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

  • 湿地松年产脂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生产及出口国,湿地松作为我国主要产脂树种之一,于20世纪40年代末自其原产地美国东南部传入中国,7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南方大规模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国每年对外出口松脂量达20多万吨,约占全球松脂交易量的50%[2]。松脂的分泌过程是树体应对林木病虫害的防御响应机制,并可由生物胁迫、化学制剂及机械损伤等外部刺激引发[3]。相关研究表明,环境气候因子是松脂产量的潜在决定因素,气候条件变化通常可以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对湿地松松脂产量造成影响[4-5],包括温度对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8期2023-08-11

  • 水盐胁迫对湿地松生理生化的影响
    火摘要以1年生湿地松扦插苗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湿地松在不同水盐胁迫处理下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盐胁迫处理对湿地松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显著相关,其中T1处理的MDA最小且高于对照组23.72%,T7处理的CAT最大并高于對照组191.51%,T1处理的SOD最大并高于对照组58.32%,T7处理的POD最大并高于对照组30.64%,T6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并高于对照组21.23%,T7处理的脯氨酸最大并高于对照组

    防护林科技 2023年3期2023-05-30

  •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探讨
    529500)湿地松是一种速生常绿乔木,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暖带潮湿的低海拔地区,现在我国湖北武汉、江西吉安、江苏南京、桂林以及台湾等地已经引种栽培[1]。湿地松是一种生长力极强并具有广泛用处的树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优秀的绿化价值,是园林绿化、丰产造林中广受欢迎的树种。湿地松木材质量比较好,广泛用于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中,因而近年来湿地松的种植率也在不断上升,其丰产造林技术也受到广泛关注。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是湿地松培育过程中一项比较重要的技术,通过优质的培育

    农业与技术 2021年6期2021-12-12

  • 湿地松和加勒比松木材年轮特征和基本密度的比较研究
    类具代表性的有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湿地松原产美国,它适应性强、育苗造林容易、早期生长迅速、产脂量大、抗病能力较强,可做纸浆材和建筑材,广泛种植于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加勒比松原产中美洲,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风能力强、可做纸浆材和建筑材,也可生产松脂,大多种植于我国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国外引进树种要根据我国造林地和自身生长特点进行选育。2种松树都是我国引种较为成功的国外树种,短周期定向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0-21

  • 闽南山地卷荚相思人工造林初步研究
    验和卷荚相思、湿地松、西南桦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卷荚相思生长存在差异,其中树高差异不显著,胸径和单株材积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坡位卷荚相思生长大小顺序为下坡〉中坡〉上坡;卷荚相思、湿地松和西南桦3种树种的生长量大小顺序为卷荚相思>西南桦>湿地松,卷荚相思、西南桦与湿地松在树高、胸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卷荚相思与西南桦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卷荚相思和西南桦的土壤疏松程度比湿地松土壤好,肥力状况也优于湿地松土壤。关键词:卷荚相思;坡位;西南桦;湿地松;造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8期2021-10-03

  • 湿地松营造管理
    胡浩摘要:湿地松喜阳,不耐阴,广谱性好,适栽范围广,有着突出的绿化效果。同时,也有很好的木材价值,是四川本地引种最成功的树种之一。本文笔者以湿地松营造管理为论述出发点,分别自选好造林地、清理造林地、选好适栽苗木、选在春季造林、加强抚育管理、组织好林间施肥、加强林间综合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做相关论述,为优化湿地松种植技术做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关键词:湿地松;抚育管理;林间优化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早期长势好、木材质量佳、松脂产量高、树形整齐、有较好

    新农民 2021年12期2021-09-16

  • 竹节树、湿地松对污泥重金属的吸附与耐受能力研究
    hiat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对污泥中重金属的吸附与耐受能力,通过配制50%和100%不同污泥比例基质开展盆栽试验,分析竹节树、湿地松的生长发育及对重金属的吸附与转运能力。结果表明:50%比例污泥处理抑制了竹节树株高、地径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促进了湿地松株高、地径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100%比例污泥处理抑制了竹节树、湿地松株高、地径的生长,抑制了竹节树生物量的积累,对湿地松生物量积累无明显影响。不同浓度污泥处理下,竹节树耐受能力

