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2024年,四大关键决策

2024-01-31 21:02张颖贺锦格
商界评论 2023年12期
关键词:流程优化

张颖 贺锦格

回望2023年,外部大环境变化多端,从巴以冲突到欧美通货膨胀……人们不断审视这背后复杂的一系列问题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亨廷顿,曾经将世界分为七大文明圈,他认为一切冲突的根源,来自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根本差异,而冲突是差异的产物。

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更愿意将人类的历史看成“因为冲突而汇聚到一起”的,比如冷战之后的欧盟、贸易全球化。

越是面临共同的威胁与挑战,比如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气候和环境的危机、新技术的挑战、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扩大……这个世界越可能重新走向联合。今天这些负面的挑战,才让人类基于此分享着彼此共同的命运。

他更同意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的:“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才是不变的大趋势。”

如今,投资者该如何看待变化?如何找到结构性机会?如何练好内功应对挑战?近日张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投资思路、对当前形势的看法,以及他亲身前往美国后对中美关系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以下为演讲全文,希望会对你有所启发。

我们如何看待变化

恐惧与希望推动了人类命运的发展,也同样是我们在风险投资这个领域的火箭推进器。我是做风险投资的,还需要在纷繁芜杂中保持自己秉性的底层乐观。

看了现实中很多困难的例子,我越来越认为,现在大环境的挑战带来了一个明显结果:我们进入了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

现在资金不再像以前那么充裕,缺乏生命力的公司逐渐融不到下一轮了。但与此同时,那些有顽强生命力的公司会更受追捧,不愁融资。简单地说,未来将大量减少非理性的资金搅局,优质公司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这些变化对于有准备、有能力的创始人都是機会,以前那种“劣币扰市”的现象会减少。

所以创始人需要思考:你是不是“良币”?怎么证明自己是“良币”?如果是,当前你要怎么跟竞争对手拉开更大的距离……

现在不是曾经遍地黄金的时候了,全球都是如此。这两年很少见到中国企业在美上市,但在以前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是一个相对闭环、增长大于一切的商业模式,哪怕巨额亏损也可以去上市。

有不少创始人现在还乐观地认为,能够融比以前少一点的融资金额也能上市。结果真到那一天才发现,最后能融到的美元资金几乎是零。我们不去讨论对与错,但这就是美国市场的现实。

那其他市场呢?

比如中国香港,现在成交量大概是美国市场的1/34。

而A股则是因为提高了IPO标准,对“科创属性”和持续盈利性都提高了要求,同时“窗口指导”明确说明了支持了哪些行业、限制了哪些行业,虽然上市节奏总体在放缓,但质量在快速提升。

这些现实导致身边很多朋友变得悲观,但如果你回顾历史就会发现,惨痛的“坏时候”数不胜数。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些困难,其实算不上什么。

现在,我们需要有更好的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在内部也经常说:“弹药充足,总有机会”。我们要充分认清客观条件的限制,充分认识自身能力的限制,关注那些容易在顺境里被忽略的、不变的东西。

从纯投资的角度来说,虽然移动互联网赛道已经停滞好几年了,但中国市场蓬勃发展,持续有新的领域在崛起和超越,甚至达到全球最顶尖的水平。比如电动车、新能源产业链、智能制造等领域,都在不同的细分方向上持续超越海外。

正如我所说,足够耐心、相信中国,这其中的一大前提是要有充足的“子弹”。

我们如何应对未来?

要有耐心不等于躺平,更不是一刀切地停止投资,我们要看到那些结构性机会。我想先说几个关键词:政策同频、团队认知、流程优化、严谨极致。

1. 政策同频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发展经历了3次浪潮,而2023年就处在第三次浪潮中。

第一次浪潮是土地和生产之间关系的改变,人们开始脱离计划经济的束缚,逐渐可以自由发展了。

第二次浪潮是世界工厂和房地产,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覆盖全球。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中国在很多制造业领域开始取代日本、韩国、欧美,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现在我们处在第三次浪潮中,它由能源结构转型和智能制造组成,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化2.0,这是我们投资的重中之重。

