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法人客户信用风险做好信用风险评估管理

2024-04-29 15:39张志刚赵飞飞
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智慧 2024年1期
关键词:借款人信用风险客户

张志刚 赵飞飞

我们深入研究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的定义、评价标准和产生原因等因素,赴多家商业银行和企业进行调研,尝试建立了以定量指标为主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对大量法人客户验证,证明了评估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提出了法人客户信用风险防控的政策和建议。

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尤其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日益增加,各类风险叠加传染,中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企业信用风险隐患上升,对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量化法人客户信用风险,如何做好信用风险评估管理,成为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课题。

信用风险具体为:一是战略风险,指企业因战略执行不达预期或失败而导致的整体性损失和战略目标无法实现的损失;二是运营风险,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问题形成的损失,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和市场问题形成的损失,以及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过程中发生失误导致的风险;三是财务风险,指企业由于运用了债务筹资方式而产生的丧失偿付能力的风险或财务收益不达预期产生的损失,这种风险最终由普通股股东承担。由于有息负债存在固定的利息费用,因此增加债务资本就会形成固定的现金流出增加,尤其是在利息费用的增速超过息税前利润增速情况下,企业因负担较多的利息费用不仅导致盈利能力下降,而且财务风险也会增加。

根据“5G”系统理论,评价借款人信用品质可从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五个方面进行。其中,品质为借款人的信誉,即履行义务的可能性,是评价客户信用的首要指标,是贷款收回时效的决定因素;能力为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资本为借款人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抵押为借款人不偿还贷款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一旦无法偿还便处置抵押物还款;条件为可能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的经济环境。

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评价指标的确定

我们通过研究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和评价标准,并走访多家商业银行和多家企业,对评价指标和信用风险防控等问题进行调研,研究确定了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以下简称“评估模型”),该模型涉及多项财务指标,因此主要适用于具有财务报表的法人客户。

在评价指标确定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评估指标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外部性和内部性、动态性和静态性、整体性和结构性以及长期性和短期性等一些特征,选取“5G”评价标准和风险产生原因作为主要评价维度,即选取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战略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7个维度,设置20项指标,采用百分制,以定量分析为主(17项85分),定性分析为辅(3项15分)。具体如下:

品质维度主要评价借款人信誉情况,拟从企业历史、近期和未来的信誉情况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历史信誉选取企业及其股东历史违约指标,尤其是近三年履约情况;近期信誉选取反映其近一年违约概率可能性的信用等级指标;未来信誉选取企业成立年限和企业上市评价两个指标,企业成立年限指标反映企业存续的期间,企业上市评价反映企业是否为上市公司等。因品质维度为重要指标,所以指标数量最多,分值最高。

能力维度主要评价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拟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情况三个方面综合评价,短期偿债能力选取流动比率指标;长期偿债能力选取利息保障倍数指标;资本结构选取资产负债率指标。

资本维度主要评价借款人的财务实力,拟从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综合评价,盈利能力选取杜邦分析法核心指标权益净利率;营运能力选取反映全部资产营运能力的总资产周转率;发展能力选取反映销售发展的销售收入增长率指标。

抵押维度主要评价借款人的抵质押品,拟从企业有无抵质押品以及抵质押品对融资的覆盖率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有无抵押物选取贷款担保方式指标;抵质押品对融资的覆盖率选取融资总额/可抵押物价值指标,其中,融资总额为企业有息负债总额,可抵押物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仅指土地使用权)、投资性房地产等有形资产。

条件维度主要评价借款人经济环境,拟从外部风险、行业环境两个方面综合评价,外部风险选取当前政治、法律合规、社会文化、技术市场等风险对企业的影响;行业环境选取反映企业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发展情况的行业整体销售增长率指标。

战略经营风险维度主要评价借款人战略执行、生产运营等情况,为综合考虑战略经营情况,从财务角度和非财务角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非财务角度从企业近几年战略执行、供产销、产品和原材料等方面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评价,弥补财务指标的短期性缺陷。财务角度从企业销售商品(服务)收到的现金和日常购销结算资金两个方面评价,企业销售商品(服务)收到的现金选取近一年销售归行占比/融资同业占比,该指标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服务)收到的现金在本行归集比例与本行融资同业占比的比值;日常购销结算资金选取近一年支付结算总额/收入成本总额,该指标为企业在本行日常收支结算量占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之和的比值,反映企业在本行结算占比情况。

财务风险维度主要评价借款人因筹资和投资产生的财务风险,考虑到筹资风险普遍性更高,为增加其指标权重,筹资风险选取财务杠杆和融资收入比2个指标,财务杠杆指标为息税前利润(EBIT)/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税前盈余[EBIT-I-PD/(1-T)](I表示债务利息;PD表示优先股股利;T表示所得税税率),反映财务风险杠杆大小,收入融资比为营业收入/企业融资总额,反映营业收入对筹资额的覆盖情况;投资风险选取投资损益项目(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净利润,反映企业投资产生的损失(收益)占净利润的比例情况。

