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技术要点

2024-03-03 07:02翟振中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雏鸡蛋鸡鸡舍

刘 姗,翟振中

[1.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农业农村局 225321;2.海安市雅周镇畜牧兽医站 2266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于蛋类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升,为积极落实蛋鸡养殖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方案,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进行梳理与分析,并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以及优化策略,使蛋鸡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得到质的飞跃。

1 蛋鸡品种的选择要素

1.1 较高的产蛋率

作为蛋鸡的关键性效益指标之一,在对蛋鸡养殖品种进行选择之前,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养殖人员应当对该品种蛋鸡的产蛋率进行全面充分地研究,并结合实际对不同蛋鸡品种的产蛋量标准曲线进行比对,使蛋鸡品种的选择能够进一步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促进蛋鸡养殖效益的不断进步。

1.2 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受到我国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我国各地区气候、温度等面临着较大的差异,养殖技术人员应当对不同蛋鸡的环境适应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养殖地点气候特征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对于纬度较高的地区,可选择耐寒能力较强的蛋鸡品种进行饲养,而对于纬度较低,降水量丰富,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南方地区,则应当选择耐热能力较强,抗应激能力较强的品种进行养殖与饲育,从而确保蛋鸡品种与养殖地域之间的契合度。

1.3 较强的存活率

在对蛋鸡进行养殖过程时,能够发现,一些品种的产蛋率较高,但抗逆性以及抗病性较为低下,存活率较为不足,导致养殖户最终能够获取到的经济效益受到冲击和损害[1]。因此,养殖技术人员还应当对不同蛋鸡品种的存活率情况进行相互比较,从而选择单位存活率较高的品种进行饲养,使蛋鸡养殖能够为养殖技术人员提供更加充分的经济效益。

1.4 分析市场消费者需求

在对蛋鸡进行选种之前,养殖技术人员应当采取多种手段与措施对市场环境下的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与考量,使蛋鸡品种的选择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习惯,加大市场对于鸡蛋产品的接受程度,拓展鸡蛋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蛋鸡养殖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2 优化蛋鸡的饲养管理流程

作为蛋鸡养殖的重点工作内容,优化蛋鸡的饲养管理流程能够有效强化蛋鸡养殖业的经济价值,减少养殖过程当中的成本超支与资源浪费,为促进养殖户效益的提升与进步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2.1 做好雏鸡培育工作

在雏鸡阶段,蛋鸡的生长发育较为迅速,而受到形体特征、生长阶段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于饲料的消化能力均较为低下,因此,给蛋鸡养殖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挑战。相关技术人员以及养殖人员在进行雏鸡培育的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应当做好育雏环境的温度控制工作。作为雏鸡生长过程当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育雏环境的温度不仅影响着雏鸡的正常发育,同时还影响着雏鸡对于饲料的消化速度及成长过程中疫病的抵抗能力,养殖技术人员应当将蛋鸡育雏环境温度控制在25~26℃,从而自动调节雏鸡在鸡舍内部的分布密度,有效控制雏鸡对于饲料的消化速度及对于疫病的抵御能力,为后续蛋鸡的成长发育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其次,应做好育雏的湿度控制工作,在蛋鸡的育雏阶段,一旦湿度过低,可能会导致雏鸡过度饮水的现象发生,引发消化道问题或疾病,而湿度过高则可能会抑制雏鸡的生长,导致鸡舍内污染现象加剧[2]。一般在蛋鸡的育雏阶段,养殖技术人员应当将鸡舍内部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从而使雏鸡的呼吸、消化与排泄趋于正常,同时还能有效改善鸡舍内部环境状态,减少鸡舍内部污染造成的影响。

最后,在蛋鸡的育雏阶段,应当对恶癖进行监控与管理。雏鸡受到生长环境、生长条件以及饲养方法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一些雏鸡出现啄羽、啄肛、饮血等恶癖,严重影响雏鸡的健康发育以及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养殖技术人员应当综合采用断喙、饲料调节以及密度调节等方式合理控制雏鸡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恶癖,保障发育健全。在雏鸡10~12 日龄时,可进行断喙,并于断喙前后2 d 在雏鸡饮水当中添加维生素K,从而起到相应的止血作用。