新能源产业是能源结构转型的代表。有个直观的数据,中国在2023年上半年的整体汽车出口(包括燃油车),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其中,电动车出口占整体的25%,贡献了非常重要的增量。

我们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投了理想和小鹏的机构。我们以这两家公司为新能源领域的“节点公司”,顺着电气化、智能化,再延伸到新能源产业链的各个细分领域。

其实稍微细想一下,如果没有电动车的普及,就不会有今天动力电池的局面;而动力电池又拉动了储能电池,让人类储存电力的成本大幅下降。如果没有储能,光伏和风电这些不稳定的电力就无法高比例并网,而它们恰恰是改变能源格局的基础。

2. 团队认知

我非常有信心地说,在移动互联网切换到科技时代的过程中,经纬是在整体认知切换和提升上,特别是在实战中阶段性证明了自己的少数几家机构之一。这个过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里面涉及到团队每个人的认知提升、天花板突破,还有如何真正把大量“子弹”放到正确的人手里。我觉得我们阶段性地做到了,而且我们有信心以后会越做越好。

3. 流程优化

在过去3年里,我尝试了很多工作方法,其中有最大提升的就是形成了一套工作流程:我们先定制目标,再去设计、优化、迭代流程。

我让所有投资和投后的同事都这么去做,这些流程我们经常以季度为单元,有时候以月为单元,来做重大调整。

因为过去的不少假设,在执行后会发现不成立。有些地方需要更严,有些地方需要更松,有些地方需要给空间,有些地方需要考虑到人性等。

4. 严谨极致

我时常提醒团队要珍惜每一分钱,要对未来空间的判断足够严谨,对后续发展的节奏要有足够正确的预期。

以前基于大环境的宽松、上市的便捷,在竞争中导致整个头部基金都很“浪”,但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在投资上,对每一分钱的严谨程度,就要以这是最后一期基金为底线。

我们从早期的移动互联网,到今天的硬科技,顺境也好,逆境也罢,这些都是做早期投资所必须经历的一部分。

我们始终在尽全力研究眼前和未来的机会,力求找到当下和后续最合适的投资逻辑。如果投资逻辑是每个当下最合理的,那无论周期如何波动,顺境或逆境,我们都能“睡着觉”。

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下我对中美之间的观察。2023年8月底我去美国出了一趟差,从旧金山一口气开车到了纽约,给我最大的冲击有4点,这些与我们判断未来的大势也有帮助。

第一,美国经济在短期非常红火,通胀在经过几次加息后看起来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对现在的经济降温还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第二,不少美国公司的人均效率恢复得比较缓慢。到今天为止,很多美国公司都没有解决让之前因疫情远程办公的人回归办公室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这大大影响了人均效率,越大的公司问题越大。很多员工已经搬离了工作的城市,或是到了郊区。当大公司想招自己的员工回来办公室,哪怕是回来3天,很多人都直接拒绝,人均效率其实很受影响。

第三,在很多领域,中国的优势依然非常大。比如在电动车、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方向上,我觉得中国在全球是有系统性优势的。

我们谈创新时,有些是领头羊式的创新,有些是基于工程、应用型的创新。要理解的是,创新从来没有唯一的方式,只有你在技术曲线上处在的位置所带来的方式。

如果站在人类技术前沿,那你可以是试错与分散式的、美国式的;如果不是,那你的创新也可以叫“举国体制”与“科研攻关”。

这里的“关”意味着你知道目标是什么,同时不能小看这种系统性优势带来的迭代与超越的速度。在世界分工中,每个国家有自己不同的创新方式,这是由阶段决定的。

另外,对于产业链转移的问题,我很想引用库克的一个观点,他说:

以前流行的看法是,跨国公司来中国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但其实中国很多年前就已经不是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了。跨国公司来中国的原因其实是中国的制造能力,是中国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技术广度,以及技术种类。比如苹果的产品需要的先进生产工具,其精度、模具和使用材料都是领先的。但如果要在美国召开一次模具工程师会议,我不确定他们能否坐满一个房间,而在中国,相关的人才数量多到能塞满好多个足球场。

