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

  • 茜草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712046)茜草(RubiacordifoliaL.),又名红茜根、满江红,为茜草科(Rubiaceae)茜草属(RubiaLinn.)多年生草质攀缘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及朝鲜、印度和日本等地[1]。茜草具有极高的药用和工业价值,其根及根茎是中国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的功效,在传统中医中常用于治疗各种血液循环并发症,如痛经和血瘀等[2]。现代研究表明,蒽醌及其衍生物为茜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特别是茜草素和紫罗兰素,具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11期2023-12-05

  • 大蒜素及茜草素抗鸽毛滴虫药效观察
    里较光、大蒜素、茜草、五倍子等,对于其研究报道也较多[5],但至今仍未见大蒜素抗鸽毛滴虫效果观察的报道。本试验选用大蒜素以及茜草素进行体外杀鸽毛滴虫的研究,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虫株及病鸽的准备鸽毛滴虫分离株,该虫株分离自六合区东沟镇养鸽场1月龄患病幼鸽,从其口腔中分离而得。3月龄感染毛滴虫白羽王鸽病鸽200只(南京市六合区东沟镇养鸽场提供)1.2 试验药品及试剂大蒜素(山东聚德药业有限公司,纯度>25%),茜草素(南京泽朗医药公司,纯度>5

    新农民 2023年2期2023-02-18

  • 响应面法优化茜草总酚超声提取工艺 *
    071000)茜草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Linn.)的干燥根及根茎,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历版药典均有收载[1]。茜草性苦、寒,归肝经,生用或炒碳用,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等功效,主产于陕西、河南等地,系陕西省“秦药”品种的大宗道地药材之一[2-3]。现代研究表明,茜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蒽醌类、总酚类、总黄酮类、多糖类、萜类及大量微量元素等,其中酚类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药理学研究表明茜草总酚类成分茜草素在体外对大肠埃希菌,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09-21

  • 大叶茜草素抑制肺癌A549、H129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非常必要的。大叶茜草素(mollugin)是一种从茜草中分离出的萘醌类化合物,可用于治疗结肠炎、关节炎症和子宫炎等[4-5]。有研究表明大叶茜草素具有多种生物抗肿瘤活性,但是其抗肿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失去顶端-基底极性和细胞-细胞黏附,向侵袭性间充质细胞转变的过程,在癌症进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大叶茜草素抑制肺癌A549、H1299细胞的增殖和迁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9-08

  • 外源茉莉酸甲酯和赤霉素对茜草生长、相关酶活性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酸甲酯和赤霉素对茜草生长、相关酶活性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彭 亮1, 2,罗 瑶1, 2,李 翡3,沈 霞1, 2,周可心1, 2,颜永刚1. 2,张健健4,胡本祥1, 4,杨冰月1, 2*1. 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陕西省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2046 2. “秦药”研发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2046 3.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4.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以茜草

    中草药 2022年11期2022-05-31

  • 环保媒染剂在茜草与回收茜草染色桑蚕丝织物上的应用
    物色素[14]。茜草是我国使用历史最为悠久的红色染料植物[15],早在商周时代就被广泛使用。不仅如此,在印度、波斯、古埃及地区均有使用茜草染色的记载[16]。茜草茜草茜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17-18],生长于林缘灌丛或草地上,其各品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19]。有研究证实,茜草作为药用植物,其有治疗痛经祛瘀、凉血止血、跌打损伤等作用[20-21]。而用茜草作为染料植物,主要从其根部提取染料,其染料成分主要为蒽醌类衍生物,含有茜素、茜紫素、伪茜紫素等

    毛纺科技 2022年2期2022-03-07

  • 轮叶黑藻对罗氏沼虾的反向作用及应用对策
    黑藻属水草,俗名茜草(以下将轮叶黑藻简称为茜草,种植轮叶黑藻的池塘简称茜草塘),为冠层型沉水植物,耐高温,无性繁殖强,分枝数多,覆盖面积大,可为虾提供避暑、安全栖息的空间。“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茜”[3],池塘栽种茜草养虾,是一种模仿自然水域环境的拟生态养殖模式,可减弱塘水富营养化程度[4],维持优良水质[4-5],改善池塘底质。通过检测虾塘不良水质[6-9],诊断病害[10-11],分析死虾事故的原因[12],发现太密或过度繁殖的茜草对虾塘养殖起反向作用

