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

  • 论符号语意视角下左江花山岩画的艺术文化传承
    化景观遗产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2016 年7 月15 日申遗成功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在社会价值和文化利用价值的应用方面存在“重形不重意”的问题。左江花山岩画图案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原始粗犷,造型简练,张力十足,当代艺术家对其进行艺术提炼和再现时,容易只抓住其“形”来展开,而忽略了对其“意”的把握,以至于在符号传达语意时不够准确,难以到位。对于世界文化遗产脱离文化之“意”而进行艺术再创作与产品再开发,不但容易使“形”的创造浅显空洞,毫无灵气和质感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3年4期2023-11-13

  • 左江沿岸,看什么怎么看
    凌秀英广西左江流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如具有世界八大斜塔之美称的左江斜塔,世界级文化遗产——花山岩画,骆越天琴文化,以及独特的壮民族边关风情。在开发左江生态文化旅游带时,应深入挖掘左江沿岸的文化底蕴,结合左江流域独特的自然风光,将分散的景点连成独具左江特色的旅游带,让游客在游览山水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山水崇左、甜蜜边关、魅力壮乡”文化气息。左江沿岸属亚热带的气候,植被繁茂,绿水环抱。支流明江流经宁明县,河道弯曲神秘,仅10多公里的水程就有9道弯,且每转一道

    幸福 2023年1期2023-06-15

  • 左江花山岩画
    丁勋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在中国广西崇左市境内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沿岸的崖壁上,其中宁明花山岩画的画幅最大,图案最多,通常称其为“花山岩画”。沿江200多千米的岩壁上密集分布的众多岩画点,与秀丽的山水相映,形成独特的“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花山岩画的颜色千年不变,南宋时期的《续博物志》、明代的《异闻录》、清代的《宁明州志》等文献中对花山岩画的描述都是赤色。花山岩画内容丰富,图案有大有小,典型图案除了“蹲踞式人形”外,还有圆、船、动物等图形。它们与左江周围环境共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2年11期2022-12-09

  • 花山岩画(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考古学力量
    16 年7 月,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意义重大。左江花山岩画以独特的地貌环境、极为雄伟宏大的画面、独特的岩画图像符号、独特的岩画语言表达方式、独特的人文历史文化背景等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岩画中独树一帜。花山岩画申遗的成功只是开始。如何进一步做好研究和保护工作,让花山岩画及其所代表的花山文化永远传承下去,考古人责无旁贷。近10 年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崇左市相关文博机构,组织专业团队(主要是笔者负责),围绕左江花山岩画的研究和保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2年2期2022-10-31

  • 左江花山岩画旅游纪念品现状与设计策略分析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花山岩画旅游纪念品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如同质化严重,部分旅游纪念品设计过于粗糙、未能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购买左江花山岩画旅游纪念品的欲望。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左江花山岩画旅游纪念品设计策略,如改进和调整设计方式,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完善旅游纪念品设计体系,提高左江花山岩画旅游纪念品市场认可度,以期可以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关键词:花山岩画;旅游纪念品;左江中图分类号:F592.7;G

    旅游纵览 2022年3期2022-05-01

  • 左江流域传统农具现状及对策
    532200)左江由发源于中国广西及越南境内的多条河流汇聚而成, 其流域包括了中国广西崇左市现辖属的五县一区一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这一地域被普遍认为是壮族先民发源地,目前也是壮族人口聚集区[1]。该地域有着非常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摇篮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转型,当地正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传统农耕文化建设滞后,一些传统农具面临着失传的风险[2]。为了保护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左江流域需要加强对传统农具的保护工作,以此降低传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1期2021-12-30

  • 崇左市左江流域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探究
    和研究。以崇左市左江流域为例,其已具备康养旅游的诸多特质,成为行业竞相追逐的热门区域。一 崇左市左江流域康养旅游产品的开发优势(一)气候环境优势崇左市左江流域,遍布所有县(市、区),涵盖了左江、归春河、黑水河、平而河、丽江等多条河流水系,该区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贯穿七个县(市、区),其中龙州县、大新、县扶绥县、天等县等四个县均为中国长寿之乡,养生条件优越,且左江流域周边植被茂密,种类繁多,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独特的气候资源,特别适合康养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