    防护林科技 2021年2期2021-09-12

  • 速生湿地松良种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
    摘要:为使速生湿地松良种快速大规模繁殖,对其胚性愈伤组织进行诱导和增殖优化研究。该文以1代湿地松种子园中10个速生湿地松优良无性系(基因型)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系统研究基因型、合子胚发育阶段、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等不同因子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效率的影响,探讨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条件。结果表明:基因型、合子胚发育阶段、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等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0个基因型均诱导出了胚性愈伤组织,其中以2号基因

    广西植物 2021年2期2021-03-30

  • 湿地松雄性不育系营养和生殖生长研究
    研究所21年生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的雄性不育系和其他17个湿地松雄性可育系为研究材料,对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树高、胸径、冠幅、球果产量和雄花量进行了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比较平均值及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1年生的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树高、胸径、冠幅、球果产量和雄花量在无性系间和小区间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在12.75%~104.85%之间,无性系重复力在92.99%~98.19%之间,单株重复力在72.64%~91.58%之间。湿地松雄性不育

    绿色科技 2020年13期2020-12-15

  • 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生长表现研究
     本文通过对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25个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6年的生长状况调查,选择出最优良子代0-1027以及次优子代2-77、0-636、6-22和Ⅰ-79。与实生林相比,优良子代的材积生长最高可提高92%。早期造林与后期5年后苗木高度具有较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这为早期及时抚育间伐、淘汰劣质子代、培养大径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关键词    湿地松;子代林;生长表现;相关性中图分类号    S72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7期2020-09-17

  • 浅谈湿地松的丰产造林技术
    155600)湿地松喜阳、喜湿,适用于种植在阳光充足、土壤水分饱和的环境下,以确保湿地松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在10-12a内快速成材。湿地松的木材价值、绿化价值、观赏价值较高,如湿地松的木材质量好,可用于造纸、建筑、电杆等领域;湿地松的松脂产量高,可对松脂进行加工,用于医疗、工业等领域,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湿地松的树形优美、侧枝整齐,整体外观苍劲有力,可用于绿化风景区、园林区。在湿地造林中,可选用湿地松作为造林树种,根据湿地松的生长习性做好造林抚育工作,保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7期2020-08-10

  • 福建沿海湿地松防护林造林生长及林下生物多样性分析
    351162)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elm)原产美国东南部[1],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成活率高、材质好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脂材双用松科树种。福建省于1936年引进,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2],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主要的一种造林树种。现阶段,我国对湿地松造林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育苗、间伐栽培试验、林分密度、材积模型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沿海湿地松生长过程的数据研究报道较少。为进一步探索湿地松在福建沿海地区造林的适应性和生长趋势,福建莆田城

    防护林科技 2020年4期2020-06-17

  • 湿地松雄性不育和可育系小孢子叶球形态和细胞发育动态变化
    要: 为了解湿地松‘松泰小孢子叶球在发育过程形态是否有差异变化,明确其败育过程、败育方式及影响因素,为湿地松雄性不育品种利用和后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松泰 s10败育系和s9可育系为材料,观察小孢子叶球形态发育变化,并对其小孢子叶球进行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孢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s10败育系和s9可育系在小孢子母细胞减速分裂前无明显差异,小孢子叶球生长趋势也一致;四分體时期,s10小孢子细胞发育异常,小孢子叶球形态发育也出现异常

    广西植物 2020年4期2020-05-26

  • 不同种源湿地松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比较
    南3个省份收集湿地松优良家系种子,采用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两种方式培育实生苗,对不同种源种子质量及苗期生长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的种子千粒重及发芽率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广东种子千粒重变异程度最低,发芽率最高;(2)不同种源间1a生大田苗和1a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均无显著性差异,相比较而言,广西种源的苗木生长最好;(3)1a生大田苗的苗高和地径均高于容器苗,二者之间达显著差异,说明不同的育苗方式对苗木生长量影响很大。关键词:湿地松;种源;大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1期2020-05-09

  • 湿地松和火炬松栽培技术差异
    尹维万湿地松和火炬松,是从美国引进的优良速生树种,由于其适应性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深受各地喜爱,现已成为我国南方营造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但因其特性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栽培上需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湿地松早期生长比火炬松快,火炬松后期生长比湿地松大。据观测,湿地松在造林后的前10年生长量大于火炬松,10~15年两者大体持平,15年后树高生长亦大体相等。由于火炬松胸径生长逐年增大,20年生后,湿地松胸径粗小于火炬松2

