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2024-01-03 01:49张继焦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新形态现代文明中华文明

张继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这一讲话从理论高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就与实践意义,指明了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形态和人类文明创造的新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伟蓝图。现代化与现代文明的中国特质、中华民族特质突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型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和丰富发展的[3],为我们在新征程上不断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目标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4]这一观点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逻辑关系。中华文明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历史,滋养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汇聚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与文明底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文明形态。纵观现代化建设以来的实践历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发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放自我、努力汲取现代文明发展成果,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特别是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合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回应了时代呼唤,支持了人民选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实践自觉与理论自信。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华文明正充满生机活力和创新发展动力,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4]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学界主导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科研项目论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也印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作为世界古代文明唯一延续而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些学者认为,“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5]。秦统一六国后,朝廷颁行“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的文化—政治决策,切实将中国打造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也促成了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占主中原,均以中华正统自居,以和合万邦为施政目标,以天下大同和民本思想为道德标准。在国家一统时期,如秦、汉、隋、唐、元、明、清等时期,统治者强调“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国家分立时期,如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各政权相继争夺“正统”,奉行华夏文化;在政权对峙时期,如宋、辽、西夏、金,各政权又互相讨伐,试图占“中原”之地、行“中国”之道。事实证明,历史不能割裂,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必须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入手,考察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再到未来中国的发展历程。因此,独特的中华文化传统、独特的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独特的中国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人民必然走自己的路。

人类学家乔健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指出,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困境是现有人类学的方法不足以有效地研究中国社会。[6]同理,在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等研究领域,西方理论与方法也不足以对其作出全面的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比如围绕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和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与发展,对黄河、长江、珠江、大运河等大江大河流域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京剧、昆曲、端午节等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进行了众多的案例研究、实证分析或专题研究。总体来看,这些研究对具体文化事项的传承发展的描述和分析比较多,对其深刻的学理基础进行探讨的比较少,与中华文明的发展相比,这些研究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概念提炼和理论提升。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4]。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道路。我们需要对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未来发展走向、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中所蕴含的深刻学理展开进一步阐释。

现代化有多种道路和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与其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早期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表现为从欧洲中心主义的立场去理解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阐释以西方国家走过的道路、西方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为唯一标准。[7]这导致了一种片面的现代化观,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传统就是落后的,要实现现代化只能走西方道路。随着现代化实践的深入推进,人们开始反思早期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并形成了“多元现代化”理论。在“多元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的发展道路为世界贡献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建设路径,创造了具有世界普遍性的现代化新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本质上就是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是与资本主义式现代化道路有别的道路。[8](P.9)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激荡中站稳脚跟,是人类各种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一种文明形态。将中华传统文化视为守旧,是近代以来西方话语体系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偏见和曲解。李白哀叹的“白发死章句”的腐儒并非是守正,而是守旧,是泥古;张之洞受教于鹿传霖的“厉行新政,不悖旧章”,从主观上来说,他是要守正而不守旧。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界。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9]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华文明再度推陈出新、精益求精,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总之,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创造能力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强劲动力。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演变逻辑,不但说明了中华文明是什么、是从何而来的,而且也说明了我们因何、为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明特性及其发展规律来看,中华文明不但不会走向衰落,而且还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发展,这是由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包容性、创新性等本质特性决定的。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推动了民族精神的进取,赋予了整个民族敢于创新、勇于挑战、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坚毅品格,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之中。当前世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局面,由中国主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新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和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以取精华、弃糟粕的思路开创了中国现代化方式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然而现实经验表明,社会主义事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仍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过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事业曾面临着诸多危机,历史经验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入侵与商品经济冲击,特别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一次次重大危机。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让我们逐渐认识到西方列强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坚船利炮上,还深入到制度和精神层面,这种认识造成了当时一些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10]从鸦片战争之前的文化自满,到战后以来的文化自危、晚清时期的文化自卑、民国时期的文化自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文化自立、改革开放之后的文化自觉,现如今才演变为新时代以来的文化自信。只有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文化从自满、自危、自卑、自省、自觉到自信的发展历程,清醒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的数次文化转型,才能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起来,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坚实保底,也需要精神文明的开拓创新。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完整的全民物质保障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经济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中国人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其次,中华民族以中华文化及其民族精神为强力支撑,在不断挫折中浴火重生。中华文明的精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中华民族的基础底色与现代社会的协调程度和当代文化环境的适应程度,将决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中国现代文明体系具有的跨时空、超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及当代价值的文化内涵,滋养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实现以文化引领时代风尚、教育人民大众、服务社会群体、助力全域发展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文明道路,坚持人民至上、人民主体、人民建设的人民价值观。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执政者施政、理政、善政的政治目标。他们既是政治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也是社会发展的监督者、受益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开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3]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始终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实力量。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倡“实事求是”,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奋斗精神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继承、丰富并创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面貌,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展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所在,是中华民族共同仰赖、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道德规范、价值体系和情感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11]。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又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12]从“各民族”发展为“中华民族”,从“建设”发展为“构建”与“构筑”,是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的更高要求与期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努力从中华民族历代积累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智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互动起来。这既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和健康向上的思想追求,又有利于培养全民族的文化创新活力、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信自强底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坚持以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其建设目标就是要构建既拥有良好秩序又充满活力的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13]这一目标建立在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格局上,旨在努力构建由政府治理、社会协调、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要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4]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应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需要处理好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协调互动关系。西方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充分说明了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其蕴藏着严重的环境与发展危机。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走西方“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都无法忽视自然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我们必须回到传统文化中,挖掘那些使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存发展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改变资源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路径,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已经形成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全方位、各领域相协调的系统框架,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要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思想内涵。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突显人类文明新形态