    当代旅游 2021年11期2021-11-21

  • 我与左江岩画结了缘
    条神奇的河流——左江,它流淌在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山地之间,两岸高山的悬崖峭壁上保存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存——左江岩画。这些文化遗存是2000余年前古骆越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左江岩画结了缘,成了保护、管理扶绥左江花山岩画的人。2015年1月,崇左市选取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扶绥县4个县(区)境内左(明)江沿岸岩画点分布较为密集区域及岩画依附的山体、对面的台地、周围的环境、河流等组成“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作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20

    文史春秋 2021年8期2021-10-30

  • 花山岩画:穿越千年时空的骆越图腾
    峰丛林立,秀美的左江流淌于群峰之中。左江全长约345千米,它的北面是西大明山,西南面为公母山和大青山,东南面为十万大山,河流顺着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蜿蜒而去。左江区域地形复杂,有峰丛、峰林、孤峰等,山峰海拔一般在200米至400米,山岭中溪流密布。部分江段的百米悬崖峭壁上绘制了大量赭红色岩画,这就是左江花山岩画。左江悠久的历史文化考古发现,在十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左江流域已有人类居住。先秦时期,今崇左地区为骆越居住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地区,

    文史春秋 2021年8期2021-10-30

  • 山水崇左 花山岩画
    何良军左江花山岩画这一骆越根祖文化瑰宝,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左江河畔。这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左江沿岸壮族先民骆越留下的重要文化遗存,笔法古朴、图案丰富、场面壮观、规模宏大的花山岩画与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构成神秘而震撼的文化景观,被稱作“断崖上的敦煌”。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广西第一个世界文化遗

    文史春秋 2021年8期2021-10-30

  • 后申遗时代左江流域的考古新发现
    袁增箭左江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是整个左江流域同时期岩画的代表,展示出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2世纪生活在左江沿岸一带骆越蓬勃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申遗开始,围绕岩画的研究一直在开展,一系列的考古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如龙州宝剑山A洞遗址、庭城遗址等,考古工作者在左江流域开展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科研工作,从考古的角度给岩画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解读。申遗成功后,

    文史春秋 2021年8期2021-10-30

  • 70年来左江花山岩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002)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是指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州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崖壁上的涂绘类岩画,其中以宁明花山岩画的画幅最大,图像最多,因此人们也通称之为“花山岩画”。花山岩画内容丰富,典型图像除了“蹲踞式人形”外,还有圆、船、动物等图形。它们与左江周边环境共同构成了神圣的岩画文化景观。2016年7月,左江花山岩画景观经申报成为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从而被更多人所认识。作为世界最大的岩画分布群之一,左江花山岩画有着极大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虽然至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6-01

  • 解析左江花山岩画的祭祀场面
    赵君曼摘  要:左江流域的花山岩画,缘于先民生活和精神需要,以祭祀为主题,在崖壁上绘制以红色蛙形人像为主要符号的群像图案,从而形成崖壁、河流、台地一体的神秘场景。从图像学角度对其祭祀图案进行分析,讨论其背后的文化和信仰。关键词:左江;花山岩画;祭祀场面;文化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从图像学解析花山岩画的祭祀场面”(2020XJ20)研究成果。2016年,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两百多公里的绘画长

    美与时代·上 2021年2期2021-05-17

  • 基于Skyline 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的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遗存在山体崖壁上的古代图画,地处广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由于岩画位于露天崖壁,受当地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完整的保存现有的岩画是目前所面临的难题。在大数据时代建设背景下,数据库(DB)、数字动画和虚拟现实(VR)等技术可实现文物存档及永久性保存。3S(GIS、RS 和GPS)技术与DB、VR 等技术相结合,可建立实物二维或三维模型空间数据库,用于保存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遗产原有的各项形式的空间数据和非

    对外经贸 2021年1期2021-03-09

  • 基于虚拟现实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的应用
    于虚拟现实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的应用◆董金义(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广西 532200)虚拟现实技术与旅游的有效结合,使得旅游资源或产品的展现形式更为新颖和灵活,更能增强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应用的必要性。结合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保护区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提出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左江花山岩画数字文化遗产,如构建左江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2期2021-03-06

