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推动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4-01-26 10:31刘元德徐永清魏代福王文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机化农艺烟叶

吕 平,刘元德,李 峰,徐永清,魏代福,杨 杰,王文杰,邰 磊

(山东临沂烟草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0)

0 引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总体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局“三新一高”部署要求,以农机农艺融合为核心,建立完善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研发推广,构建农机作业专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烟叶生产向全程全面机械化升级,促进产业稳定发展、烟农持续增收,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沂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结合沂水山地特点,与有研发能力的农机公司合作,借助他们研发优势,研发一批具有适合山地特点的农机设备,促进烟叶高质量发展。

1 目标任务

1.1 立足生态特色,制定宜机化农业标准体系

立足“三大场景、六个环节”,以丘陵山地烟田机械化为重点,构建整体协调、科学合理、区域统一的宜机化农业标准体系,制定《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技术规程》,为农机装备设计制造、选型定型、推广作业提供统一的农艺标准基础。

1.2 聚焦关键环节,突破烟叶生产全程机械装备

对接农艺需求,加强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研发,推进移栽、打顶、采收等关键环节适用装备攻关突破。完成育苗、耕整地、植保、烘烤等重点环节适用农艺和农机参数定型,加强成熟适用农机推广应用,到2024年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0%以上。

1.3 坚持示范引领,抓好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

按照国家局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围绕农艺、农机、农田、农服,在示范县内协同构建高效机械化生产体系,推进烟田宜机化改造和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构建机械化生产基本要素,探索区域机械化生产发展有效路径,基本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

2 工作措施

2.1 坚持党建引领

以党建为统领,坚持抓好党建促落实的思路,通过召开党委会议、开展支部攻关、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党建与农机农艺工作深度融合。

2.1.1 召开党委会议

按照“党建引领业务,业务检验党建”的工作思路,沂水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及时召开专题党委会议,成立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农机农艺融合工作指导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三年规划,同时将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工作,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做好梳理分析、研发攻关、督导考核等工作,真正把全县烟叶人员思想统一到行业上级和市局(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2.1.2 开展支部攻关

针对“三大场景、六大环节”机械化推进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困难,全县成立以党员干部带头的农机农艺融合专班15个,并积极与有关农机公司开展研发攻关,通过调研分析、定期研讨、深化交流、共同攻关的方式,深挖根源,制定措施,不断解决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2.1.3 强化示范引领

充分发挥全县各烟站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针对农机农艺融合工作,要求各烟站党支部要围绕烟叶种植流程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农机专项研发调研,明确农机改进调整的期望目标方向,发挥党建示范,引领全员参与,加快移栽、打顶、采收等重点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机具攻关,补齐实用高效专用农机短板。

2.2 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

聚焦农机农艺技术集成配套,以农机农艺现状梳理为出发点,以农机农艺对接范围辨识为工作重心,以《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技术规程》《农机装备农艺适配性提升技术要点》的制定为任务目标,构建与区域生产实际相匹配的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

2.2.1 梳理分析作业区农机农艺现状

我们对近几年来研发配置的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梳理,围绕育苗、田间、烘烤三大作业场景,聚焦育苗、耕整地、移栽、田管、采收、烘烤六个农艺环节,梳理分析沂水山地作业区各环节农艺标准和农机使用现状,探明不同作业场景下生产环节农机农艺融合程度。在农艺方面,聚焦农艺标准与烟叶产质量、风格特征的对应关系,对产区现有农艺标准、农艺环节间连贯性、农艺参数设计合理性、农艺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等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农艺标准现状及问题,结合生产实际状况,寻找最适农艺范围[1]。在农机方面,从先进性、经济性、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评价现有主要农机满足烟叶生产环节农艺要求的能力,结合农机动力配套、行进方式、作业行数、主要部件结构等技术特征,以及技术装备种类的丰富程度,探明现有农机及潜在农机的能力边界。