从人类文明演进史的视角看,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与新文明发展道路凝聚、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中华民族所开启的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型代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中华传统文明努力实现“双创”发展,逐渐形成了由中华民族主导的现代新文明。而这一现代文明又带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双创”活力,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最终呈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后,中国人民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勇迈进,以自身力量贡献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不同文明的发展道路决定了不同的人类文明样态。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外播特性不同,中华文明的特征之一是以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为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了“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天下为公”。[15]几千年来,中华各族人民在接触中深刻意识到和平交往的宝贵,使得和平观念深深地熔铸在民族基因里。中国古代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16]。600多年前,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等,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反而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历史的发展经验表明,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而穷兵黩武与霸权主义必然导致国家衰败。

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是中华文明另一个显著特征。中华文明经历了从春秋时期的服饰改革到北魏时期的多元文化政策,从盛唐的礼乐互动到宋代的胡辞汉歌,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现代性思想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其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再造和新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明有更多的机会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兼收并蓄中焕发出新的魅力和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发表了“全球发展倡议”[17],为解决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平性、连续性、创新性等特征,表明中华民族愿意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8]。人类文明新形态传承、发扬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既有利于中华文化在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也有利于丰富世界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中华文明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积极成分,不断焕发其蓬勃的生命力。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取向,决定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内涵,建构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要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许多思想和理念,如天下大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和而不同、为政以德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资源,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各民族优秀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归宿。中华文明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和推进方式,还赋予了中华儿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自信。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使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了强大底气和坚定自信。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视野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新的内涵。

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融入了“多元包容”“和谐共生”“多元一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全面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具有总体性、协调性的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现代文明形态。而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基础因素,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的产物。从中华传统文明的民本思想到中华现代文明的以人为本,从传统文明的“世界大同”到现代文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传统社会的顺应自然到现代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表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次创新。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突显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的文明形态,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互动、互惠共生的关系样态。人类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形态同源共流、本质一致。社会主义文明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目标,为新的文明形态开辟了空间。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造的现代文明不仅是世界社会主义文明的新样态,也是全世界人类文明演进的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人为本、和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也将人类文明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并非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的,始终走在建设的道路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加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传出国门、为发展中国家所普遍认可,人类文明新形态将融合更多的人类文明形态并将这些人类文明形态不断地推向更高层次。

总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具有示范性、可持续性、和平包容性的发展道路,也为国际社会发展中的危机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实践经验,为解决当前的世界社会危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普遍性的示范意义,必将引领人类文明走向新的发展形态。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逻辑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逻辑的多维辩证统一,为实现现代化的中国道路、现代文明的中华民族模式和人类的新文明形态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历史底蕴,丰富了现代化的多元发展模式和多民族历史内涵。从现实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人民将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推动了现代文明的中华民族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突出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典型特征,实现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多维文明体系的有机结合。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把握好历史规律与创新发展的统一。既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抓住中华文明的根脉,坚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与时代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与中国理论,也要坚持和平包容、对话开放的宽广胸怀和创造、创新的时代精神,将现代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文明的中国化。总之,若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就必须要把守正与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以中华文脉为基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以中国国情为导向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发展中识变应变求变,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进一步开创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猜你喜欢
新形态现代文明中华文明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新形态西装
激活时装新形态
“走转改”活动在塑造新闻宣传新形态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