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戏剧:家园合作的新路径

2024-03-04 09:00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王婧茹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家园亲子戏剧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王婧茹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两大主要场所。为了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家园合作能够促使这两大场所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本文针对目前家园合作形式僵化、内容单一等问题,通过探讨亲子戏剧在家园合作的应用路径,分析了亲子戏剧的特点和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以期能够为家园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亲子戏剧的特点

亲子戏剧是一种以幼儿、家长、教师多元角色为核心的教育形式,涵盖了亲子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多种表现形式。巧妙地结合了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的教育元素,旨在通过这一媒介,全面提升幼儿的行为、心理和知识水平。因此,教师在组织亲子戏剧活动时,要重点关注幼儿的参与和体验感,不应过度强调戏剧本身的艺术性。此外,在亲子戏剧不仅要突出对幼儿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引导,还要有助于优化家庭关系,促使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此外,亲子戏剧包含准备、创编、排演、表演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中,幼儿与家长的参与方式均有其特点,这就为亲子戏剧带来了良好的开放性。

亲子戏剧对家园合作的促进作用

1.提供丰富的主题与内容

以亲子戏剧为基础的家园合作,可以构建良好的主题内核,从而赋予家园合作深厚的艺术与文化教育价值。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的亲子戏剧活动中,幼儿们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亲子沟通机会,还能够在参与过程中深刻理解“亲情、坚持、思考”等主题精神,进而丰富家园合作的意义。同时,通过引入不同主题的亲子戏剧活动,使得家园合作的形式更加系列化、主题化,有助于打破传统家园合作中“心理健康、行为习惯”等常用教育主题的局面。以此为契机,让与民族文化、人文文化、自然生态等内容融入家园合作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效果,彰显家园合作的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功能,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幼儿园常用“爱”的主题中开展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让幼儿理解和体验“爱”的内涵,可以选取《我爸爸》等相关绘本作为亲子戏剧的素材,通过亲子共同参与,尝试用静默游戏、定格画面、角色扮演等戏剧范式,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和肢体动作互动,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让亲子双方真实地表达和体验“爱”的情感。

2.加强家长、教师、幼儿的关系

亲子戏剧主题活动,以其自由的内容、多样的参与形式、丰富的活动环节形成了一种长期、动态、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如以《愚公移山》等传统故事为基础,家长和幼儿可尝试用角色扮演、巡回演出、肺腑之言等亲子戏剧范式和亲子游戏共同完成主题活动。在大班开展亲子戏剧活动,可以通过亲子舞台汇演的形式,不仅能提高幼儿意志力和勇气,同时也能使家长在参与过程更深入地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利用戏剧表演编排的契机,家长与幼儿可以实现深度的互动交流,进而达到优化亲子关系的目的,为家园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此外,家长的反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指导家庭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3.优化家园合作的形式

亲子戏剧的融合性使其能够与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贯通,进而推动以亲子戏剧为基础的家园合作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家园合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言沟通的单一方式,而是通过亲子戏剧活动实现家长与幼儿园的深度融合。家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也能够深刻认识到幼儿教师工作的智慧、能力、品质和修养。只有当家长认同了幼儿园的工作理念,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支持幼儿园的工作,从而激励教师全身心、专注和热情地投入到教育幼儿的工作中。在家园双方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良性互动局面,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亲子戏剧应用于家园合作的路径与措施

亲子戏剧的开展与安排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语言、动作等发展水平进行“螺旋式上升”培养与探索。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对幼儿的实际观察,在3~4岁的幼儿中开展亲子戏剧活动,应以亲子间的集体行动和戏剧游戏为主,即家长和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各种亲子游戏和角色扮演,促进幼儿和家长之间的模仿和学习,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和默契。

对于4~5岁的幼儿,他们已经具备了小班的亲子戏剧前期经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亲子戏剧内涵。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和家长可以共同探索亲子戏剧,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音乐剧和歌剧进行亲子音乐剧的创作和表演。通过即兴创作和改编熟悉歌曲的歌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从而开展亲子戏剧的探索和其他活动的教育实践活动。

5~6岁幼儿的语言能力明显提高,他们的肢体动作更具表现力,戏剧合作水平也有所提高。他们不仅能够独立创编故事,还能自主选择和搭配自己喜欢的简单道具和服装进行表演。为了增强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可以与家长一起表演的亲子戏剧探究包括亲子歌剧、亲子舞蹈剧、亲子音乐剧、亲子话剧等。

在策划亲子戏剧活动时,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幼儿园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必须征得家长对活动的支持;其次,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发展特征的亲子剧本和亲子游戏,同时,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上要有合理的区域规划和场地支持;最后,所选的戏剧或者游戏主题应与幼儿园的教育和主题活动相融合。