2.2.2 明确农机农艺融合要点

发挥农艺专家、农机研发团队、生产管理人员、技术推广队伍、烟农等主体的专业特长,遵循农机适应农艺技术需求原则,结合各环节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要点,确定最适农机农艺对接点。其中,在耕整地、起垄施肥、覆膜、植保、秸秆拔除等环节,农机装备相对成熟,通用性好,选择面广,可调整性强,需以农艺为主,通过调研分析和宜机化技术验证,合理确定耕深、垄高、垄型、行株距等农艺参数。沂水农机设备主要在移栽、打顶、采收环节,农机专用短板特征明显,适用机械装备缺乏,我们将在机栽苗标准、株行距、移栽深度、打顶精度、机采株型、采收次数等关键参数上实现农机农艺的精准对接。在育苗环节上、我们在研发适用于漂浮育苗的设施设备基本完善的基础上,引进适合于工厂化育苗的潮汐育苗、悬浮育苗等技术,着力配备适合于新式育苗技术设备。烘烤环节上,重点清洁能源烘烤上发力,注重在生物质烤房、碳晶烤房、热泵烤房等设施配套,在编烟夹使用等方面都有大的突破,为彻底解决非烟物质创造了条件。

2.2.3 编制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

根据农机农艺现状梳理分析结果和各环节融合要点,以农艺标准、物资规格与农机作业规程三个统一为重点,制定《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技术规程》。可按照沂水烟田地形地貌山地特色,以较小型农机具为主,结合现有自主创新农机具,围绕一机多用、有机好用,制定符合小型烟田地块机械化配置、农艺、作业、农资及作业质量评价的综合规程。

2.3 提升烟草农机装备适配水平

以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技术规程为基础,推动农机改进优化、设计研发、选型配置与农艺深度融合,促进烟草农机装备技术水平整体提升。

2.3.1 明确农机适配性提升技术需求

围绕烟叶种植流程和技术要求,开展农机专项研发调研,明确农机改进调整的期望目标方向和技术参数。在现有农机配置的基础上,增强对整地、起垄等通用农机具的选型配置力度,提高成熟环节先进适用农机推广应用水平。加快移栽、采收、打顶等用工多、机械化作业率较低环节的机械研发推广,重点突破适应中小型地块作业的小型农机具,形成适合不同地形、适应适度规模的全程机械化装备体系,实现烟叶生产高效精准作业[2]。加快移栽、打顶、采收等重点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机具攻关,补齐实用高效专用农机短板,提升烟草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2.3.2 分类推进农机装备优化和研发

在育苗、耕整地、起垄施肥、覆膜、植保、秸秆拔除等环节,根据现有农机现状和特定需求,以科研项目、精益改善等为抓手,积极开展农机技术装备优化调整、结构功能改进、农机适配性提升和农机研发设计制造;针对移栽、打顶、采收等整体装备缺乏、研发难度较大的关键瓶颈环节,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各大高校和本地农机企业优势,加快全面全程机械化研发攻关,加快移栽、采收、打顶等关键环节的机械研发推广,突破适应丘陵、山地作业的小型农机具,形成适合不同地形地貌的全程机械化装备;同时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引入烟草农机作业,开展自动驾驶和精准作业试点建设,探索建立全程智慧农机作业标准和应用模式。

2.3.3 创新农机研发机制

对已有成熟机械的环节,侧重参数统一、性能提升和升级迭代,将农机研发需求发送到有实力的高校、研发机构、机械企业等,实现一般性农机问题的短期内解决;对当前打顶、采收等无机可用的环节,采用“揭榜挂帅”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征集研发方案,采取以市场换产品、以市场换技术、科研成果共享等方式,引导科研单位、农机企业参与烟草专用机械研发,激发创新活力,努力破解移栽、采收等关键环节农机短板。

2.4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互促

发挥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的引领作用,集聚资源要素,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全面提升沂水烟区烟草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2.4.1 抓好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试点建设

