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三夏”农机化生产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4-01-26 10:31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三夏怀宁县跨区

汪 箭

(怀宁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怀宁 246121)

0 引言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今年“三夏”以来,先后走访了县内多名农机科技示范户及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水稻育插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农机大户和多家农机经销维修企业,针对当前“三夏”农机化生产现状,以及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和研究。

1 怀宁县“三夏”农机化生产现状

怀宁县位处安徽省西南部,县域总面积1 276 km2,辖20个乡镇243个村(社区),总人口70.6万。怀宁县全年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5.53万hm2左右,其中稻谷种植面积4.33万hm2左右,小麦种植面积2 666.67 hm2左右;2022年粮食产量32.83万t,其中夏粮1万t,油料产量3.37万t。截至2022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1.45万kW,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 510台(其中73.5 kW以上大型拖拉机519台),联合收割机536台,全部为履带式,水稻插秧机533台(其中高速乘坐式270台),水稻工厂化育秧机组111台套,谷物烘干机312台套(其中30 t以上49台),植保无人机207台。2022年,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9.48%,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7.58%。2019年怀宁县成功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2021年顺利跻身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已全面展开,为切实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怀宁县农业农机部门高度重视,周密计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服务“三夏”、决战“三夏”。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各型农业机械3 560台套,机收小麦2 666.67 hm2、机收油菜11 333.33 hm2、中稻已机械化种植8 000 hm2,“三夏”农机化生产正顺利推进。

2 “三夏”农机化工作保障

2.1 积极提供信息服务

怀宁县农业农机部门通过网络、微信、QQ、短信平台和农机直通车程序、手机APP等多种互联网技术,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指定专人及时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事服务中心等农机大户发布农机作业市场信息、气象服务、补贴政策、安全生产和维修服务等信息,截至目前,共发布各类信息15 000余条;设立“有困难找农机”热线服务电话,全天候提供作业信息、天气预报、技术指导、行车路线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并为需要外出跨区作业的农机手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在本县的主要交通路口设立外来跨区作业农机手接待站,为他们提供跨区作业信息和本地区农机维修点相关信息,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免费发放毛巾、肥皂、纯净水等生活必需物品。

2.2 积极组织成立应急机收服务队

县农业农机部门积极牵头多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事服务中心、乡镇农业站等,成立了10支应急机收作业服务队,组织调配了35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参加小麦应急抢收行动,确保可以随时出动,确保颗粒归仓。

2.3 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办理和农机牌证办理服务

为保证所有农业机械全力投入“三夏”农机化生产,县农业农机部门积极推行手机APP(皖事通)申请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成立了2个下乡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为正在作业的新购农业机械免费提供预约上门办理农机登记入户和农机购置补贴手续,此举极大减轻了广大购机户的负担,节约了宝贵的农机化作业时间。

2.4 强化农业机械检修服务

督促全县4家较大规模农机经销企业和所有农机维修网点全部实行24 h营业,努力实现送机、送件、送保养到村、到户、到田服务,确保“小修不出田、中修不出村、大修不出镇”,保证机械充足、配件充足,确保机械性能良好、工作顺畅,不误农时。

2.5 科学测算,协助调度农机供油

根据“三夏”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机作业的实际,提前测算各种农业机械的柴油使用量,协助石油供应部门做好科学调度。积极与县石油供应部门协调,对全县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及外来跨区作业机械实行重点保障、优先供油。

2.6 努力减少粮食产后浪费

在收获阶段,引导农机手作业时严格执行标准,确保机收损失率不超标,实现提质减损;在干燥环节,充分发挥烘干机械作用,及时对含水量过高的粮食早烘、快烘,达到储存销售标准,减少产后损失;在仓储、流通环节,鼓励更新仓储、物流、装卸、搬运等设施,减少设施缺损造成的损耗。

3 “三夏”农机化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

3.1 跨区作业利润减少,影响了农机大户外出的积极性

石牌镇农机大户产某某介绍,以前他每年“三夏”农机化作业面积都在160 hm2左右,其中外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120 hm2。原来在北方作业收费60~70元/667m2,虽然近年来价格涨至80~100元/667m2,但收割机运输成本、人员工资等费用增幅更大,跨区作业纯收入却在减少,在某些边远地区还可能存在欺诈、机具维修售后服务跟不上、油料供应不足等问题。现在本地机收,收费70~100元/667m2,人员费用等还要节省许多。跨区作业利润降低,外地大型农业机械也在不断增加,以致本地大多数农机手不再带机外出。