    林业与生态 2020年2期2020-04-16

  • 不同强度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的影响
    长阶段的60棵湿地松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对60棵湿地松将会采用不一样的修枝方法,分三种强度对其进行树干以及树冠的修整工作,并对其修整后的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出最佳的修枝强度,从而促进湿地松中龄林干形生长的正常,避免修枝强度过大或者是过小时对中龄林干形的不良影响。一、资料与方法湿地松最早出现于美国,在亚热带气候区呈现出良好的生长状态。我国大部分区域也引进了湿地松,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种植。湿地松自身的耐热性以及耐寒性较好。湿地松成年之后可以产出良好的木材,并且

    科学咨询 2020年36期2020-01-06

  • 湿地松裸(截)根移栽技术的应用
    陈裕成摘 要:湿地松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速生型常绿乔木,其具有优美挺拔的外观和茂密繁杂的枝叶。其较强的生存能力使得它能够被种植在大部分山坡、溪、湖边、庭院和草地等区域。该树具有较强的耐旱和抗贫瘠能力,生存性强,这导致它在世界各大地区均有广泛分布。尤其是在我国山东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该树都能很好地存活下来。除此之外,该树还是很好的经济树种,能够提供大量松脂和木材,在做景观树林和水土保护林等重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正是因为湿地松具有如此巨大的价值,故对其如何采用裸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1期2019-09-10

  • 湿地松施肥对生长量影响的试验分析
    进行试验,观测湿地松生长量?试验表明,施肥量越多,生长量越大.结合经济效益来看,以2kg/株施肥量较为合适关键词:湿地松;施肥;生长量;分析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安庆市大龙山林场。大龙山林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 5。 C,降水量为1389mm,年平均无霜期247d。试验地为2006年造林,每年4-5月、8-9月各砍灌除草1次,第一次修枝在2012年进行,修枝高度为全树高的1/3左右,保留2/3树高左右,每隔1年修枝1次。

    吉林农业 2019年10期2019-08-31

  • 广西湿地松人工林经济评估与分析
    530004)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为松科(Pinaceae)的常绿针叶树种,原产于北美东部及南美洲北部等地,我国20世纪50年代引入,广泛种植于各地,喜生于海拔150~500 m的潮湿土壤[1]。该树种耐旱、耐瘠,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力,其抗病虫害能力强[2]。湿地松苍劲而速生,木材通直,纹理优美,可提供造纸、建筑原料[3]。同时,湿地松松脂产量高,每株年产脂3 kg,每年每公顷生产的松脂价值约15 000元,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7期2019-07-23

  • 湿地松和火炬松纯林和混交林生长比较
    林场不同林龄的湿地松纯林、火炬松纯林和湿地松+火炬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木材解析法,比较研究了湿地松、火炬松两个树种在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特性,以了解两树种混交效果是否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在15年时,湿地松和火炬松在混交林中直径分别增加了12.05%和10.60%,材积分别增加38.91%和24.25%。在所有5个混交林中,湿地松和火炬松的相对产量均大于1。湿地松和火炬松混交在生长量和材积上表现出正效应。在混交林中,湿地松获得更多的效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3期2019-07-08

  • 湿地松种子园家系生长表现
    414401)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古巴、中美洲等地,为速生常绿针叶乔木,是世界公认的优质工业原材料树种,其木材和松脂具有很高的经济收益;湿地松因其生长快、干型直、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引种栽培;我国湿地松引种已有半个多世纪,已成为我国南方以及沿海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1-3],到2016年栽培种植面积达2.00×106hm2,为我国造纸业、建筑以及板材业提供大量优质原材料及优质生态产品。湿地松研究受到了国内外林业专家的广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4-08

  • 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营建技术可行性探讨
    良种繁育方式。湿地松由于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得到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广泛引种利用,经鉴定是一个极具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良种苗木供不应求的日渐突出,因此,建立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迫在眉睫。通过优良基因资源的选择及保存,园址的选择、整地,配置与定植,嫁接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种子园的营建,并对其营建技术进行可行性探讨,同时也对营建的林木改良代种子园具有指导性意义。关键词: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营建技术;可行性探讨湿地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由于生长快,适应性强,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19年2期2019-04-01

