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视剧《梦华录》看宋代饮食文化

2024-01-06 12:43张博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北宋文化

张博

【摘 要】宋代城市商业经济繁荣,而民以食为天,饮食业更是发展迅速,不但有酒楼和茶店等,也出现极为兴盛的夜市,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视剧《梦华录》中饮食行业的繁荣,不仅为宋代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还提升了传统餐饮的品质和水平。饮食业作为当时最为繁荣的行业之一,无论是其种类,还是其分布格局,或是其经营特色,都有其独特之处。宋代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北宋;饮食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9—101—03

引言

影视剧《梦华录》全面展示了北宋时期京城饮食文化,凸显了餐饮行业的重要性。饮食文化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部影视剧尤其对北宋时期的京城饮食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让观众们眼界大开。影视剧中对餐饮行业的描绘令人赞叹不已。餐饮行业作为一项繁荣的产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无论是高档的酒楼还是街头的小摊,每一个经营者都致力于为顾客提供美味可口的食物。这种对餐饮行业的关注和创新,使得京城的饮食文化充满活力和魅力。

一、通过《梦华录》饮食种类看宋代饮食文化

根据影视剧《梦华录》的记载,宋代东京就有72座著名酒楼。这显示了当时人们对饮食文化的重视和对美食的需求。酒楼不仅提供美味佳肴,还成为人们社交、娱乐和交流的场所。当时的酒楼经营的菜肴珍羞达数百种之多。这说明宋代的厨师们在食材选择、烹调方法和菜品创新方面非常有创意和技艺。人们可以尝到各种鲜美的菜肴,从海鲜到山珍,从素菜到荤菜,应有尽有。宋代的厨师们掌握了多种烹调技法,据记载有炸、偲、炒、爆、炖、煮、蜜、冻等30多种。这些烹调技法的运用使得食材的口感、味道和色彩更加丰富多样。炸、炒、爆等烹调技法可以突出食材的鲜香和口感,炖、煮、蜜等烹调技法则能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梦华录》中提到的宋代饮食文化的丰富和创新,可以说将中原饮食文化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水平。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在烹调技法、菜肴创新和食材利用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通过东京的酒楼数量和菜肴种类的繁多,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们对美食的追求[1]。

在宋代,面食的种类繁多,有包子、馒头、饺子、面条等。每一种面食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包子馅料丰富多样,有肉馅、素馅和豆沙馅等多种选择,形状可爱,口感丰满。馒头松软可口,可以搭配各种菜肴一同享用。饺子包裹着鲜美的馅料,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口感受到人们的喜爱。面条的制作更是讲究手艺和工序,有刀削面、拉面、挂面等多种变化。宋代的面食不仅是人们的主食,也是社交和家庭团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聚集在一起品尝美味的面食,共享家庭的温暖和团结。面食的丰富多样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展示了宋代饮食文化的繁荣和创新。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也展现了宋代人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重视。面食作为宋代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至今仍然在中国的餐桌上承载着人们对美味的向往和传统的味道。

在宋代的饮食文化中,羊肉食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开封城,羊肉是肉食消费中的畅销品,而且在宫廷中尤为受欢迎。羊肉以其鲜美的口感和营养丰富的特点而备受追捧。在宋代,人们热衷于使用羊肉制作各种美味佳肴,从而丰富了饮食的选择。无论是炖羊肉、烤羊肉串还是羊肉汤,都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炖羊肉的制作工艺独特,将鲜嫩的羊肉与各种香料和配料搭配炖煮,使其肉质更加鲜美多汁。烤羊肉串则是将羊肉块穿在竹签上,经过火烤,烤至金黄色,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羊肉汤则是将鲜嫩的羊肉搭配蔬菜和调料煮制而成,汤汁浓郁,营养丰富。羊肉的畅销和广泛应用反映了宋代饮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人们对羊肉的喜爱不仅源于其美味,更体现了人们对高品质食材的追求。同时,羊肉也成为宋代宫廷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皇室的奢华和尊贵[2]。

宋代饮食文化不仅体现了汉族的饮食传统,也受到了少数民族饮食风味的影响,少数民族的饮食风味在宋代广泛流行。在宋代的饮食业种类中,少数民族饮食风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于宋代时期辖境广阔,涵盖了多个少数民族地区,与各个少数民族的交流和交融使得少数民族的饮食特色得以传播和流行。这种少数民族饮食风味的流行,既是宋代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融合,也反映了宋代饮食文化的繁荣和开放性。通过吸纳和融合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宋代的饮食业种类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的口味需求。至今,这种少数民族饮食风味的影响仍然存在。在中国的餐饮业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影响的菜肴,让人们能够品尝到各种地域特色和风味独特的美食[3]。

根据影视剧《梦华录》中的描绘,宋代的饮食文化中果子的种类丰富多样,展现出丰盛的果品消费和创新的糕点制作。在《梦华录》中,可以看到宋代果子的丰富品种。各种水果如桃子、杏子、樱桃、柿子等都被用来制作果子,以丰富的颜色和诱人的香味吸引人们的食欲。这些水果可以直接食用,也常被加工成各種糕点,如水果糕、果酱糕等。宋代人还将一些干果、坚果和花果用于果子的制作。梅子、枣子、莲子等被用来制作蜜饯或糖脆果子,增加了果子的口感和风味。此外,坚果如核桃、杏仁等也常被用于果子的制作,为果子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香气。丰富多样的果子体现了宋代人对水果和甜点的喜爱,也反映了宋代饮食文化的繁荣和创新。通过果子的制作和品尝,人们可以品味到水果的清新和甜蜜,感受到美食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二、通过《梦华录》中饮食业的分布看宋代饮食文化

