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导师专业能力与支持系统构建研究

2023-12-26 03:46高淑婷赵凤伟
山西青年 2023年22期
关键词:生涯导师专业

高淑婷 赵凤伟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生涯导师制构建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和帮助。生涯导师需要从学生个体的生涯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在外部探索的基础上激发内部潜能,在发展能力方面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1]。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要构建生涯导师制并重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帮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探究自我价值。在入学初期,有些学生会产生一种不适感,对未来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选择对个人发展有用的课程,对所学专业知识也不够了解。还有部分学生出于补偿心理会将大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在打游戏、追剧上,不能合理将时间科学分配。这要求生涯导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对一提供生涯规划辅导,帮助他们对未来作出合理规划。但在部分学校,由于生涯导师的专业能力不足,指导效果差强人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要分析生涯导师专业能力需求并构建支持系统。

一、生涯导师在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存在明显的差别,这导致很多学生刚入学的时候感到不适应,他们对大学生活及相关专业的了解比较少,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比较迷茫。这时生涯导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在为学生配备生涯导师的时候通常会从相关专业教师中选择,这些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专业领域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对专业动态比较了解,同时也对学生心理状态比较了解,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向他们介绍所学专业,基于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前景以及职业特点等方面,帮助学生对专业形成全面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专业兴趣[2]。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坚定学好专业的信心。

(二)帮助学生规划学业生涯

在由大一进入大二之后,学生会对大学学习和生活比较熟悉,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更为得心应手。同时,在进入二年级之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他们需要参加外语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等。在这个时期帮助他们规划学业生涯很重要,这可以使学生对今后的学习形成整体性目标,并围绕着该目标制定明确的规划。生涯导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新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向学生说明各个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指导他们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帮助他们构建起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在生涯导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对证书考取与能力提升、社会工作与学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素养的增强。

(三)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在由大二进入大三之后,生涯导师会从职业生涯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在发展学业的同时合理制定职业目标。学生在进入大三之后就要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有的学生会选择考研,有的学生会选择就业,还有的学生会选择出国等。学生的学业发展重点发生了转变,由专业知识学习转为了专业技能与就业技能培养。在这个阶段,生涯导师要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帮助学生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关注社会需求,明确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为步入社会储备能力、积累经验。

二、生涯导师专业能力分类

(一)专业生涯导师专业能力

对于专业生涯导师来说,主要的工作是根据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和辅导。导师要在学生的自我认知方面为他们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进行社会探索,具备生涯选择和规划的能力。在提供指导的过程中,导师要利用工具来对学生的兴趣潜能进行分析和评估,要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和团队咨询。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生涯课程进行设计和实施,表现出较强的课程教学能力[3]。除此之外,导师还要对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感受学生的情绪,在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处理人际关系。

从知识素养的角度来说,专业生涯导师的专业能力包括生涯发展理论知识、生涯辅导技巧、专业知识了解等方面;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来说,包括课程教学能力、生涯辅导能力、学生问题评估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从工作态度的角度来说,包括关爱学生、责任心、共情能力等。

(二)学科生涯导师专业能力

对于学科生涯导师来说,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以及学科技能。同时,要关注学科发展特点和职业发展前景,使学生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学习效能感。在开展生涯辅导工作的时候,导师要对生涯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从学科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基于学科知识与专业、与职业以及与终身发展之间的关系来对学生进行辅导。为学生提供学科发展前景、高校招生政策等内容[4]。在必要的情况下,学科生涯导师可以借助于外力资源,针对学生的需求向其他专业教师、行业专家或者企业负责人寻求帮助,实现资源的统筹。

从知识素养的角度来说,学科生涯导师的专业能力包括生涯教育的基本内容、学科思想和方法、学科专业和职业;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来说,包括学科融合生涯教育的能力、学业规划辅导能力、学习方法指导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资源统筹能力等;从工作态度的角度来说,则主要表现为人格特质。

