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词“丢”对“失”的历时替换研究

2024-01-19 05:22陈欣怡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常用词古汉语补语

陈欣怡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030)

一、引 言

现代汉语中表示某物、某人“丢失”时可以有一系列同义词,如“丢、失、遗”等。徐时仪在《近代汉语词汇学》中写道:“‘丢’和‘失’在‘丢失’的意义上同义,‘丢’代替了‘失’后‘失’一般不再单说,但构成了‘失业’‘失明’‘失盗’等复合词。”[1]《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失”有七个义项,可以分别表示“失掉、丢掉;没有把握住;找不着;没有达到目的;改变(常态);违背、背弃;错误、过失”[2]。“丢”有三个义项,分别表示“遗失、失去;扔;搁置、放”[2]309。汪维辉在《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中认为,动词的新旧更替大多是某一个或几个义位的替换,属于完全替换的比较少见[3]。基于此,在“丢失”这一个义项上讨论“丢”对“失”的历时替换关系,分析其历时演变和替换过程,探究二者替换的动因。

二、上古汉语时期:“失”占主导地位

在周朝时期,“失”就已经产生,上古时期已经非常常见。《说文解字》:“纵也。从手乙声。”[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失,纵也。纵者,缓也。一曰捨也。在手而逸去为失。”[5]本义和手有关,表示“手未抓牢而丢落”,即“遗失、丧失”。后来引申为“做事不合适,失当”,比如“失礼”。也可表示“犯错误”,同时又可用作名词,表示“错误、过失”。也可以表示“错过”。后来又发展出可以表述人神态的意义“不自禁、忍不住”。

(一)先秦时期

在词义上,表示“丢失”的“失”最早在周朝《今文尚书》中已经出现。

(1)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作《五子之歌》。(《今文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在表示“丢失”的意义上,“失”常与“得”对举出现,二者构成一对反义词,有时也可连用。

(2)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庄子·秋水》)

(3)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左传·庄公十二年》)

(4)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孙子兵法·虚实篇》)

同时,“失”出现频率高,是可以表示其他意义的多义词。

(5)先大后小,顺也。跻圣贤,明也。明、顺,礼也。君子以为失礼。礼无不顺。(《左传·文公二年》)

(6)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7)夫桀纣何失,而汤武何得也?(《荀子·疆国》)

例(5)表示“做事不合适,失当”;例(6)表示“错过”;例(7)表示“犯错误”。

(8)是事也,诛亦失,不诛亦失,天子其图之!(《国语·卷一》)

(9)子无失道,何怨於人?(《左传·文公十五年》)

(10)故曰:悲乐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道之过也;好恶者,德之失也。(《庄子·外篇·刻意》)

(11)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管子·立政》)

(12)贵在于我而不失于变。(《庄子·外篇·田子方》)

(13)守而勿失,与神为一。(《庄子·外篇·刻意》)

(14)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庄子·外篇·天运》)

(15)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周易·第三十八》)

(16)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国语·周语》)

(17)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第八篇》)

(18)楚斗伯比曰:“可矣。雠有衅,不可失也。”(《左传·桓公八年》)

(19)胜而不骄者,术明也;败而不怨者,知所失也。(《商君书·战法》)

在句法上,“失”产生早,用法灵活丰富。“失”主要在句中单独作谓语,如例(8);也可作为动词后接宾语,如例(9);同时宾语可以前置再用“之”复指构成“Np+之+失”的结构,如例(10);也可以后加介词“于”再接宾语,此时宾语可以是体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如例(11)、例(12);也可受否定副词“勿”“无”“未”“不”“弗”修饰,如例(13)—例(17);也可构成“Np+不+可失”的结构,如例(18);也可和助词“所”组成“所”字短语,使结构整体具有指称性,在句中作宾语,如例(19)。

(二)西汉时期

到西汉时期,表示“犯错误”义上的“失”发展出了名词用法,表示“错误、过失”,在句中主要作宾语。

(20)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战国策·秦二》)