  • 左江花山岩画的“纹”与骆越“文身”关系
    画是指绘制在广西左江与其支流流域山体上的画,其出现时间为战国到东汉时期,至今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艺术价值与科研价值突出,在骆越文化分析中有重要作用。可见对左江花山岩画和骆越文化的整合分析,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一、左江花山岩画分析左江花山岩画独特的绘制手法和多元的内容,引发学术界的大量探究。目前学术界关于左江花山岩画的分析涉及考古、历史、艺术、人文与民俗等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就左江花山岩画的起源和出现,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意见。但均认为左江花山

    山西青年 2020年3期2020-12-08

  • 左江花山岩画:从历史走向未来
    的理论和方法,对左江花山岩画、壮族干栏文化、广西民族关系、广西开发史等领域进行深度研究,先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珠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盘古文化保护”“骆越文化研究”系列课题的研究,并取得重要突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与好评。其中《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与人合著)被认为是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奠基石。我的采访,就从左江花山岩画申遗谈起……考察:左江花山岩画从历史走来先生把我带到广西民族研究中心六楼的科研成果展览室,介绍说:“左江

    三月三 2020年4期2020-09-27

  • 左江流域崇左段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
    于环境科学领域。左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主要支流之一,其上游发源于越南与广西交界的枯隆山,全长539 km,总流域面积为3.2 km2,其中2.1 km2在中国境内,年径流量约174亿立方米[9-10]。左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崇左市江州区中部,是桂西南重要居民饮用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其水质安全对广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13]。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显著增加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开发旅游资源、过度放牧、砍伐灌丛、农业污水灌溉和交通运输等过程中

    矿产与地质 2020年3期2020-09-01

  • “一带一路”背景下左江流域民间音乐对外传播研究
    斓的外部世界。以左江流域民间音乐为切入点,对其艺术特点、传播价值、传播面临的挑战及策略进行研究。一、左江流域民间音乐的艺术特点左江流域民间音乐主要包括民歌、歌舞音乐和戏曲音乐这三大类。(一)民歌很多民歌都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左江流域民歌也是如此。拥有精炼语言的左江流域民歌还融合了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它没有繁复的歌词,强调且尊重自然,符合田间耕作,这就是左江流域民歌的特点,而拥有朴实个性的壮族人民以及淳朴不做作的民风便是左江流域民歌能具有上述特点的原因。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3-15

  • 左江花山岩画元素开发利用研究
    丽云,杨清平随着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左江花山岩画的公共文化属性日益突出。以左江花山岩画独特的“蹲式人形”①因左江花山岩画中82%图像为蹲式人形图像,因此在文中借用广西学者习惯将这些图像称为“花山人”的叫法。为基础符号的图像表达系统和赭红色所承载传输的远古文化媒介,被人们当作创作主题具象化与意境表达的重要载体反复使用。这是人们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对左江花山岩画的价值认同,也是对左江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用创新方式进行传承与发展。目前,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0年5期2020-02-23

  • 左江流域“花山族群”历史考析 ——也谈花山岩画族属问题
    石器时代。其中,左江流域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作为广西壮族发展的重要区域而存在。左江,古称斤南水、斤员水。《分篇水经注·温水》注:“(温水)又东,至领方县东,与斤员水合。”(1)载至(北魏)郦道元、(清)戴震、杨应芹,分篇水经注(下)。左江之上有硃涯水、侵離水注入,亦即今之水口河、明江河[1]。左江发源于越南北部,沿西南向东北流,有水口河、平而河、明江、三叉响水河、黑水河、汪庄河注入,于南宁市宋村三江河口与右江(古驩水)合,汇于邕江(古鬱水)。左江流域,

    文化学刊 2019年11期2019-12-27

  • 后申遗时代左江花山岩画的保护与开发
    532200)左江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台地共同构成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此时间节点为分界,左江花山岩画的保护与开发由此前的前申遗时代和申遗时代,进入后申遗时代。对后申遗时代左江花山岩画保护与开发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知道,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

    桂海论丛 2019年3期2019-12-13

  • 左江花山岩画 诉不尽的骆越千年
    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第40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成功申遗,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二广深谿石壁上有鬼影,如淡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 宋人李石的《续博物志》卷八中如是记载。明代张穆的《异闻录》中说:“广西太平府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持刀杖,或有无首者。舟人戒无指,有言之者则患病。”清末的《宁明州志》也说:“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9年9期2019-10-15