(三)校外生涯导师专业能力

除了校内生涯导师之外,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外的人员担任学生的生涯导师。这些导师应该具备某一生涯集群的专业实践经验,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某个行业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涯规划和生涯发展方面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为他们提供指导的时候,校外生涯导师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主动分享自己的职业经历,帮助学生认识到职业的特点和能力要求,同时以自己的职业态度来影响学生,将学生的职业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从知识素养的角度来说,校外生涯导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要精通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来说,校外生涯导师要具备专业知识指导能力、职业规划咨询能力、职业兴趣激发能力等;从工作态度的角度来说,他们在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时候要表现出温暖热情、耐心和敏锐洞察力。

三、生涯导师专业能力支持系统构建策略

(一)编制生涯导师工作计划

高校在开展生涯教育和生涯指导工作时,要将即将就业的毕业生作为重点群体,通过国家和地区就业政策解读、技术指导、提供就业信息等方式来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化、全员化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其中,生涯导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教育主体。为了将他们的专业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就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生涯教育长效运行机制。高校要根据各年级学生所处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具体的生涯导师工作计划,该计划应该包含受教育人数、生涯教育指导活动情况、阶段性指导计划、生涯教育目标、拟实现的指导效果等多个方面[5]。针对毕业班的学生,除了提供常规的生涯教育和生涯指导之外,还可以通过“虚拟班级”的形式来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学生到企业当中进行实习,使他们接受专业实践培训,为就业奠定基础。在日常生涯教育的过程中,生涯导师要与学生进行集中研讨、定期见面、日常联络,以此来落实工作计划,量化工作细则。除此之外,生涯导师还要做好跟踪辅导的工作。

(二)建立奖惩机制

当前,很多学校和导师对于生涯教育的工作不够重视,导师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通过主动学习、积累经验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学校建立奖惩机制,激发生涯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校外生涯导师来说,为了帮助他们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学校要与导师所在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对参与生涯指导计划的导师阶段性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定,并将他们就业辅导工作的时长进行量化。对于那些达到时长要求的导师,学校要提供相应的奖励,例如物质奖励、荣誉奖励等。对于校内生涯导师来说,可以将生涯教育工作的开展成效与他们的年终考核以及与职称评定挂钩。为了更好地提供支持,学校还可以设置生涯教育专项经费,为那些表现突出的导师提供津贴奖励,并在课题申报以及职称晋升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这样可以使生涯导师在工作中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同时也保持整个队伍的稳定性。

(三)构建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促进生涯导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学校还可以将生涯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融入绩效考核制度,为导师构建配套的服务体系。在对生涯教育工作开展质量进行评价的时候,要避免直接将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衡量标准,而是要将学生生涯适应能力、生涯建构能力以及就业综合能力作为考核指标。在对生涯导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要将生涯发展理念、基地平台建设、激励保障机制等纳入其中,形成学生评价、导师自评、企业评价以及学校评价的立体化督导机制。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在生涯教育方面的需求,对绩效考核指标和导师评价指标进行细化,由学校出台复合式的考核办法,对生涯导师实行全程化的跟踪和帮扶,确保每一位参与生涯指导的学生都能建立台账,使指导有措施、就业有跟踪,进而使生涯导师制度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

(四)发挥平台和基地的作用

毕业生群体的生涯教育更为特殊和紧迫,因此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就业基地群,使生涯导师基于基地来开展相应的教育,为他们的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支持。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在与地方或者与企业进行合作的基础上开发就业项目,为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实训场地。同时,学校还可以发掘校友优质资源,挖掘学科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点,对新型就业基地进行开拓创新,实现就业市场的拓展,形成院校二级联动的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基于校企合作等形式发挥平台的作用[6]。例如可以通过“企业直通车”的方式,将生涯教育和生涯指导基地直接挂牌企业,将企业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企业中实践学习,在真实的环境下提高生涯教育的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生涯导师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介绍行业发展前景,使他们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结语

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指导他们对自身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为了提高专业生涯导师、学科生涯导师以及校外生涯导师的专业能力,学校要构建起完善的支持系统,编制导师工作计划、建立奖惩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平台和基地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生涯导师专业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V eraW an g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导师榜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