  • 湿地松在贵州国有龙里林场不同海拔造林试验研究
    00)1 引言湿地松(Pinuselliottii)原产于美国南方6个州,分布为北纬27°~33°,西经80°~90°,垂直分布多从海平面至海拔150 m,一般不超过海拔600 m[1],我国引种湿地松已有90多年,根据现有资料,中亚热带进行湿地松造林,江南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下,四川盆地在800 m以下,否则生长不良,易受寒害,但在贵州高原地区湿地松造林海拔上限,尚未见报道。龙里林场为寻找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于1975年开始进行湿地松引种试验。从20世

    绿色科技 2019年3期2019-03-21

  • 湿地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及管理
    胡科摘 要:湿地松属于常绿乔木,其叶荫浓、数姿挺拔,适合种植于溪边池畔、山间坡地,既可以成片栽植,也可以进行孤植作为背景树和庇荫树,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本文主要针对湿地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及管理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领域以参考和借鉴。关键词:湿地松;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管理湿地松具有生长速度快、抗旱耐瘠薄等特点,是我国植被恢复、荒山绿化和城市绿化的先锋物种,同时,湿地松还是我国木材和松脂的主要树种,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各个地区都得到了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9期2018-11-10

  • 湿地松容器育苗方法及造林关键技术
    吴雪松摘 要:湿地松是一种深根性树木,其主根相对较为发达,并且对种植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不仅在碳酸盐土壤中可以种植和生存,中国山东以南的大片国土皆适宜栽植,还是很好的经济树种,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在湿地松种植的过程中,通常选择容器育苗的方式,主要是因为种植的存活率非常显著提高,通过利用良好种植技术,扩大湿地松种植的面积,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关键词:湿地松;容器苗;存活率;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S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3期2018-11-10

  • 湿地松芽苗造林效益分析
    汪正翔摘 要: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由于其适应性强,早期生长快,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面对林农的大量需求,目前有许多苗木供应商和苗农进行湿地松苗木的培育,湿地松芽苗移栽育苗,不仅能科学调节农时,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而且能延长苗木生长期,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苗木质量。湿地松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且生长比较快且喜好潮湿的亚热带地带,近些年我国在引种造林工程中,主要将其引种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已逐步取代黑松成为继马尾松、麻栎之后的又一主要树种。关键词:湿地松;芽苗

    大东方 2018年11期2018-10-15

  • 湿地松育苗造林技术
    黄克波摘要:湿地松是一种速生常绿乔木,其有着很强适应能力,并且生长的速度还很快,其十分适宜在潮湿的亚热带地带进行种植。现如今,我国引进的湿地松主要是应用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为我国的造林工程带来了很大的贡献,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主要树种,为我国的林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本文将详细阐述湿地松育苗技术以及造林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促进我国的造林工程的发展进步。关键词:湿地松;育苗;管理;造林;抚育湿地松的原产地是美国的东南部,这一树种的树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7期2018-10-11

  • 湿地松桤木混交幼林营造效果初步分析
    00)1 引言湿地松(PinusellottiiEngelm)有很强的适应性、早期生长迅速、容易育苗造林、产脂量较大、木材利用价值高等特点,可作多种工业用材、建筑材及纸浆材,是很好的经济树种[1]。原产于美国南方平原,垂直分布一般不超过600 m,贵州省龙里林场于1975年对湿地松进行引种驯化,现已营造湿地松人工林近万亩,在海拔1100~1200 m地势平缓、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区表现都优于马尾松、火炬松。桤木(ALnuscremastogyneBurk)为落

    绿色科技 2018年15期2018-09-10

  • 湿地松种源造林试验报告
    禧摘要:指出了湿地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暖热潮湿的低海拔地区(600 m以下),早期生长快,适应性强,干形圆满通直,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是福建省引种成功的树种之一。通过调查连江陀市国有林场6个不同种源的湿地松造林试验情况,筛选了出生长好、抗逆性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品种,用于发展速生丰产林。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广东雷州1#的湿地松表现最好,适合当本地发展。关键词:湿地松;种源;造林中图分类号:S791. 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