    水产养殖 2022年12期2022-02-09

  • 壳聚糖改性棉麻织物的茜草染色工艺研究
    仑排斥力[3]。茜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它是一种媒染染料。茜草的色素属于蒽醌结构,它不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的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这些色素的结构与其他现代的分散染料结构类同,但又比其他分散染料多了一个羧基,因此,水溶性比其他分散型染料稍高,但仍然不易直接溶于乙醇和水,只能在高温状态下分散与水中[4-5]。一般在使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时需要用媒染剂来提高染色性能,丰富色相,使用较多的是金属媒染剂,能够提高其染色牢度且成本较低,缺点是对人体健康存在

    化工管理 2021年36期2022-01-16

  • 4个产地大叶茜草重金属测定及品质评价
    04120)大叶茜草茜草茜草属植物大叶茜草RubiaschumannianaPritz.的干燥根茎,又名土茜草、川茜草、西南茜草,1987年版《四川省中药材标准》原名“茜草”,为了与《中国药典》收载的茜草相区别,故更名为“大叶茜草”[1],生长于海拔1 300~3 000 m处的山谷、山坡、路边林中或灌丛,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其性寒,味苦,归肝经,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出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等疾病[2],主要成分为

    中成药 2021年11期2021-11-26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黏-7丸蒙药制剂中大叶茜草素含量测定
    由草乌叶、诃子、茜草、多叶棘豆、没药、麝香、闹样花7味药材组成,茜草是其中的主要药味之一。黏-7丸主要功能为清瘟解毒、消“粘”、止痛、散瘀、止痢。用于瘟疫盛热、脑膜炎、赤白痢疾、白喉、音哑、甲性肝炎、胸刺痛、转筋[1-3]。文献考证及历版标准收载,“黏-7丸”处方来源于《医疗手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年蒙文版第1281页)。最早收载本方的法定标准为《内蒙古蒙成药标准》1984年版第336页收载,该品种项下仅有性状及丸剂的通项检查,无其主要成分大叶茜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6期2021-09-20

  • 茜草和红花配伍功效及配伍方式浅析
    刘姝伶 王庆国茜草和红花各有所长,二药同用,配伍精当,功效显著,先贤多有论著,如《女科切要》中治疗妇人包衣不下和《痧胀玉衡》治疗血滞之剂的荆芥银花汤等,都有关于二药使用的记载。临床亦为常用配伍,如刘渡舟先生创制的苓桂茜红汤,治疗水瘀互结型胸痹心痛者,效如孚鼓。故对其探微索隐,小抒己见。1 茜草、红花同用,功效显著茜草,苦,寒,归肝经,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的功效[1],擅长治疗出血等血分疾病,如治疗衄血无时的茜梅丸,治疗下痢脓血的茜根散,治疗症瘕疫毒

    环球中医药 2021年5期2021-01-06

  • 不同产地茜草药材U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化学计量学分析
    528244)茜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茜根”,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L.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苦,性寒,归肝经,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1]。茜草中主要含有蒽醌及其苷类、萘醌及其苷类、环己肽类、多糖类、萜类等成分[2-4],具有抗肿瘤、升高白细胞及免疫调节、护肝、抗风湿、抗氧化、止血、抑菌等作用[5-7]。茜草主产于安徽、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等地,以陕西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10-29

  • 对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中茜草定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730900)茜草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L.的干燥根和根茎,随着人们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其药用价值也日益显现[1-4]。2010、2015 年版《中国药典》茜草中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的含有量测定方法采用一次过夜超声、二次化学反应提取后HPLC 法定量分析。但前期发现,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一次提取方法的选择、滤液的收集装置、二次化学反应的提取方法、装置等问题值得商榷。本实验参照文献[5-7],考察了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

    中成药 2020年9期2020-10-14

  • 茜草炮制前后红外图谱分析
    把握控制[1]。茜草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苦,性寒,归肝经,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的功效,临床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2]。炒炭后,其寒性减弱、味苦涩、性变收涩,以止血为主[3],临床用于血痢、尿血、咯血、崩漏出血等[4]。本试验以茜草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红外一维原谱与二阶导数谱,对茜草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以考察红外光谱仪在中药炮制品检测方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4期2020-08-26