2.2 加强育成期管理

在蛋鸡的成长过程当中,育成期的管理对蛋鸡的成活率及其产蛋率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相关养殖技术人员应当针对性强化蛋鸡的育成期管理工作,使蛋鸡的相关发育指标契合其生长标准以及养殖要求,从而减少淘汰个体的出现,强化蛋鸡养殖过程当中的经济效益。

首先,养殖技术人员应当结合蛋鸡品种特征以及蛋鸡饲养要求针对其体重标准进行明确,使育成期蛋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获取到针对性的数据参考,养殖人员应当与雏鸡供应商进行定期沟通,并采取多种措施针对目标品种蛋鸡在育成期的平均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明确,定期抽取蛋鸡个体与标准值进行比对,从而有效强化养殖技术人员对于育成期蛋鸡生长发育状态的关注程度,有效避免过轻或过重的蛋鸡对整体养殖效益造成的负面影响[3]。

其次,在蛋鸡育成期阶段,养殖技术人员应当结合鸡龄加强对鸡舍饲养密度的控制。例如,针对7~10 周龄的地面养殖蛋鸡,应当将饲育与养殖密度控制在12~14 只/m2,对于11~20 周龄的地面养殖蛋鸡,应当将其养殖密度控制在8~10 只/m2。针对笼养的蛋鸡品种而言,单位面积内的育成期蛋鸡养殖密度可适当增加,但总体密度均应小于25 只/m2,一方面能够使育成期蛋鸡具备更加充分的发育与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能使蛋鸡的养殖效益与养殖成本达成相应的平衡,促进蛋鸡养殖经济价值的进一步强化。

最后,在蛋鸡育成期的养殖过程当中,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当对鸡舍内部的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长进行合理化控制。相较于育雏期的蛋鸡养殖与成长而言,育成期的蛋鸡对于自然光照的需求较为下降,养殖人员应当循序渐进地减少鸡舍内部单日光照时长以及光照强度,但仍应当保障每日光照时长达到8 h,使育成期蛋鸡的生长发育得到更加充分的环境条件支持。

2.3 关注产蛋期养殖条件控制

在蛋鸡养殖过程当中,产蛋期的养殖条件以及养殖状态对蛋鸡的经济价值以及经济效益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相关养殖技术人员应当强化对蛋鸡产蛋期养殖条件的控制与管理工作,使蛋鸡产蛋率得到相应保障,推动鸡蛋产品质量与产量的不断进步。

首先,在产蛋期前期阶段,养殖技术人员应当确保鸡舍内部温度、湿度适宜,将产蛋期鸡舍温度控制在13~23℃,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给蛋鸡造成负面影响[4]。另外,养殖人员应结合蛋鸡生长发育状态定期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使鸡舍内部空气得以充分流通,温湿度得到合理调节与控制。在进行通风换气的同时,养殖技术人员还应当关注当前的环境温度与气候状况,尽可能减少异常环境给产蛋期蛋鸡造成的应激。

其次,在产蛋高峰期,养殖技术人员同样应当采取措施对鸡舍内部进行相对应的管理工作。在饲育活动当中,技术人员应当对饲料配方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满足产蛋高峰期蛋鸡不断增长的营养需求以及进食需求。养殖人员应当分别结合蛋鸡产蛋期的生产状态以及进食状态对饲料投喂量进行针对性调控,使蛋鸡的饲养工作更加有效,使蛋鸡在产蛋期当中的生产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

最后,在产蛋中后期阶段,为了确保蛋鸡饲养工作的持续性发展,减少蛋鸡生产过程当中的过度消耗,养殖技术人员应当对饲养过程以及饲育量进行合理调节与控制,并对蛋鸡的生长发育状态进行跟踪监控,当发现蛋鸡出现脱毛、早衰等现象时(如图1),应当针对性强化饲育过程的营养,使蛋鸡的生产发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图1 蛋鸡生长过程中的脱毛现象

2.4 合理调节蛋鸡饲育方法

在蛋鸡养殖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合理的饲养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节约饲料饲养成本,提升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针对性强化对于蛋鸡的营养供应,使蛋鸡的生长发育能够获得更加充实的支持。