在句法上变化较小,仍旧可以单独作谓语,可以后接宾语,也可受否定副词修饰,也能组成“所”字结构等。

(21)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战国策·秦三》)

(22)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战国策·秦策一》)

(23)齐重故有周,而已取齐,是周常不失重国之交也。(《战国策·东周策》)

(24)是穰侯为国谋不忠,而大王之计有所失也。(《战国策·秦三》)

同时,和“得”对举的情况减少,连用的情况开始增多,共同组成一个联合短语,在句中可以作定语或宾语。

(25)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战国策·齐策四》)

(26)召昭奚恤问焉,昭奚恤对曰:“此欲观吾国之得失而图之,国之宝器,在于贤臣,夫珠宝玩好之物,非国所宝之重者。”(《新序·杂事第一》)

纵观整个上古汉语时期,“失”已经产生并且活跃度较高。在词义上有多个义项,可以作多义词,虽然别的义项也有浮现,但总体使用本义较多。在句法上使用频率高且句法功能灵活,可以单独作谓语,也可以和其他成分组合在句中充当不同成分。而“丢”在上古汉语时期还未出现。

表1 表“丢失”义的“失”和“丢”在上古汉语时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三、中古汉语时期:“失”仍旧占据主导

中古汉语时期,是“失”充分发展的时期,在“丢失”义上“失”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丢”依然没有出现。东汉到六朝时期,“失”使用频率持续增加。

在句法上,“失”仍然能够单独作谓语,并且后接体词性宾语表示“丢失的对象”。同时构词能力也增强,后接的体词性宾语可以是短语形式,也可以是单音节词的形式,甚至有些单音节词可以与“失”组成复合词,如“失明”“失职”“失利”“失望”等。

(27)今则不然,强食害己之物,使监食之臣不闻其过,失御下之威,无御非之心,不肖一也。(《论衡·卷六》)

(28)子夏投杖拜曾子之言,盖以天实罚过,故目失其明,……。夫失明犹失听也。(《论衡·卷六》)

(29)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论衡·卷六》)

(30)刘子向在会稽,再遣为主帅,领三千精甲,水陆讨伐,再往失利。(《全刘宋文·卷八十三》)

(31)百姓呼嗟,人人失望。(《全刘宋文·卷八十三》)

东汉时出现了和同义词“遗”连用的情况,共同表示“遗失、丢失”,在句中作谓语。还有和反义词“得”连用的情况,此时“得失”已经构成一个复合词,在句中主要作宾语。

(32)又有复重文辞颇异,不敢遗失,复列以为一篇。(《全汉文·卷三十七》)

(33)圣王有天下,制刑不备此法,圣王阙略,有遗失也?(《论衡·第二十三》)

(34)又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意复未果。(《全刘宋文·卷六十九》)

在词义上,发展出“改变(常态)”的新用法,主要用来指神态。

(35)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全刘宋文·卷八十一》)

(36)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全刘宋文·卷八十一》)

综上,中古汉语时期在“丢失”的义项上“失”持续发展,占据主导地位。词义上“失”本身又发展出新的义项,句法上构词能力增强,可以和更多语素组合成复合词。“丢”仍旧没有产生。

表2 表“丢失”义的“失”和“丢”在中古汉语时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四、近代汉语时期:“丢”产生并迅速发展完成对“失”的替换

近代汉语时期是二者格局转变发展的重要时期。隋唐至两宋时期,“丢”还未产生,虽然“失”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在使用频率等方面已经有所下降。元朝时期,“丢”产生于当时的口语中,产生之初和“失”一直处于同意竞争的关系。明清时期,“丢”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并且完成了对“失”的替换,成为常用词。

唐宋时期整体变化较小,“失”总体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作为多义词其他义项使用频率上升,在句法上变化较少,逐渐固定。

(一)元明时期

这一时期是二者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丢”自元朝产生,迅速发展、扩大,最终完成对“失”的替换。

