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文物保管工作

2024-01-06 18:06李静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博物馆

李静

【摘 要】文物承载了历史的记忆,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是博物馆开展一切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因文物而存在,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资源,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博物馆文物保管工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管;文物资源

【中图分类号】G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9—256—03

一、文物保管工作的重要性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发展进程,是公众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而文物又是博物馆开展相关工作的物质基础,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作为见证历史的物证,具有不可再生性,凝结着一个时代意识形态的反映,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历史所赋予文物的物质属性,使得文物肩负起教育的责任,承担起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使命。文物是博物馆做研究,做宣传活动的必须前提,也是保证博物馆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文物汇聚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反映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它所反映出来的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是无法被取代的。博物馆的使命就是通过让观众参观展览,了解它的内在价值,提高审美素养汲取知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传播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保管部负责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为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保证。首先在征集文物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馆藏文物的多寡决定了博物馆的发展,所以征集文物是一大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征集文物,不仅要挈合本馆地性质和要达到地文物征集标准,还要了解馆内的藏品,针对性的,明确的开展文物征集工作,使得藏品成系统成系列,更好的开展研究使用。其次保管工作为陈列展览提供了基本条件,文物是展览的基本要素,展览离不开文物。陈列中各种声光电的应用,各种科技设施的使用在陈列中都是起了一个辅助作用,观众只有参观了具备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物,才能提升对美的鉴赏力、感触历史。

二、博物馆文物保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要完善文物管理制度

文物是人類的宝贵文化财富,收藏保护是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只有坚实的库房和文物管理人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严密完善的文物保管制度,而且要保证文物管理制度的施行。现在有些博物馆文物保管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文物保管人员缺少了文物保管制度对于工作的规范和遵循,只有保证了规章制度的完善,才能确保在工作中文物的安全。有的博物馆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落实不到位.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文物保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待于提高

文物保管员是文物保管工作的主体,保管员的专业能力水平,会影响到文物保管水平,但是,很多的博物馆对文物收藏保管工作不重视,缺少对保管人员的业务培训,领导对保管工作缺乏认同,也造成了文物保管队伍专业落后。

(三)博物馆文物保管硬件设施落后

目前,一些博物馆受到条件的限制,在文物藏品管理方面存在文物藏品保管硬件设施不完善,文物库房紧缺,导致藏品堆积摆放,满足不了文物科学合理的保管。另外有些库房建在顶层,库房内的温湿度和光照控制不好,这些都会给文物藏品造成一定的损害。

(四)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助推了我国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在不断地创新升级中,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之中,使得现代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方面具备了技术上的支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博物馆的建设要将这些新技术充分应用到文物保护和管理中,建立科学高效的文物保护与管理模式,利用技术的力量作为提升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助推器,不断优化新技术所带来的博物馆管理效能的提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现代技术的利用工作于此尚有距离,还需完善提升。

三、改进措施

(一)健全博物馆文物保管制度

(1)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文物保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健全规章制度,可以馆际间学习,探讨,根据工作性质,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工作规范等相关的文物保管制度,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也可纳入学习范围,使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制定的规章制度,只有经得起工作实践的检验,才是最适合的。

(2)对于保管制度的落实,还应该考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大力度监督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保管制度落实到位,目前,很多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制度的创新化应用,将文物保管的路径以及内容,实现网络化和实体化的双重监督,提高了博物馆文物保管制度的实施和应用。

(二)从思想上认识到文物保管保管的重要性

(1)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藏品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发展,是博物馆存在的基础,对博物馆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认识到没有藏品就没有博物馆,博物馆因藏品而存在.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藏品对于博物馆的重要性。

(2)文物保管工作可以为博物馆的文物提供科学有效的存储环境,提供安全的保管空间,立足于先进的服务理念在观众参观学习时提供了有效保障。

(3)文物保管工作可以根植于我国的深厚文化氛围之中,从公众需求出发,切实落实为公众服务的理念,通过深入挖掘文物中包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营造出厚重的历史感。从更深层次上赋予文物新的内涵,通过文物的展示,使公众在欣赏文物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接受文化的陶冶,感受文化的力量,形成外在的、物化的文化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三)提高文物保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物保管人员专业素养的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由保管人员完成,保管人员工作能力会影响工作的完成情况,文物保护工作的管理人员,是提升和强化文物管理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文物保管人员,需要在长期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掌握新时代文物保护手段,通过在实践中的运用,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博物馆要把保管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尽快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为保管人员创造学习的机会,并且抓住一切提高工作技能的机会。要加强在职文物保管人员专业的培养,博物馆文物保管人员可以经常参加保管专业培训,学到新技能,掌握新方法,还可以邀请行业内文物保管专家开展研讨会和座谈会,可以对于文物的来源,意义以及保管问题进行讲解,激励文物保管人员增强文物保管意识,促进文物保管水平提升.还可对外引进专业人才,提升保管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使藏品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之路。