只因劳动力成本因素而迁移到海外的,我觉得对中国的先进制造产业链没什么威胁,因为不涉及核心技术。如果因为战略考虑而离开的国际公司,为此成本会加大2~4倍。

长期来说,只要中国持续发展,他们慢慢地仍然会回来。除此之外,中国大规模的产业链流失没有可能。

在今年,反而我看到的更多是中国内陆省份的出口正在蓬勃发展,从沿海转移到内陆。相比之下,其他潜在竞争的国家,反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第四,我认为未来“卡脖子”一定会存在,但硬脱钩不可能。在高端领域,比如AI、量子计算、先进制程的芯片等,美国会采取“卡脖子”策略。但在其他领域,美国公司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包括美国为了自己的增长、降低通胀等因素。

如今随着俄乌战争和以巴冲突的出现,有更多美国之外的国家意识到,与中国持续保持良好关系、与中国做生意是必须的。所以欧洲和其他国家仍然会积极与中国贸易、交流、交叉投资,来维持自己国家的经济和压制通胀。

而在前沿领域,其实“卡脖子”一直存在。《潮起》这本书中也讲到了这个观点—在调研了500多位工程师、企业家、政府官员之后告诉我们,其实“卡脖子”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那时候中国的汽车产业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方法,但在很多中外合资企业里,不少技术合同最终都没有兑现。中方能拿到的技术图纸,往往都有“一堆窟窿”,很多信息都被拿剪刀从图纸上剪掉。

最后实现突破的,还得靠自主创新。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现在中国离美国最尖端的科技是有一定距离的,缩短还需要时间、金钱、资源、国家扶持。但我们有庞大的市场,最终突破是大概率事件。

像最近华为Mate 60的7纳米芯片的突破,现在只是一个良品率的问题,是一个工程问题,但我们的生产力很强大,这可以大大缓和压力。

在未来,我认为会有一波非常惊人的中国公司全球化2.0。这类公司不再是非常“轻”的公司,比如不再是通过收购把产品带回中国的出海。

这类公司在走出国门后,他们会在当地建厂、建立研发子公司。他们会更在意形成一个闭环的组织体系,把中国优秀的制造能力外溢出去,比如智能制造、新能源、机器人、生物醫药上游等领域。

当然,新航海时代也并不容易,很多企业可能会失败。经纬现在也投了很多这类公司,他们在全球化2.0上开始有了自己的雏形。所以我现在也会把创始人在全球化这方面有没有思考、有没有具体行动、天花板有多高,变成一个核心的判断因素。

修炼内功,有底线地竞争

1. 要形成多种看世界的模型

如今世界变得很快,前几年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快速变化,现在还要叠加地缘政治因素。很多企业的护城河一次又一次被跨越,那么我们机构应该选择怎样的节奏感?

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养成用多种模型思考的习惯,不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这样才能看透现实。比起站队,更应该更中立地去思考价值与意义。

以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过很多商业模式,看过很多团队,脑袋中形成了好几种模型的总结,可以很快做出一些判断。

如今硬科技时代虽然方向变了,但方法也是如此。我们一年看几百个项目,就是希望能够从中总结提炼出模型。

每当遇到一个新行业,我们先去研究产业链,研究上下游,看国内和国外的成功上市公司是怎么做的,再去扫几十个、上百个项目,寻找其中占据产业链高地的公司,在董事会讨论中学习,最后建立认知形成模型。

很多人说硬科技领域太难研究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从电动车开始,顺着电气化、智能化的大逻辑,在电动车新车销售渗透率不同的阶段,就对应了不同的投资主题。

比如在2%~5%时,对电动化和智能化影响最大的元器件就是最佳选择;

在5%~20%的爆发期中,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底盘、车身、控制这五大领域都是很好的选择;

