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

  • 精神分析视野下《一个人的战争》的意象
    季凤内容摘要: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擅长通过各种女性和男性的隐喻意象来帮助完成小说对女性世界的构建和女性形象的刻画。意象在该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精神分析角度对小说意象展开解读,可以实现对小说女性精神世界的深度剖析。关键词:林白 《一个人的战争》 精神分析 意象解读在西方女性文学和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之下,中国女性文学于90年代逐步走向成熟,涌现出大批独具特色的女性文学作品。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就是代表性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以其鲜明的女性话语和女性叙事彻

    文学教育 2023年9期2023-09-01

  •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北去来辞》形象解读
    实践。在这些带有林白个人经验的形象中,展现出时代女性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显示了作家对女性的合理关切。【关键词】 女性主义;女性形象;林白;《北去来辞》【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0-0046-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0.015林白作为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一员,一贯以其对女性个人体验的自我化写作而成为焦点

    今古文创 2023年20期2023-06-16

  • 林白《北流》多姿多态的叙事结构
    白金杰内容摘要:林白(1958年-),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因发表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而受到文坛得关注。《北流》(北京出版社,2021)是作家以回望与追忆作为叙事视点审视女性个体的生命体验,以非连贯性、跳跃性、片段式的回忆来完成文本叙述。本文试图通过主人公的个体身份、人物的群像以及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叙事风格三个方面浅析小说《北流》充满不确定性、破碎的、双重关联的叙事结构。以此来更好地阐释文本的独特性,使读者对林白的小说能够有一个全新而深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4期2023-06-07

  • 她用多种形式与世界对话
    林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作家,她的《一个人的战争》《妇女闲聊录》《万物花开》《致一九七五》,一直到《北去来辞》《北流》,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作品。特别是《一个人的战争》,它定义了中国女性文学,是中国女性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或者说正是从《一个人的战争》开始,中国女性文学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女性文学崛起的诸多原因,我们不在这里讨论,但女性文学毕竟已经成为存在的事实。她们的队伍并不庞大,但声名显赫,并成为这个时代最具前卫意识的文学现象之一。林白置身于这一现象当中

    南方文坛 2022年2期2022-03-30

  • 贫瘠岁月
    以良林白这辈子最讨厌两类人:一类是没有眼力,是非不分的糊涂虫;另一类是死乞白赖,纠缠不休的一根筋。很显然,马怡婷是前一类人,而裴帅则属于后者。自以为很有原则的林白林大小姐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和这两个讨厌的家伙混到一块儿去。她说过,黑是黑,白是白,自古黑白势不两立,势不两立的东西是怎么也谈不拢的。但林白确实和这两个名副其实的损友厮混在一起了,而且看起来打得热火朝天。美容院的销售组长点评说:这说明其实林白也属于这两类人,所以她们才会臭味相投地玩到一块。林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2022-03-03

  • 论《北去来辞》多重叙事下的现实反思
    :《北去来辞》是林白对其已有写作模式的颠覆与重建,对现实的书写和反思力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小说。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锋作家,林白一直在探寻属于自己的独特叙事模式,在其具有“总结意义”的长篇小说《北去来辞》中,写出了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物在社会变革中的浮沉悲欢。本文旨在探索小说《北去来辞》的多重叙事视野,进而探寻其价值和意义所在。关键词:《北去来辞》 林白 多重叙事 意义从《万物花开》开始,林白的写作发生了重大转变,她开始走出狭小的空间,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她不再局限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1期2022-02-03

  • “孤胆雄鹰”林白只身飞越大西洋
    1923年4月,林白购买了一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遗留的“詹尼”飞机,并于10月前往圣路易斯参加全美飞行大赛。不久后,他进入美国陆军航空军官学校学习飞行专业技术。在这里,林白得天独厚的飞行天赋以及作为一个领航员的敏锐观察力得以充分展现。1925年,他成为美国陆军航空兵少尉军官。但此时恰逢陆军飞行员过剩,“毕业即失业”的林白回到圣路易斯,任职民用飞行员。20世纪20年代正是航空技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式各样的飞行竞赛层数不穷,不断刷新着各项纪录。这时,一位旅馆