  • 茜草不同炮制品的对比研究
    457003)茜草有名茜根,俗名称拉拉藤、活血草、血见愁等[1],为茜草科多年生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和根茎,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共有24种10变种,以西南地区为种类最多,例如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河北等地均大量出产,春秋两季采挖,洗净,干燥,切断。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祛瘀。临床上主要用其生品和茜草炭,茜草生品苦寒泄热,凉血祛瘀,通经,临床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

    山东化工 2020年9期2020-06-01

  • 茜草与入骨丹(东南茜草)质量比较研究
    350100)茜草药用历史悠久,以“茜根”之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1]。2015版中国药典载其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L.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入肝经,具有祛瘀血、凉血、止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跌扑肿痛、关节痹痛等病症[2]。在闽南一带,有一民间草药名为“入骨丹”[3-6],为茜草科植物东南茜草Rubiaargyi(Levl.et Vaniot) Hara ex L.A.Lauener et D.K.的根及根茎,味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2期2020-05-13

  • 茜草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100053)茜草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和根茎,主要含蒽醌、萘醌及糖苷衍生物、环已肽类、多糖类、三萜类化合物等[1]。茜草苦、寒;归肝经。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等功效。本文通过对运用茜草的经典名方以及古今医家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茜草临床常用剂量、配伍以及量效关系,对茜草的临床运用提供借鉴。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古代医家常用茜草配伍不同中药治疗妇科崩漏、月经不调以及衄血、吐血等出血性疾病。如清·《医学衷中参

    吉林中医药 2020年11期2020-02-13

  • 中药茜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不同药用部位精准研究*
    116600)茜草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及根茎[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茜草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癌、抗氧化、止血、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2-6],临床应用广泛。现代研究多集中于茜草根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药效研究,有关茜草茎、叶、花的研究鲜有报道。有研究表明茜草叶富含氨基酸多糖,籽实富含天冬氨酸,含量分别是白洋参的4.2倍、野生人参的1.8倍、西洋参的2.3倍,有很大开发价值[7,8],以茜草藤为主药的中成药“儿泻停”,治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3期2019-07-05

  • 新疆茜草染色毛纱的光老化研究
    ,这其中就包含了茜草。上海博物馆解玉林等对新疆在周-汉时期出土的墓葬中的9件毛织物进行红色染料成分鉴定,结果显示9件毛织物均为茜草染色[5]。张雪莲等人在古代织品染料的分析一文中,对新疆尉犁营盘和且末扎乎诺志的四件红色毛织文物进行分析,鉴定出其中两件红色毛织物为茜草染色[6]。贾应逸在对新疆扎滚鲁克和山普拉墓地出土的八件红色毛织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发现,毛织品文物中所有红色染料均为茜草[7]。目前博物馆中陈列用灯主要采用人工光源,其中包括白炽灯(主要为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年1期2019-03-07

  • 茜草临床注意事项
    即“瘀血纹黄”。茜草主治“黄疸”,因其性味苦寒,理论上讲是可以治疗湿热黄疸。茜草治疗湿热阻滞,瘀滞不行,胆汁外溢而发为黄疸,与其性味苦寒有关,和具有活血祛瘀更有关。前辈名言:“善治黄用化瘀品一二味,如桃仁、红花、茜草、丹参之类,为其已坏死之血而不能还原之,必须化之。”茜草性味寒凉,又人肝经,既能凉血清瘀热,又能退黄;不仅可以治疗蓄血发黄,还可以用于湿热黄疸。是可深究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期2019-01-30

  • 茜草
    微苦,久嚼刺舌。茜草品种《中国药典》收载: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和根茎。而药材拉丁文名为:RUBIAE RADIX ET RHIIOMA,意为茜草属植物其他种的根和根茎同等入药。①黑果茜草Rubia cordiflia Linn.var.Pratensis Maxim的根和根茎。②大叶茜草Rubia schujannlana Pietz.var.Maillardii(Levl.Et Van.)Hand.Mazz.的根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9期2019-01-30

  • 茜草对丝织品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中国多产地来源的茜草对空白丝织品进行染色处理,通过对茜草根、提取液及上染后的丝织品进行氧、氢、碳和锶同位素相关检测分析,研究茜草对丝织品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上染后丝织品氢、氧同位素的比值均有所提高;染色丝织品87Sr/86Sr值的变化遵循一定规律,与对应染色茜草的值相关;另外,染色丝织品中锶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染色对丝织品稳定同位素值有显著影响,可以选择其中影响有规律的同位素进行溯源研究,并根据影响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干扰因素的排除。