影视剧《梦华录》通过对饮食业的分布描绘,展示了宋代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和繁荣景象。该剧中呈现的饮食场景和酒楼数量等细节,让我们对宋代饮食业的分布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梦华录》中描绘了开封城作为当时的首都,饮食业的繁荣景象。开封城内的酒楼众多,据剧中记载,就有72座著名酒楼。这些酒楼以提供精美佳肴和独特菜肴而闻名,吸引了众多食客和宴会活动的举办。酒楼不仅是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场所,也是社交、商务交流和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影视剧《梦华录》中还描绘了宋代饮食业的规模和盛况。除了酒楼,剧中还展示了宋代饮食业的分布特点。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平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餐饮场所。剧中展示了各种餐馆、食摊和小吃店等,供应各种食物,从简单的面食到精致的菜肴,无所不包。这种多样化的餐饮选择反映了宋代人对食物的追求和对美食文化的重视。

三、通过《梦华录》中饮食业的经营特色看宋代饮食文化

宋代饮食文化在饮食业的经营特色方面呈现出多样性。从影视剧中可以看出,北宋京都的饮食业主要分为上层和下层,分别是固定的饮食店肆和半固定的饮食摊贩。不论是店肆还是摊贩,都注重经营方式,以吸引顾客并取得生存与发展。

宋代饮食店肆的经营特色主要体现在店内装潢和经营方式上。店肆注重打造精美的裝修,如酒楼内的“两廊皆小阁子”和各种精美的装饰物品。这样的设计不仅满足了顾客的视觉享受,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愉悦的用餐环境。店内的精心布置和精致装饰使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宫廷中,营造出一种高雅和舒适的氛围。店肆还通过提供特色食品来吸引顾客。这些特色食品通常具有口味独特和制作精良的特点,或是独具匠心的茶点和酒品。店肆经营者深知顾客对美食的追求,因此不断推陈出新,提供与众不同的菜肴和饮品。他们通过独特的配方、精细的制作工艺以及独特的食材组合,打造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让顾客流连忘返。店肆经营者常常根据市场需求和顾客口味的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保证生存与发展。他们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顾客的反馈,不断改进菜肴的口味和品质,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顾客的需求。他们可能会引入新的菜系或特色食品,或者推出节日限定的菜单,吸引更多的顾客。店肆经营者还善于运用营销手段,如打折促销、推出套餐等,吸引更多的顾客光顾[4]。

从影视剧《梦华录》中可以看出,宋代饮食摊贩的经营特色主要体现在经营对象和经营方式上。饮食摊贩以以下层百姓为经营对象,注重提供实惠、方便和美味的食品。摊贩们精心选择性价比较高的食材,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他们深知百姓对于经济实惠和美味的需求,因此不断努力提供物美价廉的食品,满足顾客的口腹之欲。宋代饮食文化在饮食业的经营特色方面呈现出多样性。无论是固定的饮食店肆还是半固定的饮食摊贩,都注重经营方式和经营对象。他们通过精心的装潢、提供特色食品以及灵活的经营方式,吸引顾客并取得生存与发展。这种注重经营特色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推动了宋代饮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饮食摊贩也注重经营方式。他们通过摊位的摆设和食品的包装来吸引顾客的眼球。摊贩可能会装饰摊位,使用漂亮的摊位装饰物,创造出一个吸引人的视觉环境。此外,他们还采用创意的包装方式,使食品在视觉上更加吸引人,增加销售的吸引力。摊贩们懂得通过精心的包装,将普通的食品变得与众不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除了食品本身,饮食摊贩也注重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他们常常与顾客聊天,了解他们的喜好和口味,以便提供更符合顾客需求的食品。他们了解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喜好,努力调整和改进食品的口味和品种,以迎合不同顾客的需求。这种互动和交流使顾客感受到摊贩的关怀和用心,增加了摊贩与顾客之间的亲近感。

四、结语

影视剧《梦华录》展示了宋代饮食文化中浮华与细腻的一面。浮华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失去了质朴与粗犷的特点,而变得更加细腻丰富,更加有品位。餐饮业的兴旺不仅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活跃,还将传统的餐饮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代的进步与兴盛使得餐饮业充满了活力,为后人的餐饮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影视剧《梦华录》通过对北宋时期京城饮食文化的全面展示,突出了餐饮行业的重要性。这部影视剧为观众们展示了北宋时期饮食文化的繁荣与魅力,让人们对餐饮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吴道灵,陈红艳.宋代时令饮食文化与艺术绘本设计的融合探究[J].艺术科技,2022(35).

[2]李佳宁,孙鸣晨.宋代素食风尚究因[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8).

[3]朱舒扬.世俗化:宋代传奇的饮食书写[J].郑州师范教育,2021(1).

[4]吴洋洋.花馔与宋代文人的尚“清”趣味[J].学术交流,2018(7).

猜你喜欢
北宋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苏轼《李白仙诗卷》风格探析
从服饰表现的视角再议《韩熙载夜宴图》的成画年代
隋唐至北宋时期河洛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
北宋院体花鸟画的革新和演变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