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行优势与特色谋划养老金融新篇章

2024-04-29 15:39韩强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智慧 2024年1期
关键词:养老金养老机制

韩强

作为国有大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养老金融方面布局较早,这为更好地落实中央要求、发挥大行主力军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将养老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这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同时为金融行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作为国有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在养老金融方面布局较早,这为更好地落实中央要求、发挥大行主力军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行发展养老金融具有自身优势

养老金金融方面,社保存款、各级养老保险基金账户、年金(受托、账管、托管、投管)规模均为四行第一,社保卡增量四行领先。首批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开户数和缴存额同业领先。养老服务金融方面,业内首推长辈客群专属服务品牌“工银爱相伴”,依托“工行驿站”优化网点老年客户的服务引导和动线分区,打造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整合各种金融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养老财富管理服务。养老产业金融方面,在业内率先出台养老行业信贷政策,积极推进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支持工具的落地实施,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同业领先。

养老金融的领先是工商银行传统优势的体现,也是工商银行进一步发挥主力軍作用的保障。一是文化,“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口碑、赓续红色血脉的为民情怀、客户的充分信任是做好养老金融的“魂”。二是客户,7.4亿个人客户、1100万对公客户、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是做好养老金融的“根”。三是渠道,近1.6万家网点、5.5亿手机银行客户,以及涵盖储蓄、基金、保险、理财的健全金融产品体系是做好养老金融的“络”。四是科技,强大的科技开发能力和立足自研的信息系统是做好养老金融的“基”。

新时代对养老金融提出新要求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养老金融,并将其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这是中央谋划金融“三步走”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未来几十年我国新时代经济对金融部门提出的新要求。这要求工商银行谋划养老金融必须立足于以下原则:

国家所需。未来,我国养老保障的最主要痛点是老龄人口快速增加的养老资金需求和养老金储备不足的矛盾。为缓解痛点,银行在养老金融方面所能做的:一是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拓面;二是养老金保值增值;三是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四是增强老百姓的养老财富意识,增加财产性收入;五是养老资产的流动性管理。

客户所想。养老金融不只是服务长辈客群,而是要在细分客户、了解需求的基础上,从全生命周期、养老财富规划的角度来创新客户所需产品,而不是为完成指标向客户营销产品。这是工商银行提供养老金融服务的出发点。

普惠公平。养老涉及每个人,工商银行的地位和主责注定了必须坚持普惠理念,无论是金融产品的设计、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的提供,还是对养老产业客户的金融支持,都是中国特色金融体系“普惠性”的基本要求。

服务转型。人口结构的变化将深刻影响我国的消费、投资、进出口,改变全社会的金融理念和资金流向。工商银行的信贷政策和投向、金融产品和服务都应该及时顺应变化、相应调整。

牢牢把握养老金融的确定性机遇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可逆转之势,使养老金融成为商业银行未来不确定性中最确定的业务机遇。

要把握住这种确定性机遇,就要立足长远,久久为功。老龄化是一个过程,养老金融业务要不断完善机制、培养生态,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要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验做法,结合工商银行的战略导向、经营特点、业务专长、风控文化,依托工商银行基因和优势来布局养老金融,并通过布局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优势。要在协同联动上探索新路,养老金融散于各业务条线和子公司,聚于共同的客户和金融需求,要在散与聚中下好“一盘棋”,画好“同心圆”,通过机制创新让各业务条线和子公司在同一个生态中互补互融。要坚持科技引领,普惠养老必须依靠数字化来实现,要搭建更开放、更友好、更便捷的客户服务平台,通过手机银行触及每个客户,串联起实体与金融,贯通好养老资金的积累、增值和消费,让工商银行的养老金融服务穿越时空与能力限制,惠及每一个老百姓。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保障,匹配相应的资源投入,以更好地凝聚全行合力,实现创新发展。

科学谋划养老金融的协同发展之路

养老金融工作总的思路是,按照打造领先同业的养老金融服务银行总目标,通过推动“1134工程”,即“一个方案,一个平台,三个体系,四个目标”,彰显工商银行的养老金融主力军作用。“一个方案”指为各级政府提供养老金融服务综合方案。“一个平台”指在现有手机银行养老金融专区的基础上,建设养老金融社区平台。“三个体系”指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和生态体系。“四个目标”指把工商银行打造成第一养老金管理机构、第一养老财富管理银行、长辈客群首选服务银行和最佳养老产业金融银行。

养老金融涉及面广,工作的有效推动必须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分类推动机制,根据各分行当地养老政策、市场和管理情况,分为先行先试的一类行、跟进发展的二类行和逐步培育的三类行,以点带面推进工作,并进行动态管理。二是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养老金融委员会议事推动作用,总行、一类行组建养老金融专班,二类行配置养老金融专职人员,三类行配置养老金融人员,统筹推动工作落地。三是专题试点机制,总行选择部分分行、子公司共同成立攻坚团队,对部分专题、难点项目共同研究落地方案。四是专业研究机制,总行养老金融委员会下设养老资产配置专委会,统筹集团研究资源,议定全行养老资产配置策略。五是信息共享机制,总行建立各分行养老金融相关工作、各级政府养老政策的信息汇总和共享机制。

养老金融目前的重点工作是拟定“1134工程”的实施方案,并推动方案的落地。要利用一年的时间,初步见效:一是建立起适应养老金融涉及面广的有效工作推动机制;二是在有条件的分行落地政府养老金融服务方案;三是手机银行养老金融社区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四是梳理市场和集团的养老财富产品,制定出面向不同生命周期客户的产品配置策略,并针对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产品体系;五是统筹好年金受托、账管、托管、投管业务发展,应对好个人养老金的放开,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六是研究制定并落地针对养老产业特点的金融服务模式。七是养老金金融优势业务的联动价值明显见效。

猜你喜欢
养老金养老机制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