    丝绸 2018年8期2018-09-10

  • 茜草茜草炭对血瘀大鼠肺组织中SOD、MDA、NO、NOS的影响
    、NOS指标评价茜草茜草炭对急性血瘀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测定其SOD、MDA、NO、NOS四项指标观察茜草生、茜草炭对血瘀大鼠肺组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比空白组MDA上升,SOD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茜草组与模型组比较MDA下降,SOD活性上升。茜草炭与模型组比较MDA上升,SOD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NO、TNOS、cNOS含量均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茜草组与模型组比较NO、TNOS、cNOS含量均增加。茜草炭组NO含量有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2018-01-01

  •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茜草精油抑菌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茜草精油抑菌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权美平1,2,3, 田呈瑞*1(1.陕西师范大学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省河流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 渭南 714000;3.渭南师范学院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714000)以滤纸片及刃天青法测定受试菌抑菌圈直径及MIC、MBC,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所得茜草精油的抑菌活性提供依据;另外,通过受试菌在受到精油作用后生长曲线、电导率及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初步研究了精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7年8期2017-11-01

  • 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及与传统切制比较△
    6)·中药农业·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及与传统切制比较△张娟1,2,张振凌1*,孟冉1,夏云岭1(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2.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目的:优选茜草饮片趁鲜切制工艺并与传统切制饮片进行比较,为茜草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大叶茜草素、茜草素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含水量、切片厚度、干燥温度对茜草趁鲜切制饮片的影响,并与传统切制饮片进行大叶茜草素和茜

    中国现代中药 2017年4期2017-09-21

  • 不同灭菌方法对茜草组织培养污染率控制的研究
    用不同灭菌方法对茜草外植体进行处理,观测组织培养污染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实验表明:1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分钟效果最佳,污染率30%,愈伤组织诱导率25%;75%酒精溶液灭菌10s处理效果较差,污染率60%,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关键词:茜草;灭菌;组织培养;污染率;诱导率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4.019茜草(Rubiasylvatica),又名锯锯藤、红茜草、挂拉豆、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7期2017-07-15

  • UPLC—Q—TOF—MS分析茜草炒炭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
    [摘要]为了探究茜草炒炭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茜草茜草炭的成分,比较炒炭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进行数据统计,寻找茜草炒炭前后的主要差异成分,同时依据一级质谱精确质荷比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进行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茜草炒炭前后有6种差异较大的成分,根据其在生品和炭品中的峰面积值,选择其中的3种成分作为主要差异成分,并鉴定为光泽汀、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5期2017-04-06

  • 氢核磁共振法测定中药茜草中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的含量
    磁共振法测定中药茜草中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的含量王志伟,闫慧娇,王晓,陈跃,林云良*(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250014)综合运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茜草提取物中大叶茜草素、羟基茜草素的信号进行指认归属,并建立氢核磁共振法同时测定茜草中大叶茜草素、羟基茜草素含量的方法。在综合考虑茜草提取物的信号分离度及溶解性的基础上,最终选定氘代二甲基亚砜为测试溶剂,以大叶茜草素的烯烃信号(δH5.77, H-2′)和

    山东科学 2017年1期2017-03-09

  • 三七茜草宫内缓释硅橡胶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的初步评价
    [摘要]制备三七茜草宫内缓释硅橡胶棒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性能的初步评价。采用开炼机开练法进行硅橡胶的塑炼。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硅橡胶与药物的混炼工艺参数优选。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硅橡胶棒硫化工艺参数的优选。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羟基茜草素、大叶茜草素为指标,进行体外释放性能的初步评价。结果显示,硅橡胶与药物混炼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辊距2 mm,速比1∶12,前辊温55~60 ℃,后辊温50~55 ℃,塑炼时间20 min。硅橡胶棒的最佳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1期2017-03-06

  • GC-MS法对茜草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GC-MS法对茜草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张 海,陈珍娥,付实烘(1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2 黔北特色资源应用研究实验室,贵州 遵义 563006;3 黔北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产学研基地,贵州 遵义 563006)对茜草藤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别利用索氏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茜草藤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测定。对索氏提取法获得的萃取物进行结构鉴定,其中匹配度在85%以上的有36种化学成分;对超临

