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学视域下小学语文创编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2024-03-29 21:56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儿歌美食美的

何 敏

(芜湖市翰文学校育才分校 安徽芜湖 241000)

一、引言

审美教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道德和健全人格的教育。审美教育作为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载体,既能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又能陶冶学生情操、温润学生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语文新课标中更是将审美创造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除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小学语文作业也是渗透审美教育非常重要的途径。

小学语文创编作业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改写、演说、绘画、编创等形式再现、拓展、延伸课文内容,或对课文进行创造性演说、改写或编创,或搜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资料,或制作手抄报,或根据对诗文的理解进行绘画创作等。小学语文创编作业作为语文作业的一种类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学习内容的巩固,也是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过目前,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创编作业设计中并没有关注审美教育,设计的创编作业形式单一,偏重知识的训练,忽视了语文的审美性,这与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的要求渐行渐远。美学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花费更多心思去设计创编作业,在创编作业设计中渗透审美教育,充分发挥创编作业对学生情感熏陶、美感引领的审美功效,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美和创造美,实现创编作业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价值。

二、美学视域下小学语文创编作业设计的价值

美学视域下,小学语文创编作业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缺乏新意的知识练习,而应该是语文的人文性和美学的艺术性的结合,让优美的文字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在小学语文创编作业设计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创编作业,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作业的审美价值。

在小学语文创编作业设计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创编作业的兴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提高学生审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小学语文创编作业设计中融入美育因素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实践和创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去创造美,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

探索小学语文学科中的美育因素,有意识地把审美教育渗透到创编作业设计中,设计出含有丰富美学内容的创编作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快乐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创编作业有利于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识别假丑恶,化被动写作为主动习作,创作出真实美好的作品。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美好心灵的有效途径。

三、美学视域下小学语文创编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创编作业设计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创编美的兴趣

创编作业可以引导学生表达美、创造美,也是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有效途径。设计创编作业时,为了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创编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各种美好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创编美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美的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该依据不同创编作业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情境,比如利用作业导语、联系生活实际、走进大自然、借助多媒体等。

在《中华美食》的创编作业设计中,我先借助多媒体,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给学生欣赏,使其感受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然后出示作业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家乡芜湖也是一座美食之城,芜湖的特色美食遍布大街小巷,有虾籽面、小笼汤包、红皮鸭子……这些美食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三尺。《舌尖上的中国》制作组想要到我们的家乡芜湖拍摄一期美食节目,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向他们推荐芜湖的特色美食。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美好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搜集家乡美食资料、推荐家乡美食的兴趣。学生们兴趣极浓,利用周末时间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这份作业。有的同学亲自去品尝家乡美食,拍下美食照片并写下自己的品尝感受;有的同学在网上搜集家乡美食图文资料,制作家乡美食谱或者美食推荐卡;有的同学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家乡美食,拍摄制作过程,并自己进行讲解……家乡之美自然而然地流动在学生们的作品里,悄然地走进学生的心里。

(二)积累美的词句,筑牢创编美的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很多小学生在完成创编作业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面对作业无从下笔,一遇到创编就大感头疼。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甚至胡编乱造、记流水账、硬凑字数,更别说在创编作业中表达美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学生平时缺少积累,在创编时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用优美的语句表达出来,创编缺乏美感。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重视学生对美词佳句的积累,培养他们积累的兴趣,让学生把课内外学到的优美词句记录下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为创编美筑牢基础。

在班级中,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的本子,作为好词佳句的积累本,并让他们给自己的积累本取一个美的名字,做一些喜欢的装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积累的兴趣。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进行课文教学的同时,我会让学生把自己觉得美的词句或者段落抄到积累本上,背诵下来,把这些优美语句化为自己的语言。课外我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遇到好词佳句抄到积累本上,并试着将积累的词句运用到创编作业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美的能力。每个星期我还会在班上召开美词佳句交流会,让学生们把平时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师生共同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在班级展示栏。这样不仅能激励同学们不断积累,还能让大家在积累和交流中感受和学习语言美。

