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究

2024-01-26 10:31刘近元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11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农产品农业

刘近元

(邹城市香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邹城 273503)

0 引言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新农村经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被提出,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农业经济管理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管理模式和策略亟须进行创新和改革。相关人员应探究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1 新农村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经济建设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其中,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下和效益不高的问题。此外,农村经济缺乏高附加值产业,无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信息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管理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较为落后,不便于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行业动态,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第三,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但目前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不能有效满足农民的需求,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四,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投入科技力量,但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落后,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和能力亟待加强,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高。

以上是新农村经济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更多地倾斜于农村经济,鼓励农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加快信息化、现代化和市场化步伐,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 新农村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主要策略

2.1 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科技创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作用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为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转化和应用,并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例如,优化种植结构、改进品种、优化土壤肥力、提高水利设施、推广机械化种植等。同时,也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完善农业信息化系统,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规模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农业标准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信心;农业品牌化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在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扶持和引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兴产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兴产业包括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政府应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成为新型经营主体,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现代化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兴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1]。

2.2 加强农业信息化

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的必然趋势。首先,在生产环节方面,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种植、养殖等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及科学调度,可以精准决定作物生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从而避免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来追溯产品来源,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其次,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方面,信息技术可以使农产品的销售更加便捷和高效。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轻松地在家中购买到优质农产品,并且能够及时了解到产品的价格、供应情况以及物流信息。同时,农民也能够直接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节约了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了收益。最后,在市场环节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产品更好地进入市场,实现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快速匹配。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在农产品生产旺季加强储备和库存,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降低因市场波动而造成的浪费[2]。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3 拓宽农业金融服务渠道

农业金融支撑着农业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拓宽农业金融服务渠道非常必要。第一,需要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建设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当地农户、农业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力度,促进其快速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第二,要完善农业信贷政策,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农业企业的立体化发展,并且适时调整政策,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农业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也需要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农村小额信贷的支持,让更多的农村贫困户和小微农业企业能够获得贷款支持,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第三,推动“互联网+”农业金融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来的金融服务平台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农户提供线上贷款服务,减少贷款过程中的繁琐手续。也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加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务。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农业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并且帮助其进行风险管理和决策分析。第四,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企业的融资能力,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管理和运营水平,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有企业自身具备了较强的盈利能力,才能够更加轻松地获得融资支持,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产值,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3]。

拓宽农业金融服务渠道是非常必要的。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完善农业信贷政策、推动“互联网+”农业金融服务模式并且提高农业企业的融资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保障,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2.4 建立农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农业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建立健全农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第一,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管理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政府应当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严格有效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机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和个人实行惩罚性处罚,形成长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第二,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应当对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认证和注册,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生产,并加大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第三,需要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和管理,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等环节进行监管,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第四,需要加强对农产品消费环节的监管和管理,政府应当通过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大对食品餐饮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并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4]。

2.5 促进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提升

如何促进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提升,是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从三个方面探讨具体促进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提升的策略。

第一,创新经营理念,提高管理人员思维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因此,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必须创新经营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的思维水平。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现代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也应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型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第二,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优化组织结构也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配置管理人员,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同时,应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其带领团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第三,推广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人员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工具之一,也是提高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应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提高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防范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等风险。

总之,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是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经营理念,优化组织结构,推广信息化技术等措施,可以促进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提升,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创新,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5]。

2.6 支持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发展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和健康饮食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给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增长和就业。目前,部分城市居民有到乡村旅游的需求,对于传统的城市旅游更加向往自然、文化、亲情等元素的体验。而农村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文化资源,比如乡村美景、历史文化古迹、民俗传统活动等。因此,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配套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乡村观光和休闲度假,推动当地农民多元化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其次,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升级和产业转型。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品质和安全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大规模农业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而特色农业具有出口潜力、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等优势,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有机农业等,可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提高农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最后,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稳定。随着中国城市化率加快,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也使得农村人口减少,村庄萧条,走向衰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可以保持农民在家附近就业和生活,减轻农民迁移压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能够大力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使其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当地融合现代化的文化特色。

3 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是实现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关键。提出的提高农民素质、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创新策略,能够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将有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实现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产品争奇斗艳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