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架起心灵的彩虹

2024-05-06 11:29张芬芳闫姿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3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有效沟通人际交往

张芬芳?闫姿伊

关键词:人际交往;有效沟通;矛盾冲突

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3-0036-04

【活动理念】

青少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因为沟通不畅而出现误解或冲突,造成彼此间的隔阂。沟通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解决矛盾的钥匙,也是需要不断去学习和提升的能力。

本课运用非暴力沟通和拉波波特谈判法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达成共识和解决冲突,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和团体的成长。

【活动目标】

1.知道良好沟通的两个要点是“说清楚”(表达感受,提出请求)和“听明白”(确认澄清,避免误解)。

2.在情景中练习以上沟通要点,熟练掌握要点并能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情景中。

3.感受良好沟通带来的积极体验,体会到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思考、练习,掌握良好沟通的两个要点。

难点:将所学的沟通方法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

【活动方法】

情景剧、问题辨析法、活动体验法等。

【活动准备】

PPT、学生名单、心理剧视频《都是水杯惹的祸》

【活动对象】

初中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声东击西”

游戏规则:

1.老师随机点名,被点名的同学不做任何反应,前后左右的4名同学快速站起来答“到”。

2.反应慢或出错的同学,要大声说:“对不起,我错了!”其他同学一起回应:“没关系,继续努力!”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营造轻松有趣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出“对不起”和“没关系”等为接下来学习的沟通要点做铺垫。

二、观看心理剧

师:刚才游戏中说的“对不起、没关系”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因为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和别人发生冲突。你看,这里就有两个男生打起来了,我们来看看怎么回事。

(一)观看心理剧视频《都是水杯惹的祸》

視频内容:

新学期开始了,老师调整了座位,小东成了小明的新同桌。小东热情开朗的性格、爽朗的笑声以及平易近人的态度给小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明很喜欢自己的新同桌。

然而,还没相处几天,小明就感到很不舒服。小东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做事情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比如,小明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从不用别人的杯子喝水,也不喜欢别人用自己的杯子。而小东总是毫不在意地拿起小明的杯子就喝水。

有一次,小明实在忍不住,便委婉地说:“你别用我的杯子喝水了,我感冒了。”结果小东豪爽地一挥手,说:“没事,朋友嘛,一起感冒,一起吃药!”小明苦不堪言。

于是,小明把自己的杯子放在了抽屉里,用书盖起来。体育课后,满头大汗的小东跑进教室,直冲小明的桌子奔去。他一边翻桌子上的书,一边自言自语:“咦?杯子呢?”说着,开始翻小明的抽屉,终于找到了藏在角落的杯子。

小明已经忍无可忍了:“这是我的杯子!”小东不耐烦地说:“我知道是你的杯子,怎么啦?又不是古董,还藏来藏去的,小气!”

这时,班上的同学围了上来,有人开始起哄。小明觉得很没面子,不由得火冒三丈:“要不是你,我还不用藏呢!”小东先是一愣,随即抓住小明的衣领,大声嚷道:“你给我说清楚,我会偷你的东西吗?”

两人便扭打起来。

(二)说一说

师:是什么导致了这次冲突?

生1:因为小东没有杯子。

师:假如小东有自己的杯子,那两人就一定不会发生类似的冲突吗?

生1:可能还会……

师:那是什么导致了冲突?

生2:他俩性格不合。

师:性格不合的两个人就一定会发生类似的冲突吗?

生2:也不一定。

师:那是什么导致了本次冲突呢?

生3:因为他们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师:是啊,因为他们的沟通不畅才导致了本次冲突。那么如何更好地沟通才能避免类似的误解和冲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设计意图:通过心理剧视频,呈现生活中因沟通问题导致的冲突,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三、如何更好地沟通

(一)小组合作

从沟通的角度,分析小明和小东的冲突:

(1)如果小明……就不会发生这次冲突。

(2)如果小东在动手之前……也不会发生这次冲突。

(3)如果他俩在冲突之后……就可以继续愉快地做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冲突中的沟通问题,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二)总结和练习沟通要点

假设一:

我们先从小明的角度考虑一下,假设小明怎么说或怎么做,就不会发生这次冲突?

1.说一说

生1:假如小明从一开始就跟小东说清楚自己的意思,那么小东就不会误解,就不会有这次冲突了。

师:嗯,小明应该说清楚自己的意思,怎么说呢?

生2:可以这样直说——小东,你怎么这么恶心人!你怎么这么不讲卫生!你为什么不自己准备一个杯子!(学生笑)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

生3:我觉得不太好。小东会很尴尬的,他有可能恼羞成怒,两人直接发生冲突。

师:没错。那小明怎么说,既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又不伤害小东的感情呢?