    广州化工 2016年22期2016-12-14

  • 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茜草中芦西丁含量
    色谱-质谱法测定茜草中芦西丁含量浦益琼,丁越,王冰,张若曦,张彤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目的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茜草药材中芦西丁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1290HPLC-G646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在ESI-离子模式下选择离子监测,色谱分离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RRHD色谱柱(2.1 mm×50 mm,1.8 µm),以0.1%甲酸-乙腈(70∶30)为流动相,柱温30 ℃,流速0.4 mL/min,进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12期2016-12-05

  • 茜草染料在古代欧洲的使用
    201620)茜草染料在古代欧洲的使用吴曼琳a,杨小明b(东华大学 a.纺织学院;b.人文学院,上海 201620)茜草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有机染料,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回公元前的古埃及,同时它也是古代欧洲最为常用的红色染料之一。文章从考古发现的实物出发,根据现存的北欧铁器时代早期的纺织品及其他文物资料,对茜草在欧洲使用历史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介绍了古代欧洲常用茜草的种类和其染料制作的方法,并对古代文物和古籍中记载的茜草染色方法进行解释和解读。分析认为,茜草至少

    丝绸 2016年10期2016-11-16

  • 车前子、茜草饮片与其伪品的微距图像鉴别※
    120)车前子、茜草饮片与其伪品的微距图像鉴别※龚又明邓广海周海玲郑显辉陈艳红罗明超(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广州510120)目的通过微距图像鉴别车前子、茜草饮片与其伪品。方法通过微距摄像采集车前子、茜草饮片与其伪品特征部位图像。结果采集到车前子及其伪品与茜草及其伪品的特征微距图片。结论车前子、茜草饮片与其伪品的微距图像可作为其鉴别依据。车前子;荆芥子;茜草;大茜草;微距摄像;鉴别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9期2016-10-26

  • 茜草炭抗雌二醇致大鼠出血倾向的活性部位研究△
    3)·基础研究·茜草炭抗雌二醇致大鼠出血倾向的活性部位研究△薛露,王海丽,肖林焱,陈毅,单鸣秋,张丽,丁安伟*(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 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目的:考察茜草炭各极性部位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方法:空白组与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戊酸雌二醇(2.5 mg·kg-1),连续灌胃3周,以宫血宁为阳性药,对照组及模型组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9期2016-09-25

  • “一测多评”法测定茜草中3种有效成分百分含量
    一测多评”法测定茜草中3种有效成分百分含量王锐,曹赢,王知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茜草中3种成分的百分含量.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43∶5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以大叶茜草素为内标物,测定与茜草素、羟基茜草素的相对较正因子.计算茜草中3种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的相似度. “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得的茜草素、羟基茜草素的含量相似度均为0.99,“一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9-02

  • 茜草醇提物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
    市人民医院肿瘤科茜草醇提物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刘瑾1李文辉2翟光胜3 作者单位:655000曲靖1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650031昆明2云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55000淄博3山东省淄博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摘要】目的 研究茜草醇提物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辐射损伤小鼠模型,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给药组小鼠予以不同剂量[低剂量0.25 g/(kg·d)、中剂量0.49 g/(kg·d)、高剂量0.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6年3期2016-07-30

  • 茜草在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照日格图【摘要】茜草在中医药、蒙医药、藏医药中广泛用于临床。本文通过比较中医药、蒙医药、藏医药对茜草的药性理论、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异同。发现藏医药认为茜草不仅苦、寒,还有涩味,具有收敛的作用。蒙医药认为其不仅有凉血化瘀止血的功效,还可止泻。与不同药物伍用可治疗肝硬化、淋病、肺热咳喘等多种疾病。【关键词】茜草;中医药;蒙医药;藏医药;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08-02Ab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6年4期2016-05-30

  • 蒙药茜草的研究进展
    010110蒙药茜草的研究进展潮鲁门1阿拉坦敖日格乐2*1.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蒙医医院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 025550;2.内蒙古医科大学蒙药研究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目的:对蒙药材茜草的本草考证、蒙药中的应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文献研究综述,并提出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路。蒙药材;茜草;综述蒙药茜草(蒙古语名:玛日那、纳郎海-乌布斯、造德)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及根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2016-03-09

  • 茜草炭的研究进展
    210023)茜草炭的研究进展王海丽, 单鸣秋, 张 丽, 丁安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3)本文通过对茜草炭炮制工艺及质量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全面深入的研究和今后的应用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茜草炭;炮制工艺;质量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茜草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中成药 2016年6期2016-02-01

