理念的内涵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国,由学者斯派蒂在1981 年提出,是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根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的课程体系建设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OBE 教学理念广泛被人们接受和推广,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1]

OBE 教学理念是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首要目标,并通过反思培养方案以及各项课程是否合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出发点,结合自主性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协同发展开展教学活动,并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各种反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第二,以学生成果为导向。教学活动聚焦于学生在完成相关的课程之后是否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质能力,能否将各项专业知识内容应用于实际当中,构建学习产出以驱动全部课程活动和学生学习产出评价的结构体系。第三,以持续改进为重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制定多元和梯次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将评价结果用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二)OBE 理念下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产教融合的意义

产教融合是指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紧密对接,实现产教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产教融合把学校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经营实体,形成一体化校企办学模式。[2]基于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持续推进产教融合,能够更好地为OBE 教学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搭建桥梁。

1.从社会层面来看,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地方应用型高校对地方产业发展给予更大支撑,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知识经济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金融学专业产教融合对于促进金融业的创新升级,发挥区域内金融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通过产教融合,高校与地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链接,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优秀金融人才。

2.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正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地方应用型高校一直致力于积极为地方金融机构输出高质量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从而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尤其是对于区域内的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来说,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建立起与高校的深度合作,才能借助于当地高校的一些优质资源,例如优秀的师资力量、高水准的科研平台等,促进中小金融机构高效稳健发展。

3.从高校层面来看,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产教融合是高校与区域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以及进行活动交流的重要途径。在金融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地方应用型高校除了金融理论课程之外,金融实训课程更是不可缺少的,这就需要学生深入到金融机构去进行实践,以此加强学生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业务办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了解,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经验。产教融合搭建起了金融机构与高校之间的桥梁,既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为企业储备优秀金融人才,又有利于高校优化金融学专业教学结构,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OBE 理念下金融学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推进策略

(一)注重理实课程合理设置

在数字金融时代下,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更强调实践性。因此,对教师和课程的实务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方应用型高校可以结合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特点,采用校企合作下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双向发展,提升专业水平,并获得证券、基金、期货、银行等从业资格证书。[3]创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符合OBE 理念产教融合下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实践实训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于金融学专业课程减少学科基础课程占比,部分课程性质设置可设置为选修,抓住专业核心课程,提高实践课程占比,推出有特色的实践操作课程,让学生多动手进行实务操作,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悟。

(二)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地方应用型高校是一个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环境的地方,要培养出专业的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加强实训实习的基地建设,提升实训平台和系统的质量,让学生有更加专业、通畅、联通的实训环境,增强校企合作,利用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和实务操作。[4]促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需要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这是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金融学专业教学中,地方应用型高校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不能浮于表面,要进行深入的对接合作,将学生引入企业中,了解真实企业环境,融入相关企业实习,有效解决金融业务实际问题,掌握更多有关岗位的技能。同时,将相关企业融合到学院中来,大力引进企业发展中的资源与真实案例,通过“双师型”人才或高技术人才的讲座与授课,让学生在专业人才的引领下开拓视野,发散思维。

(三)推动成果产出评价多元化

OBE 理念核心是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最终成果。但仅凭书面考试成绩评定也不全面,方式过于单一。分数只是考核环节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所有成果的产出。基于OBE 理念,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产教融合需要成果产出多元化,综合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实训成绩、小组活动互评以及竞赛情况来评分。一方面,以赛促教,产教赛相结合,在竞赛中检验理论知识、锻炼抗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学会协作与沟通。在产业赛道中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组建由企业导师、校内老师、用人单位、学生组成的考评小组,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对以成果产出为载体的教学实施中的调查报告、项目策划书、小论文等专业知识体系进行全方位考核,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合理的综合考评,促使学生的反思性成长。

(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化

以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为教育教学依据,教学目标设置需要基于OBE 理念,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体现金融核心课程的特点,通过《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理论课程,让学生获得具备分析、判断经济与金融领域问题的相关知识;通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让学生熟悉金融行业的经营规范与准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通过《证券投资》《期货投资》等实训课程,提升学生证券投资等投资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能力;通过《Python 金融数据分析》《金融科技概论》等课程,使学生掌握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新方向的相关知识。[5]为此,金融学专业专任教师需在从教学前到教学后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设定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将综合职业素养及实践技能目标融合在一起。

四、结语

OBE 理念下地方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通过合理设置金融学专业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以产教赛相结合的方式促使成果产出多元化,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地方应用型高校将教学主体回归到以学生为主,强化学生金融实务基础能力,发挥OBE 理念在金融学专业的优势,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

猜你喜欢
金融学产教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