博物馆藏品库房保管员对藏品的保护管理是保管部的基础工作,包括了对藏品接收,排架,编制库藏卡,保护,保养,研究,整理,提供使用,使文物得到最好的保护,避免文物受到外力损害。在工作中做到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查用方便。保管员有着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要按照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去完成藏品的管理工作.保管部的日常工作是繁琐的大量的。所以保管员就需要对工作有热情、有温度、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完成本职工作。.要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才能为博物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改进博物馆文物保管设施

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文物藏品,文物是博物馆存在的根本,文物只有保管好,博物馆的意义才能得以实现。对于博物馆在文物藏品管理方面存在保管硬件设施不完善的情况,博物馆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现有的保管设施加以完善,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物藏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确保文物得到妥善保管,不断提高博物馆文物藏品保管水平。文物库房选址可以借鉴别馆经验,把文物库房建在地下,达到避光密封,防止光照对文物造成的损害。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挈合时代的发展,着力提升文物保管设施。博物馆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充分发挥高科技的作用,合理规划控制文物的保存环境,博物馆可以使用恒温恒湿系统,实时监测文物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改善文物保存环境,给文物提供适宜的环境,以确保文物的得到永久保存。

科学技术的普及,也给文物安全上了一道保险。博物馆可以利用现代化设备以及新技术的支持,建立对于突发险情的预警机制以及排除機制,及时发现影响安全的因素,并且可以及时处理突发险情对文物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力保证文物的安全,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文物可能会受到的损害。从而最终实现对于文物保管环境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预防和控制。

(五)做好藏品的日常养护

藏品日常养护是库房保管的经常性工作,保管员在库房中工作的时候,要严密监控库内文物的实时状态,细心观察藏品的微妙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对于受损的藏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文物造成的伤害,对于损害比较严重的藏品要及时提交给文物修复部门采取保护性修复,防止文物发生不可逆转的伤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防虫害也是库房安全管理重要的一环,新入馆的藏品先消毒,才能入库。库内藏品发现虫害时,在不影响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消杀工作,减少虫害对文物造成的损伤。在开展文物虫害防治问题时,需要进行定期的防虫处理,保障文物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六)构建数字化文物保护与管理系统,助力文物保护

(1)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数字技术逐渐引进博物馆,成为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为博物馆开创文物保护措施提供了新方向。在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引进数字化技术,建立文物数字化保护与管理系统,可以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促进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高效运行,数字化技术与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文物数字化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展开推进,可以为观众提供多维立体的观感,达到以文物为载体,实现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播,文化的共享。

(2)依托先进技术的支撑,从而起到提高博物馆文物保护水平和效果。在实践中博物馆可以利用环境监测技术,数字传感技术,远红外线应用技术,达到实现对文物保管环境全天候监控,及时了解文物的特性,掌握文物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

四、结语

文物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产,是重要的精神文明财富。藏品是博物馆开展各类业务活动的重要前提,没有藏品就失去了博物馆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要认识到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所以博物馆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必须要加强对各类文物的全面管理和有效保护,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着手积极解决问题,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制度,提高文物的保护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博物馆事业繁荣发展。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参考文献:

[1]王晶萍.简析强化县级博物馆保管工作的途径——以靖远县博物馆为例[J].丝绸之路,2017(12).

[2]孙良凤.初探县级博物馆文物保管中的问题与思考——以含山县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6).

[3]汪全武.浅谈博物馆藏品管理和保护[J].艺术评鉴,2017(13).

[4]刘海波.浅论地市级文物单位文物保管和陈列中的保护方法[J].黑河学刊,2018(3).

[5]郑萍.博物馆藏品保管员职业规范的重要性[J].都会遗踪,2016(3).

[6]丁步平.陶瓷器藏品的保存与保管[J].上海文博论坛,2014(2).

[7]王静.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及策略[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7).

[8]王鑫.漫谈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发展态势[J].收藏与投资,2022(8).

[9]刘建波.新时代革命纪念馆文物保管工作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8).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去博物馆shopping
博物馆里的“潮应用”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之城』如何建?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流淌在水上的博物馆
去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