首先,在对蛋鸡进行饲养工作之前,养殖技术人员应当做好相关饲育工具的清洁与管理工作,对水槽、料槽等饲育工具进行定期消毒与清理,并对内部可能存在的杂物进行去除,有效强化饲育工具洁净程度,为相关饲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坚定的支持。

其次,应当结合蛋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饲料的品类以及饲料施用状态进行调节与控制。在蛋鸡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对于能量、粗蛋白、氨基酸、钙、磷等营养元素具有较高的需求量,因此养殖技术人员应当综合采用玉米、麦麸、豆粕、石粉、食盐以及营养添加剂等对蛋鸡饲料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饲料的施用和储存工作进行严格管控,对出现变质现象的饲料进行及时处理,有效强化蛋鸡饲育过程当中饲料的整体质量,使蛋鸡生产过程当中的营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强化蛋鸡的产能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最后,在蛋鸡产蛋期中后阶段,应适当控制饲料的施用量。由于蛋鸡的产量与体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当蛋鸡体型过大时,平均产量会出现一定的下降,因此养殖技术人员应当对蛋鸡产蛋期中后阶段的饲料施用量进行合理把握,将蛋鸡的体型控制在阈值之内,使整体产蛋量能够达到相应标准,使蛋鸡养殖过程当中的饲料成本得到有效节约,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得到全面进步。

3 强化蛋鸡养殖过程中的疫病控制

在蛋鸡养殖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禽类疫病是影响蛋鸡存活率及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全面强化蛋鸡养殖当中的疫病控制,有效减少疫病在蛋鸡养殖过程当中的感染与传播,从而提高蛋鸡养殖过程当中的存活率与养殖效益。

3.1 加强通风管理

一般在对蛋鸡进行养殖和培育的过程当中,应当将鸡舍内部的温度与湿度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才能尽可能强化蛋鸡种群对于疫病情况的免疫能力,减少各类疾病现象的发生与传播[5]。因此,为了使蛋鸡鸡舍内部的环境达到预期目标要求,养殖管理人员应当结合时间要素做好鸡舍内部通风管理工作,将鸡舍内部温度控制在13~23℃,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从而使蛋鸡的生长发育环境适应发育。

在鸡舍内部环境控制的同时,养殖技术人员还应当定期做好消毒清扫工作,有效避免鸡舍内部细菌微生物的滋生,杜绝有毒有害气体的蓄积,将蛋鸡面临的疫病风险得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2 做好光照控制

作为蛋鸡体内激素的重要调控因素,鸡舍内部光照控制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和意义。养殖技术人员应当结合蛋鸡生长发育阶段对鸡舍内部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长进行合理控制,使蛋鸡体内激素水平以及生长发育水平能够达到正常标准,一般蛋鸡的日常照明时长应当控制在8~16 h 左右,在进行灯光控制的过程中,应当确保照明强度均匀稳定,避免因光照强度突变而导致的应激现象。

3.3 强化日常观察监控

在蛋鸡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中,一旦发生疫病,往往会出现异常的外在表现,因此养殖技术人员应针对性强化对鸡舍内部蛋鸡成长发育状态的观察与监控,对鸡舍内部蛋鸡个体出现的粪便异常、个体瘦弱、精神萎靡或食欲不振情况应及时予以重视,并结合实际进行隔离或处置,将鸡群疫病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4 注意应激控制

蛋鸡的生长发育过程当中,受到环境急剧变化或外来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鸡群应激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制约蛋鸡的发育与生产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鸡群出现大批死亡,严重威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日常养殖工作当中,技术人员应当强化对鸡群内部的应激控制,确保鸡舍内部环境稳定,使蛋鸡的生长发育更加良好。

综上所述,在蛋鸡的养殖工作当中,科学的饲育方案与管理模式对提升蛋鸡产量以及养殖工作经济效益具有关键作用。相关技术人员应当针对蛋鸡的养殖模式与养殖流程进行针对性优化,提升蛋鸡养殖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养殖业的长效化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雏鸡蛋鸡鸡舍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舍
优选雏鸡四法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