  • 左江中游岩溶峰林区河流交互带水化学特征与控制因素
    二级项目,项目在左江中游的崇左地区一带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本研究通过对左江中游岩溶峰林区的河流交互带中取得的水化学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探讨两岸岩溶交互带空间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本研究有助于左江沿岸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水质保护;同时,可为我国西南地区进一步开展岩溶交互带发育过程和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对于如何有效解决目前在岩溶生态恢复、岩溶水污染治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具有指导意义。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内,属于西江中下游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9年5期2019-10-14

  • 换个玩法
    时后,车队抵达了左江画廊风景区。关于广西的绝美风光,也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左江的名气与之相比要略逊一筹,但殊不知自古以来就有“北有漓江,南有左江”的美誉,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览左江后,不禁赞叹:“余谓阳朔山峭濒江,无此岸之石;建溪水激多石,无此石之奇。虽连峰夹嶂远不类三峡,凑泊一处促不及武夷,而疏密宛转在伯仲间,至其一派玲珑通透别出一番鲜巧,足夺二山之席也”。足以证明左江风景之秀美。乘船行驶在左江之上,仿佛身处一幅青山绿水作为天然墨

    越玩越野 2019年1期2019-09-10

  • 申遗背景下左江流域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现实意义
    530022)左江岩画,又称左江崖画、左江崖壁画、 左江花山岩画、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平而河流域沿岸及其附近的悬崖峭壁上,岩画色彩呈赭红色,造型以人像为主体,人像一般作正面、侧面两种姿势,多作举手屈膝的半蹲姿势,辅以铜鼓、羊角钮钟、环首刀、一字格剑、矛、狗、鸟、太阳等图像,与依存的山崖、河流、台地构成极具神秘色彩的画卷(图1)。左江岩画以其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于2006年、2012年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8期2019-09-06

  • 广西左江流域民间文献所见佛道及民间信仰探微
    文定摘 要:广西左江流域民间文献所见佛道及民间信仰表现为儒释道杂存,且兼融土地庙等民间神灵。其发展历程存在佛教、道教所代表的“道统”与官府所代表的“政统”二者之离散与融合。佛道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受到官方的认可和推崇,确立其在地方社会的合法地位乃至权威,呈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二者的离散,使得其世俗化,并与当地民间信仰及民俗融合,演进为民间宗教。关键词:左江;石刻;抄本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1.013[中图分类号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6-11

  • 左江花山岩画传说的德育价值研究
    唐月,黄尚茂左江—郁江右岸1级支流,也是郁江最大的支流,古称斤南水、斤员水,发源于越南广宁省平辽县与广西宁明县桐棉乡交界的枯隆山西北方10km处。向西北流,经越南广宁省亭立县,高谅省禄平县、谅山市,至七溪县北江河从左岸汇入,以上称奇穹河,以下称黎溪。向东北流,于广西凭祥市边境平而关进入广西境内后又称平而河(古称松柏河、黎溪河),至龙州县城西,水口河从左岸汇入后称左江。流至上金,明江从右岸汇入(龙州县城至上金河段又称丽江),至响水(龙州、崇左市县交界处),黑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2期2019-01-26

  • 当浸珠润江南国的西界
    淇一江两国,这是左江在祖国南方的边界上,最完美的演绎。蜿蜒的大江,在中越的边界地区,塑造了繁多的名胜古迹和风光美景。本期人文珠江,带您领略边城地区的珠江风采——崇左市。南国自有南国故事,边城自有边城风采,作为南疆边城,崇左西与越南接壤,东与广西首府南宁相接。正因其边城的特点,崇左成为了我国通往东盟最便捷的陆上大通道,也是目前我国边境口岸最多的城市。左江绕城筑崇左一水三县绘边城崇左城市的发迹,离不开其边城天然的商贸要道属性,更离不开左江的滋润与灌溉。左江是西

    珠江水运 2019年1期2019-01-24

  • 魅力左江
    潘国顺左江,横贯崇左。左江,就是崇左的魂。据资料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后,设桂林、象、南海三郡,象郡治所便在今崇左市区内。历经汉、唐、宋、元、明、清,虽经多次反复,建制由郡、州、寨、路、府、道、县等,再到今天的地级市,更换不迭,但崇左一直是壮族先民骆越人聚居地的一级地方政府组织,是中国南大门的一大重镇,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的人民,与左江生死与共,血肉相连。正是奔腾不息的左江,孕育了崇左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激流

