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数据库的川乌文献计量分析

2024-01-11 05:28赵春会熊厚溪王景舟张耀丹
黑龙江科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川乌总数发文

赵春会,熊厚溪,丁 铃,王景舟,张耀丹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毕节 551700)

川乌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气微,味辛,麻舌[1]。目前,关于川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川乌品质、川乌炮制、川乌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川乌毒理学、川乌的鉴别、川乌配伍与配方、川乌的抗肿瘤作用、川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临床应用上及栽培[2-9]等领域。从整体研究方向、涵盖范围来看,萧文科研究了2010—2021年川乌在学者、机构、研究方向等方面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8]。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检索起止时间为1915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检索有关川乌的文献(含出版著作、论文集、学术论文、文献综述、成果及研究简报等),探讨学者对川乌的关注度及其研究领域,为川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共检索出相关文献3720篇,采用文献计量学及Excel进行统计分析。

1 发文基本情况

1.1 发文的来源分布

本研究的样本文献中,有3109篇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占文献总量的83.58%。有59篇来源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占文献总量的1.58%。有222篇来源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占文献总量的5.97%。有155篇来源于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占文献总量的4.16%。有17篇来源于国际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占文献总量的0.46%。有19篇来源于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占文献总量的0.51%。有113篇来源于中国特色期刊数据库,占文献总量的3.04%。1篇来源于中国学术辑刊,占搜索文献总数的0.03%等等。关于川乌的文献在不同数据库中的分布不均衡,主要来源于4个(发表文献数>100)不同的数据库,说明有关川乌的研究受到多方关注。

1.2 不同年份发文量

如图1所示,1915—1953年没有川乌研究相关文献,文献计量从1954年开始,至2013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至2022年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1年与2013年发文量接近,分别为152篇、150篇。2011年发文量最多,2007年和2009年是发文量的第二小高峰。2007—2013年是发文较频繁的时间区间,且出现隔年增加或减少的特点,出现这种间隔式发文量的原因有两点:①重点研究川乌的机构和实验室等在持续开展研究。②分散研究川乌的机构和实验室发文量稳定。关于川乌的研究深度及广度主要受发文量排名靠前的机构和实验室影响。

图1 基于CNKI数据库的川乌研究文献的发文情况Fig.1 Publication status of research literature on Sichuan Radix aconitum based on CNKI database

1.3 不同学科类别发文量

知网统计了20个学科的发文量,共3828篇(有交叉学科)。经学科分类检索,其中1649篇属于中药学学科,占发文总量的43.08%;1260篇属于中医学学科,占发文总量的32.92%;199篇属于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学科,占发文总量的5.20%;132篇为畜牧与动物医学学科,占所有发文量的3.45%;102篇属于农作物学科,占发文总量的2.66%;84篇属于药学学科,占发文总量的2.19%;59篇属于有机化工学科,占发文总量的1.54%;化学学科、外科学学科各发文41篇,共占发文总量的2.14%;40篇属于植物保护学科,占发文总量的1.04%;39篇属于生物学学科,占发文总量的1.02%;37篇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学科,占发文总量的0.97%;24篇属于园艺学科,占发文总量的0.63%;21篇属于中西医结合学科,占发文总量的0.55%;20篇属于农业经济学科,占发文总量的0.52%;临床医学学科与急救医学学科均发文18篇,共占发文总量的0.94%;16篇属于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学科,占发文总量的0.42%;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肿瘤学学科各发文14篇,共占发文总量的0.73%。

此外,发文作者所属的学科分布不均,其中以中药学学科与中医学学科为主,说明川乌研究人员多与中药学、中医学专业相关,跨学科研究的比例较小。总体来看,川乌研究者具有学科分布集中、跨学科范围小、涉及专业交叉等特点,原因可能在于:①以川乌为研究对象的中药学、中医学的课题较为突出。②专业研究川乌的学者缺乏延展继承性,多数学者将关注度放在了中药学、中医学学科上,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急救医学学科、农业经济学科等对川乌的关注度不够。

1.4 不同研究机构的发文量

知网统计了发文量排名前20位机构的发文量,共685篇,其中发文超过100篇的研究机构只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70~100篇的研究机构仅有成都中医药大学,发文60~69篇的研究机构仅有山东中医药大学,发文50~59篇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所研究机构,剩余15个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均小于30篇。发文机构以中医药类大学为主,还包括四川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西南科技大学等综合院校,乐山师范学院等师范类院校,也有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各类研究所,说明川乌广泛研究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川乌研究具有重要学术及应用价值,但发文机构分布并不均衡,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属于绝对领先。研究机构分布广泛说明川乌研究受到了多方关注,但研究川乌栽培的文献较少,在川乌研究领域还有大量未知的调控响应机制与影响等待学者去研究发现,需要各地区机构加大研究力度,提高重视,实现地区、院校、研究所、推广站等协同研究,使该领域科研前景更广阔。