按照国家局统一部署,认真制定示范县建设方案,落实农艺标准试验验证、标准化技术体系落实、新型农机验证示范、农机农艺匹配评估、机械改进及选型定型、农机服务模式构建等任务,抓好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以现有农机、引进农机、优化改进后农机、新研发农机为对象,参考大农业农机评价方法,合理设置评价指标,优选一批具有较强适用性的机械装备,按照采购程序形成烟草农机采购目录,并根据农机使用者反馈选型结果进行定期更新。

2.4.2 推进烟田及设施宜机化改造

围绕《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技术规程》,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和农机作业环境要求,明确田块形状、坡度、平整度以及机耕路、沟渠等宜机化指标参数,提出改造技术方案,完善烟田改造技术标准和评价规范。集中连片的基本烟田,重点解决农机“作业难”的问题,明确田块长度宽度与平整度等标准,以烟田水利设施及机耕路的建设和改造、土地整治为烟田宜机化改造工作重点,完善农机作业条件,提高单位面积农机作业效率。集中度较低的基本烟田,重点解决农机“下田难”的问题,以土地集中流转为烟田宜机化改造工作重点,辅以土地整治工作,实现基本烟田“小变大”,对烟草和轮作作物进行条带式合理搭配,调整种植模式,实现烟草种植“散变整”,提高农机通行条件。

2.4.3 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紧密结合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烟农专业合作社能力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依托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推广农机托管服务,建立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加大烟农合作社专用机械配套力度,加强农机管理,加大农机存放设施修建投入力度,培养农机使用、维护、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专用机械服务水平。引入大型农服公司、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公司等多方参与,整合社会农机资源,完善服务管理机制,着力构建专用农机专业化服务、通用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为烟叶经营主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农机作业服务。

2.5 加大成果推广力度

通过加大成果推广落地,激励全员创新,进一步压实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工作,确保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工作落实落地。

2.5.1 加大成果推广力度

对全省烟叶“百站全员创新”85个优秀成果分配到全市45个基层烟站,由各烟站领题落地,尤其机械类的创新成果,各烟站都要选取一个示范片进行示范推广落地。对于各项创新成果落地工作,市局(公司)严格跟踪问效,加强督促指导,确保真正落实、落地。

2.5.2 加大创新激励力度

围绕解决农机农艺融合中的一些“难点”“痛点”问题,不断加大创新奖罚力度,层层压实创新责任,日常指导生产中,积极向农民学、向农机手学,善于发现亮点、创新点,及时将发现的亮点进行归纳,形成创新成果落地。

2.5.3 对大农业机械进行引进、改进、提升

大力引进大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先进机械,根据烟叶各环节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宜烟化改造,推进烟草农业机械与大农业现代化机械的有效接轨,不断拓宽烟草现代农业适配机械的空间和可选择性。

3 组织保障

3.1 强化协作

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农机局、农机公司等的沟通协作,按照“烟草牵头、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齐心协力,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力争在机械设计、生产制造、田间测试、推广应用等全产业链形成闭环,构建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3.2 强化落实

充分发挥各方创新资源优势,按照既定任务目标,开展研究攻关,重点突破移栽、打顶、采收关键环节机械,加快形成烟草专用机械设计和制造标准,搞好生产验证和完善提升。以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做好农机农艺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加强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农机农艺融合规程,加强先进农机装备推广应用,推行社会化托管服务,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覆盖面,促进烟叶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3.3 强化沟通

与科研院所、上级单位、各产烟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渠道和联络机制,密切沟通交流,碰撞思想、凝聚共识,通过集中整合力量、联合开展攻关,共同创新突破,不断完善构建全程机械生产标准、配套标准、作业标准、服务标准,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推进临沂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机农艺融合。

猜你喜欢
机化农艺烟叶
基于“脾胃内伤”辨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平江农田宜机化改造出实效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重庆市农机总站召开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培训暨工作推进座谈会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MSCT鉴别诊断分析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