(三)观察美的事物,积累创编美的素材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创编美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环境。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多姿多彩的生活和学习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创编的不竭动力。但这些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只有靠学生平时的细心观察,才能被发现和积累,从而成为创编美的素材。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他们善于发现美、欣赏美,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让他们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观察大自然的美,观察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美,观察学习生活中的美,并把自己观察的内容记录下来,丰富创编美的素材。这样学生在完成创编作业时,才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美的材料,使创编内容更生动、更具美感。

为此,每周我都会在班级布置“我是美丽观察员”的特色作业,让学生去留心观察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美景、人和事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和展现。每周我都会利用课后辅导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作为“美丽观察员”所完成的作业,其他同学给予评价,选出“最美观察员”。通过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也会不断地提升。

(四)挖掘美的教材,训练创编美的方法

语文教材中处处皆有美,所编选的各种体裁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它们在内容上蕴含着自然美、社会美、传统文化美、精神美等,在形式上富有语言美、音韵美、结构美等因素。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去挖掘教材中的美,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潜力,点燃学生对创编美的渴望。教师要进一步开发教材资源,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巧妙地寻找教材中创编美的训练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创编美的作业,引导学生感受美、表现美,掌握创编美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彩色的梦》这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语言优美,充满想象,体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读起来生动有趣。因此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创编作业:如果你是小诗人,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模仿课文中的结构和句式,把你想画的内容写下来,还可以配上美丽的插图。学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放飞心灵,大胆想象,用诗歌的形式写下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这次的创编,学生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语言和画面之美,想象之美也在笔下展开。

(五)开展美的活动,提高创编美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创编活动是提高学生创编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创编活动内容要新颖丰富,形式要活泼多样,可以通过结合语文课文、重大节日,走进大自然和生活,联系其他学科等方式开展创编美的活动。活动要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自己动手动脑,获得亲身的情感体验。在创编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发现真善美和假丑恶,多角度、多方面丰富审美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和创造美,提高审美修养,享受审美乐趣。

在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大自然的春天”为主题的课文时,我设计了“相约春天——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主题创编作业,在班级开展了各种各样感受美丽春天的活动。活动一:觅春诗。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配上美丽的图画。活动二:寻春迹。初春时节让学生带上发现的眼睛,去大自然仔细观察,寻找春天的足迹。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画下来或者拍下来,并仿照《找春天》里的段落配上优美的文字。活动三:赏春景。春意正浓,春光正好,让学生跟随家人一起去踏青赏春。在班级召开一个春游分享会,让学生把自己春游的所见所感说给大家听。活动四:种春树。结合植树节活动,让学生在春天植下一棵自己喜欢的小树苗,记录自己植树的过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写一篇植树日记。在这次的主题创编活动中,学生通过搜集古诗、寻找春天、欣赏春景、种春树等一系列的活动,发现春天之美,感受语言之美,亲身体验和实践,欣赏美、创造美,抒发情感表达美,提高了自身的审美创造力。

(六)分享美的作品,培养创编美的意识

创编作业完成后,教师应该及时安排交流和评价,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展示和交流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对作业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创编美的意识。学生展示和交流完成的摄影作品、绘画、手抄报等,朗诵创编的童谣和诗歌,欣赏创作的文章、撰写的游记,互相交流对作品的看法。在交流和评价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美,对优秀的作品予以表扬奖励,对不足的作品指导修改,不断地提高学生欣赏美、评价美、创编美的能力,增强其审美意识。

我布置了创编大自然儿歌的作业,在同学们完成作业后,我在班级中举行了“最美儿歌”比赛。先让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小组内成员互相诵读创编的儿歌作品,评选出两首“最美儿歌”。然后小组代表在全体同学面前诵读展示自己的儿歌,学生评委根据评价标准给儿歌打分,对儿歌进行评价,最终选出十首“最美儿歌”,为其作者颁发奖状和礼品,并且把他们的作品制作成班级儿歌集,供同学们欣赏学习。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创编的热情,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

美学视域下,教师在布置小学语文创编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更深入地思考、更精心地设计、更大胆地实践,不断探索可行性的实施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创造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儿歌美食美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食
睡觉儿歌
美食都被玩坏了
儿歌绝唱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美食的诱惑
七月的儿歌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