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历史发展

2024-01-06 00:11钱益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方法论

钱益

【摘 要】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在日常生活中被引用已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但是,提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众的理解仍然多停留于表象。专业领域进行过全面深入的理论阐述和剖析,但在历史发展中的应用却没有详细提及,因此本文通过对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入手阐述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9—028—03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理论研究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从事物的关系出发去研究事物的发展,提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正因如此,马克思在《资本论》通过研究逻辑起点商品交换这一现象,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继而叙述这个社会和这些矛盾的运动变化发展。[1]对于社会主义革命会在一国或是多国开始;是从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或是从帝国主义力量薄弱的国家;亦或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取得成功则需要根据不同国家所面临的具体国情来决定。

社会变革如此,社会的进步发展也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时至今日,对于矛盾的普遍性,无论是大众化的解释还是专业课堂上的阐述,都很容易被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研究也广泛展开,理论阐述相关的文章研究有李沐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实践哲学阐释》,李向阳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内涵及现实价值》,陈琳的《准确把握“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区别与联系》等。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研究,还有利用科学的方法论进行的其他跨学科专业的研究:如高保国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程晓明《医保机制“并轨”“整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陈玉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谈英语教学法的使用》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的普及,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中国化的发展。但理论在传播学习中也会存在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

如“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2]对于矛盾特殊性的掌握,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做出了详细专业的阐述。但涉及讨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反而导致了使用时的错误或粗浅的“拿来主义”。这种情况反而会使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丧失其科学的、辩证的理论品格。1986年,武汉大学学报上林先发老师的《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意识到一个问题:人们接受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习以为常的提法,却没有深究何为具体分析,何为具体问题。虽然文章发表至今已36年,但反观这个时间段的部分文章,仍存一个主要问题:集中在非专业的理论文章中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只保留文字层面的理解。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在社会革命中的灵活运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方法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區分事物,认识事物的客观情况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起就有着自身理论鲜明的特色。从现实生活指导工人运动,到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共产主义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色: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共产主义理论的阐述中针对每一个国家的不同情况和不同时间阶段的社会发展变化都在《宣言》中提出了相对应的分析。因此,《共产党宣言》出版了七篇序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便对所涉及原理的实际运用提到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后,俄文版的序言针对俄国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历史可能性:“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更是贯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方法论原理。

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不仅带领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胜利,还通过计划经济体制、新经济机制解决了俄国实际问题。

在实践和理论发展中同样贯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列宁通过文字表述,也明确了这一重要原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如:“卢·乔的文章左得很,糟得很。文章中的马克思主义纯粹是口头上的;“防御”策略和“进攻”策略的区分是臆想出来的;对十分明确的历史情况缺乏具体分析;没有注意到最本质的东西(即必须夺取和学会夺取资产阶级借以影响群众的一切工作部门和机关等 等)。库·贝同志在第14期(1920年4月 17日)《德国发生的事件》一文中批评了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20年3月21日的声明,我在上面提到的那本小册子中也批评过这个声明。但是我们两人的批评性质根本不同。库·贝同志是援引马克思的话来进行批评的,但是这些话所指的情况跟目前的情况不同,他全盘否定了 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策略,完全忽略了最主要的东西。他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核心: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3]

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同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别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中国具体国情为根本,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制定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战术等,在对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形成了中国具体国情和马克思主义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

在《矛盾论》中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中他就提过“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机制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这一表述,同样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的运用。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出现的具体问题。要求大家思考问题“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理的实际运用中,将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指导党的工作方面,2015年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利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提出了在工作中要遵守的时度效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进行交换比较反复,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深入研究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时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将其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在党的百年历史中一以贯之。

在社会科学建设建议方面,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提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在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中面对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时,从2017年10月18日,提出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这一重要宣示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新的时代,新的问题,新的变化,新的思路,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正确应对各种矛盾。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谋划了“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党中央提出的“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危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都是针对中国现阶段的具体问题提出的针对性解决措施。

以上,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国家的发展路径,展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力。同时,也是在灵活利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中指导实践的现实结果。

四、结语

从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运用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这一鲜明特征。2022年7月26日至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学习中提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就是在“具体”问题中利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体现。“理论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运用在多变的世界形势下仍然具有时代性,因此我们在梳理理论的历史发展同时,对探讨新时代面对的新的问题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A].列宁全集(第1版: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毛泽东.矛盾论[A].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列宁.列宁全集:第39卷(共產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周昭成.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N].求是网,2022—07—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宿州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大学生自我实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1yzd16)。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方法论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抓改革落实,习近平的十大方法论
我国性别平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考察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