评估模型评分方法

评估模型20项评价指标通过设定的评分规则打分,每项评价指标权重5分,汇总得出最终评分,评分规则为:流动比率等15项定量指标采用线性函数量化评分,信用等级和贷款担保方式二项定量指标采用赋值法,其余三項定性指标采用专家判断评分,定量和定性得分之和为初评得分,再经过特色项目评价后,得到最终评分结果。

线性函数采用一元线型函数,其中,企业成立年限等十项指标需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增加评分的科学合理性,标准值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行业发展以及本行风险偏好等情况进行调整,通常财务指标取行业标准值。特色项目评价是指对双优业务(优质金融资产质押和优质金融机构担保等)、央企等事项进行加分调整,加分权重为5至20分,其中双优业务加分15至20分;核心央企加分20分,非核心央企加分18分,央企子公司根据控股结构(一级至四级)逐级递减,每降一级减3分。评估模型具体指标、权重和评分规则见表1。

信用风险趋势分析

为便于分析信用风险变化程度、演变趋势等特征,将信用风险等级划分为低风险(XY1)、较低风险(XY2)、一般(适中)风险(XY3)、较高风险(XY4)和高风险(XY5)五类。具体为:

∑x=∑a+∑b+∑c,其中:∑x为信用风险综合得分,∑a为定量指标得分,∑b为定性指标得分,∑c为特色项目评价。

当80<∑x≤100分,信用风险等级为低风险(XY1);

当60<∑x≤80分,信用风险等级为较低风险( XY2);

当40<∑x≤60分,信用风险等级为一般(适中)风险( XY3);

当20<∑x≤40分,信用风险等级为较高风险(XY4);

当∑x≤20分,信用风险等级为高风险(XY5),其中10分及以下为超高风险。

评估模型实证结果

为验证评估模型准确性,我们选取四组法人客户数据进行验证,第一组为近几年违约的上市公司,第二至第四组分别为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亿元大户和中小客户的正常关注贷款。具体实证情况如下:

我们选取近几年违约的A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控股股份公司和D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验证,选择违约时点前两年的年度财报数据进行对照验证结果(见表2)。

我们选取某商业银行近三年劣变的95户大中小企业作为不良贷款客户研究样本,经评估模型评分,整体看,95户企业平均得分15.49分,为高风险,具体看,22.11%为超高风险,51.58%为高风险,26.32%为较高风险。

我们选取某商业银行亿元以上的正常关注贷款作为研究样本,涉及法人客户111户,经评估模型评分,整体看,111户企业平均得分52.75分.为一般(适中)风险,具体看,5.41%为较高风险,72.07%为一般(适中)风险,22.52%为较低风险。

我们选取某商业银行亿元以下的正常关注贷款作为研究样本,涉及法人客户186户。经评估模型评分,整体看,186户企业平均得分56.42分,为一般(适中)风险,具体看,10.75%为较高风险,44.62%为一般(适中)风险,44.62%为较低风险。

评估模型结果运用

根据信用风险的程度,结合企业实质风险,实施分类管控:

1.高风险,红色预警,强烈关注,对已经失去经营能力和无意愿偿债的客户,尽快采取有效保全措施,收回融资。

2.较高风险,橙色预警,高度关注,原则上不增加风险限额(授信,下同),逐步压缩融资。

3.-般(适中)风险,黄色预警,中度关注,加强日常存续期管理,根据企业经营、财务和风险限额,控制融资总量。

4.较低风险,蓝色预警,适度关注,根据企业经营、财务和风险限额情况,适度增加融资。

5.低风险,无预警,轻微关注,优先增加融资。

加强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和管理,积极采用评估模型量化信用风险,向前中后台分享风险模型评估体系,为法人贷款全流程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一是应用于客户准人环节,助前台高效拓展优质法人客户,防止病从口人;二是应用于尽职调查环节,量化客户信用风险,提高贷前尽调效率;三是应用于监控预警环节,批量监测客户信用风险,推送客户风险变化趋势;四是应用于审查审批环节,分析和评价客户信用风险,提高中台审查质效;五是应用于存续期管理环节,结合企业实质风险,做好客户差异化管控;六是应用于信贷结构调整环节,加强客户风险识别,提升存量移位管理水平。

在做好模型运用的同时,要不断拓展信息获取渠道,挖掘可靠外部数据,综合利用行内外数据资产,实现内外部数据的校验分析,积极运用RPA、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加快搭建起适合本行的特色风险防控平台。依托风险防控平台为全品种法人客户提供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分类管控等一站式全线上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法人客户風险管理质效,实现信用风险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实现法人信用风险数字化转型。

猜你喜欢
借款人信用风险客户
乡城流动借款人信用风险与空间收入差异决定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小微企业借款人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商业银行对借贷人贷后监控与风险治理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
影响P2P借贷成功率的借款人信息要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