    航空世界 2021年11期2021-12-28

  • 女性主体性的重建与消解
    红摘 要: 由于林白的创作受艾德里安娜·里奇诗学思想的影响,文章用艾德里安娜·里奇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女同性恋存在”概念分析林白的代表作《一个人的战争》。探讨小说中描写的女同性恋存在及其呈现的反激情特征所导致的对女性主体性的重建与消解。发现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表现出强烈的女同性恋倾向,然而林白反激情的书写倾向导致其女同性恋写作具有双轨性:一方面,女性在“女同性恋存在”中暂时得到精神慰藉,重建女性的主体性;另一方面,由于女同性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处于双重边缘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0-12

  • 自由的生命野性的狂欢
    摘  要:林白在《万物花开》中以诗性的想象和魔幻的笔法描绘了王榨村民们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原生态生存景观,将狂欢化的时空场景、狂欢化的形象以及狂欢化的语言等诗学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建构了一个众声喧哗、情欲恣肆的狂欢化民间世界。小说在彰显自然野性的民间本质力量和诗意狂欢的理想生存方式的同时,也展现了当下民间社会暗藏的各种苦难与罪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表现形式上,小说通过不可靠叙述者的设置与块茎叙事手法的运用,实现了文本的狂欢化、戏谑化和叙事的自由化、开

    美与时代·下 2021年9期2021-10-09

  • 个人化的宏大叙事
    林白在《北流》林白:《北流》,《十月》(长篇小说双月号),2021年第3、4期。的一开始,就露出了她的诗人本相。她以一首长诗《植物志》作为引子,才把读者带入小说繁复的叙述之中。记得林白最早是以写诗走上文坛的,她的诗带有明显的先锋味道,读她的诗,仿佛在迷宫中穿行。后来她专注于写小说,但我一直有一种预感,她迟早要再一次捡起诗歌的。果然我的预感应验了。然而我猜想这首长诗一定仍是一座迷宫,我不想纠缠在这座迷宫里,只是浅浅地浮过诗的表面,便直接进入小说的文本。这并不

    当代作家评论 2021年6期2021-03-03

  • 贫瘠岁月
    以良林白这辈子最讨厌两类人:一类是没有眼力,是非不分的糊涂虫;另一类是死乞白赖,纠缠不休的一根筋。很显然,马怡婷是前一类人,而裴帅则属于后者。自以为很有原则的林白林大小姐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和这两个讨厌的家伙混到一块儿去。她说过,黑是黑,白是白,自古黑白势不两立,势不两立的东西是怎么也谈不拢的。但林白确实和这两个名副其实的损友厮混在一起了,而且看起来打得热火朝天。美容院的销售组长点评说:这说明其实林白也属于这两类人,所以她们才会臭味相投地玩到一块。林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2021-02-18

  • 从《北去来辞》中女性形象探究林白的女性意识
    》中木珍的烙印,林白从女性视角到女性身体,再到女性心理,她都有大胆的描述,在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也备受人诟病,可是不得不说以女性作者的身份,确实塑造了许多男性作者笔下看不到的绽放异彩的独特女性形象,本文试图对这些形象加以分析,来探究林白的女性意识。关键词:林白;《北去来辞》;理想主义者;女性意识一、文艺女海红——左奔右突的理想主义者海红是一个具有矛盾寓意的人物形象。她首先是一个沉溺于幻想、脱离实际的人物。海红轻而易举地考中大学,并且在大学里生吞活剥了各种西方

    北方文学 2020年21期2020-12-02

  • 从《北去来辞》人物命名分析 林白对现实的理解
    【摘要】 林白的《北去来辞》自2013年出版之后,很多解读的视野停留在“女性写作”或者“个人化写作”的层面,而本文试图从小说的人物命名来解读。小说中人物的命名,必然带有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设定和人物命运的隐喻,以及人物对于故事的时代特点和背景文化的交代。所以对于小说中人物姓名的研究,成为作品解读或者作家分析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方法。本文从林白的《北去来辞》中,对于海红等人物形象的命名规律来分析林白对于现实的认知。【关键词】 林白;《北去来辞》;人物命名【中图分类

