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融入亲自然活动的探析

2024-03-04 09:00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松果叶柄玩法

西北工业大学幼儿园 李 茸

亲自然活动和民间游戏原本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亲自然活动和民间游戏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针对这一现象,近年来学界对于儿童活动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让儿童在游戏中更好地亲近自然、释放天性,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民间游戏的价值,并积极将其融入幼儿园的亲自然活动中。为此,笔者及所在团队致力于研究幼儿园如何利用民间游戏与亲自然活动相结合,旨在为更多的幼儿园开展活动提供借鉴。

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亲自然活动的实践

1.自然中的材料是民间游戏的传承发展的因素

自然界中的各种物品都可以成为儿童游戏的材料,它们易于获取且结构简单。大多数民间游戏的材料都直接来源于自然环境,如土地、石头、树叶和树枝等。这些材料大多随处可见,游戏规则简单、玩法多样且乐趣无穷。例如,树枝可以玩拨棍游戏;叶柄可以玩斗草游戏;石子可以玩投掷游戏;松果可以玩堆垒游戏等。儿童在选择自然材料的同时,也是在探索这些材料的材质、形状和重量等特点。因此,自然的材料是传承和发展民间游戏的一个介质,因为这些材料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所以才能让这些材料所承载的游戏流传至今。

2.自然环境是开展民间游戏最适宜的环境

民间游戏往往源于自然环境,并在其中流传下来。“儿童之所以爱好日常的游戏,全是因为自由之故”。在自然环境,儿童能够自由玩耍和成长,这才是游戏的本质所在。传统民间游戏大多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展开,这符合儿童的天性。亲自然活动中融入民间游戏,如勾老将、投掷松果、跳竹竿、玩投壶等,可以增加游戏的的乐趣。同时,在自然环境中的游戏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勾老将游戏是从自然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就地取材,使用草、叶柄等比比谁的力气大,或者谁的草或者叶柄使用的时间久。大自然中能够作为游戏材料的草或者叶柄种类繁多,这个游戏,不仅是叶柄或草之间的力气比较,还可以让幼儿了解哪种叶柄或草叶比较耐用,进而引发他们对植物的探究兴趣。让儿童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大自然。

3.民间游戏和亲自然活动之间自然的存在内在联结

民间游戏和亲自然活动都表现出原生态的特质,二者之间存在天然地的联系。民间游戏的原生态来自大众口手相传、代代传承;而亲自然活动原本就是展现自然的原始风貌。当民间游戏融入亲自然活动时,自然环境丰富了游戏内容,游戏也激发自然中新生的创意力量。笔者的研究团队发现这种内在的联系有很好的实践价值。首先,有助于幼儿园将民间游戏与亲自然游戏有机结合,让幼儿在参与民间游戏时感受大自然的乐趣,同时在自然活动中让民间游戏得以传承。例如,幼儿玩民间游戏“投壶”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可合适的投掷材料,树枝、树叶、石头、松果等,幼儿在探索各种投掷方法时获得了快乐的自然体验。从投壶游戏中反观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民间游戏,巧妙运用各种自然材料是这些民间游戏能够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有助于教师将游戏的趣味性、竞争性、创新性等游戏元素运用到亲自然活动中,充实丰富亲自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例如,教师组织幼儿玩“投壶”游戏时,可以制订多种组织策略,如单人自由选、双人比一比、两组接龙赛,同时在游戏前让幼儿多观察、多探索,让他们从自然材料的材质、形状和重量上发现和探索,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既能够遵守规则玩游戏,并且还能尝试创新游戏规则玩法等。这些措施极大地丰富了游戏的形式,也使游戏的组织策略更加多元,更重要的是幼儿在不断地尝试中体验了创新的愉悦,体现了游戏的本质精神。

亲自然活动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价值

1.民间游戏在亲自然活动中开发和利用的实践价值

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儿童在自然环境中,利用树叶、松果、石子、树枝等进行自发性游戏活动,如将叶柄勾在一起比谁的叶柄更结实、用松果掷树叶看谁扔得准等——这些游戏中都能看到民间游戏的痕迹。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我们对于民间游戏进行了整理,首先从自然材料、自然环境的特色出发,整理出一批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民间游戏,如捉迷藏、过家家,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的的勾老将、拨棍、投准等游戏:其次,我们从二十四节气文化中,整理出具有民俗特色的游戏,如立春时节进行的报春游戏,春分和秋分时进行的竖蛋游戏等。目前已整理和收集部分游戏应用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之中(见附表)。这些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亲自然活动,将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2.亲自然材料充实和重塑民间游戏的玩法的实践价值

幼儿园应“创造利于儿童生长自然的环境”,提供贴近自然民间游戏材料。我们的研究团队深入挖掘民间游戏的价值,并探索其在现代自然环境中的创新应用。让游戏在传承基本玩法的同时,也能在新的环境中拓展。自然中存在丰富的游戏材料,既便于获取,又有生活趣味,幼儿在玩耍时,全身心融入自然,这不仅能强健幼儿的体魄,还能让幼儿获得全面的发展。幼儿是对游戏有创造能力的开发者、开拓者,他们在和自然材料、自然环境,以及同伴的游戏中会创新游戏的玩法,为民间游戏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在研究时,注重游戏内容、形式、空间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让每一个新游戏都能够传承传统,贴近自然。如在投掷游戏中,幼儿使用自然环境中随手可得的“松果”作为投掷材料同时,还可以在跳房子游戏中用作“炸弹”使用。幼儿们不但找到适合投掷的材料,而且创生出新的投掷游戏,这说明幼儿是天生的游戏创造者。我们还将游戏的趣味、竞争、创新等游戏精神融入亲自然活动中,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形式,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附表.有材料的对抗类民间游戏梳理

3.民间游戏和亲自然活动融合激发游戏精神

幼儿天生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能够在现实和想象之间自如切换,从而创造出各种有趣的游戏。只要很简单的物品,幼儿与就能和自己、物品、身边人玩起来。这些看似无目的游戏,恰恰体现了幼儿自由、自主的精神,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通过设计合理的规则和开放的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儿童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创造出新的玩法。当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幼儿时,他们往往能够依据原有经验和对游戏的理解,生发出新的游戏方式,进一步激发游戏精神。如勾老将游戏,虽然简单易玩,幼儿在继承传统规则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仅能选择更多的材料游戏,而且在双人游戏的基础上创新出“老将之王争霸赛”等新的游戏。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幼儿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在游戏中发挥创新精神。

4.民间游戏和亲自然活动间互补互融的文化价值

民间游戏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了文化传承的功能,又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民间游戏能够为幼儿提供文化滋养,促使他们在游戏中逐渐形成对文化的认知。民间游戏的历史源远流长,是经过岁月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游戏通常具有明确的规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例如,斗草、投壶等游戏,通过参与游戏,人们能了解历史和文化,激发内驱力和深度思考。在亲自然活动中,幼儿通过对于自然的观察、对自然的喜爱,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游戏的兴趣和热情。

在研究民间游戏融入亲自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儿童回归传统和融入自然的重要性。亲自然活动带给儿童自由自在的体验,民间游戏带给儿童宝贵的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两者融合不仅能带给儿童在自然环境中“玩耍”的愉悦,同时也是儿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以及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亲自然活动中利用民间游戏简单易行、经济环保、备受儿童喜爱等的特点,希望为其他亲自然活动的实践者提供完完善的课程依据和思路借鉴。

猜你喜欢
松果叶柄玩法
斗 草
斗草
扭动的小蚕
摘松果
小松果
零跑的新玩法
摘松果
分松果
创意玩法
TPP的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