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开窍法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医案1则※

2024-04-26 16:08吕义良王晓张葆青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5期
关键词:右肺通络病机

吕义良,王晓,张葆青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 250011)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患儿多病情危笃,且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机体免疫损伤明显,病程迁延日久,可伴有诸多并发症及后遗症[1]。中医药治疗RMPP具有独特优势,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疗效安全可靠,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等带来的不良反应,现分享中医药治疗RMPP医案1则。

1 病案资料

患儿,女,8岁,2022年1月22日初诊。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余。患儿近2个月反复出现发热,伴咳嗽,有痰难咯,乏力,周身酸楚。曾因“脓毒血症”“重症难治性肺炎(人副流感病毒3型,耐药性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肝功能异常”“淋巴细胞减少”“胸腔积液”“肺不张(右下叶)”等先后于多家医院住院治疗。2021年11月11日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示:白细胞11.7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64×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0.57×109/L,血红蛋白138 g/L,血小板计数258×109/L,超敏C 反应蛋白150.45 mg/L。2021年11月12日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示:1∶320(阳性)。2021年11月24日红细胞沉降率示:100 mm/h。2022年1月20日增强CT示:右肺中下叶部分不张伴缺血坏死,右侧伴少量胸腔积液。支气管镜镜下示:慢性气管支气管内膜炎症(右肺下叶各段支气管基底段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基底段开口处可见一肉芽样肿物,后基底段开口狭窄)。2022年1月28日肺泡灌洗液高通量基因检测结果示:肺炎支原体序列数5 628。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中人副流感病毒3型,肺炎支原体(高置信度)。在住院常规治疗基础上,升级抗生素,多次运用激素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患儿住院时间长,多次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给其身心带来较大痛苦,然患儿体温仍不稳定,波动于36.3~37.5℃,傍晚至夜间温度较高,咳嗽等症较前稍减。患儿既往身体情况尚可。既往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刻下症见:暂无发热,咳嗽较频,痰多难咯,鼻塞,流黄黏涕,乏力,周身酸楚,纳少,眠可,小便调,大便偏稀,质黏,日行1~2次,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查体:神志清,精神尚可,咽部深红,中度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中小湿啰音。西医诊断: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胸腔积液。中医诊断:肺炎喘嗽,湿热蕴肺、痰瘀互结证。治则:祛湿通络,逐瘀化痰,宣肺排脓。处方:祛湿通络方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药物组成:广藿香12 g,陈皮9 g,胆南星9 g,干鱼腥草15 g,茯苓15 g,丝瓜络6 g,桃仁6 g,瓜蒌皮15 g,白茅根30 g,桔梗9 g,甘草片6 g,薏苡仁30 g,芦根9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22年1月31日二诊:患儿咳嗽稍减轻,在初诊方基础上去白茅根,加当归9 g,蜜枇杷叶15 g。9剂,服用方法同前。

2022年2月9日三诊:患儿偶尔咳嗽,少痰,偶有头汗多、胸闷,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听诊右肺少许湿啰音。临证化裁,在二诊方基础上去广藿香、瓜蒌皮、丝瓜络,加黄芩片12 g,枳壳9 g,知母12 g,淡豆豉9 g,焦栀子9 g。12剂,服用方法同前。另予金荞麦片口服,自制“化痰散”外敷肺俞、膏肓止咳化痰。

2022年2月28日四诊:患儿偶尔咳嗽,少痰,脉滑,舌质红,苔黄厚,听诊右肺呼吸音略低。考虑为痰阻气滞、肺窍不利,将贝母瓜蒌散化裁入方,加减方药如下:浙贝母12 g,天竺黄9 g,天花粉12 g,枳壳9 g,瓜蒌皮15 g,干鱼腥草15 g,虎杖9 g,川芎9 g,炒芥子6 g,黄芪18 g,芦根90 g,甘草片6 g。12剂,服用方法同前。

2022年3月14日五诊:患儿基本不咳嗽,偶有少痰,舌红,苔白,脉细偏数,听诊患儿已无大碍。湿热缠绵,病证迁延日久,正气已虚,当扶正祛邪,祛湿通络,方选当归黄芪汤合祛湿通络方加减,方药如下:当归6 g,黄芪15 g,芦根90 g,胆南星9 g,石菖蒲12 g,炒白芍15 g,黄芩片12 g,蜜百部15 g,干鱼腥草12 g,桔梗9 g,虎杖9 g,陈皮9 g,甘草片6 g。12剂,服用方法同前。

患儿于4月16日门诊随访,行肺部CT提示右肺下叶炎症范围较前缩小,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对比既往CT检查,肺中炎症已大部吸收,肺实变区域明显缩小,结合患儿临床表现,疾病已近痊愈。5月14日电话随访,患儿无明显不适,疾病痊愈。患儿服药期间胸部CT见图1和图2(扫描标题处二维码查看)。

