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建构游戏:巧手搭建天安门

2024-03-04 09:00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桐桐门洞天安门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幼儿园 徐 娟

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幼儿在观看红色电影、体验红色游戏中萌发了爱党、爱祖国的情感,通过歌唱《我爱北京天安门》等歌曲、倾听红色故事、玩红军长征游戏等了解了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区域游戏中,幼儿用绘画、拓印等多种形式创作了北京天安门。在一次户外建构游戏中,我发现几名幼儿在用碳化积木自主搭建天安门,导致许多幼儿都对搭建“北京天安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追随幼儿的兴趣,我通过观察、发现、分析等方式,促使幼儿在建构过程中能够及时提出问题并顺利解决问题。

片段一:天安门的五个门洞怎么搭?

“天安门怎么搭呢?我们从哪里开始呢?”桐桐问。茜茜从教室里拿来天安门的图纸说:“我们先来搭建天安门的城墙和门洞吧!”“好嘞,我先运点积木过来。”凡凡和茜茜将积木一个一个地往上叠,两边的墙就这样搭好了!“门上面是半圆的,可是我们没有半圆怎么办?”“用积木搭建。”桐桐一边将积木往中间挪一边念叨:“1、2、3、4……”“两边一样高了,在上面也放个积木吧!”“马上要倒塌了!快用积木压着两边。”茜茜见状拿来两块积木放在两边。“终于成功啦!”天安门上的五个门洞都搭建完成了,接下来就要补齐门两端的墙了。洁洁一边用积木比划着一边苦恼地说:“这怎么补呢?大的塞不进去,小的塞进去会有缝隙。”桐桐说:“我来,你们看好了。”只见她边说边用积木轻轻地将洞口处的积木往旁边敲打,再用积木去比划大小!果然,这个方法有效,积木放进去了!可接下来墙开始摇晃了,洁洁与凡凡只能扶住墙不撒手,墙洞在三人的通力合作下勉强补好了!

在游戏分享环节,铭铭说:“墙上有好几个洞,可是积木塞不进去。”桐桐说:“往上叠加积木的时候,‘天安门’也在摇晃,一不小心就会倒!”洁洁说:“我已经很细心了,可是搭建的‘天安门’还是歪歪扭扭的!”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展开了讨论:天安门怎样搭才能不歪歪扭扭呢?怎样才能让门洞更稳定呢?

幼儿在交流讨论中想出了在地面画直线、在最底端搭积木、用绳子拉等方法。

教师的思考

在搭建过程中,凡凡能够联系生活,组织其他幼儿一起搭建“北京天安门”。刚开始幼儿分工明确,“搬运工”与“建筑师”各自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互不干扰,达成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提出的“大班幼儿能够主动发起活动,在活动中能够出主意、想办法”的目标。在整个搭建活动中,幼儿先后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而桐桐能够积极探索,认真专注地思考,在反复尝试中初步搭好门洞,并在与在同伴的合作下使门洞不再倒塌;在填补墙洞时,桐桐能够大胆尝试,将墙洞填补起来——幼儿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学习经历!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细心观察、耐心等待,不过多干涉幼儿的游戏,扮演好了一名观察者的角色。在最后的评价环节,教师则提出了天安门五个门洞的大小关系以及距离远近,让幼儿对天安门有了更加细致的观察与了解。

片段二:城墙老是倒塌怎么办?

在集体评析与讨论之后,幼儿找来大的塑料积木重新搭建五个门洞。有了第一次的搭建经验,幼儿搭建城墙时明显轻松了很多,而且能将门的大小、门与门之间的距离、对称等特征明显地表征出来。第一层搭好了,幼儿继续往上搭建第二层。只见淼淼从材料柜里拿来了圆柱体积木,他先在大门的上端放了两根柱子,然后用两只手轮流在两根柱子之间摆放,一边摆放一边念叨着:“1、2、3、4、5、6,原来是六个手掌大的距离!”凡宇也跟着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测量。放好柱子,幼儿将长长的木板准备架空在柱子上,可当木板一接触柱子,柱子就倒了。再次尝试的时候,不光柱子倒了,城墙上的积木也都掉下来了!“我们要像砌水泥块一样往上叠加,那样会更加稳固。”淼淼边说边拿来积木在一旁示范着,其他幼儿也跟着重新搭建起来。他们再次将长木板放在柱子上的时候,柱子还有往下倒的趋势,茜茜说:“要慢一点儿,轻一点儿,这样就不会倒了!”淼淼和宇凡小心翼翼地将木板放了上去,然后如释重负道:“终于不倒了!”