    三月三 2018年5期2018-11-26

  • 于宁静明媚之境探花山之美
    从码头乘坐游船在左江(宁明段称明江)河道欣赏两岸风光是一种莫大的享受。“烟波绪雨舟轻岚,翠竹影映江上涟。”泛舟左江,氤氲散在山间,竹影映在水上,乘舟顺流而下,一探花山之美。船动景变,美景应接不暇,奇特的山峰,高大的树木,金黄的沙滩,游船江中行,流动的画面像是在放映一部山水画卷的电影。左江七弯八拐,最美的地方恰在那河道拐弯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左江流域各县的崖壁画,绘在江边的悬崖峭壁上,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依然清晰鲜艳。“花山”,壮语称为“岜莱”,意思是有画的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8年3期2018-05-14

  • 左江花山岩画 诉不尽的骆越千年
    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第40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项目成功申遗,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二广深谿石壁上有鬼影,如淡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 宋人李石的《续博物志》卷八中如是记载。明代张穆的《异闻录》中说:“广西太平府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持刀杖,或有无首者。舟人戒无指,有言之者则患病。”清末的《宁明州志》也说:“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8年9期2018-05-14

  •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中的“蹲踞式人型”图案的艺术分析
    李婷婷摘要:广西左江流域的花山岩画在2016年7日15日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中占据岩画主要内容的“蹲踞式人型”图案,是花山岩画最核心的图案元素,大小不一的“蹲踞式人型”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文化内涵,是花山岩画的图形符号代表。关键词:左江   花山岩画   “蹲踞式人型”中图分类号:J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艺术评鉴 2018年23期2018-03-04

  • 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研究
    434020)左江采茶音乐是广西采茶音乐的典型代表,其起源较早,内容丰富,形式直接,是茶文化与音乐艺术的完美融合。研究左江采茶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对我国少数民族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及中国茶文化的融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 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概述现在在广西左江地区,住着一些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相对较多。在这个地域,一直流传着采茶之风,每一个人都喜欢这种表演,人们在采茶的过程中开展这种表演,这种音乐形式在左江地区生根发芽,并且成为当地的一种代表性的

    福建茶叶 2018年6期2018-01-19

  • 论广西壮族左江采茶的音乐特征
    30000)广西左江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它们都以善良勤劳作为美德,从清朝开始,采茶技术就已在当地流传,这使得很多壮族人开始学习采茶。因为少数民族的人都能歌善舞,并且广西左江自然条件也是适合茶叶种植。所以茶叶发展也是必然产生的结果。因此,随着社会要不断发展,它们就会根据采茶的劳动来编一些歌舞,这些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也在不断地创新,并成为广西左江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色。它是对我国戏曲乃至世界戏曲文化的完善和丰富,是促进茶文化发展、流传的重要方法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2018-01-19

  • 骆越瑰宝花山岩画
    黄维扬 宋建成左江花山岩画规模宏大,图像内容体现了骆越人的民俗传统、精神世界、社会发展面貌,以及人类和自然独特的交流方式。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因独特的地貌特征、自然风光及罕见的岩画图像,花山风景名胜区在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2004年11月被列入建设部申报世界遗产备选清单。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第一项世界遗产。秀美花山景色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7年7期2017-09-01

  • 广西左江崖壁画人物形态与蛙神崇拜
    郑文成广西左江崖壁画人物形态与蛙神崇拜郑文成广西左江崖壁画是一幅气势恢宏、热情奔放、内容丰富且带有神秘色彩的史诗般的壮民族历史画卷,它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呈蛙形的人物形象是左江崖壁画图像的主要构成元素,这种人物图像是一种典型的蛙神崇拜的表现。蛙神崇拜在左江崖壁画中出现有着多方原因,试从蛙的本身特性、自然地理环境、人类心理等方面对其分析研究。左江崖壁画;蛙神崇拜;人物图形Abstract:Zuojiang River Rock Art painting

    中国名城 2017年8期2017-08-15

  • 骆越瑰宝花山岩画
     黄维扬 宋建成左江花山岩画规模宏大,图像内容体现了骆越人的民俗传统、精神世界、社会发展面貌,以及人类和自然独特的交流方式。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因独特的地貌特征、自然风光及罕见的岩画图像,花山风景名胜区在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2004年11月被列入建设部申报世界遗产备选清单。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第一项世界遗产。秀美花山景色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7年7期2017-07-25

