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大思政”,润物细无声*
——合肥八中“智慧课堂赋能时事播报”推广应用研究

2024-03-29 21:56杨开仁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大思政时事立德

杨开仁 崔 俊

(合肥市第八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合肥市第八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政治学科组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设立“思政教育中心”,探索思政课堂改革,将课前三分钟还给学生,利用智慧课堂端开展“课前时事播报”活动,铸魂育人,让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我们提炼、总结与同仁交流共享。

一、实施背景

2019年,教育部、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我校作为“安徽省首批智慧学校示范校”,有着多年的智慧课堂教学经验,同时在实践的层面还存在着一些困难与困惑,比如智慧课堂端仅仅成为部分教师教学的媒介和手段,见不到智慧课堂的真正“智慧”之处;智慧课堂如何服务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如何运用智慧课堂培育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各校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以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等引入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

如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高中教师的使命与担当。开展“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活动,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生动鲜活的实践成就有机融入思政课程,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二、创新成果

课前“大思政”,润物细无声。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学校配备、配齐智慧教学装备,思想政治课教师提高信息化技术运用水平,师生积极主动配合,做好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真正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思政教师课前布置播报准备任务,课下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整理社会时政热点素材,制作图文并茂的PPT。课前三分钟学生利用智慧课堂端与同学交流、分享,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更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厚植了学生家国情怀,增强了青少年的使命担当。

三、创新点及可复制性分析

(一)创新点分析

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智慧课堂与大思政课有机融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真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可复制性分析

1.智慧课堂助力课程思政的应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更应潜移默化,不能生搬硬套。但利用智慧课堂播报的形式,在大多数科目和课堂上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语文、英语类的语言类学科和班会等德育类学科,利用智慧课堂播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2.智慧课堂助推“三新”工作的时代要求

“三新”背景下,类似时事播报的活动型教学意义重大。我校是全国首批“双新”国家级示范校,在推动“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上当表率、做示范,深入研究“新高考”,立足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实现“三新”整体协同推进。在“三新”背景下,思政课堂开展“课前时事播报”活动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它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最新时政素材,能与时俱进弥补教材的滞后性,丰富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利用智慧课堂,长期坚持时事播报这样类似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生展示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必将有利于推进“三新”工作。

3.智慧课堂遍地开花的条件可行性

此项活动推广复制的软、硬件条件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强。教师只要事先提好要求,相信学生一分,让学生放手去做,学生一定还你十分惊喜。我们需要提供的硬件也很简单,提供互联网、电脑、智慧课堂端即可,这些硬件大部分家庭和学校都已具备。时事播报的实施环节和注意事项,教师们只要稍加培训即可掌握。

四、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具体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深化课堂改革,将课前三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最新时政热点,搜集、整理资料,提前准备、制作图文并茂的PPT,课前利用智慧课堂端与同学交流、分享,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似不起眼的三分钟,其实需要学生在课下花不少的时间去准备,在准备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逻辑思维,在分享中锻炼合作意识与表达能力。每节课均有一位同学分享。课前时事播报同学们都很珍惜,在搜集、选择播报主题时无形中关注了社会热点,在深入理解后又增强了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认同,在时事播报中让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落地生根。

除了“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我们还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开展如“模拟人大、模拟联合国、模拟政协、模拟法庭、辩论赛”等具有鲜明的政治学科特色的学生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查找相关活动的组织流程和材料,并且可以和教师保持及时联系与沟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实施步骤

1.早动员,培训明方向

凡事预则立。时事播报的宣传动员与培训工作一般应放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周进行。教师事先应制作一个精美的PPT来动员宣传、培训,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新课程 新教材 新高考”背景下的意义;播报主题、素材内容的选择要求,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播报内容,也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或所学教材内容选择播报内容,但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报的流程与要求,一般包括事件的回顾、原因的分析、事件的启示等,时间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要求表达流畅、思路清晰,最好全程脱稿;PPT制作培训,要求图文并茂,特别是字体颜色与背景的搭配问题;时事播报的评价机制,包括课堂上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评价、优秀作品的公众号展播等;经典播报的展示,如展示往届学长做的优秀播报案例,让大家心中有数,以便模仿与创新。