3.2 农业机械用油价格高,供油不方便

近年来,国内燃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其中还包含了燃油附加税,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基本上是纯农田作业,相比其他从事运输的柴油动力车辆,油耗和柴油使用量却大得多,但油价却没有任何优惠。小市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丁某某反映,“三夏”期间,服务中心正常作业的3台收割机和3台拖拉机每天柴油消耗量在500 L左右,需要近4 000元,油料成本很大。另外,遇到机械油料不足时,只能停止作业,开着机器到周边加油站去加油,影响时间和效率。有的机手开车自行携带油桶到附近加油站去加油,然后拉到田间地头给拖拉机和收割机加油,虽然稍稍方便一点,但还是误工误时,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有的小加油站还提供雇用小车带着油桶送油的服务,虽然是给田间作业的农机手提供了方便,但同样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3.3 农业机械增长快,但使用率却不高

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良好实施,极大地刺激了广大农户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大多数老农机户、包田户、种植大户都习惯于购买农业机械来为自己种田提供便利。有的种植大户虽然承包的农田亩数不算多,但因为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大,几乎购买了全程机械化所需的全部农业机械。这样,本地区农机保有量虽然逐年猛增,但机具使用效率并不高,从事社会化服务的更少。因此,购机者分散,农机使用、保养能力水平跟不上,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受到严重制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机资源的浪费。

3.4 国家补贴政策支持方向较为单一

茶岭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查某某反映,现在农机销售市场上的农业机械品目虽然很多,但种类普遍较为单一,真正新型、高效、智能的农业机械研发、销售的较少。农机购置补贴虽然极大减轻了农户购买农业机械的资金压力,但对于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农机大户来说,目前唯一能享受到的也仅仅是购买机具时的农机购置补贴,种粮补贴直接补到了田亩里,实际享受者是农民,而流转、承包田地的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却享受不到粮食补贴。所以农机服务组织普遍希望国家除了农机购置补贴外,还能对农机作业环节予以补贴。

3.5 农机维修服务跟不上,影响抢收抢种作业

现有农机手大多只会操作农业机械和排除小的一般性故障,一旦发生较大故障很难及时排除,基本不会维修。现在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基本是相对独立的密封整件装配而成,一旦出现故障很难拆卸维修,需要联系原机具生产厂家提供总成配件,发货时间长、价格高、误农时。

3.6 基础条件制约,不利于开展大规模农机化作业

农机户郝某某所处的雷埠乡受地形限制,部分丘陵地区地块狭小、高低不一,基本没有成片田块,无法开展大规模、粮食生产全程的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在丘陵地带自行转场或利用运输工具转场时,又极易发生侧翻事故,安全隐患较大。

3.7 农业机械操作能力不强,专业农机手后继乏人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怀宁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村青壮年大都选择外出工作,使得乡村农机手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极大影响了怀宁县农机化的高质量发展。目前,乡镇农机手年龄普遍老化,年龄结构基本在50~65岁,他们虽然操作经验较为丰富,但年龄偏大,大多只会简单的基本操作,对新型高效智能农业机械的操作和检修很难下手,机械使用不当情况时有发生。

4 对策建议

1)对参与跨区作业的农机手和农业机械提供政策支持。建议对参与跨区作业的机具按亩数实行作业量补贴;对参与跨区作业的农机手办理跨区作业证提供便利,机手直接使用手机APP申请办理跨区作业证,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出证,网上出证为电子版跨区作业证,可在手机上实现全国各地通用查验,切实为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政策便利。

2)对农业机械用油提供政策支持。建议国家对直接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经营组织和直接从事农田作业的农业机械按作业亩数发放燃油补贴。建议中石化、中石油等正规国家供油企业,采用中小型安全运油车辆深入田间地头或农机作业集中地,为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现场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油料配送服务,实现农业机械可现场加油。

3)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和广度。从农机购置补贴逐步扩大到对农业机械作业环节进行补贴,刺激社会资本及有能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组织等购买、整合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并提供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真正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4)加大农机操作人员、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财政安排一定的补助经费,分批次组织农机手和各农机维修网点技术人员,以及农机服务组织选派人员赴全国知名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参加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观摩和现场实训,开阔眼界,熟练双手,提升能力,从而为怀宁县农业机械化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5)建议农业机械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积极配合,投入人力物力,并依托地区销售商和部分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成立区域农业机械“4S”店,实现生产、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机供应和售后服务及时,不误农时。

6)推进农业机械化各类项目落实,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加大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水稻育插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和秸秆收储中心的建设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不断加大农田“宜机化”改造、机耕道路、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

7)强化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的农机化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培养一批以农机手、修理工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基层农机化技术人员转岗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有文化素质、有专业技术、精通政策、思想过硬的人才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农机化人才和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三夏怀宁县跨区
小小书画廊
一路成长 满园春秀——安徽省怀宁县独秀小学少先队活动掠影
储老师,我要向您表白
怀宁县高河大河城区段左岸低洼区域临时排涝方案
跨区取件的困扰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关于鄄城县“三夏”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调研分析
麦收时如何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三夏”生产
石家庄市提前做好跨区作业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