    绿色科技 2018年1期2018-01-24

  • 荆门市彭场林场湿地松高产脂子代林的调查
    场林场12年生湿地松子代林为测定研究对象,随机挑选15个家系90棵湿地松,通过对其树高、胸径、冠幅等生长量以及产脂量进行均值比较和变异系数比较,分析其生长状况以及各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及产脂差异,为湖北省湿地松遗传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家系之间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产脂量差异不显著;树高,胸径、冠幅与均值差距较小,生长较均衡;胸径,冠幅家系变异系数较大;生长量和产脂量的家系遗传力在0.38~0.66,受较较低遗传控制,单株遗传力在0.26~0.39; 15个家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5期2018-01-15

  • 贵州龙里林场马尾松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龙里林场马尾松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倪晓薇1,2,宁 晨1,2,闫文德1,2,刘之洲1,2,陈 毅1,2,宁晓波3(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2.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04;3.贵州省林业厅,贵州 贵阳 550001)采用现场实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贵州龙里林场外来引进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及本地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不同土壤层理化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9期2017-12-11

  • 湿地松容器苗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吴际友,吴其军湿地松容器苗嫁接繁殖技术研究翁艳荣1,熊 旺1,黄水清1,刘 球2,程 勇2,廖德志2,吴际友2,吴其军3为研究湿地松容器苗嫁接繁殖技术,为良种基地建设提供良种苗木,以湿地松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3 种嫁接繁殖方法(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切接法和舌接法)、3 种嫁接时间、3 种接穗外露长度和 2 种底盘枝保留方式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嫁接繁殖方法的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以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的嫁接成活率最高;嫩枝撕皮嵌接加罩法不同嫁接时间的嫁

    湖南林业科技 2017年4期2017-11-24

  • 湿地松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伟新摘 要: 湿地松是优良的用材和采脂树种,其栽培技术是众多林业从业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详细探讨了如何使湿地松能够快速生长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湿地松人工林的栽培、示范和推广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和建议。关键词:湿地松;栽培技术;探讨湿地松是一种从美国引进的外来松,因为原产地是在美国的东南部,因此,美国又把它和火炬松、长叶松、晚松等一起统称为南方松。湿地松,生长快,材质好,松脂产量高,是南方各省用材林主要造林树种,可用作制浆、造纸、建筑、家具、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7年8期2017-11-09

  • 间伐强度对湿地松人工林培育大径材的影响试验
    的,对15年生湿地松进行了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试验,20年时对林分生长进行全面调查和总结,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当间伐强度为60%时林分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达到极显著水平,间伐强度为50%时林分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达到显著水平。关键词:湿地松;间伐强度;大径材中图分类号:S7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095-031 引言目前天然林提供的大径材正在逐渐减少,定向培育高产、优质的人工林已成为我国人工林用材发展的总趋势[1]

    绿色科技 2017年17期2017-09-30

  • 湿地松在水土流失区的种植与经济效益探讨
    省长汀县来说,湿地松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湿地松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提出了湿地松的种植要进行苗木的培育与抚幼,以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和湿地松的经济效益。关键词:湿地松;培育;抚幼;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50157021 引言湿地松是速生常绿乔木,树姿笔直,枝叶浓密,适合在山间坡地搭配种植,松脂产量高,栽种优势大,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树木。湿地松的适宜地质非常广泛,在低山、丘陵以及平原地

    绿色科技 2017年15期2017-09-01

  • 闽北不同海拔湿地松生物量模型构建及比较分析
    )闽北不同海拔湿地松生物量模型构建及比较分析魏年锋*(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福建 福州 350001)对福建省政和县石屯镇、杨源乡10年生湿地松幼龄林建立多个生物量相容模型,并对不同海拔的湿地松幼龄林生物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的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差异明显,胸径、树高差异显著,300m海拔区比900m海拔区的平均树高、胸径大;其分别建立的900m海拔区和300m海拔区生物量相容性模型决定系数R2>0.99;300m海拔区10年生湿地松单位面积生物量比9

    林业勘察设计 2017年2期2017-08-31

  • 萧氏松茎象危害湿地松的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
    陵等6个县区的湿地松林分的标准地调查分析,掌握萧氏松茎象的发生规律、现状及危害程度等特性,并结合林分危害的不同阶段,提出带状抚育,人工捕捉,药物熏蒸注射,间种阔叶树种、形成混交林,强度化学采脂5种防治方法。关键词:萧氏松茎象;湿地松;发生现状;防治策略中图分类号:S7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7)03-0047-03Abstract: Through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of the sam