    今古文创 2020年24期2020-09-10

  • 诗人的任务
    间。没想到有位叫林白的富豪了解到他能言善辩,且没有工作,便让人把他找来,交给了他一项特殊的任务。林白让张叶前去陪伴正在四处游玩的舒那,舒那是他的前妻。出的价钱相当可观,但对于并不看重金钱多寡的张叶来说,别出心裁的任务更能激发他的好奇心,因此也没有多想就欣然答应了。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张叶与舒那见面了。两个人成了结伴同行的朋友。在张叶的打探下,舒那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了从前的一些事。从前,还在读大学的舒那有着红扑扑的小脸,细长清丽的眼眸,微微上扬的唇角

    小说林 2020年4期2020-07-18

  • 从叙述策略看《一个人的战争》中的“我”
    周荣荣摘要: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被称为个人化写作的范本,它不仅呈现了女性的个人化经验,还为如何叙述这一经验提供了思路。其叙述策略包括运用第一人称回忆性叙述视角及动态变化的叙述视角,通过时空的停滞和跳跃方式表现对鬼、梦、神秘女人的特定意境的叙述策略。借由对林白叙述策略的分析,剥开“我”的外纱,探寻故事人物形象的虚构与真实的丰富性。关键词:林白 一个人的战争 “我” 叙述策略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

    现代交际 2020年7期2020-06-01

  • “理论化思维”与九十年代女性文学论争
    97年学界围绕着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发生过一场颇具规模的论争,众多名流卷入其中。论争的余波一直延续到2000年前后,以共识而宣告终结:林白的身体写作是女性主义的构成部分。然而,林白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溯源于男性评论家的引导,与在时代热点中的技术性生存策略,以及凭借身体写作迎合市场化需求,实际她对女性文学相关理论始终处于无知状态。而在评论家的引导前,林白小说中充斥着浓厚的男权中心意识。林白的女性主义构成了男权中心意识的环节,其女性主义及论争中评论家们所操持的种种

    当代文坛 2020年3期2020-05-14

  • 论童年经历对林白创作风格的影响
    张伊菲摘要:林白的作品聚焦在女性身上,呈现出一种奇幻而神秘的色彩。神秘莫测的女性形象,别具一格的意象,使林白的作品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独具意蕴,由于缺失性的童年经验、童年成长环境等因素对林白的影响,使其创作风格独特,让人深陷其中。林白用她绚烂流动的文风,创造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充满诗意的神秘世界。关键词:林白;童年经历;创作一、童年经验对林白创作的影响有位伟大的作家说,像我这样童年不幸的人,要么会成为罪犯,要么会成为作家。柴静在看见里说:痛苦是财富。可我认为痛

    青年生活 2020年4期2020-03-03

  • 林白女性小说的空间建构及其意义
    摘要:林白作为当代文坛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她在她的女性个人化写作中能充分地重视小说的空间维度,并且能认识到空间元素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发展及意义建构等方面的重要影响。林白小说以居室、浴室为主的私密空间以及公共空间作为其空间建构,空间的建构对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及现实的社会关系有重要影响。女性写作的“空间”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及意义。关键词:林白 伍尔夫 空间建构 意义 发展林白是当代文坛著名的女性小说作家。她作为20世纪90年代“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期2020-02-26

  • 如果你也喜欢做梦
    极的弹唱,歌词是林白的诗歌《过程》。两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在一个公众号读到这首诗,第一次忍不住把一首诗反反复复地读了这么多次,直到昏沉入睡。诗里浪漫而透亮的意象让我惊喜,也让我感到安全。诗歌只有一百多字,却描绘了一年十二个月。我读着,穿梭于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在一月一月的变换里拾得一种岁月的平静和人类殊途同归的归属。两年后再听到的时候是五月,而这时我也似乎明白“过程”是属于林白的遍地蔷薇、翻滚麦浪和像大海一般深邃宁静的情人的双眸,却也是属于我的一场倾盆大雨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20年11期2020-01-13

  • 吊诡的“发生”与“强制阐释”的艰难
    肖庆国摘要:林白小说从明显的男权意识到对女性主义的自我指认和疏远,造成作品前后意义场域强烈的断裂,文本呈现与自我指认之间的矛盾,以及由自我标签化到反标签化均源于1993年中期林白试图弥合其创作与批评家陈晓明所提出的阅读期待之间的裂隙。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复杂关系及其所引发的自我标签化,让林白以女性主义代表性作家的身份显露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但女性主义在其创作中始终属于缘饰性的异质。这引发了学界对其文本的阐释困境,并且使其创作的转型表现出暧昧不清的姿态,同样昭示