  • 茜草在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650500茜草在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杨瑞李晓雪包·照日格图*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茜草在中医药、蒙医药、藏医药中广泛用于临床。本文通过比较中医药、蒙医药、藏医药对茜草的药性理论、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异同。发现藏医药认为茜草不仅苦、寒,还有涩味,具有收敛的作用。蒙医药认为其不仅有凉血化瘀止血的功效,还可止泻。与不同药物伍用可治疗肝硬化、淋病、肺热咳喘等多种疾病。【关键词】茜草;中医药;蒙医药;藏医药;临床应用茜草(R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7期2016-01-31

  • 薄层色谱法鉴别康肾颗粒中茜草研究
    法鉴别康肾颗粒中茜草研究周翠兰曾晓燕姚远忠 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760【摘要】目的:建立康肾颗粒中茜草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为将茜草鉴别纳入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康肾颗粒中茜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验证结果较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耐用性好,可用于康肾颗粒的质量控制。【关键词】康肾颗粒;茜草;薄层鉴别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3期2016-01-26

  • 茜草
    伸至无垠,像极了茜草。为什么说像呢,因为茜草是像爬山虎一样的攀援科草本植物,它的根状茎和其节上的须根均为红色,一直延伸到叶蔓。而它也是红染历史中最早的染料之一,更是一种名贵的绘画颜料。而我国古时后宫嫔妃皇后所着的那些凤凰图案的红色绫罗绸缎,大多也来自于茜草的红染。中国古代的文献中,茜草的称呼有百十种之多,在《诗经》 中被称之为茹藘、《本草经》和《尔雅》 称之为茅搜或蒨、《说文解字》 《山海经》称之为搜、《山海经注》 称之为蒨草等等。“搜”、“茅搜”的称呼大

    北京青年周刊 2015年2期2015-09-10

  • 茜草素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临床实践·茜草素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的实验研究蔡智群1蔡杏珊1邓 红2(1广州市胸科医院 内科,广东 广州 510095;2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目的:研究茜草素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eterium tuberculosis, MTB)抑菌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中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用敏感或耐一种或以上结核药的结核菌株,用对倍稀释法制备成不同浓度的含茜草素的药物培养基, 最终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3-04

  • 安徽茜草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润集团合作课题“茜草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鉴别研究”(3-ZYS2012001-01)*方成武,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中药质量研究;Tel:(0558)5586001,E-mail:cwfang1961@sina.com安徽茜草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高晓明1,杨启清2,方成武1,3*,戴建勇4,杨青山1,金琰琰1,张传标5,刘耀武3,刘信秋1(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1;2.舒城县中医院,安徽 舒城 231300;3.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

    中国现代中药 2014年5期2014-11-03

  • 茜草中总蒽醌的提取工艺优化
    料液比等单因素对茜草中总蒽醌的提取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总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茜草总蒽醌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1 nm;对照品1,8-二羟基蒽醌的吸收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46;茜草总蒽醌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g ∶12 mL、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3次、乙醇浓度70%。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茜草;总蒽醌;提取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8期2014-10-23

  • 江苏地区茜草饮片生熟异用的临床初步调查Δ
    00)江苏地区茜草饮片生熟异用的临床初步调查Δ张晓东1*,潘 敏2,费晓军2,姚映芷1,张 丽3,丁安伟3(1.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医学国家理科基地班,南京 210023;3.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 210023)目的:了解江苏地区茜草饮片生熟异用的临床现状。方法:收集2011年江苏境内8家中医院全年门诊含茜草的首诊处方共3 639张,对处方相关信息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含茜草处方主要来源于妇科、

    中国药房 2014年19期2014-02-05

  • 茜草根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
    022)0 引言茜草(Rubia Cordifolia L.)为茜草茜草属植物,别名活血草、锯子草、拉拉草、血见愁等。分布于欧洲、亚洲、美洲和南部非洲[1]。中国有12 种[2],主产于陕西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茜草为中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药用其干燥根及根茎,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等功效[3]。目前,国内对茜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有广泛的研究,茜草中主要含有水溶性的环已肽类系列物质,脂溶性成分蒽醌及其糖苷、萘醌及其糖苷,此外还含有萜类、β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5期2013-07-10