    湖北林业科技 2017年3期2017-08-25

  • 丘陵区引种湿地松、火炬松效果的调查
    在丘陵地区引种湿地松、火炬松的效果,特别是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取得的效果。实践表明:引种湿地松、火炬松后,在立地条件差的山脊、山顶等部分,湿地松、火炬松都能广泛适应,生长良好,能耐干旱。郁闭度达0.50以上,遮盖了大部分地面,枝叶截留大量的降水,渗入土内,大大减轻地表径流,保护了水土,避免水土流失。另外,对松毛虫的危害表现了特有的抗性。提出了林业部门应大力推广引种,把湿地松、火炬松扩大为广东省重点的生态树种的建议,使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应

    绿色科技 2017年13期2017-07-31

  • 火炬松、湿地松推广要点
    摘要:火炬松、湿地松(以下简称两松),原产美国东南部,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对松毛虫和松梢螟抗性较强,松脂产量高。积极推广两松,对加速山区绿化意义重大。关键词:火炬松;湿地松;推广要点1目的和意义火炬松、湿地松(以下简称两松),原产美国东南部,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对松毛虫、松梢螟抗性较强,松脂产量高。20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广东、安徽等省早已成材,种子园已生产种子。60年代河南省开始引种,1972年以来,已在大别山桐柏、伏牛山南坡推廣666.7hm2,生长

    现代园艺 2017年3期2017-07-13

  • 闽东沿海湿加松、马尾松和湿地松造林对比试验
    加松、马尾松和湿地松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树种造林保存率较高,生长量均超过了国家颁布的速生丰产林标准,均适合在闽东沿海地区造林。5年生时,3个树种的生长量大小排序是:湿加松、马尾松和湿地松,湿加松生长较好,与马尾松在胸径、树高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0年生时,3个树种的生长量大小排序是:马尾松、湿加松和湿地松,马尾松生长量全面超过湿加松,但差异不显著。5年生和10年生时,马尾松、湿加松与湿地松间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

    绿色科技 2017年11期2017-07-12

  • 湿地松栽培技术
    陵地带适宜栽培湿地松。本文从育苗、选地、整地、栽植、抚育管理、利用等方面介绍了湿地松栽培技术,以期为其他类似地区湿地松栽培提供参考。关键词 湿地松;栽培技术;安徽太湖中图分类号 S791.2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157-02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为速生常绿乔木,抗旱、耐涝、耐瘠,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力,适生于夏雨冬旱的亚热带气候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带。对气温适应性较强,能忍耐40 ℃的绝对高温和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9期2017-06-20

  • 立地条件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生长和产脂量的影响
    条件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生长和产脂量的影响饶兴元(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福建 南平 353005)选择了高海拔和低海拔2种立地条件,研究了不同立地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生长和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的湿地松胸径和树高均显著低于低海拔,高海拔地区湿地松平均胸径为7.65 cm,平均树高为4.23 m;低海拔湿地松平均胸径为10.69 cm,平均树高为6.93 cm。无论是高海拔地区还是低海拔区上,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均显著大于马尾松,高海拔地区湿地松的单株

    防护林科技 2017年5期2017-06-15

  • 修枝强度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3种修枝强度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强度为1/3树高,即保留树高2/3的枝桠时,湿地松幼林生长量最大。生产实践表明,对于湿地松丰产林而言,除了适度修枝之外,还要加强抚育管理与病虫害防治,适量施肥,以促进林木健康生长。关键词 湿地松;幼林;修枝;强度;生长量中图分类号 S791.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128-02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3 kinds of pru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3期2017-03-28

  • 3种松类树种良种大田育苗苗期生长比较研究
    岭种子园改良代湿地松良种和杂交松良种3个良种种子,在赣州市森源科技种苗场大田育苗的1年苗期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杂交松良种的大田育苗1年苗期生长最好,苗高达到31.380 0 cm,与马尾松和湿地松存在较大差异,且杂交松的苗高生长与湿地松良种比较差异达极显著;在地径生长方面,杂交松苗期的地径生长量最大,为0.427 9 cm,要好于湿地松,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明显好于马尾松的幼苗苗期地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综合来看,3个松类良种大田育苗1年苗期生长在赣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2期2017-03-24