2 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经正规治疗后,多数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可以迅速改善,然仍有少数患儿病情持续进展,可考虑为RMPP[2]。RMPP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机体过度免疫、肺部多重感染、支原体高载量,这些因素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3-4]。临床主要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支气管镜灌洗等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减轻免疫损伤,清除痰液和脓栓,缩短病程,但不良反应较多,且丙种球蛋白价格较为昂贵[5-7]。根据RMPP 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为“春温”“肺炎喘嗽”“风温”“马脾风”等范畴,辨证施治先察病机,本病病机总结如下。①素体脾虚,内生湿邪。小儿素体亏虚,脾气不足,导致水液运化失司,进而造成中焦水湿停滞。《医宗金鉴》载:“湿痰者,因小儿过食生冷油腻之物,有伤脾胃,遂致脾土虚湿,不能运化而成湿痰。”小儿脾虚,过食伤脾,导致痰湿内伏中焦,在此基础上,若外感六淫邪气,内外合邪,往往导致肺气郁闭,实邪内阻,可致久咳、顽咳。②风邪外侵,里热继成。小儿卫气不足,肌肤腠理失于固护,易感受外邪,入里化热。肺内邪热虽实,然势单力孤,尚非顽症,此时辨证用药,多能有效截断病程。③湿热相合,蕴结于肺。痰湿内生,肺内郁热,湿助热势,热假湿威,两邪相合,阻于肺络,湿热胶固缠绵,身热难解,病势立危。湿热上犯,可致胸闷,湿浊困脾,则见痞满乏力、周身酸楚。此证极易传变,湿热成痈,可致肺痈。④壅遏气机,化生痰瘀。邪伏内郁,壅滞气机,气机失调,行血无力,成痰成积,痰瘀痹阻,可致肺窍不利,清窍昏蒙,则出现久咳、头痛、头晕等症。

针对本病复杂的病机,韩雪教授从本气虚论治RMPP,指出该病主要病机为本气亏虚、兼有邪实,认为疾病治疗中应固护正气,兼以祛邪,注重扶正[8]。王楠等[9]从“肺痹”理论论治RMPP,提倡标本同治,内外兼顾的治疗理念。

张葆青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及研究发现,RMPP患儿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热、身困体乏、舌苔厚腻等临床特点,此皆属湿邪致病之特性,提出祛湿开窍法治疗RMPP。病机错杂,祛湿为先。气机不畅,内生痰瘀,欲清热、化痰、化瘀,必先祛湿,以祛湿通络方(茵陈、虎杖、广藿香、黄芩、石菖蒲、浙贝母、厚朴)为基础方。方中茵陈清热燥湿,虎杖、广藿香、黄芩、浙贝母清热燥湿、止咳化痰,石菖蒲豁痰开窍,厚朴行气宽中。临证加入丝瓜络,取象比类,可祛风通络,止咳化痰,与瓜蒌皮配伍具有宽胸理气之效。加知母、天花粉、白芍,清热养阴,敛汗生津,固护津液。加白茅根、茯苓清热利尿,通利小便,引热下行,使热有所出。此外,研究表明祛湿通络方具有减轻炎性反应的作用[10]。

实邪痹阻,法当开窍。痰涎蕴肺,肺络受阻,肺窍不开,此当“开窍”,以千金苇茎汤为基础方,此方为治疗肺痈之经方,其中芦根能清肺除烦,生津泄热。芦根水生中空,取象比类可知其善于利窍,且味寒质轻,清扬宣散,能直达肺所,故在此重用。薏苡仁健脾渗湿,桃仁活血祛瘀。诸药合用,能清肺化痰,逐瘀通窍,兼以清热、解毒、祛湿、排脓,清上彻下,药性平和。现代研究表明千金苇茎汤可改善RMPP患儿肺功能,调节免疫系统,减少不良反应[11]。

选药精当,用药轻灵。肺为华盖,居于上焦,湿热痰瘀痹阻于此,用药若想直达病所,需取质轻上浮之品,以直达病所,且患儿脾弱邪实,更不宜过用苦寒质沉之品。方药中广藿香、丝瓜络、桔梗、芦根、鱼腥草质地轻灵,用量精巧,以轻药祛实邪。

活血化瘀,临证加减。湿热痰阻,瘀血内生,即使疾病初期无明显瘀血积滞之象,也要使用桃仁、当归等活血祛瘀之品,以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旧血不祛,新血不生”,在病证后期加入白芍有祛恶血、生新血、调营卫、散胸中痞热之效。在RMPP治疗过程中,行气活血类药物的应用应一以贯之。三诊时,患儿出现头汗多、胸闷等症,此为气机郁滞,虚热内生,阻于胸膈,故加用栀子豉汤清胸中虚热,另加金荞麦片。金荞麦具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排脓消痈之效,其有效成分有抗炎、抗菌、止咳平喘化痰等作用[12]。针对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症状,应灵活辨证,对症处理。

虚实辨证,谨守病机。疾病初期患儿症状以低热为主,咳嗽较频,由于接诊医生失治误治,止咳化痰的同时提前予大剂量党参补中益气,此药反助热势,患儿高热不退,诸症随之加重。五诊时,患儿舌苔已由舌红苔黄厚腻转为舌红苔白偏厚,脉象亦从滑数转为细数,此为病机由实转虚之象。患儿久病,津伤气耗,故选用当归黄芪汤,益气生津,补血活血。由此可知,RMPP病程中往往虚实夹杂,邪实炽盛者前中期即可出现“真实假虚”之证,痰瘀、湿热壅遏气机,脉力不足,可见低热、乏力、脉象偏弱等,然此时舌苔仍为黄厚腻,提示体内湿热壅盛,余邪未清,治疗应仍以祛邪为主。

本例RMPP患儿合并多种并发症,病情危笃,经西医治疗后效果欠佳,病程延绵,运用祛湿开窍法进行治疗,以祛湿开窍为纲,根据疾病不同时期主要病机及其症状,先后化裁应用祛湿通络方、千金苇茎汤、栀子豉汤、贝母瓜蒌散、当归黄芪汤,准确辨证,灵活用药,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病情得以控制。

猜你喜欢
右肺通络病机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肺癌患者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并支气管成形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三维重建在儿童先天性中心气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右肺四叶变异1例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