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文教师的优势促进班主任育人管理工作

2024-03-29 21:56张明珠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班级

张明珠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东实验中学 安徽合肥 231600)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培养学生人文思维与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职务是一种普遍现象,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优势,这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了解自身职业角色所赋予的优势,明确语文学科在育人管理工作中的促进作用。

一、育人管理工作中的角色与学科优势

(一)语文教师的角色优势

语文教师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语文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育人管理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1.文化积淀深厚

语文教师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往往比其他学科教师更为深厚。这使得语文教师在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方面,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

2.教学方法丰富多样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写作、演讲等。这使得语文教师能够更好地在班级活动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带头学习

作为语文教师,往往要求自己精通文化知识、熟练掌握表达技巧。因此,语文教师自身就是一个榜样和示范,在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鼓励学生勤奋学习。

4.重视家校沟通

语文教师在家校沟通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与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家长的期望,这使得语文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

5.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毫无疑问,语文教师在育人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与班主任的工作目标更为贴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语文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祖国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实现育人功能。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与班主任的工作目标不谋而合。这也使得语文学科在实现育人效果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也是育人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2.聚焦人文素养

语文学科注重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文化学科,它涵盖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文化内涵。语文学科的教育能够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传递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在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上发展,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中不少都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极好的德育资源。

3.提升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注重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知识,拓宽视野,提升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在育人管理中,语文学科的阅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综合素质。

4.重视表达沟通能力

语文学科注重语言运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交流能力。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语文学科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运用技巧,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育人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5.开拓国际视野

语文学科注重文化交流和跨文化沟通,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语文学科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学生文化交流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提高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

二、学科特色下的育人理念

根据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班主任育人核心理念应是以人为本,即在班级日常事务中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弘扬团结友爱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优秀青少年。鉴于语文学科的特色,从语文教师的身份出发,具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

(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二)关注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涉及阅读、写作、日常交际等多个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比赛、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弘扬团结友爱精神

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会议、班级活动、班级讨论等方式,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增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班级管理中,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如制订学习计划、自我反思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五)强化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渠道,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并邀请家长参加班级活动和家访,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如提供阅读指导、进行阅读分享等。

将班级育人理念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师在育人管理方面的优势,制定更为具体、实用的班级管理与育人措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到知行合一,提高综合素质。

三、学科特色下的育人途径

当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时,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来开展班级育人工作,将学科特色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效果。

(一)利用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语文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性强的阅读教学计划。通过精选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和科普文章等材料,设计阅读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并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还可以开展写作指导课程。根据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写作任务和要求,通过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从写作中获得成长和提升。此外,在语文日常教学中,注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和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为学生开展文化素养教育提供支持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经典文化中获得启示。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化典籍,让学生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本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文是一门注重文本解读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过程中,学习、思考、探究和质疑,同时加深学生对文本和现实的理解和认识。另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开展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多元文化,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交融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利用语文学科的时代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事件

在平时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文学作品,如名著、文学经典、名人传记等,组织阅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配合时事和文化热点,利用读书分享会、文学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和文化事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意识。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开展线上文学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和读书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之余,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文学院校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学之旅等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文学的深入理解。

(四)利用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开展家校共育

语文学科作为核心学科,在家校共育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在进行家校共育时,除了具有一般教师的特点以外,还有其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家庭阅读计划,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如家庭阅读分享会、阅读角、读书会等,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向家长介绍文学经典、名著和优秀的散文,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师致力于搭建家庭阅读平台,建立家庭阅读档案,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家庭阅读活动,为家庭教育提供数据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将语文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

四、学科特色下的带班育人成效

语文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和培养。通过以上育人管理路径,班级的育人成效将会逐渐显现出来。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下面尝试从四个方面论述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时在带班育人方面将会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写作、表达等语文能力的培养。通过综合性阅读、写作训练、朗读比赛等方式,学生的语文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更多,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可以更好地发挥班主任效应。学生在语文学习时会更加认真,其在无形中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语文学科上,进而提高整体语文能力。

(二)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覆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班主任利用语文教学,开展文化素养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师一般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们在从事班主任工作时,可以更好地以身作则,学生与之相处自然也会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作为班主任,格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日常工作中,会开展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语文学科更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学科,语文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班主任与语文教师两种角色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也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成员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明确班级管理职责和权利,同时成立班委会,将班级管理的任务分配给每一位同学,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班级自治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学生在这种充满人文性、包容性、自主性的班集体中,个人能力得到锻炼,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通过发挥语文教师的优势,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班主任在班级建设方面可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以上成效彰显了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时在育人管理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启示,为今后的带班育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五、结语

语文学科在育人管理上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语文教师应发挥自身优势,有策略、有方法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关注生命主体的发展与提升。通过这篇文章,笔者希望能够将育人管理思想传递给更多的教师和家长。班主任育人工作需要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注重发掘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育人工作不仅仅是教学和管理,更是引导学生成长和发展,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才华、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才。

作为一名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笔者深知教育是一份充满挑战的事业,但是只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的理念,注重个性化育人和班级建设,就一定能够在育人事业中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班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班级“四小怪”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超学科”来啦
不称心的新班级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