    当代文坛 2019年5期2019-10-08

  • 从个性化到非个性化叙事
    说《北去来辞》是林白对以往个性化写作的一次融合,也是作家对其已有写作模式的颠覆与重建。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锋作家,林白一直在探寻属于自己的独特叙事模式,《北去来辞》在以往个性化写作的基础上开始试图建立非个性化的叙事模式。从叙事学角度来看,小说通过叙事策略的调整、多元化叙事手段与技巧的运用、文体风格的创新,强化与读者的互动与移情,并逐步建立作者权威,最终构建了较为成熟的林白所特有的叙事诗学空间。关键词:林白;叙事策略;叙事节奏;聚焦方式;杂语体;文体风格中图分类

    三峡论坛 2019年3期2019-09-10

  • 对女性自我确认的探索性叙事
    张梦妮摘要:林白于1994年出版的《一个人的战争》是一部在当时“惊世骇俗”的女性成长小说。自问世以来,评论家们倾向于从女性身体书写、“私小说”等角度对其进行阐释,尤其热衷于将主人公多米的遭遇看作小说作者自身生活的投射,并在此基础上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女性成长经验的小说层出不穷,林白的成长叙事何以同其他作家区别开来?这里,我们需要关注作家对成长经验这一既个人又普遍的素材的处理方式。关键词:林白 《一个人的战争》 叙事一、弹性时间与回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1期2019-04-15

  • 寂静与芬芳
    纪90年代以来,林白活跃在文坛上,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大胆描绘细腻的女性心理活动和独特的情感体验,成为“代表性女性写作”和“个人化写作”的作家。林白的小说以它的诡诈、奇异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微妙而深邃的哲理而著称,对于生活在主题之下的晕音神秘层有着独特的风格。林白小说以极具诗意的语言,构建了富有地域气息的意象和幻境,营造出神秘的氛围。2000 年以来,林白开始了创作的转型之路。她走出房间狭小的来到广大民间,欣喜地发现了一个神秘王国的万物有灵论的狂欢,揭示了简单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2019-03-15

  • 岔路的方向 ——论林白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无疑,作为女性,林白必然是其中的一员。但是林白笔下除了“当代女性作家”所共有的女性情怀外,还有更多的独特的闪光点。她笔下文字里激荡的生命意识,将她的文学创作送到了更远的方向。一、“我在梦中一次次死去。”《一个人的战争》无疑是林白的代表作,它的开篇就从“生孩子”写到了“死亡”。外婆与多米的对话是一种仪式,它的存在就是唤醒多米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弗洛伊德认为:“梦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还是个孩子的多米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和亲

    长江丛刊 2018年27期2018-11-14

  • 逝去的日子不说谎
    旁的老同学起哄。林白伸手弹了弹他的额头,急忙辩解:“哪门子的男女主角,我们一直是好朋友好哥们,苏眉你说是吧?”包厢里的歌声停了下来,大家的注意力全集中到苏眉身上,她走到屏幕前,笑中带泪地说:“读书时我是班里最沉默的人,连站在讲台上朗读课文都不敢抬头,但今天我想唱首歌,纪念逝去的这十年!”林白带头鼓掌,一时间气氛热烈。音乐前奏响起,颤抖的声线出卖了她的紧张:“我在二环路的里边想着你,你在远方的山上春风十里,今天的风吹向你,下了雨,我说所有的酒都不如你。”屏幕

    文苑·感悟 2018年11期2018-11-05

  • 林白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对女性深层心理空间的开掘
    摘要:林白的小说《一个人的战争》,通过私人化的叙事方式构建了女性独特的生理和心理成长史。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来看,作品主要展示了人物隐秘的心理状态,并深入挖掘出女性深层心理空间所呈现的自恋性、自虐性和封闭性特征。关键词:林白 《一个人的战争》 女性形象 心理空间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作家的代表之一,林白的小说打破了传统的菲勒斯中心主义,通过虚化男性的存在、异性无爱以及杀死父权来构建女性的话语空间。《一个人的战争》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小说以主人公林多米的视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7期2018-10-20