2 文献的主题与层次

2.1 文献的主题分析

知网统计了川乌研究排名前17的主题,共982篇。关于川乌的文献中,属于制川乌主题的有119篇,占主题总数的12.11%;属于十八反主题的有75篇,占主题总数的7.64%;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主题的文献有71篇,占主题总数的7.23%;属于生物碱主题的有69篇,占主题总数的7.03%;属于乌头汤主题的有67篇,占主题总数的6.82%;属于坐骨神经痛主题的有66篇,占主题总数的6.72%;属于生川乌主题的有59篇,占主题总数的6.00%;属于临床观察主题的有54篇,占主题总数的5.50%;属于乌头碱主题的有52篇,占主题总数的5.30%;属于椎间盘突出症主题的有42篇,占主题总数的4.28%;属于乌头碱中毒主题的有41篇,占主题总数的4.18%;属于“十八反”主题的有37篇,占主题总数的3.77%;属于心律失常主题的有35篇,占主题总数的3.56%;属于中药治疗主题的有34篇,占主题总数的3.46%;属于用药规律及乌头类中药主题的均为33篇,共占主题总数的6.72%;属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肩周炎主题的均为32篇,共占主题总数的6.52%;属于骨性关节炎主题的有31篇,占主题总数的3.16%。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可划作一个主题,共103篇,共占主题总数的10.49%;十八反及“十八反”也可划作一个主题,共112篇,占主题总数的11.41%,故发文量较多的前3个主题应是制川乌、十八反及“十八反”、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说明与川乌相关的这三个领域受到了学者更多的关注。

2.2 文献的层次分析

知网统计了424篇文献,对其进行研究层次的分类,共分为13个类别、4个研究层次。如图2所示,其中应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业务研究划分为一类,共计152篇,发文量占所有类别的36.32%;技术研究、技术研究-临床医学试验研究、技术研究-临床研究划分为一类,共计172篇,发文量占所有类别的40.56%;技术开发、开发研究-行业研究、开发研究-管理研究划分一类,共计49篇,发文量占所有类别的11.56%;工程研究、实用工程技术、工程与项目管理划分为一类,共计49篇,发文量占所有类别的11.56%。技术研究、技术研究-临床医学试验研究、技术研究-临床研究等有关技术实操类的文献居多,其次是应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业务研究等基础应用研究类文献,说明对川乌的研究主要倾向于技术、基础与应用三个层次,其次是对在技术、基础与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开发的研究。

图2 文献研究的层次分布Fig.2 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research

2.3 文献的基金分布

知网对420篇相关文献进行了所属基金分类,共分为19个不同的基金项目,如表1所示,隶属国家级的基金和计划的共有5个,发文量排名较高的前4个基金均为国家级基金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下发文量最高,为184篇,占所统计文献的43.81%,也是所有基金项目中唯一发文量超过100篇的,其余所属基金项目发文均小于90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发表文献88篇,占所统计文献的20.9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发文21篇,占所统计文献的5.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文16篇,占所统计文献的3.81%;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发文8篇,占所统计文献的1.91%;中央级科研院所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1个,发文5篇,占所统计文献的1.19%;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发文9篇,占所统计文献的2.14%;隶属高校的基金和计划2个,分别是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发文5篇。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发文4篇,各占所统计文献的1.19%、0.95%;其余10项均为地方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等,发表文献数排名前十位中,地方基金或项目等占了50%。主要资金来源呈金字塔型,其中国家基金项目发表的文献较多,地方科学基金及科技计划项目更多,覆盖面更广,呈现国家带头,地方响应的趋势,说明川乌的研究受到了国家及地方的支持和重视,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的可行性进一步提升。

表1 发文的基金分布Tab.1 Fund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 research n=420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川乌研究的相关文献在不同数据库上分布不平衡,发文量呈隔年增加或减少的特点。学者对川乌研究的关注度呈阶段性变化,并将关注度更多放在了中药学、中医学学科上。川乌研究者分布较为集中,涉及专业交叉,但跨学科范围小,研究深度与广度以发文量排名靠前的机构与实验室带动为主。发表文献的机构分布不均衡,目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领先。发文量较多的前3个主题为制川乌、十八反及“十八反”、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研究层次方面,整体循序渐进,对川乌研究及开发利用进行了客观合理的布局。从基金项目的划分看,川乌研究受到了国家及地方的支持和重视。

猜你喜欢
川乌总数发文
宁海“川乌”待君来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