  • 美国湿地松三代种子园半同胞与全同胞家系苗期生长表现
    5701)美国湿地松三代种子园半同胞与全同胞家系苗期生长表现吴际友1,陈明皋1,刘 球1,程 勇1,黄明军1,李 艳2,舒 瑶3,吴其军4(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3. 湖南省常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武陵 415104;4.湖南金淋林业有限公司,湖南 桃源 415701)从美国引进三代湿地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种子和全同胞家系种子,开展育苗试验,对其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与比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12-19

  • 雄性不育湿地松败育与SOD、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关系
    摘要: 为研究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雄性败育与SOD、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关系,以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湿地松种子园中的雄性不育株和雄性可育株为试验材料,对其小孢子叶球和针叶的SOD、POD活性及MDA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湿地松小孢子叶球SOD活性在整体上差异不明显。POD活性及MDA含量在同一时期不育株比可育株高,且差异明显。针叶SOD和POD活性雄性不育株比可育株低,POD活性差异很明显。针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4期2016-11-19

  • 25年生湿地松针叶束水培无性系木材特性研究
    :以25 a生湿地松针叶束水培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量调查、木材纤维特性以及化学成分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无性系之间及其与实生林木材特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湿地松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蓄积较实生林分别高9.10%,17.50%和50.80%;各无性系间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内无显著差异,纤维长度低于对照3.70%,纤维宽度高于对照约12.73%,长宽比小于对照14%;各无性系的综纤维素含量为73.05%~78.22%,木质素含量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4期2016-10-26

  • 湿地松侧芽增殖快繁技术研究
    初步探索了以湿地松幼树新生芽为外植体的侧芽增殖植株再生体系的条件,结果表明,4月中下旬为湿地松侧芽增殖最佳采样时间;20 mg/L抗坏血酸(VC)对湿地松新抽芽的褐化有一定抑制作用;6-BA的浓度为7 mg/L时,湿地松外植体的萌动最明显;改良GD+4 mg/L 6-BA+0.2 mg/L NAA+1 mg/L GA3对经高浓度6-BA处理后萌动的外植体的侧芽增殖起促进作用;0、1、3、5 mg/L的GA3培养基均对新采集的外植体侧芽的诱导没有促进作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9期2016-10-20

  • 湿地松容器苗木的培育和种植管理技术
    25600)湿地松容器苗木的培育和种植管理技术李义(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林业局,湖南 宁远 425600)近年来,随着林业的发展,造林规模不断扩大。湿地松生长较快,适应性强,木材质量好,木材强度大,松脂产量高,是重要的生产松脂树种。其树脂道大,单位割面的树脂道面积比马尾松大70%,树脂不易凝固,树脂畅流,是林农喜爱而渴望的造林树种。为了加快湿地松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良种壮苗是培育丰产林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是对湿地松的育苗技术和培育技术进行探讨。湿地松;良种

    低碳世界 2016年9期2016-03-20

  • 湿地松种子耐旱特性研究
    210037)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属松科松属,是一种常绿大乔木,原产于美国南部温暖潮湿的600m低海拔地区,适生于夏雨冬旱的亚热带气候地区。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它是一种良好的广普性造林绿化树种,它不仅抗旱而且耐涝、耐瘠,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力,因此在世界上的分布极其广泛,中国山东以南的大片国土皆适宜栽植;它还是很好的经济树种,松脂和木材的收益率都很高,一般栽植10后年就可达到平均年收益2 000元/667m2左右,湿地松苍劲而速生,适应

    种子 2016年5期2016-01-15

  • 美国湿地松三代种子园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表现
    0004)美国湿地松三代种子园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表现黄水清1, 刘 球2, 程 勇2, 黄明军2, 李 艳3(1.汨罗市桃林国有林场, 湖南 汨罗 414401; 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对美国湿地松三代种子园半同胞家系种子开展育苗试验,测定其苗高和地径生长,结果表明:湿地松半同胞间苗高与地径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结合苗高与地径生长表现,通过Duncan法筛选出湿地松半同胞家系S9、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5期2015-11-17