  • 女作家肯定会冲破自怜,“要不她成长不了”
    林白写及的女性命运,多年之后仍然现实。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曾借林白小说名,评价她“仿佛要为千百同辈女子,写下‘一个人的战争”。“当代女性就是要有很飞扬的生命状态。为什么老要写控诉、压抑的东西呢?”南方周末记者 李慕琰 发自北京作家林白从往昔获得了启示。她近来想起一件曾经忘记、释怀,从未对任何人说的事情。2018年8月初,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的午后,她忽然决定要把它写进小说或回忆录中。1980年代,林白在广西时,有个诗歌编辑叫她到家里。那人理所当然地强吻她,她“

    南方周末 2018-09-062018-09-06

  • 时流之外的自觉
    裹着被谈论,就像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出版时,当代文学正处于身体叙事从集体意识中挣脱出来的兴奋期,集中被谈论的自然离不开身体隐喻、私人写作和女性主义意识等重点标签。将作品及时地与时代思潮发生共振,继而完成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编码,从而使得文学和时代建立某种理想的联系,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学史的研究方法。从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妇女闲聊录》《致一九七五》到《北去来辞》等四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林白自始至终对于在更广泛而普遍的真实性中寻找和确认一个完整

    南方文坛 2018年3期2018-05-28

  • 林白早期小说的女性主义解析
    刘洋摘 要:林白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在林白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女性走完了一個从觉醒到自我意识建立以及奋起反抗之路,同时女性逐渐摆脱自我内心的迷乱、纠缠而走向自立和自尊。她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女性立场和女性视角。关键词:林白;小说创作;现代女性;女性主义1 导言作为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林白一直以其独具个性和冲击力的写作方式引人注目,她的作品是做一种纯粹的女性表达,并且极具性别意味。林白的写作灵感往往来自自身境遇,通过对身体成长和精神

    小说月刊 2017年12期2018-02-05

  • 林白《回廊之椅》中的女性意识探析
    《回廊之椅》是林白的代表作,通过男女世界的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男性世界的失望,同时对女性世界寄予厚望,以此彰显作者的女性意识。关键词: 回廊之椅 女性意识 林白地处神秘的大西南,是故事的发生地。文中说“我作为过路人来到了那里”。“那里”指水磨,“我”对时间的感觉十分含糊,于十月二十三日细雨蒙蒙的中午来到天色像黄昏、气温像深秋的水磨,水磨古怪的天气让穿着毛背心的“我”冷得发抖,“我”除了在水磨停留到气温回升别无他法,故事由此展开。实际上,“我”的出场实在显得有

    文教资料 2017年29期2018-02-03

  • 再论林白前期小说的异质性
    任杰摘 要: 林白在九十年代前后的写作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影响持续至今。从《一个人的战争》到《说吧,房间》风格的某些转变显示出了林白对创作转型所做的努力,但其前期小说的底色完全一致,都是一种异于以往中国文坛主潮的异质性书写。这种书写的异质性体现为两方面的核心指向,一是凸显个人话语,二是张扬女性意识。她前期小说的书写特征也颇为鲜明,主要有四点,一是回绕盘旋、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二是基于躯体经验的语言狂欢,三是“海面上的珍珠”般的细节描写,四是作为素材来源的个体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1-04

  • 论《一个人的战争》的女性主义特征
    100)摘 要: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品。该小说自发表以来一直因其独特大胆的表达和内核受到关注和热议。本文将联系女性主义理论对该作品的特色进行解释和剖析。关键词: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女性主义;自我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019-01《一个人的战争》展开的是女主人公林多米对其三十岁前生活经历的回顾描叙。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勾勒了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6期2017-08-03

  • 帅哥的秒杀功夫
    余显斌林白正津津有味地趴在电脑前,在一个征婚网站上浏览美女图片,肩膀上突然挨了一下,抬头一看,眼光“唰”地亮了,面前站着个美女,比图片上的还美,他一时醒不过神来。美女扭着细细的腰肢,皱着眉问:“看够了?”他迷醉之中,连连摇头道:“没……没看够。”继而一想,这是什么话?又忙着点头道,“看够了看够了。”为了转移话题,他忙问美女,来这儿找自己有何贵干。美女告诉他,自己是新来的职员。林白一听,兴奋得鼻涕直冒泡。据他了解,现在公司也就他办公室缺个搭档。他的那位经理助