下面以中班4~5岁幼儿为例,深入探讨幼儿亲子剧实施的可能性和具体方案。

1.选剧本环节,明确家园合作方向

在亲子戏剧活动中,对剧本的选择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活动的成功与否,更是影响幼儿语言能力、智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还能提高亲子关系的融洽度和信任感,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起着非常积极作用。因此,在选择剧本时,秉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中心的原则,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和需求,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同时家长的参与也必不可少。在剧本来源上,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改编幼儿熟悉的优秀绘本故事,二是通过亲子合作、师幼互动以及从生活经验中汲取灵感来创作剧本。值得注意的是,绘本内容不一定完全契合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因此,需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讨论下进行适当的改编。

在选择剧本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表演能力有限,因此剧本的规模不宜过大。为了方便幼儿与家长自由组合,我们可以成立亲子小组,共同探讨戏剧主题;亦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在班级中进行集体研讨,一个教学班以5~7个家庭为一个小组最为合适。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家长在绘本改编或者创作剧本时,应该积极参与其中,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对剧情、角色和人物等方面的见解和意见,达到更好呈现作品内容的目的。由于每个孩子和家庭对亲子戏剧的理解不一样,为了确保整班幼儿都能参与和体验亲子戏剧的乐趣,幼儿园亲子戏剧的开展形式可先从班级中选取3~4组家庭作为“组长代表”,教师对其进行细致指导与分工。随后,“组长代表”将在各自的家庭组别中对其他家庭进行辅导。

若节目以表演为主要形式,则可采用情境对话或故事叙述相融合的方式揭示儿童内心世界。例如,如针对“孩子不听管教”问题,我们可以创作“母爱/父爱奉献”为主题的亲子戏剧,可选《大卫,不可以》系列绘本创编成亲子戏剧,引导幼儿从父母的角度思考个人行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父母的管教;再如,针对“孩子怯懦”的问题,可以打造以“勇敢自信”为主题的亲子戏剧,旨在帮助家长塑造孩子的自信心。由此可见,通过亲子戏剧的选题环节,让家园合作能够紧密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有效解决传统家园合作中存在的“理论化、形式化”问题。

2.创编环节,精准反馈幼儿特点

在明确了亲子戏剧主题的差异化后,教师需要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策划亲子戏剧的内容,确保亲子戏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形式,不仅增强亲子戏剧的观赏性,还要突显其教育价值,此即亲子戏剧的创编环节。在创编环节中,教师应加强幼儿的参与度,强调幼儿在亲子戏剧中的主体作用,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深入了解幼儿心理特点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幼儿行为观察指导,科学观察幼儿在“意见表达、倾听理解、创意思维、情感控制、行为管理”等方面的表现,进而以家长为抓手,让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创编中的表现。以“关怀爸爸妈妈”为主题的亲子戏剧创编为例,教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爸爸妈妈的关爱——幼儿根据这一主题,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构思,将“为妈妈洗脚、帮爸爸捶背、收拾碗筷”等情景融入到亲子戏剧当中。同时,教师通过家长的反馈,更深入地了解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幼儿这些方面的能力。

3.表演环节,加强家园合作关系

表演环节是亲子戏剧的成果展示,也是增强幼儿、家长、教师成就感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仅为家园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机会,而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家园合作的质量。因此,在亲子戏剧的表演环节,应更加注重氛围的营造,通过这种氛围增加家庭与幼儿园的凝聚力,引起教师、幼儿以及家长的共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和家长创设高质量的舞台环境,充分利用声光电设施提升表演效果,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吸引园内外的关注,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家长、教师和幼儿在家园合作中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还能为今后的家园合作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4.评价环节,延展家园合作空间

评价环节是对整个亲子戏剧的全面评估,也是对家园合作成果的阶段性总结。为了更好地推动亲子戏剧在家园合作中的应用,我们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戏剧评价活动。首先,在评价主体上,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幼儿评价等多种评价视角,凸显家长、幼儿在家园合作中的重要性;此外,在评价方式上,应采取多种手段来丰富评价环节——通过不同方式的评价,我们可以引导家长更深入地理解家园合作的意义,并反思今后在家园合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可以建立微信群,通过线上沟通的方式,鼓励家长们分享个人的心得体会,为今后家园合作的提供依据和参考。

亲子戏剧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协同合作,为家长与教师的深度融合搭建良好的平台。幼儿园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给予家长和幼儿足够的空间,改变传统的“幼儿园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的教育关系,充分挖掘和发挥家长以及幼儿自身在教育中的能动性。同时,以亲子戏剧为契机,推动幼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形成适合幼儿个体特点的、满足不同家庭教育需求的灵活教育形式,精准解决幼儿成长中的具体问题,助推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家园亲子戏剧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有趣的戏剧课
寻找失落的家园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绿家园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