  • 茜草与大叶茜草比较鉴别
    600)神州药房茜草与大叶茜草比较鉴别黄巧巧(浙江省乐清市中医院,浙江 乐清 325600)茜草作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名茜根,味苦,寒,有凉血、止血、祛瘀、通经之效。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等[1]。中国药典所载茜草来源于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南等省。而作为地方习用品的大叶茜草则来源于茜草科植物大叶茜草Rubia sehumanni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期2013-04-08

  • 炒炭前后茜草中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含量的UPLC测定△
    046)炒炭前后茜草中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含量的UPLC测定△单鸣秋*,陈星,王侃,丁安伟(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6)目的:建立茜草茜草炭中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的U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3%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进样量为2μL,柱温30℃,检测波长276 nm

    中国现代中药 2012年12期2012-09-26

  • 正交试验法优选茜草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今 项菲菲 刘萍茜草茜草科植物RubiacordifoliaL.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之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吐血、衄血、跌打损伤、经闭瘀阻等症。全国几乎都有茜草分布,其中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和河南等省为茜草的主要产地[1]。其主要成分包括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等醌类物质。将茜草制成配方颗粒剂,取代茜草饮片,可免去患者自行煎煮的过程,方便患者使用。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对茜草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为生产工艺参

    环球中医药 2012年4期2012-05-17

  • 茜草植物染料提取工艺及染色性能研究
    州350108)茜草植物染料提取工艺及染色性能研究袁小红(闽江学院,福州350108)以茜草植物染料色素的提取为出发点,选取氢氧化钠提取法,对氢氧化钠质量、固液比、粉碎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做了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 h,氢氧化钠质量0.2 g,固液比1∶20,提取次数2次.通过媒染染色法对纯棉织物进行染色,测试了染后织物的上染率和色牢度等.茜草;植物染料;提取工艺;染色性能进入21世纪,在全球呼唤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1年5期2011-12-27

  • 茜草对耐力训练大鼠肝脏、骨骼肌、肾脏抗氧化系统及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710062)茜草对耐力训练大鼠肝脏、骨骼肌、肾脏抗氧化系统及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陈 梅(长安大学体育系,陕西 西安 710062)通过建立大鼠递增大强度耐力跑台训练实验模型,测定了大鼠股四头肌、肝脏、肾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活性氧含量、力竭时间等指标,分析耐力训练后一次力竭性运动大鼠(♂)部分抗氧化酶指标的变化来探讨补充茜草提取物

    运动 2011年3期2011-10-24

  • 茜草与混乱品种的鉴别
    刘振启 刘杰▲茜草药材茜草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茜草,原名茜根,别名红茜草、血茜草。味苦,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祛斑,通经之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打肿痛等症。临床常用茜草茜草炭两种规格。来源及采收加工药典收载的茜草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陕西、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春秋二季均可采挖,一般在清明前后或8~10月间挖取,以秋季采挖者质佳,挖出根后,除去茎苗,洗净泥土,晒干或烘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21期2011-10-18

  • HPLC法测定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中的有关物质
    437100)茜草双酯为促进白细胞增生药,是茜草酸的合成类似物,对各种原因尤其是肿瘤化疗所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显著的疗效[1]。但茜草双酯在水中几乎不溶,且化学性质不稳定。而以PVP为载体制备的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能有效的提高茜草双酯的溶出速率[2],是较理想的茜草双酯制剂。本文利用HPLC法具有方便简捷,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的优势,探讨了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以期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1 实验方法1.1 仪器与试剂N3000高效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3期2011-08-06

  • 超声波法提取茜草中蒽醌成分
    2575000)茜草是一种传统中药,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陕西渭南、河南嵩县、安徽、河北邢台、山东等地。茜草具有止血、活血、止咳、祛瘀等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有一定疗效,特别对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1]。近期研究表明,茜草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活性、抗毒激素-L、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有抗氧化和抗过敏作用[2]。茜草的化学成分以蒽醌及其苷类化合物为主。蒽醌类成分普遍存在于茜草属植物中,所有的蒽醌衍生物都以蒽醌母核为基础,具有蒽醌结构的化合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06-15

  • 茜草提取物对耐力训练后再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组织自由基代谢、激素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的变化来探讨补充茜草提取物抗氧化、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大鼠递增大强度耐力跑台训练实验模型,测定了大鼠力竭时间、心肌织某些生化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一以及血清皮质醇、醛固酮、血浆心钠素影响。结果:茜草可增加耐力运动后再力竭即刻状态下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活性以及醛固酮和心钠素的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和皮质醇含量。结论: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8期200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