    民间文学 2017年2期2017-04-04

  • 女性写作的三个维度
    《说吧,房间》是林白又一部具有鲜明特征的女性写作的文本。在喧嚣的女性符号呈现之外,还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而这些都交织在文本化的语言中。本文主要从对文本进行细读分析,探讨女性写作的三个维度。关键词:林白;说吧房间;女性写作《说吧,房间》是林白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小说以讲故事的方式抒写了一个女人——南红的命运,但同时并行穿插着我的故事:离婚,失业,有了孩子,在孤独漫长的岁月中一个人的生活。小说基本延续了林白一贯唯美而冷艳的语言风格和对女性体验的书写。但随着生命之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6期2016-08-01

  • 你好,玛格丽特
    特是一种花午后,林白又光顾“窝心”甜品店了,点了一碗顺德双皮奶,对我说:“肖琳,你应该多学习,要有一技之长,为将来积蓄资本。”林白是我表哥的同学,甜品店的老顾客,名牌大学毕业,上市公司高管,人脉广,德语可以和德国人插科打诨,前程是可预见的锦绣。而我,19岁了,没考上大学也不想上大学,未来于我就是不知道,恰好表哥开了这家甜品店,我才不至于成为无所事事的无业青年……不,我不愿意想下去了,心好累,便笑了笑,转身准备甜品去了。但一个星期后,我去了一家德语培训学校学

    分忧 2016年7期2016-07-14

  • 林白和陈染为例看躯体写作在中国
    重要推进作用。而林白、陈染作为“个人化写作”的代表,以异于他人的写作姿态和不同寻常的作品风格活跃于文坛,其作品在对女性话语的构建,言说方式的创新以及女性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追寻等方面都有着开创性的重要意义。关键词:躯体写作 林白 陈染早在1981年,朱虹的《美国女作家作品选》让国人知道了“妇女文学”,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个舶来品,起初在中国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倍受学者们的质疑和反对,人们对它也普遍保持着审慎之态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译著的增多,女性主

    文学教育 2016年5期2016-05-14

  • 从“互文性”的视阈出发
    :《北去来辞》是林白在2013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作者创作生涯一次特别的整合与总结。林白各个小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性倾向。本文试从“互文性”这一视阈出发,联系林白之前创作的其他作品,对《北去来辞》的文本意蕴作一个较为细致的解读。关键词:林白;北去来辞;互文性作者简介:张语婷(1989.6-),女,重庆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0期2016-05-09

  • 林白文学年谱
    初清华学术年谱林白文学年谱初清华一九五八年,一岁。是年一月,林白出生于广西北流县,本名林白薇,名字据说是外婆所取。林白外婆出身于一个开明地主家庭,曾就读女子师范,是当时广西农村罕见的女知识分子,她的母系家族曾出过一名我国最早赴美学铁道工程的留学生和一名当过两年大学校长的大学教授,林白外婆常以此为自豪,她活到九十三岁,喜欢《水浒传》,不喜欢《红楼梦》,是林白小说《黑裙》中外婆罗瑞衡的原型。林白的父亲林青是县城里一个小单位的领导,一九五九年被打成了“右倾”,降

    东吴学术 2016年1期2016-03-19

  • 林白的文化身份的变化与小说创作的时空迁移
    罗雪松论林白的文化身份的变化与小说创作的时空迁移罗雪松一、林白文化身份变化与创作题材转换从广西红土地上走来的作家林白,自1990年代“北漂”到京城。从岭南小镇到南宁,从南宁到武汉再到京城,继而落户京城,而今成为武汉文学院专业作家。作为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她的文化身份比较复杂。从地域角度而言,林白可称为广西作家或北漂作家;从题材的角度来看,林白又被称为“个人化写作”或女性主义作家;从职业的归类而言,她从自由作家变成专业作家。这多重文化身份大多同时存在并相互冲