2.精准备,选材定主题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生的准备阶段主要是材料的搜集、整理与主题的确定,PPT的制作等。素材的选择要关注社会热点,具有时效性,可以将社会热点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弘扬社会正能量,也要直面社会问题。确定好主题一定要及时联系教师,审查意识形态问题,确保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实践中看,同学们兴趣爱好广泛,主动关注社会热点,播报的话题涉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有利于将“四史”教育、国家的方针政策、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及时融入教材和课堂。

PPT制作的原则是图文并茂、简洁美观。PPT制作对学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大段文字的粘贴复制,还有就是把文字直接复制在图片上,颜色搭配混乱,导致字迹难辨。学生做PPT应以图片为主,辅助少量的文字说明,可以配1分钟左右的视频。视频最好下载源文件发给教师,确保能在PPT中正常播放。

自己动手选题、做课件的劳动成果,学生更加珍惜。如此一来,同学们不仅越来越期待政治课,更能胸怀天下。

3.微播报,创意无极限

常态播报。上课前,学生拿起平板,打开事先精心准备的PPT,就某一热点话题或社会事件和同学交流、分享。不仅要交流事件的前因后果,还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事件带来的启示。鼓励学生脱稿播报,力争做到声音洪亮、自信大方。

创新播报。在立足常态播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播报的形式上多多创新。创意无极限,如:男女学生搭档模拟《新闻联播》播报、分工明确的小组合作播报、类似小品演出的表演式播报、新闻采访式播报等。

4.勤鼓励,评价驱动力

及时点评、积极互动。初次播报,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充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点评要结合学生播报的内容找出具体亮点,不能过于笼统、空洞;对明显的不足之处可以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后面播报的同学改进、完善。对于特别优秀的播报作品,入选教师的自媒体“清贤政治”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和头条号展播,同学们也可以对其作品点赞或互动评论。这不仅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还提升了“课前时事播报”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一学期下来,各年级通过预选的方式推荐一些精品,参加学校层面组织的“时政述评汇报展演”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们均以“小切口、大主题”的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分析热点背后的深层道理,以展演的形式关注社会热点,厚植家国情怀。

党的二十大会议期间,我们利用课前三分钟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堂,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牢把握精神实质,从大会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成为新时代奋进者,把使命勇担在肩,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我校的“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得到了官方媒体的关注,并在合肥电视台和安徽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推广注意事项

(一)不拘一格,鼓励创新

大思政课建设应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各学科都可以挖掘本学课的思政元素,创设独特形式的大思政建设,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具体活动形式不局限于时事播报,可以结合本学科核心素养,利用信息技术的智慧手段开展富有学科特色的演说、新闻述评、实验展示等。

(二)立德树人,贵在坚持

开展“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活动,重在立德树人、落实核心素养。师生需要转变观念,不要觉得是形式主义,要让师生在落实活动中体验收获与成长。开展一项活动不难,难的是我们能一直坚持。年级或学校层面推广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动员与培训,做好计划与方案,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调查、研究,倾听一线的声音,不断调整、优化和创新方案。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行合一,才能行稳致远。

(三)因材施教,各美其美

校情不同、学情各异,在推广复制中切忌一刀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一起步阶段,鼓励全员参与,但应对学生要求低些,多鼓励、常指导。不是每个学生都敢于、愿意播报,但是我们要鼓励其参与其中、发挥特长,比如可以帮同学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制作PPT,教会学生分工合作,各取所长。高二学生选科走班教学,适合在选择政治学科的班级开展“课前三分钟时事播报”活动,其他班级根据学科特色开展自己特色的思政教育。高三阶段,将“时事播报”与“新高考”有机结合,开展“时政热点我命题”活动。每周安排一位同学梳理一周的时事热点,依据热点模拟命制高考题,每周拿出5~10分钟让学生分析、讲解,重点说说命题的立意、角度和参考答案的设置等。

猜你喜欢
大思政时事立德
时事半月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时事政策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严以修身”先立德
漫画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