(37)妾身抱着这个孩儿,下着这般大雪,向那荒郊野外,丢下这孩儿也。(《杂剧·刘夫人庆赏五侯宴》)

(38)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39)他暗暗揣在我怀中,他却丢下我去了。(《西游记·第六十八回》)

(40)丢下法官,三步做两步,躲开去了。(《元代话本选集》)

(41)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水浒全传·第九回》)

(42)八戒越发伤悲,丢了钯,伏在坟上,手扑着土哭道:“苦命的师父啊!远乡的师父啊!”(《西游记·第八十六回》)

(43)二郎接着盏子,吃一口水,也把盏望空一丢,大叫起来,道:“好,好!你这个人真个要暗算人!”(《元代话本选集》)

元明时期,“丢”产生自口语作品当中。产生之初“丢”多表示“抛、扔”的意义,在元朝的话本和明朝的小说中表现明显。句法上比较灵活,主要作谓语,后面可以接体词性宾语,主要是抽象名词,也可以是具体的物或者人,但此时一般要与“下”组成双音节词“丢下”共同作谓语,如例(37)—例(40);也可以加补语表示动作的状态,补语一般是介宾短语,如例(41);还能加时态助词“了”,如例(42);也常常使用固定搭配“一丢”表示动作的随意性,如例(43)。

“丢”表示“丢失”的用法还不常见,在元代戏剧作品中见到一例,在明朝小说中也是用例极少。

(44)没揣的一声狠似雷霆,猛可里唬一惊丢了魂灵。(《倩女离魂·幺篇》)

(45)我三个徒弟,不知我困陷在于这里,倘或加害,却不枉丢性命?(《西游记·第五十五回》)

这一时期在“丢失”这一语义场中,“失”的地位仍然比“丢”要高。但此时表示“丢失”时,“失”已经很少单独使用,而是更多地出现在一些固定搭配中,渐渐成为构词语素,如“遗失”“失去”“人财两失”“有失X”等。

(46)这裹肚其实不知什么人遗失在茅坑旁边,喜得我先看见了,拾取回来。(《元代话本选集》)

(47)他店中失去五千贯金珠、细软、白玉、条环、细巧百折扇、珊瑚坠子。(《元代话本选集》)

(48)恐那时人财两失,悔之无及也。(《元代话本选集》)

(49)若再斗几合,雷横必然有失性命,因此小人慌忙出来间隔了。(《水浒全传·第十四回》)

此外,“失”作为多义词在其他意义上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丢失”义,更多的表示“过失”“没有把握住”“改变(常态)”“没有达到目的”等意义。

(50)自古道:“‘冤仇可解不可结。’他和你是同僚官,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贤弟休如此浅见。”(《水浒全传·第三十三回》)

(51)今日这哥哥失手,伤了女儿些个,终不成经官动词,连累官人。(《水浒全传·第三十九回》)

(52)约行过二十余里,只见宋江在马上猛然失声叫声:“苦也!”(《水浒全传·第八十五回》)

(53)望大王俯从议,毋令众人失望耳。(《封神演义·第九十八回》)

(二)清朝时期

清朝时期,随着白话小说的蓬勃发展,“丢”在“丢失”这一义项上迅速成长并完成对“失”的替换。“丢”表示“丢失”的用法增多,在句法上可以单独作谓语;可以带宾语,并且受事成分位置灵活,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也可以出现在“把”字句中作谓语;可以受补语修饰,补语一般是组合式;可以带时态助词“了”;可以受否定副词“别”“未”“没”和时间副词“已”等修饰。

(54)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描赔。(《红楼梦·第十四回》)

(55)宝玉道:“丢了一颗。”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拣了去,倒便宜他。”(《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56)原叫平儿哄他,平儿便笑着向环儿道:“你二哥哥的玉丢了,你瞧见了没有?”(《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57)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丢了。(《红楼梦·第十四回》)

(58)金月兰只逃得一个空身,那黄家卷出来的金珠也丢得干干净净。(《九尾龟·第二回》)