    小说评论 2015年1期2015-11-14

  • 赌神的最后一战
    打听清楚了!鄙人林白,哪里都可发财。是不是就开始?”  俞七爷手一扬,说声:“请—”两人在一副台案前坐下,小马站到林先生林白身后,包信宝悄悄站到了俞七爷身后,众赌客自觉地闪在四周,场内一时安静压抑。俞七爷说:“咱不玩骰子了,咱玩两人麻将,如何?”林白说:“客随主便。”伙计立马把一副全新的麻将摆到桌上。俞七爷一伸手,说:“那就请验一下。”林白说:“不必了,码牌吧!”伙計看俞七爷,俞七爷微点点头。伙计把麻将倒出来,两个伙计一起动手,很快,牌码好了。俞七爷再次伸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15年5期2015-07-04

  • “落地”的感觉主义: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林白小说创作研究
    530004)林白原籍广西博白,生于广西北流市,其代表作品主要有《一个人的战争》《万物花开》《致一九七五》《北去来辞》《妇女闲聊录》《说吧,房间》等,文体形式涵盖了诗歌、小说和散文等,但其主要成就还是集中体现在长篇小说上。对于其小说创作研究,学术界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看法,表现为女性主义创作、私密写作和感觉主义等。当然亦有学者或将林白小说创作纳入到中国当代文学体系中来研究,如在汪政、晓华《2007年长篇小说创作述评》中,就提出了《致一九七五》小说“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2015-03-27

  • 林白小说的神秘主义色彩及其成因
    410000)林白小说的神秘主义色彩及其成因李小倩(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摘要:林白小说以极具诗意的语言,构建了富有地域气息的意象和幻境,营造出神秘的氛围。这种氛围体现了女性对变幻莫测命运的猜想和对生命主题的探讨。林白生活环境中的地域风俗文化、自身特质和生活经验成就了其小说的神秘主义色彩。关键词:林白;神秘主义;语言;生命收稿日期:2014-11-28 2015-04-23作者简介:李小倩(1990-),女,山东高密人,湖南师范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3-19

  • 林白:北去来辞,百感交集
    》后,著名女作家林白似乎“停顿”了许久,文坛江湖上也少有关于她的消息。终于,在2013年,她破茧而出捧出四十余万字长篇小说《北去来辞》。《北去来辞》接连斩获“《当代》2013年度长篇小说五佳”、“新浪2013年度中国好书榜十佳”等几项殊荣。2013年12月,她获第十届《十月》文学奖,莫言亲自为她颁奖。文学圈很多人评价说:“林白回来了。”从《致一九七五》到《北去来辞》,7年的时光过去,今年3月的一天,林白再次接受我的专访。1. 故乡行2013年11月,林白

    南方文学 2014年8期2015-01-09

  • 林白的女性主义文学观及其创作
    学创作新潮流中,林白以她特有的女性写作立场、极端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凸现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她以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的言说策略和生动的笔触述说着当代女性努力摆脱被男权文化叙述的命运、实现女性本我价值的愿望。她依仗自己特有的人生体验对女性生命世界进行个人主义的哲学关照,并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主题话语和审美品格:遵从内心的声音,只为心灵写作。关键词:林白 女性文学创作 女性意识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成为一个极其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女性作家的性别意识在文学文本中的贯彻和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8期2014-09-30

  • 自我观赏下诗意的女性世界
    摘要:林白的《回廊之椅》用双重视域来展现女性身体,阐释女性身体的任务,并且通过廊椅来表现女性欲望的的镜像世界关键词:回廊之椅;林白 ;女性林白的《回廊之椅》是一部具有社会历史变迁背景的作品,在这一背景下彰显了男女二元对立的模式。女性之美和男性之丑在神秘飘渺的气氛中得到完美呈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小说的女性话语系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听到女性对于男权中心主义的反抗之音。一、双重视域下的女性身体一直以来,社会上的共识是把女性“作为男性消费性欲对象的战役”,所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5期2014-08-12

  • 爱的选择
    辆列车上的只剩下林白和曹越了。曹越是小曼的大学同学,大学时候就开始追求小曼了,现在是一家报社的高级记者。林白和小曼是同行,都是做药品经销的,在三年前的一次招商活动中认识小曼,因两人是同行,说话投机,便建立了联系。林白自从和小曼认识,就一直不停地追求着小曼。如今迫于成家压力的小曼,经过几番思量,觉得曹越和林白无论相貌或者工作,都和自己般配,但两人到底谁更适合自己,却一时拿捏不准。为难之际,她想着要好好先试探一下两人是否真心,然后再作决定。机会来了,还有两天就