  • 湿地松苗床移栽育苗技术探讨
    罗东镇林业站)湿地松苗床移栽育苗技术探讨黄金辉(福建省南安市罗东镇林业站)本文根据湿地松苗床移栽培育的方法,从种子处理、出苗期管理、幼苗期管理移栽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湿地松苗床移栽技术和移栽管理的方法,以期为湿地松壮苗的培育提供参考。湿地松;育苗和管理;方法探析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为裸子植物,原是美国东南部的特有树种,因其环境适应性较强、生长速度快、木材质量优良、松脂产量高,被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引种。我国引种湿地松的时间可追

    花卉 2015年14期2015-09-03

  • 几种农药对湿地松粉蚧的毒力
    32)近年来,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在湖南、江西中南部迅速蔓延,并有继续向北扩散的可能。由于缺乏原产地的优势天敌,湿地松粉蚧在新侵入区江西等地的危害比原产地更为严重,更难控制[1]。该虫已成为江西省南部危害湿地松生长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松脂产业。目前生物技术措施尚不能十分有效防治湿地松粉蚧,筛选有效的化学农药进行药剂防治在害虫大发生时仍不失为一种高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于2010—2011年进行了8种农药对湿地松粉蚧的

    中国森林病虫 2014年2期2014-12-18

  • 基于CLIMEX 和ArcGIS 的湿地松粉蚧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350002)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Ferris,又称为火炬松粉蚧,属半翅目Hemiptera 蚧总科Coceoidea 粉蚧科Pseudococcidae,是一种繁殖快、危害大、防治难的外来有害生物,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陈良昌等,2009;赵鑫和彭洪波,2009)。湿地松粉蚧是重要的林业害虫,原产于美国,现分布于美国的东南部和南部以及中国的广东、广西、湖南和江西。该粉蚧为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

    环境昆虫学报 2014年5期2014-12-16

  • 湿地松不同无性系嫁接效果比较
    102300)湿地松不同无性系嫁接效果比较王旭军1, 郑志武2, 郭文平3, 郭 军2, 吴际友1, 张连金4(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国有桃源县苗圃, 湖南 桃源 415700; 3.攸县黄丰桥林场, 湖南 攸县 412307; 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北京 102300)以2年生湿地松容器苗为砧木,利用髓心形成层撕皮嵌接法对不同湿地松无性系进行了嫁接,比较其不同无性系容器苗嫁接效果。结果表明:湿地松嫁接成

    湖南林业科技 2014年4期2014-11-18

  • 马尾松、湿地松幼树生物量及养分积累
    00)马尾松、湿地松幼树生物量及养分积累刘 海1,2,叶功富2,朱祥锦3,张明友3,郑兆飞4,高 伟2,徐庆忠3,曹清育3(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2;3.政和县林业局,福建 政和 353600; 4.南平市林业局,福建 南平 353000)在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对相似生境下4年生的马尾松、湿地松幼树生物量和养分积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枝生物量为湿地松小于马尾松之外,湿地松幼林的干

    福建林业科技 2014年1期2014-09-16

  • 湿地松木荷混交林生产力研究
    362200)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原产美国东南部,具有适应性强,早期生长快,木材质量好,松脂产量高等优良特性,在亚热带和部分热带地区广泛引种[1],大量的实践表明湿地松在我国南方引种效益较好且成为沿海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众多研究表明,营造针阔混交林是改善人工林林地质量,提高林分生产力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2-4]。为此,福建省晋江市林业局,根据立地、环境及经营水平等条件,营造了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

    科技视界 2013年11期2013-10-19

  • 湿地松种子萌发对模拟水分胁迫的响应
    具有重要意义。湿地松(P.elliottii)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暖热潮湿的低海拔地区,属常绿乔木,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3]。因其耐旱、耐贫瘠和固沙能力强等特性适合作为沙化土地生态系统重建的先锋植物[4]。目前有关湿地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生态[3-5]、生长因子[6]、群落调控[7-9]和菌根应用[10-11]等方面,干旱胁迫下湿地松种子的生长研究亦有少量报道[12],而关于湿地松种子萌发对水分的生态响应及萌发特性还尚未涉及。本文采用聚乙二醇(PEG-600

    水土保持研究 2011年1期2011-02-13