  • 左江花山画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
    100081)左江花山画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佟 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广西左江岩画由左江流域密集分布的临江岩画地点组成,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骆越族群相关的宗教仪式活动遗存。作为文化景观的左江花山岩画遗产,表现出规模大、分布集中,位置特殊、绘制难度大,图像单一、重复性强等特征,其特殊文化景观以朱色涂绘的岩画图像为核心,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由人工绘制岩画图案与岩画绘制崖壁、岩画前河流及对岸台地等自然环境因素结合的“自然与人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6期2016-12-10

  • 左江花山岩画的特点与价值 ——以对比分析为视角
    100120)左江花山岩画的特点与价值 ——以对比分析为视角韩博雅(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120)左江花山岩画位于左江地区沿江两岸崖壁上,以人物正立和侧立两种图像的重复构图,通过数量增减和尺寸的错放形成变化,具有规模庞大、分布集中,图像单一、重复性强,高悬崖壁、位置特殊以及时间相对确定的特点。文章通过将左江花山岩画与我国西南地区其他岩画,南亚、东南亚岩画,欧洲岩画,非洲岩画,美洲岩画,大洋洲岩画等在岩画位置、持续时间、颜料颜色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6年6期2016-12-10

  • 试论左江花山岩画地点的地质环境因素
    岩性、地质构造、左江水文等地质环境因素在古人选择左江花山岩画地点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厚层块状的灰岩、白云岩,地质构造造成的平直崖面,以及左江凹岸的水文情况,是影响古人选择岩画点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地质构造及岩溶地貌的影响,左江流域产生众多陡立悬崖。自第三纪以来,广西地块总体上一直呈抬升趋势,使悬崖越来越高大。构造的原因使悬崖面相对平整,是能够绘制岩画的前提条件。在左江岩画绘制的时代,古骆越人的主要聚居地左江(包括明江)一级台地,距离岩画点最近,二者关系也

    中国文化遗产 2016年4期2016-11-19

  • 广西左江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探析
    序【摘 要】分析左江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左江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策略。【关键词】左江民歌 地方高校 声乐教学【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72-02广西左江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与越南交界,那里左江民歌非常的丰富。本文探索如何在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中融入左江民歌,为广西地方民歌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左江民歌融入地方高校声乐教学的必要性广西左江地区地处我国的南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8期2016-11-02

  • 左江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啦
    并通过了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项目。该项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共有38个岩画点、109处岩画、4 050个图像。这些形象逼真、神秘莫测的岩画,历经几千年风雨的冲刷而不褪色。远古时代的壮族先民创造的这一“花山文化”到底表达什么含意,至今无人能解释。其画法和成画年代、作画颜料等也是众说纷纭,像古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成为解不开、猜不透的“千古之迷”。除了左江花山岩画之外,广西还有几个“申遗预备队”,它们

    学苑创造·C版 2016年9期2016-10-10

  • 左江花山:青山临碧水 岩画面台地
    文|李金妹左江花山:青山临碧水 岩画面台地文|李金妹花山,壮语称为“岜莱”,意为有画的山。在崇左市,凡被称为“花山”者,崖壁上均绘有岩画。左江花山风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省崇左市。花山壮语称为“岜莱”,意为有画的山,凡被称为“花山”者,崖壁上均绘有岩画。左江花山岩画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密集分布,共包含38个岩画点,109处岩画,4050个图像,是中国南方乃至亚洲东南部规模最大、图像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赭红色岩画群。整个画群中宁明花山岩画画幅最大、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8期2016-08-30

  • 左江花山:青山临碧水 岩画面台地
    李金妹左江花山风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省崇左市。花山壮语称为“岜莱”,意为有画的山,凡被称为“花山”者,崖壁上均绘有岩画。左江花山岩画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密集分布,共包含38个岩画点,109处岩画,4050个图像,是中国南方乃至亚洲东南部规模最大、图像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赭红色岩画群。整个画群中宁明花山岩画画幅最大、图象最多、分布最密、形象最高大,可谓左江原始崖壁画之王,是左江岩画的代表作,因此人们把左江沿岸的岩画统称为花山岩画。2016年7月1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8期2016-08-18