    三月三 2014年3期2014-03-13

  • 林白:让写作与喧嚣拉开距离
    文/李 桃林白在海南(方方摄)花三年写一个长篇,隔五年出一部新作?在这个追求快速阅读的时代,女作家林白的写作,似乎与这个喧嚣的世界“格格不入”了。而林白的写作,只能以安静来形容:不追求创作的速度与名气,安静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安静地写作又安静地出现,即使外界议论热烈,依然能保持文字和面容的平静。但在这平静背后,却又是林白试图在每一次写作上打破自己的热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人的战争》,再到步入新世纪后的《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致一九七五》等等作品

    上海采风月刊 2013年9期2013-06-28

  • 林白研究述评
    汪兴楣林白研究述评汪兴楣林白是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代表作家,研究其作品对构建中国女性主义诗学有重要意义。拟从写作姿态和立场、写作主题、文本特征、叙述特征、创作转型、研究视角等方面对十余年来林白作品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指出目前评论者已广泛而深入研究了林白作品的故事层面,但对其叙述层面特征的认识还很不足,今后应扩大研究视角,丰富批评方法,拓展研究对象,对林白作品进行深度开掘。林白;写作姿态;写作主题;文本特征;叙述特征;创作转型;研究视角林白在90年代创作的作品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3期2012-04-07

  • 林白《妇女闲聊录》的叙事特色
    《妇女闲聊录》是林白由自恋的精神堡垒走向面边辽阔世界后的一部记录体长篇小说,它与林白之前的作品风格迥异。文本中,林白将其作为小说家的话语权拱手让给了王榨村的一名普通农妇——木珍,她是文本的主体叙述者,她在完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随意散漫地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人事物的述说构筑成文本的主体内容,于是一场“叙述上的革命”发生了。【关键词】林白;《妇女闲聊录》;叙事视点;叙事结构“林白曾经被公认为是个人化写作的代表性作家,她定格在读者头脑中的印象是一位沉迷于自恋中的坦荡

    新闻爱好者 2012年4期2012-03-22

  • 与你一场南柯梦
    看了看成绩单——林白,年级第二名,674分。我朝你礼貌地笑了笑,想着昨天的事情,果然是个乖乖的小孩子呢。你身旁站着的便是年级最出名的美女——李莫莫。李莫莫有着及腰的长发,穿了黑色的紧身衣,化了淡淡的妆,毫无疑问,她是美丽的。我大概猜到了你挨打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李莫莫离开了阿强,高调地找了一个一年级的学弟。只是我从不关心这事的,原来,站在风口浪尖上的那个风云人物会是这么个乖孩子。我朝你笑了笑,走上台毫无表情地把稿念完,下台的时候又微微朝你笑了笑,便走下去。

    中学生博览 2009年15期2009-12-01

  •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的诗化倾向
    一个人的战争》是林白诗化倾向体现突出的一部作品。小说在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下充溢着朦胧、飘渺的诗一般浪漫的氛围。在这部林白的代表小说中他叙述风格的散文化、诗歌化,意境氛围的诗情画意,语言的唯美飘逸一起构成了其诗化的创作倾向。关键词:《一个人的战争》 诗化倾向 林白小说诗化的倾向是指作者运用诗性语言营造诗意氛围和优美意境,抒发浓郁诗情的一种创作追求。具有诗化倾向的小说往往以近乎散文的形式和诗的语言,营造独特的小说审美空间。小说的诗化一般具体体现在叙述风格、意蕴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2期2009-03-27

  • 边缘处的守望
    自己的房间”,而林白和陈染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两位重要作家。她们的创作力图通过私密的话语空间展示独特的女性生命意识,并且借重女性之躯这一话语场所,从身体层面对男性话语的封锁进行突围。关键词:林白 陈染 女性意识 身体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她的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写道:“女人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1],“一间自己的屋子”即代表女性写作的独立姿态以及文本所体现的女性主体意识。对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而言,是20世纪90年代以陈染、林白等人为代表的女性作家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7期200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