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2024-01-11 05:56肖雅月
黑龙江科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

肖雅月

(江西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南昌 330013)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关注个人与环境互动、促进个人与社会适应、提升个人与社会福祉的应用性学科,为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视角。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技术,从个体、家庭、团体、社区和社会等多层次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质量,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对某普通本科院校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优化策略和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与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某普通本科院校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8份,问卷有效率占79%。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中性别及各专业人数所占比例Tab.1 Proportion of gender and major in the study subjects

2 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总体上,202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达86.8%,其中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占74.3%,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占12.5%,未就业的比例占13.2%。

2.1 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调查

图1结果显示,202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得分为3.5分(满分为5分),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状况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从总体情况看,大学毕业生对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与自己专业或能力相关的方面比较满意,表明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比较理性和实际,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市场需求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然而,大学毕业生对工作收入、工作前景等与自己发展或收益相关的方面不太满意,表明大学毕业生在工作报酬和发展机会上追求较高,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更多的回报和发展机会。此外,大学毕业生对工作地点、工作压力、工作时间等与自己生活或健康相关的方面不满意,表明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平衡上还有很多困扰,尚未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舒适的状态。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202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个人因素,如专业背景、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也有社会因素,如经济形势、市场需求、行业动态、政策支持等。因此,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需从多个层面进行努力和改进。

2.2 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调查

从图2来看,202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因素中的个人兴趣、专业背景等;社会因素中的社会需求、家庭因素等。总体而言,个人因素是202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占比66.1%,说明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比较主动,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喜好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工作。社会因素也是影响202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占比33.9%,说明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也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制约和他人意见的影响。

图2 2022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Fig.2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2022

从个人因素来看,个人兴趣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占比38.7%,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还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导,希望能够找到符合自己爱好和特长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和得到满足感[1]。这一结果与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倡导和鼓励相一致,即要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工作,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然而,这一结果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对自己兴趣的认识和定位是否准确和清晰,以及大学生的兴趣是否与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相匹配等。这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有充分的思考。

专业背景是次要的影响因素,占比27.4%,说明多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还是以自己的专业为主,希望能够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或匹配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这一结果与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和期待相符合,即要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去选择工作,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但这一结果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大学生所学专业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以及大学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等。这也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提升。

从社会因素来看,社会需求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占比18.6%,说明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还是以社会需求为主,希望能够找到有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职业,并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回报。这一结果与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和支持相协调,即要让大学生按照社会需求去选择工作,以提高其适应性和竞争力。然而,这一结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是否能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和市场动态,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平衡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与社会需求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需要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进行谨慎的判断和选择。

家庭因素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影响不大,占比15.3%,说明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仍以家庭因素为主,希望能够满足家长的期望或得到家庭的支持,并在工作中体现家庭的价值和荣誉。这一结果与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尊重和理解相一致,即要让大学生按照家庭因素去选择工作,以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责任感。然而,这一结果也揭示出一些问题,如大学生能否独立做出自己的就业决定,以及他们能否能协调自己的兴趣和专业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等。这需要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前与家长进行适当的交流协商。

2.3 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调查

202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有校园招聘、网络招聘、亲友介绍、自主创业等,其中校园招聘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占比42.1%,网络招聘占比31.6%,亲友介绍和自主创业分别占16.8%和9.5%。

校园招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说明大学毕业生对校园招聘的信任度和参与度较高,这与校园招聘的优势有关,如信息量大、质量高、效率快等[2];网络招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次要渠道,说明大学毕业生对网络招聘的依赖度和利用度也较高,这与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相关;亲友介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较重要渠道,说明大学毕业生对亲友介绍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接受度较高,这与亲友介绍工作具备保障性强、信任度高、稳定性好等优势有关。然而,亲友介绍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如专业性差、公正性弱、发展空间小等。大学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度和参与度较低,这与自主创业的难度有关,如风险大、难度高、成本高、成功率低等。然而,自主创业也存在一些机会和潜力,如创新性强、发展空间大、回报率高、成就感强等。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效果和满意度。

3 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解和实施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建立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难以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的高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有的高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辅导服务,有的高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不同的教育模式在内容、形式、时间、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难以形成统一的体系和框架。同时,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效果缺乏有效评价和反馈,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分析、报告机制,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奖惩制度,难以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改进。

3.2 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分类和定义不够清晰,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忽视了学生的个人兴趣、专业背景、职业规划等因素,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不强。有的高校将所有大学生视为整体,没有区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水平、不同目标等差异,没有提供针对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就业指导服务,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在职业兴趣、能力倾向、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就业指导方案缺少个性化。同时,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和需求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尊重,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也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帮助,难以满足大学生个体在就业选择上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3.3 缺乏物力资源和人才支持

目前,很多高校缺少专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队伍,就业指导教师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大量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需求。同时,高校也缺少专门用于就业指导工作的经费保障,难以开展多样化和深入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有的高校只有少数几名兼职或临时担任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或工作人员,他们往往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也缺乏经验,难以提供专业化和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服务。同时,有的高校用于就业指导工作的经费预算较少,使他们只能开展简单或形式化的就业指导活动,如发放宣传资料或举办讲座以及招聘会等,难以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如开展一对一的咨询或辅导,组织实习或社会实践,提供职业测评或规划等。

4 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优化策略

4.1 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因素,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职业决策和求职技能,减少就业压力和焦虑情绪,提高他们的就业满意度和幸福感[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大学学习阶段,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培训。

4.2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

就业技能培训是指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沟通协作、创新创业等方面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竞争力,拓宽其就业渠道和选择范围,适应不同岗位和行业的要求,实现人岗匹配最大化[4]。就业技能培训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进行分类施教,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

5 结束语

从社会工作视角对2022届某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202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占86.8%,就业满意度为3.5分,就业选择受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就业渠道主要为校园招聘和网络招聘。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存在物力资源和人才支持不足等问题。应从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大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求学的遗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