  • 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研究郑卫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广西崇左532200)摘要:在广西左江的少数民族地区,采茶之风十分盛行。当地人民喜爱在采茶时进行音乐表演,其采茶音乐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征。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情况,然后通过对《开台茶》、《迺茶》、《麒麟灯》这三种具体曲调类型的介绍,研究并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希望能对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一定作用。关键词:广西;少数民

    福建茶叶 2016年4期2016-03-29

  • 左江花山岩画旅游现状与发展策略
    左532200)左江花山岩画旅游现状与发展策略黄尚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532200)左江花山岩画是壮族先民杰出的文化创造,近年来左江花山岩画旅游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左江花山岩画旅游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进一步发展的策略有利于推动左江花山岩画旅游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南疆稳定。左江花山岩画;旅游;开发现状;发展策略旅游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旅游是旅游者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3-19

  • 左江花山岩画研究”专栏主持人语
    ●蓝日勇“左江花山岩画研究”专栏主持人语●蓝日勇广西左江花山岩画,延绵数百千米,其规模之宏大,作画条件之艰险,为国内外罕见,是世界岩画展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左江花山岩画这一壮族先民的光辉遗作,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神话和传说,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几乎不为外界所知晓,直至宋代,史籍始有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的高度重视,自1956年起,有关科研机构多次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左江花山岩画进行深入调查、

    歌海 2016年6期2016-03-17

  •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方法探讨
    43002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方法探讨黄亚琪(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我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们过多关注了对其岩画本体的保护工作,却忽略了孕育其产生与发展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其实,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左江80多个岩画点与其所在的环境,共同构成的一种景观文化,它反映的是壮族的稻作文化内涵。对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保护研究,就是要在不断深入挖掘左江岩画景观中稻作文化元素的同时,

    河池学院学报 2016年6期2016-03-16

  • 风流左江(外一篇)
    之地,没有气息。左江,横贯崇左。左江,就是崇左的魂。据数据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统一岭南后,设桂林、象、南海三郡,象郡治所便在今崇左市区内。历经汉、唐、宋、元、明、清,虽经多次反复,建制由郡、州、寨、路、府、道、县等,再到今天的地级市,更换不迭,但崇左一直是这一壮族先民骆越民族聚居地的一级地方政府组织,为中国南大门的一大重镇,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的人民,与左江生死与共,血肉相连。正是奔腾不息的左江,孕育了崇左的山山水水、草

    广西文学 2015年5期2015-11-14

  • 广西左江航区划分建议
    的重大战略决策。左江航区是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桂西南地区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河水陆联运综合交通网中的国际水上大通道,提高航区等级使之干支畅通,加大航区通过能力,降低运输成本,是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需要,是建设国际水上大通道,促进中国-东盟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腹地货运要求,促进流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左江航区划分对左江水运运输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左江 航区 划分1.广西左江概况左江,西江水系上游支流郁江的最大支流。

    珠江水运 2015年2期2015-05-06

  • 广西左江航区划分建议
    的重大战略决策。左江航区是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桂西南地区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河水陆联运综合交通网中的国际水上大通道,提高航区等级使之干支畅通,加大航区通过能力,降低运输成本,是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需要,是建设国际水上大通道,促进中国-东盟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腹地货运要求,促进流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左江航区划分对左江水运运输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左江 航区 划分1.广西左江概况左江,西江水系上游支流郁江的最大支流。

    珠江水运 2015年1期2015-04-13

  • 左江流域壮族民歌与节庆、信仰的整体化研究
    532200)左江流域壮族民歌与节庆、信仰的整体化研究李德彪(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作为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左边流域壮族风格独特的民歌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壮族民歌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或来源于当地某一风俗节日,或是对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歌颂和赞美,,阐释着左江流域壮族人们的风俗人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需求。本文就左江流域壮族民歌与节庆、信仰之间的

    戏剧之家 2015年2期2015-03-13

  • 左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
    上也进行了革新。左江流域地处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南缘地带,是珠江水系郁江的支流,国内流域面积2.016 km×104 km,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类型占流域面积的66%以上,地形地貌破碎。自然环境的过渡性和易变性,使这一区域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喀斯特生态脆弱性特征,环境变异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稳定性差。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开发、导致环境被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出现越来越退化的状态。自然环境在过度过程中发生一

    环境与生活 2014年6期20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