教师的思考

通过第一次搭建,全体幼儿都够搜索自己想要的搭建材料,例如,他们从小一班找来了拱门、大的塑料积木。在摆放柱子的过程中,淼淼能将数学课堂上学到的测量方法运用到搭建过程中来,说明他善于思考,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当多次发现木板放上去就倒塌的现象时,幼儿并没有放弃,而是一次次地尝试,最后决定像砌水泥砖一样垒高搭建城墙,这样看似稳固多了。可是将木板再次放上去的时候,只有在小心翼翼的情况下,城墙才能勉强保持稳定。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思考,在发现问题后也能够大胆地解决问题,最终搭建的天安门虽然不太稳固,但勉强也算成功了。可见,幼儿发现问题时,教师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幼儿就一定能够想方设法去解决。

片段三:积木不够了怎么办?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准备搭建立体天安门。他们用原有的经验将城墙迅速搭建起来,再用积木搭建其他三面墙。搭到一半高时,淼淼喊道:“老师,积木不够了!”“积木不够就不搭了吧!”我拿来九块积木说:“你们在最底下一层放四块积木,看看谁能搭出又大又高的墙!”桐桐说:“让我来试试!”她先将四块积木并排放在一起,然后在第二层放了三块积木,在第三层放了两块积木,然后开心地说:“老师,我可以搭三层!”茜茜说:“我也要试试。”只见她也拿来九块积木开始搭建起来,一边搭一边嘴里嘀咕着:“最下面放四块,两个积木之间留一点距离,这样墙就会长一点!”搭建第二层的时候她将积木架空在一层的两个积木块上面,第三层同样也采用了架空的方式,搭建完成后茜茜说:“我也搭建了三层,但是我的墙比桐桐的长!”看到这样的结果我开心地问道:“同样数量的积木块用不同的方式搭建,搭出来的墙大小就不一样。”说完,他们用间隔垒高的方式顺利地将四周的墙体搭建起来了!

教师的思考

面对积木块不够的问题,幼儿本打算放弃了,眼看游戏就要无法推进,这时我就有必要介入了。那么我以什么方式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才合适呢?如果我直接教授他们新的搭建技巧,幼儿就缺失了主动思考的机会,不免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就想直接索取答案。因此,我拿出九块积木,并要求他们在最底层积木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搭出又高又大的墙。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再一次体验了自主学习、相互探讨的完整过程,并积累了新的建构经验,掌握了间隔摆放垒高的搭建技巧。这种搭建方式不仅不会影响城墙的稳固性,而且能使城墙变得又高又大。表面上我是介入了游戏,其实是为了让他们积极思考,促使游戏继续推进。

片段四:屋顶不稳定,怎么办?

幼儿开始为屋顶发愁了。他们尝试用长方体积木搭建,但是长方体积木没有尖尖,最后幼儿商量着去其他班级寻找合适的积木,在积木不够的情况下又一起去资源室找佘老师帮忙寻找尖尖的积木。

通过多次尝试与调整,幼儿终于搭建成功了,他们的脸上洋溢出了灿烂的笑容,并在天安门上插满了五星红旗。

教师的思考

前期的搭建经验让幼儿积累了关于门洞的大小、距离测量、积木间隔垒高等方面的经验,并养成了“猜想—实践”的探究习惯,这些经验支撑着他们顺利搭建出了北京天安门。

在搭建屋顶的过程中,幼儿并没有直接向老师索要积木,而是通过相互讨论、实践操作的方式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寻找三角积木的时候,也跳出了原本只在自己班级寻找材料的思维,转而在全园寻找自己想要的材料。可见,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静处理,同时借助已有经验,齐心协作,解决问题。而我也越来越从容淡定,当幼儿遇到问题时及时关注,做到心中有数,但始终静待花开,相信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

