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的造型艺术与象征表意

2024-01-06 15:36郭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

【摘 要】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作为古代艺术品,具有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象征表意,反映了游牧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本文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的造型艺术特点、象征表意分析以及对不同游牧民族墓葬壁画的比较研究进行了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传承和交流。

【关键词】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造型艺术;象征表意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9—185—03

引言

北方游牧民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墓葬壁画作为游牧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了解游牧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壁画的造型艺术特点

(一)色彩运用

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的色彩运用是其独特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色彩方面,墓葬壁画通常以鲜艳、明亮、对比强烈的颜色为主,常用的颜色有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以及它们的混合色和变化色。

在色彩运用方面,壁画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通常以单一的颜色进行填充。例如,人物的肤色通常为黄色或浅红色,而动物的皮毛颜色则会根据其种类和表现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装饰图案和背景中则会出现较为丰富和复杂的色彩运用。这些图案常常采用多色相间的条纹、点状、菱形等形式来表现。

另外,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的色彩运用也会随着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而产生变化。例如,东汉时期的北方墓葬壁画中,色彩运用以明快的红色和黄色为主,表现出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视觉效果。而隋唐时期的北方墓葬壁画中,则多采用深沉、高雅的色彩,表现出一种神秘、庄严的气氛。

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畫的色彩运用具有鲜明、直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游牧民族的文化内涵。这些色彩运用的特点和变化也体现出游牧民族墓葬壁画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审美情趣。

(二)人物与动物形象

在人物形象方面,墓葬壁画中通常会出现骑马、打猎、舞蹈、战争场景等生动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表现形式通常采用立体感强、形态明显、动感十足的方式进行表现,呈现出一种力量、神秘、威严的气息。人物的服饰、装饰和造型等方面也会根据其社会地位、性别、年龄和职业等不同因素而有所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特点和文化传统[1]。

在动物形象方面,墓葬壁画中的动物形象通常表现出一种野性、生命力和神秘感。例如,鹰、狼等动物常常出现在壁画中,这些动物形象通常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人物和动物形象的表现方式方面,墓葬壁画通常会采用透视、层次和对比等手法来营造空间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一些壁画也会采用一些特殊的构图方式,例如对称、单一中心、多中心和穿插等方式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识,反映出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象征意义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内涵。这些形象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也是游牧民族墓葬壁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装饰图案

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中的装饰图案是其独特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图案通常呈现出一种流线型、几何形和抽象形式,以直线、曲线、圆形和三角形等形式为主。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植物、花卉和纹饰等形象。

在装饰图案方面,墓葬壁画中的图案通常表现出一种简单、明快和直观的特点,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气息。这些图案常常用于衬托人物和动物形象,或者作为背景的装饰,营造出一种神秘、优美的艺术效果。

在装饰图案的设计和表现方面,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也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时期的特点。例如,东汉时期的北方墓葬壁画中,装饰图案的形式多采用几何纹样,具有鲜明的线性美和对比感。而隋唐时期的北方墓葬壁画中,则多采用精致的花卉和草图案,具有一种高雅、优美的艺术气息。

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中的装饰图案是其独特的造型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传达出游牧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思想内涵。这些图案的形式和文化内涵也是对游牧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的体现。

二、象征表意分析

(一)动植物图案的象征意义

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中的动植物图案通常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些图案代表了游牧民族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精神和价值观念。

在动物方面,常见的动物形象有鹰、狼、骏马、犬等。这些动物在游牧民族文化中被视为神圣、高贵和勇敢的象征。例如,鹰常常被视为神鸟,代表着勇气、力量、精神和智慧。狮子也是游牧民族文化中常见的动物形象,代表着勇气和力量,常用于表现游牧民族的勇猛和威武[2]。狼则被视为智慧和勇气的象征,代表着游牧民族的勇敢、独立和智慧。

在植物方面,墓葬壁画中常见的植物图案有花卉、梅花、竹子等。这些植物被视为美好、高雅和文化的象征。例如,花卉在墓葬壁画中常用于表达游牧民族对生命和自然的崇敬和美好愿望。梅花则被视为坚强和不屈的象征,代表着游牧民族的精神品质和追求。竹子则被视为清雅和高尚的象征,代表着游牧民族追求高尚品质的精神追求。

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中的动植物图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出游牧民族对生命和自然的崇敬和追求,同时也代表了游牧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这些图案的出现不仅是艺术表现,也反映了游牧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生活场景的象征意义

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中的生活场景通常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些场景代表了游牧民族文化中的一些重要精神和价值观念。

墓葬壁画中经常出现的狩猎场景,通常被视为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这些场景经常出现在墓葬壁画中,反映了游牧民族文化中狩猎活动的重要性和对自然的依赖。在这些场景中,游牧民族通常会骑着骏马,手持箭矢或长枪,穿越草原,追逐猎物。这些场景通过狩猎活动展现了游牧民族的勇气和力量,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崇敬和依赖。