在20%以上,一些应用成为了新主题。

由电动车还可以深入到泛新能源行业,包括从动力电池到储能。当然具体的顺序,没有固定模式,完全因人而异。

2. 修炼内功,拒绝平均主义

现在我们更加重视练好内功。我们对每个项目都要求极致的尽职调查,花大量时间。

我们有内部的尽调团队,也有外部的专家团队,完全数据导向。再加上对行业的判断、对人的判断,哪怕投资节奏会放缓,但要力求找到最适合我们的项目。

在团队上,我以前也说过,任何一家投资机构,80%的收益其实来自5个人,甚至更少。我们少数几个资深合伙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判断当下、中期,谁能成为这最核心的4~5个人,然后把他们放到正确的岗位,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权力。

在项目上,我现在花更多时间在“压舱石”项目上。什么叫压舱石?就是我们过去投资的理想、小鹏,特点是大金额、高增速。不管是我们的早期还是成长期,都要有3~5个压舱石项目。很多时候我们回头复盘,越有争议的项目,越有可能最终做大。

在内部,合伙人之间也经常互相“拍桌子”,我希望能促成一个良性的、数据导向的、有深入调研之后的“拍桌子”氛围,最终再去达成投资决策,往前推进。这里面也许会有失败,但是我相信最终的大项目,一定来自这样的争论环境。

3. 责任感

最近一年,我能明显感受到很多行业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包括我们自己。哪怕再强的公司,稍一放松,就会被对手追赶。有的时候,一个行业会被盲目竞争拖垮。甚至在最疯狂的时期,不少竞争手段都是病态的。

如今我更加看重责任感这个品质。既然选择做某件事,就要把它做好,要细心、用心、有超强执行力,还要有底线思维。

即使面对惨烈的竞争,但依然不可突破道德底线。对于经纬来说,如果我们辜负了别人,我们会感到非常内疚,所以我们也把自己的钱,投在经纬每一只基金里。

我觉得,人还是要经常换位思考,如果我要托付别人,我希望他是个有责任心的人,能够忠诚做事的人。

经纬从2010年开始,就做了第一只人民币基金,开启了人民币投资。在过去几年里,我们也和地方产投、地方政府有很多互动。

我们支持的很多创始人,未来都可能成为各个赛道的头部公司,或是某个区域的龙头公司。我也希望大家不要迷失在短期的激烈竞争中,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怀抱更大的格局,争取能把公司,甚至整个行业带上国际的舞台。

远离无意义的人和事,聚焦再聚焦

以上是从机构层面来说大家应该怎么做,最后我想从个人角度,来说说我的一些思考。

1. 保护好自己的财富

管理好自己的钱,不要把之前“时代红利”赚到的钱,在今天用自己的“努力”和“真实的能力”亏掉。尊重专业、尊重耐心、尊重分散式布局,凡事行动前要有前置性思考,保护好自己的财富。

做投资,一定要非常耐心,一定要等到好机会出现。否则就要保持纪律,当然这是反人性的,不容易。

这时候总有年轻同事私下抱怨,为什么自己没赶上前些年能频繁出手的好时候。我只想说,人活到最后,你配得上拥有什么,基本上就会拥有什么,可能早一点,或是晚一点。

先别抱怨时代,而是每一天都追求比醒来的那一刻多增长一点认知,每一天都把手头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机会不总是肉眼可见的,而是出现在不经意间。但能否抓住它,总是源于长期坚持,源于每一天的努力。

2. 保护好家庭

保护好自己的家庭,家庭与个人的选择一致。有很多事情,其实需要以家庭为单元去思考、去讨论的。大多数时候,个人的角度与家庭角度是高度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这时就应该多想想。

创业者是一重身份,意味着你对社会有责任。但你对家庭也有责任,不能完全把家里的每一分資金都拿来创业。

你需要给家庭设定一张“安全网”,比如房、车、日常生活和未来家庭教育所需的资金,每个人的金额需求不一样,但都应严谨地想清楚,尽量把这笔钱放在“网内”,一张能让一个人在创业道路上安心奔跑的安全网。

猜你喜欢
流程优化
医院后勤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医院门诊流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优化建议
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优化图书馆科技查新流程
浅谈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基于服务流程优化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浅议市场化取向改革下的烟草工业物流建设
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中药饮片发药流程
国际工程公司如何优化外事管理模式
传统制造业采购流程的优化研究
电商行业退换货流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