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一、自发自主的活动,引发幼儿自主探究

建构游戏“巧手构建天安门”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庆祝建党百年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大班幼儿喜欢用积塑拼插飞机、坦克、手枪等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此产生建构北京天安门的想法。对“天安门”结构的认知、数与量的了解、形状空间的掌握以及表征水平、解决问题的态度、同伴间的合作、师幼互动等都是本次活动中推动幼儿发展的核心经验。

我们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空间,通过讨论、分享、陪伴、调整环境材料等方式引发、支持幼儿持续深入的探究和学习:探索五个门洞——初具雏形的平面天安门——立体的天安门——北京天安门。教师创设宽松愉悦的游戏氛围,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积极探索和思考,用所学知识和习得的经验解决了一个个问题。个性、能力不同的幼儿团队合作、分享交流、坚持不懈完成任务,进而得以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基于问题的探究,让学习和发展看得见

“五个门洞怎么搭?”“天安门总是倒塌怎么办?”“积木块不够了怎么办?”“屋顶不稳怎么办?”幼儿在游戏中不断产生疑问,又逐个攻破,一个个难题的破解成了幼儿开启下一次探索的钥匙。整个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推动幼儿深入探究。

建构能力:幼儿建构技能由原来基础的平铺、垒高到排列、组合、架空、转接等综合搭建,他们会看平面图了,能将平面的天安门图像变成立体搭建物。在搭建五个门洞的过程中,幼儿能利用简单的测量进行对称搭建,并通过积木间的平衡、每层都摆平摆稳等方法保持天安门的稳定性。

合作能力:在整个搭建过程中,幼儿能够小组分工合作、搬运积木、共同建构、解决问题,其合作意识和能力水平均得到了不断发展。

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主体材料半圆形、圆柱体不足等问题,幼儿利用长方体积木进行错位搭建,最终形成半圆形拱门状。但在搭建过程中又发现拱门与墙体不稳固,这时幼儿跳出固有思维寻找半圆形的泡沫、塑料积木、圆柱体纸筒等材料来代替拱门和支撑柱。在发现主体材料不够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利用相同数量的积木搭建不同大小的墙体,最终成功解决了积木数量不够的问题,搭建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北京天安门。幼儿共同搭建、发现问题、交流探讨、解决问题,这也是他们深度学习的过程。

数学认知和空间思维能力:在建构过程中,幼儿学会寻找和使用不同的积木和辅助材料进行等量代替,并调节两边门洞的大小和距离,同时将看见的天安门从平面转为立体,其数学和空间的思维能力均获得了发展。

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辅助材料——五星国旗,成为了幼儿装饰天安门的重要工具。在拼插过程中,幼儿能左右对称、间隔有规律地排序拼插,其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在搭建过程中已外显出来。

三、适宜有效的支持,让师幼的学习与反思摸得着

在建构游戏中,我们基于儿童的立场看见幼儿、读懂幼儿,研究幼儿在哪里,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适宜的回应和支持。

当游戏面临阻碍或停滞时,教师需要及时介入,推动游戏继续进行。例如,为了让幼儿对天安门有更加详细的观察与了解,在搭建门洞时,我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五个门洞哪里不一样”,幼儿通过观察得知中间一个门大,两边分别有两个小门且是对称的;又如,幼儿有了错位垒高搭建的经验后,在搭建时遇到主体材料不够想放弃时,我及时提出“请用同样多的九块积木,看谁能搭出又高又长的墙”,幼儿在多次操作实践后,发现间隔垒高搭建比错位垒高搭建用的积木块少很多,在探索中很好地解决了积木不够的问题。

这种该出手时就出手“四两拨千斤”的介入方式,让我看到了幼儿的力量,同时,搭建活动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桐桐门洞天安门
天安门前留笑影
牧歌飞到天安门
儿时的记忆
“情窦初开”的桐桐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前看升旗
桐桐学唐诗
砂筒在门洞搭设中的应用探讨
我家的“和事佬”
大班科学活动:门洞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