(59)贾母因命人:“给他收起去罢,别丢了。”(《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60)包勇还要赶时,被一个箱子一绊,立定看时,心想东西未丢,众贼远逃,也不追赶。(《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

(61)里头的人方开了门道:“这里没丢东西。”(《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一回》)

(62)见他们喊起来,并不见一个人,赶着照看,不知什么时候把东西早已丢了。(《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一回》)

还可以在句中作补语,但不常见。

(63)据我的糊涂想头,只说宝玉本不爱他,撂丢了,也没有什么要紧。(《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也出现了和“得”对举使用的情况。

(64)宝玉道:“前儿好容易得的呢,不知多早晚丢了,我也糊涂了。”(《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65)我得了这一封信,似乎还差强人意,谁知偏偏把他丢了,你说可恨不可恨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六回》)

还出现了一些固定的复合词和成语搭配。

(66)这个当儿,针是弄丢了一枚了,线是揪折了两条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

(67)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得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另外,清朝时期还产生了“丢”和“失”组成的偏义复合词形式,在句中主要作谓语。

(68)像太史公所讲的,在家好像丢失了什么一样不自在。(《曾国藩家书·第三卷》)

(69)各战船哨官见坐船已丢失,便展望张忙乱起来,以至于吃了败仗。(《曾国藩家书·第七卷》)

(70)他要窃盗良善之家,你我弟兄与那善家护护院,要良善之家不丢失财物。(《三侠剑·第一回》)

表3 表“丢失”义的“失”和“丢”在近代汉语时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五、“丢”和“失”历时替换的动因

(一)文白兴替

常用词的古今演变大多由于文白兴替,随着古白话中新的口语常用词不断产生,文言中一些常用词被逐渐替代[1]。文白兴替大多发生在近代汉语时期,且多在北方话中产生。“失”上古汉语时期已经产生,在中古汉语时期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而“丢”自元代产生之初就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在元代话本和明朝小说中大量使用,随后进一步侵入白话小说中“失”的地位,不仅在词义上替代“失”,在句法功能上也比“失”更加灵活。此后,新旧词处于一种互相竞争的状态,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丢”逐渐替代“失”而成为常用词。

(二)词义负担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失”有六种解释[6],《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对“失”有七种解释[2],可见“失”义项众多,词义负担严重。汪维辉认为,一个词频繁使用会产生新的义项,表义清晰性受到影响时就会把某些义项卸任给其他词[3]413。“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新义项,后来甚至其他义项的使用频率大大超出本义的频率。而“丢”产生之初只表示“抛、扔”和“丢失”义,词义简单且负担小,在同义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失”就逐渐降级成为构词语素。

(三)新颖表达

一个词用久了常常会被一个新的同义词所取代,许多词看来是这样的,这也许跟语言使用者的喜新厌旧心理有关[3]413。“失”表示“丢失”义产生时间较早,使用时期长,到后来表示其他义项的用法赶超本义的用法。而此时新产生的“丢”口语化程度高,表意简单明了,语言使用者难免会寻求新鲜且更简单的同义表达。

六、结 语

综上,表示“丢失”这一意义,上古和中古汉语时期主要用“失”表示,到近代汉语时期后起词“丢”完成对“失”的替换。“丢”自元代口语作品中产生,其后迅速发展开来,元明时期主要表示“抛、扔”的意义,清朝时期“丢失”义产生并大量使用,在句法上也更加灵活,可以作谓语和补语,可以带宾语,受事成分位置灵活,可以受否定副词、时间副词等修饰,可以带组合式补语,可以后接时态助词“了”等。在语体上,“失”自产生就在文言体中频繁使用;“丢”自产生时便具有很强的口语色彩,随着明清白话小说的蓬勃发展,“丢”在白话小说中逐步占领“失”的地位。二者在元明清时期快速发展,互相竞争,还产生了并列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继续发展。

猜你喜欢
常用词古汉语补语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汉语补语应用浅析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常用词“开、辟”在“开阔”义上的演变替换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组能愿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