生4:我觉得小明不要指责和嫌弃小东,只说自己的要求就行。

生5:我觉得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师:没错。如果小明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明确请求的话,冲突就不会发生。

2.演一演

同桌两人一组练习沟通,一人扮演小明,一人扮演小东。

小明:你用我的水杯喝水,我感到……因为……我希望……

小东:……

师:如果小明这样表达,还会有误解吗?而且,相信性格豪爽的小东是不会介意的,他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的习惯和感受。由此我们得出沟通的第一个要点“表达感受,提出请求”。

设计意图: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已经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了,其实并没有。本环节引导学生站在小明的角度去思考,通过“说一说”“练一练”掌握沟通的第一个要点。

假设二:

假设小东在动手之前……也不会发生这次冲突。

1.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换到小东的角度。小东为什么动手?

生1:他以为小明说他是小偷。

师:可是,小明是这个意思吗?

生2:不是。

师:那我们把时间定格在这里——小明说,要不是你,我还不用藏呢!小东不明白小明为什么这样说,小东怎么说或怎么做,能避免发生这次冲突呢?

生3:小东可以问问小明为什么这么说。

师:没错。这让我想到一个谈判的方法——“拉波波特谈判法”。拉波波特谈判法强调,你在听完对方陈述之后,必须复述对方的观点,确保自己理解无误,才能够进一步沟通。所以,如果小东在动手之前,能确认和澄清小明的意思,冲突就不会发生。那么,小东怎么确认和澄清呢?怎么说?

2.演一演

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演小明,一人演小东。

小明:要不是你,我还不用藏起来呢!

小东:因为我,就要把杯子藏起来,为什么?

小明:……

小东:……

师:小东动手是因为他以为小明说他是小偷,既然小明不是这个意思,小东还会动手吗?

生:不会。

师:据此,我们得出良好沟通的第二个要点“确认澄清,避免误解”。

生赞同。

师:说到这一点,我想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有一次我在上课,讲到某个知识点时,有个男生说了句“放屁”,声音不大不小,刚好全班同学都听到了,教室里一阵哄笑。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回应他?

生1:质问他为什么这样说。

生2:请家长!让他写检查。

生3:可以问问他为什么这样说……

师:嗯,我是这么回应的——你的意思是,你不同意我刚刚讲的这个观点,对吗?如果是,你可以说“老师,我认为你讲得不对”或者“老师,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这样可以吗?

同学们,我这样回应是在做什么?

生:确认和澄清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师:没错。

设计意图:在沟通中,非常容易产生误解,尤其是对方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时。本环节引导学生从小东的角度去思考,当我们不太确定对方的意思时,怎么做可以消除误解、避免冲突。

假设三:

假设他俩在冲突之后……就可以继续愉快地做朋友。

师:现在,我们来到旁观者的角度。冲突已经发生,这时候两个人怎么说或者怎么做,才可以继续愉快地做朋友呢?

生1:打成这样,不做朋友也罢。

师:一段友谊就这样终结,是不是太可惜了?

生2:他俩可以好好谈谈,把误解消除。

师:嗯,现在我把“放屁”风波讲完。

下课后,我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那个男生突然冲上讲台。我有点诧异地抬头看他,竟发现他两眼含泪,他说“老师,对不起!我错了。”

我感到很意外,但很高兴,我很欣赏他能有勇气给老师道歉。我当然原谅了他,而且我在确认和澄清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之后,并没有生气。他只是不同意我讲的那个观点,根本没有必要生气嘛!

因此,如果小明和小东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此次冲突中的责任,并勇于认错、谅解包容,就可以继续愉快地做朋友。这就是沟通的第三个要点“勇于认错、谅解包容”。

生赞同。

设计意图:在人际交往中,误解和冲突不可避免。本环节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冲突过后怎么做可以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四、反思曾经的沟通

回顾一下在人际交往中你曾经因沟通问题而发生的误解或冲突,当时你是否说清楚或听明白?冲突或误解发生后,有没有勇于认错?如果情景再现,你会如何应对?

生1:有一次和同学发生冲突,我和例子中的小明一样,不好意思直说自己的意思,导致误解越来越深,最后爆发了争吵。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我可以这样表达,既能说清楚,也不伤害对方。对这一点挺有感触的。

生2:我有一次和老师发生了不愉快,顶撞了老师。后来才明白其实我误解了老师的意思,没有真正听明白,也没有确认和澄清,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理解,一下就冒火了……唉,感觉很惭愧,我还欠老师一个道歉……

……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小明和小东的冲突,学生总结出了沟通的要点。如何将这三个沟通要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还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去反思。

五、結束语

有效沟通,能架起心灵的彩虹。良好的沟通能拉近两颗心的距离,让我们获得爱和幸福。如果你们想学习关于沟通的更多知识,老师给你们推荐一本书《非暴力沟通》,相信你们读完后会收获很大。

【活动反思】

本课的设计亮点是从头到尾只用了一个事例《都是水杯惹的祸》。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小明”“小东”“旁观者”三个角度去看待这次冲突,讨论和分析“如果怎么说或怎么做,就可以避免这次冲突”,把自己代入角色,在情景中练习沟通的方法。

最后,把学习到的沟通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反思和提升自己在生活中的沟通能力。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

另外,本课中教师分享了自己的个人经历、感受,这种自我暴露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坦诚分享。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有效沟通人际交往
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哈代悲剧小说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解决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有效策略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