出现在墓葬壁画中的舞蹈和音乐场景,则通常被视为幸福和祥和的象征。这些场景反映了游牧民族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的重要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些场景中,游牧民族通常会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跳起欢快的舞蹈,配合着优美的音乐。这些场景通过舞蹈和音乐的表现,展现了游牧民族的幸福和祥和,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出现在墓葬壁画中的战争场景,则通常被视为游牧民族的勇气和智慧的象征。这些场景反映了游牧民族文化中战争的重要性和对保卫家园的责任。在这些场景中,游牧民族通常会手持长枪和盾牌,骑着骏马,穿越草原,与敌人激战。这些场景通过战争的表现,展现了游牧民族的勇气和智慧,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由和家园的珍视和保卫[3]。

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中的生活场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游牧民族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观念。这些场景的出现不仅是艺术表现,也反映了游牧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些场景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游牧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三、不同游牧民族墓葬壁画的比较研究

(一)壁画风格与技法的差异

北方游牧民族墓葬壁画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风格和技法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墓葬壁画的线条、形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

在线条方面,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东胡的墓葬壁画通常采用圆润、细腻的线条,墓葬壁画的线条流畅,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形象传神。而鲜卑的墓葬壁画则多采用钩玉式线条,表现出锐利和短促的线条特点,突显出人物的动态和力量感。突厥和契丹的墓葬壁画则更加注重线条的變化和多样性,通过线条的运用表现出墓葬壁画的华丽和富有装饰性。

在形象方面,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也存在差异。例如,东胡的墓葬壁画多以人物为主,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具有纪实性和真实性,能够体现出游牧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特征。鲜卑的墓葬壁画则主要以动物为主,其动物形象具有神秘、剽悍的特点,反映出鲜卑民族对神秘力量的审美追求。突厥和契丹的墓葬壁画则多以骑马、打猎等场景为主,同时也表现出草原上弱肉强食的生动画面和部落间征战的文化寓意。

在色彩方面,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也存在差异。例如,东胡的墓葬壁画多使用红、黑、白等简单的颜色,突出了线条和形状的表现,呈现出简约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鲜卑的墓葬壁画则多使用蓝、白、绿等颜色,表现出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追求和崇敬。突厥和契丹的墓葬壁画则多使用红、黄、蓝、绿等鲜明对比的颜色,表现出他们对豪华和华丽的追求和表现。

不同游牧民族墓葬壁画的风格和技法差异,反映了不同游牧民族在艺术审美、文化传承和历史演变等方面的差异和多样性。同时,这些差异和多样性也反映了游牧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开放性,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二)象征表意与文化传承的共性与个性

尽管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象征表意和文化传承方面,它们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和个性。

在共性方面,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中都出现了动植物图案、生活场景、图腾和符号等,这些图案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传承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例如,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中都出现了马、鹿、牛等动物图案,这些动物不仅代表着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象征着祖先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崇敬[4]。此外,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中也都出现了家族和部落的标志、图腾和符号等,这些图案既反映了游牧民族的部族机制和家族观念,又代表了游牧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在个性方面,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也表现出了一些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例如,东胡的墓葬壁画中常常出现较为真实和细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塑造反映出东胡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鲜卑的墓葬壁画中则经常出现具有神秘而生动的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形象反映了鲜卑民族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特征;突厥和契丹的墓葬壁画则注重色彩和装饰性的表现,这种风格反映了突厥和契丹民族对豪华和华丽的追求和表现。

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在象征表意和文化传承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和个性,既表现出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独特价值。这些共性和个性的表现,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思路。

四、结语

游牧民族墓葬壁画是研究游牧民族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在造型艺术和象征表意方面都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壁画中的线条、色彩、人物和动物形象、装饰图案等方面,反映了不同游牧民族在艺术审美、文化传承和历史演变等方面的差异和多样性。同时,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中也出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特点,例如动植物图案、生活场景、图腾和符号等,既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精神追求,又代表了游牧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因此,通过对不同游牧民族的墓葬壁画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传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石惠杰,艾妮莎.北方游牧民族古代壁画及其发展现状[J].艺术家,2022(4).

[2]高嘉,冬冬.北方古代鲜卑游牧民族墓葬壁画装饰艺术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7).

[3]包江宁.从墓葬壁画艺术看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1).

[4]徐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作者简介:郭婷,硕士研究生,银川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民间美术。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
“劲松壶”的造型艺术及文化内涵
“竹韵提梁”的造型艺术和文化内涵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劲拔刚健的自然风范——浅谈“松桩壶”的造型艺术特征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植物造型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要重视造型艺术和包装设计
汉族民间围腰荷包的造型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